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416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4162U(21)申请号 201420442457.3(22)申请日 2014.08.03E04H 6/22(2006.01)(73)专利权人浙江天马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地址 313219 浙江省湖州市雷甸镇洋北村(72)发明人李向阳 张建伟 陈高峰(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通过油路控制车位上的马达或液压油缸工作,进行存取车,在。
2、存取车的过程中,无噪音;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两个车库本体相对设置,中间形成升降通道,纵向升降机设置在两个车库本体之间的升降通道上,纵向升降机用于升降停放在纵向升降机上的汽车,多个车位竖直排列设置在车库本体内,车位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架,推举式交换装置设置在车库本体的底部,液压泵站设置在车库本体的外部,通过设置在油路上的换向阀控制各装置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主要实现地下车库的静音化停车。(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
3、4024162 UCN 204024162 U1/2页21.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库本体(1)、纵向升降机(2)、横向移动架(3)、推举式交换装置(4)、车位(6)和液压泵站(7),两个所述的车库本体(1)相对设置,中间形成升降通道,所述纵向升降机(2)设置在两个车库本体(1)之间的升降通道上,所述纵向升降机(2)用于升降停放在纵向升降机(2)上的汽车,多个所述车位(6)竖直排列设置在车库本体(1)内,所述车位(6)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架(3),所述横向移动架(3)可在车位(6)和纵向升降机(2)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推举式交换装置(4)设置在车库本体(1)的底部,。
4、所述液压泵站(7)设置在车库本体(1)的外部,以降低车库工作时的噪音,所述液压泵站(7)与纵向升降机(2)、横向移动架(3)和推举式交换装置(4)之间通过油路连通,并通过设置在油路上的换向阀控制纵向升降机(2)、横向移动架(3)和推举式交换装置(4)进行工作;所述纵向升降机(2)的结构为:包括升降本体(21)和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固定设置在升降本体(21)上,所述支撑板(22)上设置有导槽(23),所述导槽(23)用于与活动板(24)底部的导轮匹配,使得活动板(24)可在支撑板(22)上定向自由移动;所述升降本体(21)的结构为:包括底座、油缸(25)、第一底杆(26)、第一顶杆。
5、(27)以及多根第一中间杆(28)和多根第二中间杆(29),所述第一底杆(26)和第一顶杆(27)为可伸缩杆,所述油缸(25)和第一底杆(26)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油缸(25)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底杆(26)水平设置,多根所述第一中间杆(28)在竖直平面内平行等距设置,多根所述第二中间杆(29)在竖直平面内也平行等距设置,所述第一中间杆(28)和第二中间杆(29)两两之间均交叉设置,所述第一中间杆(28)和第二中间杆(29)的交叉位置位于两杆的中部且两杆在该交叉位置铰接在一起,所述位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28)的底端铰接在油缸(25)的缸体上,顶端铰接在位于倒数第二位置的第二中间杆(29)的底端。
6、,所述第一底杆(26)的一端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28)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二中间杆(29)的底端铰接,所述位于最低端的第二中间杆(29)的顶端与位于倒数第二位置的第一中间杆(28)的底端铰接在一起,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一中间杆(28)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第二中间杆(29)的一端铰接,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二中间杆(29)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第一中间杆(2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顶杆(27)的一端与位于最顶端的第一中间杆(28)的顶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位于最顶端的第二中间杆(29)顶端铰接在一起,所述油缸(25)的活塞杆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28)的顶端铰接在一起,控制油缸(。
7、25)的活塞杆的伸缩,可调整第一顶杆(27)的高度,所述油缸(25)通过第一换向阀(20)控制升降本体(21)的升降,所述第一换向阀(20)设置在油缸(25)和液压泵站(7)之间的油路上;所述横向移动架(3)的结构为:包括第一油缸(31)和第二油缸(32),所述第一油缸(31)缸体固定设置在车位(6)一侧的通道上,所述第一油缸(3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移动板(33),所述移动板(3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34),所述第二油缸(32)固定设置在移动板(33)的顶部,所述第一油缸(31)的活塞杆和第二油缸(32)的活塞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油缸(32)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拨杆(35),所述拨杆(35)用。
