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1524458
  • 上传时间:2018-06-20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976.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2956.6

    申请日:

    2015.04.08

    公开号:

    CN104751984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B 9/00申请日:20150408|||公开

    IPC分类号:

    H01B9/00; H01B7/02; H01B7/17; H01B13/00; H01B13/06; G02B6/44

    主分类号:

    H01B9/00

    申请人:

    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永新; 梁斌; 解向前; 辅志辉; 王志荣

    地址:

    226010江苏省南通市经济开发区新开南路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包括外护套、输电单元识别带、光单元、光单元护套、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输电单元导体和绕包带。其制备方法为:所述光电复合缆主要由光单元制备流程、可能有的通信单元制备流程和光电复合缆制备流程组成。本发明以光单元为主体,将输电导体围绕于光单元护套层,并利用光单元护套层和外护套兼做绝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光电复合缆的外径、重量,便于生产、运输、安装和施工;同时由于光电复合缆结构紧凑,造价也有20%-40%的减少。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套(1)、输电单元识别带(3)、光单元(4)、光单元护套(5)、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6)、输电单元导体(7)和绕包带(8);所述输电单元识别带(3)放置在输电单元导体(7)和外护套(1)之间,或放置在导体内部与导体绞合、编织或绕包于导体之上;所述光单元(4)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对于所述的多个光单元结构,将若干个单个光单元同心绞合成圆形缆芯后绕包(41)可能有的光单元包带,并绕包或挤包(5)光单元外护套,同时可合理利用缆芯的空隙放置所需的填充、加强材料、通信单元;所述光单元护套(5)、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6)、绕包带(8)和外护套(1)护套均采用绝缘性材料,构成电传输单元的“绝缘结构”,对于不同芯数和不同截面要求的输电单元设置相应数量和位置的电单元导体分隔条(6);所述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6)可预先制备好,也可在外护套(1)挤出时成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单元(2),所述通信单元(2)根据结构特点放置在所述光单元(4)绞合空隙之间,也可放置在光单元护套(5)和外护套(1)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2)可作为导体单元分隔条(6),或将通信单元(2)放置在导体分隔条(6)里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扎紧缆芯的光单元包带(41),光单元绞合缆芯外采用光单元包带(41)扎紧,同时在外面挤包或绕包光单元护套(5)。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4)由光纤、光纤带和填充材料、加强材料、松套管、紧套管、不锈钢管进行选择性组合构成。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单元识别带(3)采用带、纱、丝通过颜色、数字的方式来识别输电单元导体。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单元导体(7)根据需要采用单线、束线、并丝、绞合或编织的方式合成。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绝缘、绞合、屏蔽、护套、平行放置或分开放置。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缆主要由(a)光单元制备流程、(b)可能有的通信单元制备流程和(c)光电复合缆制备流程组成;(a)光单元制备流程:根据光单元结构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同:1.  1  CG或CTG层绞式结构: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光纤套塑→光纤、加强件成缆→护套;1.  2  XG或XTG中心管结构: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光纤套塑或钢管包覆;1.  