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动椅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部可以周期地前后倾动(倾斜运动)从而缓解就座者疲劳的椅子。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多为从事事务性业务的情况下,就座状态的作业时间比较长,由于维持长时间的坐姿,多会引起身体疲劳。鉴于此,人们提出了一种椅子,针对目前的长时间的作业情况,为了缓和就座者的疲劳,让座部在一定的周期慢慢地运动。这种椅子通过支持轴等支撑座部,另外,通过在一定周期升降座部地前方,使座部慢慢地倾动,从而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以及下肢的肿胀,更详细地说,将座部的倾动机构转换成机械运动的机构,使座面机械地沿前后和/或左右方向反复倾动运动,连续地改变与座位姿势有关的胯关节角度(躯体大腿角)、腰骶角(骶角)和/或躯体侧曲角度(躯体大腿角),借此提高肌肉的可动性,缓和以腰背部为主的骨盆周围肌肉持续的紧张,另外,移动与座面接触的部位,从而减轻臀部及大腿的疼痛或下肢的肿胀。
但是,在让这样的倾动椅子的座部以一定的周期倾动的情况下,如将倾动用的支持轴设置在离开通常就座状态的坐骨支持位置的位置,随着座部的周期的倾动,就座者的上体就会大幅度地上下运动,引起视线变动,有可能导致目眩。另外,可以理解,因体格的不同,在坐骨结节部的位置也存在着个人差别。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轻目眩等不舒适感、适当地减轻疲劳的倾动椅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椅子,在具有可倾动地支撑座部的支持部,并且设有使通过该支持部支撑的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从而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的倾动椅子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支持部支撑的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设置在座部前后方向中心位置的后方的坐骨结节部附近、即设置在使就座状态下就座者的上体的上下运动可小的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是以坐骨结节部附近为中心使座部周期地倾动的,所以,可以防止就座者的上体的上下运动,减少目眩的发生。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种形式,举出有,在通过包括可倾动地支撑就座的支持部,并且设置有使由该支持部支撑的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的倾动椅子中,还设置有用于沿座部前后方向能变更由上述支持部支撑的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的变更装置。
根据这种结构,可对应于就座者的体格或就座状态变更为防止就座者上体上下运动的倾动支点位置,将该倾动支点位置配置在坐骨结节部附近,可减少目眩的发生,发挥倾动椅子的本来效果,缓和就座者的疲劳。
另外,作为使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方法,如果设置通过升降离开用于支持座部的支持部的位置、使该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通过可旋转地支撑就座者施加载荷的座部位置,并且升降离开就座者难于施加相对较大载荷的座部支持部的位置,能以小驱动力使座部倾动。
另外,作为变更装置,通过沿座部前后方向能连续地变更构成支持部的支持轴而成,因此,可无级地改变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根据就座者的体型等作细微调整。
再者,作为变更装置,通过沿座部前后方向能分级地变更构成支持部的支持轴而成,因此,可简单地构成变更装置,而且,在采用沿座部前后方向能改变支持部的安装位置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设置复杂的结构,所以可简单变更支持位置。
除此之外,通过将上述倾动支点位置设置在靠背部前面的前方50mm~180mm的范围,可根据市场流通的事务用椅子的座部大小、就座者的体格或就座姿势等,能转动地支撑就座者的坐骨结节部附近的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倾动椅子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倾动机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案的支持部的示意图。