8、于将装有汽车的活动板(24)拨入或拨出车位(6),所述第一油缸(31)和第二油缸(32)分别通过第二换向阀(36)和第三换向阀(37)控制移动板(33)和拨杆(35)的运动,所述第二换向阀(36)和第三换向阀(37)设置在第一油缸(31)和第二油缸(32)与液压泵站(7)之间的油路上;所述推举式交换装置(4)结构为:包括容纳交换装置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部固定设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4162 U2/2页3置有起吊装置(41),所述起吊装置(41)的下方设置有交换装置(42),所述交换装置(42)通过起吊装置(41)可上下移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推举装置(43),所述推举装置用。
9、于将起吊装置(41)内的活动板(24)拉进或推出腔体;所述交换装置(42)的结构为:包括起吊板(45),所述起吊板(45)的两侧与起吊装置(41)的下端连接,由起吊装置(41)控制吊板(45)的起降,所述吊板(45)上设置有多个活动板(24),所述活动板(24)依次垒在一起,所述活动板(24)的底部设置有导轮(46),所述导轮(46)用于与支撑板(22)上的导槽(23)相匹配,减少活动板(24)的运动摩擦;所述推举装置(43)的结构与横向移动架(3)的结构相同,利用拨杆将装有汽车的活动板拨入或拨出腔体,所述起吊装置(41)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起吊油缸(47)驱动,所述起吊油缸(47)通过第四换向阀。
10、(48)控制起吊装置(41)的起吊,所述第四换向阀(48)设置在起吊油缸(47)和液压泵站(7)之间的油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4)上设置有升降板锁紧装置(5),所述升降板锁紧装置(5)用于将停靠在活动板(24)上的汽车锁紧,所述升降板锁紧装置(5)的结构为:包括锁紧板本体(51),所述锁紧板本体(51)上平行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52),所述的两块第一挡板(52)之间用于容纳汽车车轮,所述第一挡板(5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53),所述第二挡板(53)主要用于阻挡汽车向前驶出锁紧板本体(51),所述第一挡板(52)的另一端。
11、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三挡板(54),所述第三挡板(54)在汽车驶入锁紧板本体(51)后卡在汽车前轮的后面用于阻挡汽车后退,所述第三挡板(54)通过液压油缸(55)驱动进行伸缩移动,所述液压油缸(55)设置在锁紧板本体(51)的侧边,所述液压油缸(55)通过油路与液压泵站(7)连通,所述二者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五换向阀(56),所述液压油缸(55)通过第五换向阀(56)控制第三挡板(54)的伸缩移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4162 U1/5页4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机械。
12、式停车库就是利用机械来存取、停放车辆的整个停车设施,以立体化存放的机械式停车库叫做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它是集机械、电子、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设备,成为缓解城市停车难的有效手段,形成了新行业,步入了引进、开发、制造、使用相结合的发展,己成为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代表。0003 根据立体车库的修建位置及在空间伸缩方向的不同,立体停车库的主要类型有:升降横移式、垂直升降式、巷道堆垛式和地下停车场等。它们的类型众多,设计各有不同,库容量变化比较大,可满足不同用户要求。但它们都具有建筑面积小,停车层数多,地上和地下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停相同数量车的情况下,在车辆流量大的繁华地段建一座立体停车库比建一地面停车场。
13、节省将近5070的投资。严格的车库管理还保证了车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存车人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存车人只需把车开到指定位置,下面的事都可由车库控制系统来完成。0004 现有的立体车库多数采用电机的正反转驱动车位上升或下降,在存取车的过程中,受地下封闭环境的影响,电机发出的声音很大,使人很容易烦躁。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通过油路控制车位上的马达或液压油缸工作,进行存取车,在存取车的过程中,无噪音。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包括车库本体、纵向升降机、横向。
14、移动架、推举式交换装置、车位和液压泵站,两个所述的车库本体相对设置,中间形成升降通道,所述纵向升降机设置在两个车库本体之间的升降通道上,所述纵向升降机用于升降停放在纵向升降机上的汽车,多个所述车位竖直排列设置在车库本体内,所述车位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架,所述横向移动架可在车位和纵向升降机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推举式交换装置设置在车库本体的底部,所述液压泵站设置在车库本体的外部,以降低车库工作时的噪音,所述液压泵站与纵向升降机、横向移动架和推举式交换装置之间通过油路连通,并通过设置在油路上的换向阀控制纵向升降机、横向移动架和推举式交换装置进行工作;0007 所述纵向升降机的结构为:包括升降本体和支撑板。