3  BG蝶形缆结构: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护套;所述光纤拉丝采用预制棒在高温炉里拉制成光纤;预制棒由送料机构以一定的速度均匀送往管式加热炉中,预制棒尖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粘度变低,靠自身重量下垂变细而成纤维,纤维线径通过激光束测量线径仪精密监测并拉到牵引辊绕到卷筒上;所述光纤涂覆和拉丝同时进行,涂覆的材料为硅酮树脂或丙烯酸酯类材料;对于需要光纤颜色区分的场合,必须对光纤进行着色处理并对着色层UV固化;所述光纤套塑有松套和紧套两种方式,对于特殊要求的场合也可以在光纤外包覆不锈钢管;在层绞式结构中,采用金属加强件或非金属加强件;所述光单元护套采用挤包方式覆盖在光纤或成缆线芯外面;常用的护套材料有聚氯乙烯、聚烯烃和聚乙烯;(b)可能有的通信单元制备流程:通信单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结构,并与之相对应具备不同的生产流程:2.  1导体绝缘型:导体→绝缘;2.  2成缆型:导体→绝缘→成缆;2.  3成缆护套型:导体→绝缘→成缆→护套;2.  4屏蔽型:导体→绝缘→成缆→屏蔽;2.  5屏蔽护套型:导体→绝缘→成缆→屏蔽;所述导体制备:首先利用无氧铜板、铜锭、铝锭、合金成份制成符合要求的金属杆材,再利用大拉机、中拉机、小拉机等拉丝、退火按照要制成单丝的规格进行分配组合拉制成型,在拉丝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流接触式对拉制后的铜单丝进行连续退火,也可以在拉丝完成后再进行退火;对于由一个单丝组成的导体,退火后的单丝即为要求的导体;对于需要束丝绞合的单丝,可利用束丝机、管绞机、单绞机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绞合形成要求的导体;所述绝缘制备:利用高精度挤塑机对绝缘材料进行挤压、熔融、挤出模具,定型后均匀包覆在导体外面,绝缘表面光滑平整,绝缘的切面无目视可见气孔,在挤制过程中采用在线测量或测试设备对绝缘的外径、工作电容进行实时测量,只有满足要求的绝缘才能流转到下道工序,根据传输要求的不同,绝缘采用聚乙烯、低损耗聚乙烯、发泡聚乙烯或聚烯烃材料;所述成缆制备:根据工艺要求将绝缘线芯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节距要求进行成缆,成缆中可以添加识别带进行线芯识别,成缆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要求添加填充和绕包材料;所述屏蔽制备:利用编织、绕包、纵包或组合对缆芯进行要求的屏蔽,其中单绕包和单纵包也可以和成缆制备一起进行,采用的包带有铜单丝、铝单丝、铝合金单丝、铜带、铜塑带、铝带、铝合金带和铝塑带等,对于铜塑带和铝塑带可以在金属面放置一个由铜单丝、铝单丝、铝合金单丝等金属丝引流线;所述护套制备:护套材料可以根据要求选择: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烯烃;对于多个通信单元,护套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和印字不同数字等方法进行识别;(c)光电复合缆制备流程;3.  1输电单元制备流程:首先利用无氧铜板、铜锭、铝锭、合金成份制成符合要求的金属杆材,在利用大拉机、中拉机、小拉机按照要制成单丝的规格进行分配组合拉制成型,在拉丝过程中通过直流接触式对拉制后的铜单丝进行连续退火,或者在拉丝完成后再进行退火,生产出的单丝的直径,导电率和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符合工艺要求;根据设计结构的不同,拉制后的单丝可以直接作为导体,也可以通过并丝、束丝、编织等方式将多根单丝组合作为导体;3.  2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制备流程:利用挤塑机按照规定的形状、尺寸要求挤制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也可以将要求有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的外置空出,在挤制光电复合缆护套时填满形成导体分隔条;也可以利用通信单元作为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或将通信单元挤制在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内;3.  3光单元护套制备流程:1)塑料护套单个光单元:对于光单元护套为满足要求的绝缘材料,可直接利用该光单元护套;2)金属管护套单个光单元:外面挤制要求的光单元护套;3)多个光单元:按照要求将光单元成缆,成缆空隙可以放置填充、加强材料,通信单元也可以放置在空隙中与光单元一起成缆;成缆后缆芯直接挤制光单元护套,可根据要求在缆芯和光单元护套直接绕包或纵包包带;4)光电复合缆成缆制备流程:将可能有的通信单元、输电单元导体、导体分隔条和输电单元识别带同心绞合在光单元外护套外面,其中输电导体分隔条放置在两个不同的输电单元导体之间、通信单元放置在导体分隔条与导体之间或放置在导体分隔条里面或作为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缆芯外可按照要求绕包或纵包包带、阻燃带、阻水带;5)外护套制备流程:根据需要挤制光电复合缆外护套,外护套可以是单一组成,也可以是有以下两种材质组成的复合护套:聚乙烯、聚烯烃、聚氯乙烯、钢塑带聚乙烯护套、铝塑带聚乙烯护套。

