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15274
  • 上传时间:2018-01-11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68.4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73292.0

    申请日:

    2015.05.26

    公开号:

    CN104878772A

    公开日:

    2015.09.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19/16申请公布日:201509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9/16申请日:2015052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9/16; E02D19/20

    主分类号:

    E02D19/16

    申请人: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宣云干

    地址:

    210008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1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代理人:

    邓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包括确定漏水点-清理渗漏基面-钻孔-清洗-安装灌浆接嘴-高压灌注注浆止水剂-盲沟排水-拆除灌浆嘴-表面恢复以上步骤,本发明从“堵”和“防”两个角度出发,采取注浆堵渗漏和盲沟排水两个主要措施进行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防治处理,用注浆封堵渗漏点进行止水,同时为防止后期因工况改变而出现回填土潮湿,在基础底板顶面三七灰土以下设置盲沟,有组织地将可能出现的渗水引导水至积水坑再外排的方式进行治理和预防,两个方案堵、排结合,治理和预防并用,确保建筑的使用功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漏水点:根据湿迹并撒干水泥确定渗漏点;
    (2)、清理渗漏基面:对渗漏的基面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基面无淤泥杂质;
    (3)、钻孔:注浆孔采用骑缝式,在出现渗水的裂缝上直接钻孔采用机械钻孔,钻孔深度为结构底板的1/3-1/2,深度不小于200mm,钻孔间距为150mm~200mm;
    (4)、清洗:对于钻孔后的孔洞进行清洗,保证孔洞内无钻孔时的杂质;
    (5)、安装灌浆接嘴:将清洗后的孔洞内安装灌浆接嘴;
    (6)、高压灌注注浆止水剂:采用聚氨酯型注浆料,选择盛隆牌SL-668疏水性单型PU发泡止水剂,SL-668是以疏水性MDI为基材的聚氨酯,无吸水性,不收缩,与水反应后形成不透水性和尿脘,不会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形成腐蚀、破坏;
    (7)、盲沟排水:在基础底板面上、回填土以下设置碎石盲沟,将可能渗出的水通过盲沟有组织的排至地下室积水坑后外排,保证建筑的使用功能;
    (8)、拆除灌浆嘴:将前期设置的灌浆嘴进行拆除带走;
    (9)、表面恢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盲沟排水中盲沟的做法如下:
    (1)、盲沟材料:盲沟材料采用30~50碎石,盲沟与灰土接触部位在盲沟顶设置一层无纺布,防止回填进入盲沟碎石缝隙而堵塞盲沟;
    (2)、盲沟尺寸:盲沟截面为500x300mm,宽度为小型挖掘机挖斗宽度;
    (3)、确定盲沟设置的部位:盲沟竖向设置在基础底板顶面以上、回填灰土以下,平面按间距不大于50m并连接积水坑设置纵横方向主盲沟,局部不能直接连接积水坑时,设置短盲沟与主盲沟连接,盲沟设置在基础底板承台之间;
    (4)、积水坑四周布局盲沟:积水坑四周连续设置盲沟,并在积水坑壁底板顶标高相交处,按间距1m沿积水坑四周钻直径Ф100孔;
    (5)、板顶滤水层:因目前地下室已经完成部分区域回填土施工,对未回填土部分,在回填以前增加一层100mm滤水层,板顶回填灰土之间设置的100mm厚滤水层连接纵横向盲沟,将盲沟之间的可能渗水引致盲沟再经盲沟引至积水坑,积水层采用30~50mm碎石,滤水层适用于未回填灰土部位。