15、,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升降本体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用于与活动板底部的导轮匹配,使得活动板可在支撑板上定向自由移动;所述升降本体的结构为:包括底座、油缸、第一底杆、第一顶杆以及多根第一中间杆和多根第二中间杆,所述第一底杆和第一顶杆为可伸缩杆,所述油缸和第一底杆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油缸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底杆水平设置,多根所述第一中间杆在竖直平面内平行等距设置,多根所述第二中间杆在竖直平面内也平行等距设置,所说 明 书CN 204024162 U2/5页5述第一中间杆和第二中间杆两两之间均交叉设置,所述第一中间杆和第二中间杆的交叉位置位于两杆的中部且两杆在该交叉位置铰接在一起,所述位。
16、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的底端铰接在油缸的缸体上,顶端铰接在位于倒数第二位置的第二中间杆的底端,所述第一底杆的一端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二中间杆的底端铰接,所述位于最低端的第二中间杆的顶端与位于倒数第二位置的第一中间杆的底端铰接在一起,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一中间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第二中间杆的一端铰接,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二中间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第一中间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与位于最顶端的第一中间杆的顶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位于最顶端的第二中间杆顶端铰接在一起,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的顶端铰接在一起,控制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可调整第。
17、一顶杆的高度,所述油缸通过第一换向阀控制升降本体的升降,所述第一换向阀设置在油缸和液压泵站之间的油路上;0008 所述横向移动架的结构为: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缸体固定设置在车位一侧的通道上,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油缸固定设置在移动板的顶部,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用于将装有汽车的活动板拨入或拨出车位,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分别通过第二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控制移动板和拨杆的运动,所述第二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设置在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与液压泵站之间的油路上;0009 所。
18、述推举式交换装置结构为:包括容纳交换装置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交换装置,所述交换装置通过起吊装置可上下移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推举装置,所述推举装置用于将起吊装置内的活动板拉进或推出腔体;所述交换装置的结构为:包括起吊板,所述起吊板的两侧与起吊装置的下端连接,由起吊装置控制吊板的起降,所述吊板上设置有多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依次垒在一起,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导轮,所述导轮用于与支撑板上的导槽相匹配,减少活动板的运动摩擦;所述推举装置的结构与横向移动架的结构相同,利用拨杆将装有汽车的活动板拨入或拨出腔体,所述起吊装置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起吊油缸驱动。
19、,所述起吊油缸通过第四换向阀控制起吊装置的起吊,所述第四换向阀设置在起吊油缸和液压泵站之间的油路上。0010 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升降板锁紧装置,所述升降板锁紧装置用于将停靠在活动板上的汽车锁紧,所述升降板锁紧装置的结构为:包括锁紧板本体,所述锁紧板本体上平行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所述的两块第一挡板之间用于容纳汽车车轮,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主要用于阻挡汽车向前驶出锁紧板本体,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在汽车驶入锁紧板本体后卡在汽车前轮的后面用于阻挡汽车后退,所述第三挡板通过液压油缸驱动进行伸缩移动,所述液压油缸设置在锁紧板本体的侧边,所述液压。