    说明书

    说明书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电复合缆是集光纤、输电线为一体的特种电缆,具有光电同输的优良特性,特别适用于电网监控、宽带接入、无线信号拉远等同时需要光信号和电能的场合。目前光电复合缆组成方式均采用输电单元和光传输单元绞合成缆组成缆芯后根据使用要求挤制内衬层(若有)、铠装层(若有)和护套层,其中输电单元由铜、镀金属铜、铝导体、铝合金、铜包铝等导电物质构成的导体和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光传输单元由光纤、填充、加强件、保护管和护套层等组成。
    具体到小规格(10mm2及以下)输电单元,这种绞合方式存在下列问题:电单元和光单元绞合后缆芯外径较单纯电缆或单纯光缆增大,后续内衬层(若有)、铠装层(若有)和护套层用量增加,成品后外径、重量大大高于电缆和光缆分开生产的总和,对生产制造、运输和施工敷设带来诸多不利,同时光电复合缆的价格高于电缆和光缆分开制造的总和,对光电复合缆的推广运用带来阻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光电复合缆主要用于电网监控、宽带接入、无线信号拉远等额定电压交流220V及以下,直流330V及以下同时需要传输电能和光信号通信的场合。
    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包括外护套、输电单元识别带、光单元、光单元护套、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输电单元导体和绕包带;
    所述输电单元识别带放置在输电单元导体和外护套之间,或放置在导体内部与导体绞合、编织或绕包于导体之上;
    所述光单元4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对于所述的多个光单元结构,将若干个单个光单元同心绞合成圆形缆芯后绕包41可能有的光单元包带,并绕包或挤包5光单元外护套,同时可合理利用缆芯的空隙放置所需的填充、加强材料、通信单元;
    所述光单元护套、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绕包带和外护套护套均采用绝缘性材料,构成电传输单元的“绝缘结构”,对于不同芯数和不同截面要求的输电单元设置相应数量和位置的电单元导体分隔条;
    所述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可预先制备好,也可在外护套挤出时成型。
    作为优化: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根据结构特点放置在所述光单元绞合空隙之间,也可放置在光单元护套和外护套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通信单元可作为导体单元分隔条,或将通信单元放置在导体分隔条里面。
    作为优化:还包括扎紧缆芯的光单元包带,光单元绞合缆芯外采用光单元包带扎紧,同时在外面挤包或绕包光单元护套。
    作为优化:所述光单元由光纤、光纤带和填充材料、加强材料、松套管、紧套管、不锈钢管进行选择性组合构成。
    作为优化:所述输电单元识别带采用带、纱、丝通过颜色、数字的方式来识别输电单元导体。
    作为优化:所述输电单元导体根据需要采用单线、束线、并丝、绞合或编织的方式合成。
    作为优化: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绝缘、绞合、屏蔽、护套、平行放置或分开放置。
    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光电复合缆主要由(a)光单元制备流程、(b)可能有的通信单元制备流程和(c)光电复合缆制备流程组成;
    (a)光单元制备流程:
    根据光单元结构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同:
    1.4 CG或CTG层绞式结构:
    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光纤套塑→光纤、加强件成缆→护套;
    1.5 XG或XTG中心管结构:
    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光纤套塑或钢管包覆;
    1.6 BG蝶形缆结构:
    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护套;
    所述光纤拉丝采用预制棒在高温炉里拉制成光纤;预制棒由送料机构以一定的速度均匀送往管式加热炉中,预制棒尖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粘度变低,靠自身重量下垂变细而成纤维,纤维线径通过激光束测量线径仪精密监测并拉到牵引辊绕到卷筒上;