图5是上述实施方案的就座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案的支持部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案的支持部的第三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HB是坐骨结节部,3是座部,4是倾动机构,6是支持部,7是升降机构,21是靠背主体,61d是支持轴,100是倾动椅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案。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倾动椅子100的概略侧视图,另外,图2是使座部3倾动用的倾动机构4的正面图,图3是其A-A剖视图。再者,图4是表示设置在座部3后方的支持部6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就座状态下的臀部、坐骨结节部HB及支持轴61d的关系的示意图。
该倾动椅子100在事务、作业及监视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在脚部1与座部3之间以机械方式构成的倾动机构4,通过该倾动机构4产生的倾动动作,以一定周期慢慢地改变座部3的倾斜角度,由此,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另外,在使该座部3以一定周期倾动之际,根据就座者的体型等调节倾动支点位置的前后方向位置,使该支点位置的前后方向位置处于就座者的坐骨结节部HB附近,由此,可防止随着周期的倾动就座者的上体的上下运动,从而减少目眩的发生。下面,详细说明该倾动椅子100的具体结构。
倾动椅子100的脚部1通过在多个支脚10的中心位置设置一根脚支柱11而构成,在该脚支柱11上安装有倾动机构4和靠背支杆20,在该脚支柱11的上端安装有倾动机构4的壳体5,同时,在该脚支柱11的后方固定地安装上述靠背支杆20。另外,在该脚支柱11上安装有使座部3整体适当地升降用的气体弹簧以及使靠背主体21相对于座部3后倾用的气体弹簧等。
安装在该脚部1后方的靠背支杆20,其前端一侧安装有靠背主体21,并可相对座部3分离且独立地设置有靠背部2,上述靠背主体21具有缓冲部件,上述靠背部2由靠背支杆20和靠背主体21构成。通过可相对座部3分离且独立地设置靠背部2,在周期地改变座部3的倾斜角度的情况下,反复进行夹持在靠背部2与座部3之间的就座者的腰部附近的弯曲动作与伸展动作,促进肌肉的可动性。更详细地说,在座部3与靠背部2的角度小的情况下,夹持在靠背部2与座部3之间的就座者的腰部附近弯曲,另外,在座部3与靠背部2的角度大的情况下,就座者的腰部附近的弯曲得以伸展。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说明了靠背部2为固定式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相对脚部1可适当后倾的机构。
另一方面,对应于该靠背部2设置的座部3,是本着与就座者的平均体型相符合而设置的,因此,将靠背主体21前面一侧到座部3前端部的距离D1设定为390mm~480mm,另外,将脚支柱11的中心位置CL2到座部3前端位置的距离D2设定为240mm~390mm。将脚支柱11的中心位置CL2到靠背主体21前面的距离D3设定为80mm~180mm。该座部3由设置在座面一侧的缓冲部件30和设置在该缓冲部件30里侧的座板31构成。该座板31由大致沿着整个面支撑缓冲部件30的薄板状部件构成,在其下面一侧安装有比该座板31小的金属制成的加强部件32。
在安装于该座部3下方的加强部件32的下面一侧,安装有支持部件61及前方轴承79等。通过该加强部件32,将支持部件61及前方轴承79等构成的倾动动作时的力分散在加强部件32上,另外,通过大于该加强部件32的座板31,将该力分散在整个缓冲部件30上。
如图1及图2等所示,使该座部3倾动的倾动机构4具有:用于支撑座部3后方的支持部6,通过从外部供给的电力使座部3的前方作升降动作的升降机构7。将该支持部6与升降机构7安装在壳体5上,座部3从基准位置开始作3度左右倾动。
该升降机构7,通过减速器71使家庭用电源驱动的马达70的旋转运动减速,通过联轴器73将该减速的旋转轴72的旋转运动传递给偏心部74,使升降臂75升降。更具体地说,如A-A剖视图的图3所示,具有圆形旋转部件的偏心部74固定地安装在从联轴器73延伸出来的轴上。另外,在可旋转地保持该偏心部74的保持部件76上设置有与该偏心部74的外形形状相同的圆形开口部77,偏心部74可在其内部旋转,由此,使保持部件76与升降臂75以一定周期升降。另外,在该升降臂75的上端侧设置有可旋转地保持销78的前方轴承79,销78穿过该前方轴承79,由此使座部3的前方以一定周期有规则地、正确地升降,从而,使座部沿前后方向作倾动。