20、油缸通过油路与液压泵站连通,所述二者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五换向阀,所述液压油缸通过第五换向阀控制第三挡板的伸缩移动。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车库本体、纵向升降机、横向移动架、推举式交换装置和车位,两个车库本体相对设置,中间形成升降通道,纵向升降机设置在两个车库本体之间的升降通道上,纵向升降机用于升降停放在纵向升降说 明 书CN 204024162 U3/5页6机上的汽车,多个车位竖直排列设置在车库本体内,车位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架,横向移动架可在车位和纵向升降机之间往复移动,推举式交换装置设置在车库本体的底部;汽车准备驶入车库时,推举交换装置将供汽车停靠。
21、的活动板举推至纵向升降机的支撑板上,再将汽车开到活动板上,利用活动板上的升降板锁紧装置将汽车锁紧,然后通过升降本体将汽车举升至需要停靠的车位前,再用横向移动架将载有汽车的活动板拖入车位中,完成存车过程;当取车时,横向移动架将载有汽车的活动板推出车位,并推到纵向升降机的支撑板上,并将纵向升降机下降至地面上,松开升降板锁紧装置,将汽车驶离活动板,支撑板上的活动板被推举式交换装置拉入腔体内。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全部采用液压驱动,液压泵站设置在车库的边角上,并专门放置在隔音的泵房内,大大降低了存取车过程中的噪音,使存取车过程完全实现静音化。附图说明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
2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路控制示意图。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4为图3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移动架的使用状态图。0019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推举式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8为图7中推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板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板锁紧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0023 图中,1为车库本体、2为纵向升降机、3为横向移动架、4为推举式交换装置、5为升降板锁紧装置、。
23、6为车位、7为液压泵站、20为第一换向阀、21为升降本体、22为支撑板、23为导槽、24为活动板、25为油缸、26为第一底杆、27为第一顶杆、28为第一中间杆、29为第二中间杆、31为第一油缸、32为第二油缸、33为移动板、34为滚轮、35为拨杆、36为第二换向阀、37为第三换向阀、41为起吊装置、42为交换装置、43为推举装置、45为吊板、46为导轮、47为起吊油缸、48为第四换向阀、51为锁紧板本体、52为第一挡板、53为第二挡板、54为第三挡板、55为液压油缸、56为第五换向阀。具体实施方式0024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液压控制的静音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包括车库本体1、纵向升。
24、降机2、横向移动架3、推举式交换装置4、车位6和液压泵站7,两个所述的车库本体1相对设置,中间形成升降通道,所述纵向升降机2设置在两个车库本体1之间的升降通道上,所述纵向升降机2用于升降停放在纵向升降机2上的汽车,多个所述车位6竖直排列设置在车库本体1内,所述车位6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架3,所述横向移动架3可在车位6和纵向升降机2之间往复移动,所述推举式交换装置4设置在车库本体1的底部,所述液压泵站7设置在车库本体1的外部,以降低车库工作时的噪音,所述液压泵站7与纵说 明 书CN 204024162 U4/5页7向升降机2、横向移动架3和推举式交换装置4之间通过油路连通,并通过设置在油路上的换向。
25、阀控制纵向升降机2、横向移动架3和推举式交换装置4进行工作;0025 所述纵向升降机2的结构为:包括升降本体21和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固定设置在升降本体21上,所述支撑板22上设置有导槽23,所述导槽23用于与活动板24底部的导轮匹配,使得活动板24可在支撑板22上定向自由移动;所述升降本体21的结构为:包括底座、油缸25、第一底杆26、第一顶杆27以及多根第一中间杆28和多根第二中间杆29,所述第一底杆26和第一顶杆27为可伸缩杆,所述油缸25和第一底杆26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油缸25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底杆26水平设置,多根所述第一中间杆28在竖直平面内平行等距设置,多根所述第二中间杆。
26、29在竖直平面内也平行等距设置,所述第一中间杆28和第二中间杆29两两之间均交叉设置,所述第一中间杆28和第二中间杆29的交叉位置位于两杆的中部且两杆在该交叉位置铰接在一起,所述位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28的底端铰接在油缸25的缸体上,顶端铰接在位于倒数第二位置的第二中间杆29的底端,所述第一底杆26的一端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28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二中间杆29的底端铰接,所述位于最低端的第二中间杆29的顶端与位于倒数第二位置的第一中间杆28的底端铰接在一起,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一中间杆28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第二中间杆29的一端铰接,位于中间部位的第二中间杆29的两端分别与相邻。