    所述光纤涂覆和拉丝同时进行,涂覆的材料为硅酮树脂或丙烯酸酯类材料,经过涂覆后的光纤的表面得到了保护,机械性能和传输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对于需要光纤颜色区分的场合,必须对光纤进行着色处理并对着色层UV固化,防止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弯曲、扭曲等情况下着色层脱落;
    所述光纤套塑用于保护光纤的涂覆层,并增加光纤的强度,光纤的套塑有松套和紧套两种方式,对于特殊要求的场合也可以在光纤外包覆不锈钢管;
    在层绞式结构中,采用金属加强件(如钢丝)或非金属加强件(如玻璃纤维加强件FRP和芳纶),成缆后的光单元的弯曲性能得到了改善、抗拉性能得到了成倍的提高,有利于后道工序的生产和成品的安装使用;
    所述光单元护套采用挤包方式覆盖在光纤或成缆线芯外面,护套层主要用于保护光单元并增加光单元耐压性能;常用的护套材料有聚氯乙烯、聚烯烃和聚乙烯;
    (b)可能有的通信单元制备流程:
    通信单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结构,并与之相对应具备不同的生产流程:
    2.1 导体绝缘型:导体→绝缘;
    2.2 成缆型:导体→绝缘→成缆;
    2.3 成缆护套型:导体→绝缘→成缆→护套;
    2.4 屏蔽型:导体→绝缘→成缆→屏蔽;
    2.5 屏蔽护套型:导体→绝缘→成缆→屏蔽;
    所述导体制备:
    首先利用无氧铜板、铜锭、铝锭、合金成份制成符合要求的金属杆材,再利用大拉机、中拉机、小拉机等拉丝、退火按照要制成单丝的规格进行分配组合拉制成型,在拉丝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流接触式对拉制后的铜单丝进行连续退火,也可以在拉丝完成后再进行退火,生产出的单丝的直径,导电率和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符合工艺要求;
    对于由一个单丝组成的导体,退火后的单丝即为要求的导体;
    对于需要束丝绞合的单丝,可利用束丝机、管绞机、单绞机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绞合形成要求的导体;
    所述绝缘制备:
    利用高精度挤塑机对绝缘材料进行挤压、熔融、挤出模具,定型后均匀包覆在导体外面,绝缘表面光滑平整,绝缘的切面无目视可见气孔,在挤制过程中采用在线测量或测试设备对绝缘的外径、工作电容进行实时测量,只有满足要求的绝缘才能流转到下道工序,根据传输要求的不同,绝缘采用聚乙烯、低损耗聚乙烯、发泡聚乙烯或聚烯烃材料;
    所述成缆制备:
    根据工艺要求将绝缘线芯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节距要求进行成缆,成缆中可以添加识别带进行线芯识别,成缆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要求添加填充和绕包材料;
    所述屏蔽制备:
    利用编织、绕包、纵包或组合对缆芯进行要求的屏蔽,其中单绕包和单纵包也可以和成缆制备一起进行,采用的包带有铜单丝、铝单丝、铝合金单丝、铜带、铜塑带、铝带、铝合金带和铝塑带等,对于铜塑带和铝塑带可以在金属面放置一个由铜单丝、铝单丝、铝合金单丝等金属丝引流线以确保屏蔽效果;
    所述护套制备:
    护套材料可以根据要求选择: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烯烃;对于多个通信单元,护套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和印字不同数字等方法进行识别;
    (c)光电复合缆制备流程;
    3.1 输电单元制备流程:
    首先利用无氧铜板、铜锭、铝锭、合金成份制成符合要求的金属杆材,在利用大拉机、中拉机、小拉机按照要制成单丝的规格进行分配组合拉制成型,在拉丝过程中通过直流接触式对拉制后的铜单丝进行连续退火,或者在拉丝完成后再进行退火,生产出的单丝的直径, 导电率和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符合工艺要求;
    根据设计结构的不同,拉制后的单丝可以直接作为导体,也可以通过并丝、束丝、编织等方式将多根单丝组合作为导体;
    3.2 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制备流程:
    利用挤塑机按照规定的形状、尺寸要求挤制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分隔条应表面圆整、无目视可见气孔等不良;