另一方面,设置在座部3后方的支持部6是跨壳体5的上面及加强部件32的下面设置的,并且如图4所示,具有:与壳体5及加强部件32分别对向地安装的滑轨60;以及可在该滑轨60的对向的内部滑动的支持部件61,而且还设置有使该支持部件61沿倾动椅子100的前后方向连续地滑动的调整机构62。另外,图4的(a)是支持部6的正面图,(b)是(a)的B-B剖视图。
该支持部件61,分别设置在壳体5及加强部件32的的左右两端附近,并设置有嵌入滑轨60的槽部60a中的滑动部61a和从该滑动部61a的左右直立的后方轴承61b,通过该后方轴承61b可转动地支撑支持轴61d。此外,在下侧滑动部61a的中央后方安装有螺母部61c,螺母部61c具有前后方向贯通的螺纹孔,支持部件61通过该螺母部61c沿滑轨60滑动。
该滑轨60固定地安装在壳体5的上面部分和加强部件32的下面部分,通过将正面视大致为L形的滑轨60彼此面对面地设置,形成对向的槽部60a。滑动部61a嵌入该槽部60a中,通过调整机构62使支持部件61沿前后方向滑动,由此,可改变作为倾动支点位置的支持轴61d的位置,并用锁紧螺钉60b固定。
该调整机构62由固定在壳体5上的固定部件62b和设置在下侧支持部件61中央后方的螺母部61c构成,其中壳体5在其本身的位置可旋转地保持着螺纹部件62a的基端侧。在支持部件61滑动的情况下,将螺纹部件62a的前端侧拧入螺母部61c的螺纹孔中,同时,从座部3的后方使该螺纹部件62a旋转,由此,使支持部件61相对固定于壳体5的固定部件62b连续地滑动。
支持轴61d的位置处于座部3前后方向中心位置CL1的后方,而且也位于脚支柱11的中心位置CL2的后方。调整机构62通过螺纹部件62a的旋转,如图5所示,使处于倾动支点位置的支持轴61d接近就座者的坐骨结节部HB,从而使就座者的上体的上下运动变为最小。换句话说,借助于该调整机构,就座者以使臀部位于座部3的中心位置CL1的后方的方式就座,因此,可有效地减少就座状态的目眩。进一步,通常,在脚支柱11的正上方,组装有图中未示的用于操作气体弹簧阀的机构,此外,在脚支柱11的前方,设置有使座部3的前方升降用的马达70及升降臂75等。因此,考虑到就座状态的目眩的减少及支持轴61d等在机构上的易于安装性,在座部3的中心位置CL1的后方及脚支柱11的中心位置CL2的后方设置支持轴61d。最好是,考虑到靠背主体21前面到就座状态的就座者坐骨结节部HB的长度,将支持轴61d设置在距离靠背主体21前面的50mm~180mm的范围比较合适。即是说,当办公室人员的就座姿势下的臀部后缘(背中部分)到坐骨结节部HB的水平距离的实测值约为60mm~150mm时,考虑到孩子的体格等,将支持轴61d的后方位置设定为与臀部后缘接触的靠背主体21前面的50mm处,这样设定比较合适,另外,至于支持轴61d的前方位置,在假设就座者靠前坐下的情况下,对上述150mm加上约30mm,即设定为靠背主体21前面的180mm处比较合适。
本实施方案中,虽然升降机构7位于脚支柱11的前方,但是,根据机构变更或紧凑化的需求,也可以对其安装位置适当地变更,因此,施加使座部升降的力的位置也可以处在离开倾动支点的其他位置,毫无疑问,可变更到倾动支点的前方或后方。
座部的坐骨结节部附近位于就座者体重大致集中施加的位置,于是,将座部的倾动支点设置在施加大载荷的位置附近,在这个位置,支持着就座者体重的一大半,另外,在必须支持的体重相对少的离开倾动支点的座部其他位置,施加升降座部的力,使座部沿前后方向倾动。施加升降座部的力的位置越离开倾动支点,该力围绕倾动支点的力矩就会越大,因此,即使用小的驱动力,也能使座部倾动。
下面,说明用于驱动这种构成的倾动椅子100的倾动机构4、使座部3以一定周期倾动时的动作。
首先,在就座者就座的状态下,打开(ON)设置在壳体5侧面的电源开关SW,借此,将电力供给马达70。然后,驱动马达70,使图中未示的马达旋转轴旋转的同时,通过减速器71对该旋转运动减速,将该减速的旋转力通过联轴器73传递给偏心部74。接着,以旋转轴72为中心使偏心部74旋转,使用于保持该偏心部74的保持部件76及安装在该保持部件76上的升降臂75以一定的周期升降。随后,基于该升降臂75的升降动作,使销78与前方轴承79成为一体,升降座部3的前方,基于该升降动作,座部3以设置在座部3后方的支持轴61d为中心,以15秒至20秒左右的周期慢慢地作倾动。
另一方面,在倾动动作过程中,在就座者根据自己的体型或就座姿势等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例如,当由于在支持轴61d的前方就座而引起上体部分上下运动使视线变动时,从座部3的后方转动螺纹部件62a,使支持部件61在距靠背主体21前面有50mm~180mm距离的范围内,在最佳倾动支点位置滑动。借此,可根据就座姿势作倾动支点位置的倾动动作。
于是,在本实施方案中,在用倾动机构4使座部3以一定周期倾动、从而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缓和腰部的疲劳、减轻目眩的倾动椅子100中,由于作为倾动支点位置的支持轴61d的位置设置在座部3及脚支柱11的后方,且位于靠背主体21前方的50mm~180mm的范围内,因此,大腿部及下肢能以坐骨结节部HB附近为中心作上下运动,从而缓和了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也减轻了下肢的肿胀,同时,可防止以坐骨结节部HB附近为中心倾动时引起的上体的上下运动,减少了目眩。