    说明书

    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属于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的最基本的作用是给地下工程敞开开挖创造条件。基坑在早期一直是作为地下工程施工措施而存在,正如要浇捣钢筋混凝土构建必须要立模板一样。但随着基坑的开挖越来越深,面积越来越大,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理论和技术越来越高,远远超越了作为施工辅助措施的范畴,施工单位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来解决复杂的基坑稳定、变形和环境保护问题,研究和设计单位的介入解决了基坑工程的理论计算和设计问题。
    在深基坑工程中,基础底板作为深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深基坑工程的工程质量,在现有的实际施工中,基础底板后浇带封堵后,基础底板表面局部会出现不规则渗漏点,渗漏部位为后浇带两侧及其它部位底板,形式为主要为不规则、不连续线状,主要表现为湿渍,基本无明水出现渗漏量较小,因基础底板局部出现渗漏点,需要对渗漏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堵漏,但现有的解决方案中,并没有很好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从“堵”和“防”两个角度出发,采取注浆堵渗漏和盲沟排水两个主要措施进行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防治处理,用注浆封堵渗漏点进行止水,同时为防止后期因工况改变而出现回填土潮湿,在基础底板顶面三七灰土以下设置盲沟,有组织地将可能出现的渗水引导水至积水坑再外排的方式进行治理和预防,确保建筑使用功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漏水点:根据湿迹并撒干水泥确定渗漏点;
    (2)、清理渗漏基面:对渗漏的基面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基面无淤泥杂质;
    (3)、钻孔:注浆孔采用骑缝式,在出现渗水的裂缝上直接钻孔采用机械钻孔,钻孔深度为结构底板的1/3-1/2,深度不小于200mm,钻孔间距为150mm~200mm;
    (4)、清洗:对于钻孔后的孔洞进行清洗,保证孔洞内无钻孔时的杂质;
    (5)、安装灌浆接嘴:将清洗后的孔洞内安装灌浆接嘴;
    (6)、高压灌注注浆止水剂:采用聚氨酯型注浆料,选择盛隆牌SL-668疏水性单型PU发泡止水剂,SL-668是以疏水性MDI为基材的聚氨酯,无吸水性,不收缩,与水反应后形成不透水性和尿脘,不会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形成腐蚀、破坏;
    (7)、盲沟排水:在基础底板面上、回填土以下设置碎石盲沟,将可能渗出的水通过盲沟有组织的排至地下室积水坑后外排,保证建筑的使用功能;
    (8)、拆除灌浆嘴:将前期设置的灌浆嘴进行拆除带走;
    (9)、表面恢复。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7)中的盲沟排水中盲沟的做法如下:
    (1)、盲沟材料:盲沟材料采用30~50碎石,盲沟与灰土接触部位在盲沟顶设置一层无纺布,防止回填进入盲沟碎石缝隙而堵塞盲沟;
    (2)、盲沟尺寸:盲沟截面为500x300mm,宽度为小型挖掘机挖斗宽度;
    (3)、确定盲沟设置的部位:盲沟竖向设置在基础底板顶面以上、回填灰土以下,平面按间距不大于50m并连接积水坑设置纵横方向主盲沟,局部不能直接连接积水坑时,设置短盲沟与主盲沟连接,盲沟设置在基础底板承台之间;
    (4)、积水坑四周布局盲沟:积水坑四周连续设置盲沟,并在积水坑壁底板顶标高相交处,按间距1m沿积水坑四周钻直径Ф100孔;
    (5)、板顶滤水层:因目前地下室已经完成部分区域回填土施工,对未回填土部分,在回填以前增加一层100mm滤水层,板顶回填灰土之间设置的100mm厚滤水层连接纵横向盲沟,将盲沟之间的可能渗水引致盲沟再经盲沟引至积水坑,积水层采用30~50mm碎石,滤水层适用于未回填灰土部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从“堵”和“防”两个角度出发,采取注浆堵渗漏和盲沟排水两个主要措施进行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防治处理,用注浆封堵渗漏点进行止水,同时为防止后期因工况改变而出现回填土潮湿,在基础底板顶面三七灰土以下设置盲沟,有组织地将可能出现的渗水引导水至积水坑再外排的方式进行治理和预防,两个方案堵、排结合,治理和预防并用,确保建筑的使用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漏水点:根据湿迹并撒干水泥确定渗漏点;
    (2)、清理渗漏基面:对渗漏的基面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基面无淤泥杂质;
    (3)、钻孔:注浆孔采用骑缝式,在出现渗水的裂缝上直接钻孔采用机械钻孔,钻孔深度为结构底板的1/3-1/2,深度不小于200mm,钻孔间距为150mm~200mm;
    (4)、清洗:对于钻孔后的孔洞进行清洗,保证孔洞内无钻孔时的杂质;
    (5)、安装灌浆接嘴:将清洗后的孔洞内安装灌浆接嘴;
    (6)、高压灌注注浆止水剂:采用聚氨酯型注浆料,选择盛隆牌SL-668疏水性单型PU发泡止水剂,SL-668是以疏水性MDI为基材的聚氨酯,无吸水性,不收缩,与水反应后形成不透水性和尿脘,不会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形成腐蚀、破坏;
    (7)、盲沟排水:在基础底板面上、回填土以下设置碎石盲沟,将可能渗出的水通过盲沟有组织的排至地下室积水坑后外排,保证建筑的使用功能;
    (8)、拆除灌浆嘴:将前期设置的灌浆嘴进行拆除带走;
    (9)、表面恢复。
    其中,所述步骤(7)中的盲沟排水中盲沟的做法如下:
    (1)、盲沟材料:盲沟材料采用30~50碎石,盲沟与灰土接触部位在盲沟顶设置一层无纺布,防止回填进入盲沟碎石缝隙而堵塞盲沟;
    (2)、盲沟尺寸:盲沟截面为500x300mm,宽度为小型挖掘机挖斗宽度;
    (3)、确定盲沟设置的部位:盲沟竖向设置在基础底板顶面以上、回填灰土以下,平面按间距不大于50m并连接积水坑设置纵横方向主盲沟,局部不能直接连接积水坑时,设置短盲沟与主盲沟连接,盲沟设置在基础底板承台之间;
    (4)、积水坑四周布局盲沟:积水坑四周连续设置盲沟,并在积水坑壁底板顶标高相交处,按间距1m沿积水坑四周钻直径Ф100孔;
    (5)、板顶滤水层:因目前地下室已经完成部分区域回填土施工,对未回填土部分,在回填以前增加一层100mm滤水层,板顶回填灰土之间设置的100mm厚滤水层连接纵横向盲沟,将盲沟之间的可能渗水引致盲沟再经盲沟引至积水坑,积水层采用30~50mm碎石,滤水层适用于未回填灰土部位。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方案的同等修改和替代都是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基坑 基础 底板 渗漏 处理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深基坑基础底板渗漏处理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52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