    也可以将要求有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的外置空出,在挤制光电复合缆护套时填满形成导体分隔条;
    也可以利用通信单元作为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或将通信单元挤制在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内;
    3.3 光单元护套制备流程:
    6)塑料护套单个光单元:对于光单元护套为满足要求的绝缘材料,可直接利用该光单元护套;
    7)金属管护套单个光单元:外面挤制要求的光单元护套;
    8)多个光单元:
    按照要求将光单元成缆,成缆空隙可以放置填充、加强材料,通信单元也可以放置在空隙中与光单元一起成缆;
    成缆后缆芯直接挤制光单元护套,可根据要求在缆芯和光单元护套直接绕包或纵包包带;
    9)光电复合缆成缆制备流程:
    将可能有的通信单元、输电单元导体、导体分隔条和输电单元识别带同心绞合在光单元外护套外面,其中输电导体分隔条放置在两个不同的输电单元导体之间、通信单元放置在导体分隔条与导体之间或放置在导体分隔条里面或作为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缆芯外可按照要求绕包或纵包包带、阻燃带、阻水带;
    10)外护套制备流程:
    根据需要挤制光电复合缆外护套,外护套可以是单一组成,也可以是有以下两种材质组成的复合护套:聚乙烯、聚烯烃、聚氯乙烯、钢塑带聚乙烯护套、铝塑带聚乙烯护套。
    本发明中的“外护套”是针对缆芯结构的提法,外护套及外护套里面部分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电缆,也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作为光电复合缆的一部分。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光单元为主体,将输电导体围绕于光单元护套层,并利用光单元护套层和外护套兼做绝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光电复合缆的外径、重量,便于生产、运输、安装和施工;同时由于光电复合缆结构紧凑,造价也有20%-40%的减少。
    本发明提出的光电复合缆克服了传统结构小规格输电单元外径大和重量重的缺点;具有结构紧凑、外径小、重量轻、价格低的优点,非常适合于高楼等运输不便或安装狭小环境等对光电缆复合缆有明确外径要求的场合。
    本发明提出的电复合缆的输电单元没有绝缘,施工时省去了剥去绝缘的步骤,可以大幅度提供施工效益,降低施工成本,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的安装和维护用途。
    本发明提出的电复合缆的光单元处于缆芯的中间,在电缆弯曲时,光纤所受的力最小,有利于光信号的稳定传输,延长工作寿命。
    本发明特殊的电单元分隔条设计可以确保在输电单元总截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任意设置要求的输电单元芯数、截面积,光电复合缆的外径和重量保持基本不变。
    本发明在输电单元导体发生损坏时,在较短距离下可以利用完好的输电单元导体对损坏输电单元导体快速更换,而无需整缆更换,符合建设节约性社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单个光单元光电复合缆缆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个光单元光电复合缆缆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光单元制备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通信单元制备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中光电复合缆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包括外护套1、输电单元识别带3、光单元4、光单元护套5、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6、输电单元导体7和绕包带8;所述输电单元识别带3放置在输电单元导体7和外护套1之间,或放置在导体内部与导体绞合、编织或绕包于导体之上;所述输电单元识别带3采用带、纱、丝通过颜色、数字的方式来识别输电单元导体。
    所述光单元4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对于所述的多个光单元结构,将若干个单个光单元同心绞合成圆形缆芯后绕包41可能有的光单元包带,并绕包或挤包5光单元外护套,同时可合理利用缆芯的空隙放置所需的填充、加强材料、通信单元等。