另外,由于可从座部3的后方通过构成调整机构62的螺纹部件62a使座部3的倾动支点位置沿前后方向滑动,因此,可选择适于就座者体型及就座姿势的倾动支点位置。
此外,由于以承受就座者大多载荷的座部3的后方为支持部6,而且在离开难于施加载荷的座部3倾动支点的前方位置设置升降机构7,所以,可使该升降时的驱动力变小,实现驱动机构4的结构紧凑化,并能减少驱动时所需的电力消耗。
此外,在该实施方案中,由于可从座部3的后方转动螺纹部件62a以变更倾动支点位置,所以,不需要将倾动椅子100分解,就可简单地变更倾动支点位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说明了作为变更装置的具有滑动机构的支持部6,但也可以用图6及图7所示的另一实施方案实现变更装置。
换句话说,在变更该倾动支点位置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也可以预先在加强部件32与壳体5上沿前后方向分级地设置多个螺纹孔64,将支持部件定位在这样设置的螺纹孔64中,并用螺纹部件63固定。
此外,如图7所示,在加强部件32上设有带多个轴孔610a的一个后方轴承610b,将另一个后方轴承610b面对面地配置着,并安装在壳体5上。将面对面地设置的后方轴承610b的轴孔610a的孔位置对准,在该状态下,在多个轴孔610a中的任意一个轴孔610a内插入并安装销状支持轴61d。于是,可分级地变更支持轴61d的位置,因此,不需要设置滑轨60及复杂的调整机构62等,能以更简单的结构沿前后方向变更倾斜支点位置。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可以有种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作为倾斜机构4,虽然说明了以支持轴61d为支点使座部3的前方升降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把旋转驱动力施加给座部3的倾动支持轴本身,旋转驱动该倾动支持轴,由此,使座部3周期地倾动,再者,在根据体型等变更倾动支点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该旋转驱动的支持轴本身沿前后方向滑动。也不一定要变更倾动支点位置,还可以将倾动支点位置固定地设置在座部前后方向中心位置的后方的坐骨结节部附近。如果这样,虽然与体型极端的就座者很难对应,但是,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相反,为了充分地适应体型极端的就座者,将倾动支点位置的可能变更的范围更广泛地设定在包含距离靠背部的前面的50mm~180mm的范围也是可行的。
本发明的倾动椅子,具有可倾动地支撑座部的支持部,并且设有使通过该支持部支撑的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从而减轻就座者臀部、大腿部、腰背部的疲劳及下肢的肿胀,在这样的倾动椅子中,将上述支持部支撑的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设置在座部前后方向中心位置的后方的坐骨结节部附近、即设置在使就座状态下就座者的上体不作上下运动的位置。因此,使座部以坐骨结节部附近为中心周期地倾动,从而,可以防止就座者的上体的上下运动,减少目眩的发生,能实现倾动椅子的本来效果,缓和就座者的疲劳。
由于设置有沿座部前后方向变更上述支持部支撑的座部支点位置的变更装置,因此,可对应于就座者的体型或就座状态变更倾动支点位置,由于这一点,也减少了目眩的发生,发挥倾动椅子的本来效果,缓和就座者的疲劳。
另外,作为使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方法,由于设置通过升降离开用于支持座部的支持部的位置、使座部以一定周期倾动的倾动机构,因此,通过可旋转地支撑就座者施加载荷的座部位置,并且升降离开就座者难于施加较大载荷的座部支持部的位置,能以小驱动力使座部倾动。
除此之外,作为变更装置,如果通过沿座部前后方向能连续地变更构成支持部的支持轴而成,可无级地改变座部的倾动支点位置,从而,可根据就座者的体型等作细微调整。
再者,作为变更装置,如果采用通过沿座部前后方向分级地变更构成支持部的支持轴的结构,可简单地构成变更装置,特别是,在采用沿座部前后方向改变支持部的安装位置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设置复杂的机构,所以可简单变更支持位置。
并且,通过将上述倾动支点位置设置在靠背部前面的前方50mm~180mm的范围,可根据市场上事务用椅子的大小、就座者的体格或就座姿势等,能转动地支撑就座者的坐骨结节部附近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