一种可用于测沉降的模型桶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指一种可用于测沉降的模
型桶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预压试验就是对海洋软土进行抽真空,通过将排水板插入样
土中,然后试验是利用射流泵连接一个抽气管,抽气管与排水管之间
有个抽滤瓶,用来装排水管排出的水,在抽气的过程中,会让软土中
的水排出,从而使土达到固结作用,实验需要测量土的沉降。
国内目前真空预压实验所用的模型桶多为塑料模型桶,强度不
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容易变形压缩。由于抽真空、排水、土样会径向
收缩,从而膜与桶会分离,会导致漏气;同时实验过程中测量通常是
直接在桶上固定一根木条,再用量尺测量真空预压过程中土的沉降,
该方法不仅繁琐,实验结果也很容易产生误差。真空预压实验通常是
将土工膜压入土中,再在周围涂抹淤泥,但实验的过程中还存在漏气
的问题,目前实验防止漏气,控制真空度的方法一般为在漏气处涂抹
淤泥,该方法容易导致实验会产生偏差,且工作量较大。如何解决上
述两个问题,也是实验所需要关注的。
本发明提及的一种可用于测沉降的模型桶装置通过将土工模的
上部放置与桶体上部,通过将模压入盖子的凹槽与防滑条之间的间隙
处,通过防滑条的弹性变形,将土工膜固定,做到实验时不漏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测
沉降的模型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测沉降的模型桶装
置,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由右侧桶体和左侧桶体组成;
所述桶体的下面加工折弯部用来安装桶底;
所述桶体的上沿处加工凸肩,所述凸肩上固定防滑条;
在所述盖子的外沿处加工凹槽与所述防滑条匹配;
在所述盖子的中间部位加工孔用来安装测量仪器及测量的设备,
所述孔包括4个均匀分布百分表孔、设备孔及管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侧桶体和左侧桶体的结合部
加工凹凸状,结合后形成密封状的结合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条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
防滑条与所述凹槽为过渡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上小下大的
梯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侧桶体和左侧桶体的侧面安
装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可分离的桶体结构,方便取样泥土的处理及以后的数据分
析。
2.通过盖子的凹槽与防滑条的配合来固定土工膜,使实验过程中
保持一定的气密性,方法简单,可靠。
3.用均匀分别的百分表来检测泥土的沉降,测得的数据精准,
避免了人工读数的误差。
4.该装置使用不受场地约束,占用空间小,检测简单,测得的数
据准确,同时装置的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测沉降的模型桶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剖视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位的剖视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向视图;
图5为部件盖子的俯视图。
图中:1、盖子;2、右侧桶体;3、桶底;4、左侧桶体;5、结
合线;6、折弯部;7、凸肩;8、防滑条;9、百分表孔;10、设备孔;
11、管线孔;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测沉降的模
型桶装置,包括:由右侧桶体2和左侧桶体4组成的桶体,右侧桶体
2和左侧桶体4的结合部加工凹凸状,结合后形成密封状的结合线5,
方便取样泥土的处理及以后的数据分析。桶体的下面加工折弯部6用
来安装桶底3;桶体的上沿处加工凸肩7,凸肩7上固定防滑条8;
在盖子1的外沿处加工凹槽12与防滑条匹配,防滑条8具有一定的
弹性,防滑条8与凹槽12为过渡配合。凹槽12的截面形状为上小下
大的梯形状。该机构的设计为了固定土工膜,使实验过程中保持一定
的气密性。在盖子1的中间部位加工孔用来安装测量仪器及测量的设
备,孔包括4个均匀分布百分表孔9、设备孔10及管线孔11。右侧
桶体2和左侧桶体4的侧面安装把手,分别安装及搬运。
采用可分离的桶体结构,方便取样泥土的处理及以后的数据分
析。通过盖子的凹槽与防滑条的配合来固定土工膜,使实验过程中保
持一定的气密性,方法简单,可靠。用均匀发布的百分表来检测泥土
的沉降,测得的数据精准,避免了人工读数的误差。该装置使用不受
场地约束,检测简单,测得的数据准确,同时装置的制作成本低。
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需要检测时,将桶体与桶底安装好,同时在桶体的上下通过收
缩带紧固,将泥土放入桶内,排水板插入样土中,再将土工膜铺设好,
百分表连接在用于放百分表的孔;排水管从设备孔处穿出;真空表和
数据线则从管线孔处穿出,将盖子盖上,盖子的凹槽与防滑条的作用
将土工膜密封固定。对泥土抽真空及抽水,土样下沉,通过百分表的
读数变化即可测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
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
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