27、的两根第一中间杆2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顶杆27的一端与位于最顶端的第一中间杆28的顶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位于最顶端的第二中间杆29顶端铰接在一起,所述油缸25的活塞杆与位于最低端的第一中间杆28的顶端铰接在一起,控制油缸25的活塞杆的伸缩,可调整第一顶杆27的高度,所述油缸25通过第一换向阀20控制升降本体21的升降,所述第一换向阀20设置在油缸25和液压泵站7之间的油路上;0026 所述横向移动架3的结构为:包括第一油缸31和第二油缸32,所述第一油缸31缸体固定设置在车位6一侧的通道上,所述第一油缸3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移动板33,所述移动板3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34,所述第二油缸32固定。
28、设置在移动板33的顶部,所述第一油缸31的活塞杆和第二油缸32的活塞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油缸32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拨杆35,所述拨杆35用于将装有汽车的活动板24拨入或拨出车位6,所述第一油缸31和第二油缸32分别通过第二换向阀36和第三换向阀37控制移动板33和拨杆35的运动,所述第二换向阀36和第三换向阀37设置在第一油缸31和第二油缸32与液压泵站7之间的油路上;0027 所述推举式交换装置4结构为:包括容纳交换装置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起吊装置41,所述起吊装置41的下方设置有交换装置42,所述交换装置42通过起吊装置41可上下移动,所述腔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推举装置43,。
29、所述推举装置用于将起吊装置41内的活动板24拉进或推出腔体;所述交换装置42的结构为:包括起吊板45,所述起吊板45的两侧与起吊装置41的下端连接,由起吊装置41控制吊板45的起降,所述吊板45上设置有多个活动板24,所述活动板24依次垒在一起,所述活动板24的底部设置有导轮46,所述导轮46用于与支撑板22上的导槽23相匹配,减少活动板24的运动摩擦;所述推举装置43的结构与横向移动架3的结构相同,利用拨杆将装有汽车的活动板拨入或拨出腔体,所述起吊装置41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起吊油缸47驱动,所述起吊油缸47通过第四换向阀48控制起吊装置41的起吊,所述第四换向阀48设置在起吊油缸47和液压泵站。
30、7说 明 书CN 204024162 U5/5页8之间的油路上。0028 所述活动板24上设置有升降板锁紧装置5,所述升降板锁紧装置5用于将停靠在活动板24上的汽车锁紧,所述升降板锁紧装置5的结构为:包括锁紧板本体51,所述锁紧板本体51上平行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52,所述的两块第一挡板52之间用于容纳汽车车轮,所述第一挡板5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53,所述第二挡板53主要用于阻挡汽车向前驶出锁紧板本体51,所述第一挡板52的另一端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三挡板54,所述第三挡板54在汽车驶入锁紧板本体51后卡在汽车前轮的后面用于阻挡汽车后退,所述第三挡板54通过液压油缸55驱动进行伸缩移动,所述液压油。
31、缸55设置在锁紧板本体51的侧边,所述液压油缸55通过油路与液压泵站7连通,所述二者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五换向阀56,所述液压油缸55通过第五换向阀56控制第三挡板54的伸缩移动。0029 本实用新型包括车库本体1、纵向升降机2、横向移动架3、推举式交换装置4和车位6,两个车库本体1相对设置,中间形成升降通道,纵向升降机2设置在两个车库本体1之间的升降通道上,纵向升降机2用于升降停放在纵向升降机2上的汽车,多个车位6竖直排列设置在车库本体1内,车位6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架3,横向移动架3可在车位6和纵向升降机2之间往复移动,推举式交换装置4设置在车库本体1的底部;汽车准备驶入车库时,推举交换装置。
32、4将供汽车停靠的活动板24举推至纵向升降机2的支撑板22上,再将汽车开到活动板24上,利用活动板24上的升降板锁紧装置5将汽车锁紧,然后通过升降本体1将汽车举升至需要停靠的车位6前,再用横向移动架3将载有汽车的活动板24拖入车位6中,完成存车过程;当取车时,横向移动架3将载有汽车的活动板24推出车位6,并推到纵向升降机2的支撑板22上,并将纵向升降机2下降至地面上,松开升降板锁紧装置5,将汽车驶离活动板24,支撑板22上的活动板24被推举式交换装置4拉入腔体内。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全部采用液压驱动,液压泵站7设置在车库的边角上,并专门放置在隔音的泵房内,大大降低了存取车过程中的噪音,使存取车过程完全实现静音化。0030 控制中心设置有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控制各个换向阀的工作,从而控制各个运动部件的运动位置。003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说 明 书CN 204024162 U1/6页9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4162 U2/6页10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24162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