    所述光单元4由光纤、光纤带和填充材料、加强材料、松套管、紧套管、不锈钢管进行选择性组合构成。所述光单元护套5、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6、绕包带8和外护套1护套均采用绝缘性材料,构成电传输单元的“绝缘结构”,对于不同芯数和不同截面要求的输电单元设置相应数量和位置的电单元导体分隔条6;所述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6可预先制备好,也可在外护套1挤出时成型。所述输电单元导体7根据需要采用单线、束线、并丝、绞合或编织的方式合成。所述通信单元可以是绝缘、绞合、屏蔽、护套、平行放置或分开放置。
    可能含有通信单元2,所述通信单元2根据结构特点放置在所述光单元4绞合空隙之间,也可放置在光单元护套5和外护套1之间。所述通信单元2可作为导体单元分隔条6,或将通信单元2放置在导体分隔条6里面。
    可能含有扎紧缆芯的光单元包带41,光单元绞合缆芯外采用光单元包带41扎紧,同时在外面挤包或绕包光单元护套5。
    所述的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光电复合缆主要由(a)光单元制备流程、(b)可能有的通信单元制备流程和(c)光电复合缆制备流程组成;
    (a)光单元制备流程:
    根据光单元结构的不同,工艺流程也不同:
    1.7 CG或CTG层绞式结构:
    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光纤套塑→光纤、加强件成缆→护套;
    1.8 XG或XTG中心管结构:
    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光纤套塑或钢管包覆;
    1.9 BG蝶形缆结构:
    光纤拉丝→光纤涂覆→光纤着色→护套;
    所述光纤拉丝采用预制棒在高温炉里拉制成光纤;预制棒由送料机构以一定的速度均匀送往管式加热炉中,预制棒尖端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粘度变低,靠自身重量下垂变细而成纤维,纤维线径通过激光束测量线径仪精密监测并拉到牵引辊绕到卷筒上;
    所述光纤涂覆和拉丝同时进行,涂覆的材料为硅酮树脂或丙烯酸酯类材料,经过涂覆后的光纤的表面得到了保护,机械性能和传输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对于需要光纤颜色区分的场合,必须对光纤进行着色处理并对着色层UV固化,防止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弯曲、扭曲等情况下着色层脱落;
    所述光纤套塑用于保护光纤的涂覆层,并增加光纤的强度,光纤的套塑有松套和紧套两种方式,对于特殊要求的场合也可以在光纤外包覆不锈钢管;
    在层绞式结构中,采用金属加强件(如钢丝)或非金属加强件(如玻璃纤维加强件FRP和芳纶),成缆后的光单元的弯曲性能得到了改善、抗拉性能得到了成倍的提高,有利于后道工序的生产和成品的安装使用;
    所述光单元护套采用挤包方式覆盖在光纤或成缆线芯外面,护套层主要用于保护光单元并增加光单元耐压性能;常用的护套材料有聚氯乙烯、聚烯烃和聚乙烯;
    (b)可能有的通信单元制备流程:
    通信单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结构,并与之相对应具备不同的生产流程:
    2.1 导体绝缘型:导体→绝缘;
    2.2 成缆型:导体→绝缘→成缆;
    2.3 成缆护套型:导体→绝缘→成缆→护套;
    2.4 屏蔽型:导体→绝缘→成缆→屏蔽;
    2.5 屏蔽护套型:导体→绝缘→成缆→屏蔽;
    所述导体制备:
    首先利用无氧铜板、铜锭、铝锭、合金成份制成符合要求的金属杆材,再利用大拉机、中拉机、小拉机等拉丝、退火按照要制成单丝的规格进行分配组合拉制成型,在拉丝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流接触式对拉制后的铜单丝进行连续退火,也可以在拉丝完成后再进行退火,生产出的单丝的直径,导电率和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符合工艺要求;
    对于由一个单丝组成的导体,退火后的单丝即为要求的导体;
    对于需要束丝绞合的单丝,可利用束丝机、管绞机、单绞机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绞合形成要求的导体;
    所述绝缘制备:
    利用高精度挤塑机对绝缘材料进行挤压、熔融、挤出模具,定型后均匀包覆在导体外面,绝缘表面光滑平整,绝缘的切面无目视可见气孔,在挤制过程中采用在线测量或测试设备对绝缘的外径、工作电容进行实时测量,只有满足要求的绝缘才能流转到下道工序,根据传输要求的不同,绝缘采用聚乙烯、低损耗聚乙烯、发泡聚乙烯或聚烯烃材料;
    所述成缆制备:
    根据工艺要求将绝缘线芯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节距要求进行成缆,成缆中可以添加识别带进行线芯识别,成缆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要求添加填充和绕包材料;
    所述屏蔽制备:
    利用编织、绕包、纵包或组合对缆芯进行要求的屏蔽,其中单绕包和单纵包也可以和成缆制备一起进行,采用的包带有铜单丝、铝单丝、铝合金单丝、铜带、铜塑带、铝带、铝合金带和铝塑带等,对于铜塑带和铝塑带可以在金属面放置一个由铜单丝、铝单丝、铝合金单丝等金属丝引流线以确保屏蔽效果;
    所述护套制备:
    护套材料可以根据要求选择: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烯烃;对于多个通信单元,护套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和印字不同数字等方法进行识别;
    (c)光电复合缆制备流程;
    3.1 输电单元制备流程:
    首先利用无氧铜板、铜锭、铝锭、合金成份制成符合要求的金属杆材,在利用大拉机、中拉机、小拉机按照要制成单丝的规格进行分配组合拉制成型,在拉丝过程中通过直流接触式对拉制后的铜单丝进行连续退火,或者在拉丝完成后再进行退火,生产出的单丝的直径,导电率和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符合工艺要求;
    根据设计结构的不同,拉制后的单丝可以直接作为导体,也可以通过并丝、束丝、编织等方式将多根单丝组合作为导体;
    3.2 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制备流程:
    利用挤塑机按照规定的形状、尺寸要求挤制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分隔条应表面圆整、无 目视可见气孔等不良;
    也可以将要求有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的外置空出,在挤制光电复合缆护套时填满形成导体分隔条;
    也可以利用通信单元作为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或将通信单元挤制在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内;
    3.3 光单元护套制备流程:
    11)塑料护套单个光单元:对于光单元护套为满足要求的绝缘材料,可直接利用该光单元护套;
    12)金属管护套单个光单元:外面挤制要求的光单元护套;
    13)多个光单元:
    按照要求将光单元成缆,成缆空隙可以放置填充、加强材料,通信单元也可以放置在空隙中与光单元一起成缆;
    成缆后缆芯直接挤制光单元护套,可根据要求在缆芯和光单元护套直接绕包或纵包包带;
    14)光电复合缆成缆制备流程:
    将可能有的通信单元、输电单元导体、导体分隔条和输电单元识别带同心绞合在光单元外护套外面,其中输电导体分隔条放置在两个不同的输电单元导体之间、通信单元放置在导体分隔条与导体之间或放置在导体分隔条里面或作为输电单元导体分隔条;缆芯外可按照要求绕包或纵包包带、阻燃带、阻水带;
    15)外护套制备流程:
    根据需要挤制光电复合缆外护套,外护套可以是单一组成,也可以是有以下两种材质组成的复合护套:聚乙烯、聚烯烃、聚氯乙烯、钢塑带聚乙烯护套、铝塑带聚乙烯护套。
    本发明中的“外护套”是针对缆芯结构的提法,外护套及外护套里面部分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电缆,也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作为光电复合缆的一部分。
    本发明以光单元为主体,将输电导体围绕于光单元护套层,并利用光单元护套层和外护套兼做绝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光电复合缆的外径、重量,便于生产、运输、安装和施工;同时由于光电复合缆结构紧凑,造价也有20%-40%的减少。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新型 低压 光电 复合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型低压光电复合缆结构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5244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