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1518250
  • 上传时间:2018-06-2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70.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14272.0

    申请日:

    2014.11.05

    公开号:

    CN104363440A

    公开日:

    2015.02.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4N 13/02申请公布日:201502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13/02申请日:20141105|||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3/02; H04M1/02

    主分类号:

    H04N13/02

    申请人:

    孙军

    发明人:

    孙军

    地址:

    130022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湖东街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首先,在一个六面体结构的手机的其中一个表面安装两套摄影装置,每一套摄影装置上安装镜头,在每个镜头内部设置传感器,这两套摄影装置在手机外表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并且以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物体实行拍摄,这两套摄影装置为同一控制方式且同步操作,相当于用于模仿人的左右眼;然后,在手机存储器里和主屏上生成并列的一组图片;将手机存储卡与观片器进行数据连接传输,通过观片器把所拍摄出的这一组并列的图片还原成3D画面。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可使普通带摄影功能的手机,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3D摄影功能,使照片从平面走向立体,使画面产生远近层次感和真实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1)首先,在一个六面体结构的手机的其中一个表面安装两套摄影装置,每一套摄影装置上安装镜头,即形成左镜头、右镜头,在每个镜头内部设置传感器,这两套摄影装置在手机外表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并且以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物体实行拍摄,这两套摄影装置为同一控制方式且同步操作,从而在这个双镜头手机上形成了两套同步摄影装置,相当于用于模仿人的左右眼;(2)然后,在手机存储器里和主屏上生成并列的一组图片,若被摄物体为不对称或不规则形状,则通过两套摄影装置所拍摄出的图片形状不同;(3)将手机存储卡与观片器进行数据连接传输,可通过观片器把所拍摄出的这一组并列的图片还原成3D画面,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效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被摄物体为左、右对称形状,则通过两套摄影装置所拍摄出的图片形状相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传感器的信号感应部分由二极管与三极管组成,在这个信号感应部分外围接入信号放大器,每个传感器通过一个电阻与手机内部电源模块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观片器的数码显示部分具有两个数码显示管,这两个显示管用于处理上述手机摄像的两套摄影装置所拍摄的图片。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数码显示管与每一套摄影相对应,如数码显示管I对应左镜头、数码显示管II对应右镜头。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摄影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摄影功能是手机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手机摄影功能的不断完善,目前已经有很多手机用户完全使用手机进行摄影,取代了卡片相机。但是,目前手机摄影功能还只是2D平面摄影,还不能完成3D立体摄影,如果给手机加上3D立体摄影功能,会给手机摄影增加更大的乐趣。
    目前,实现3D摄影目前的主流方法都是采用光栅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不用观片器或眼镜,实现裸眼3D;但是,这种方法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制作成本昂贵,所以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快速普及;同时,这种作品产生的画面不容易达到很大的纵深,所以3D效果有限。
    此外,现有的各种用于图像处理的观片器较多,早已成为普及的一种现有技术,若仅采用观片器进行图片的拍摄而不通过手机摄像头的方式,则脱离了手机拍摄这个技术,例如采用中国专利号为99245380.1,名称为电子观片器的装置,则需要与手机拍摄这个技术相融合。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可以使普通带摄影功能的手机,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3D摄影功能,使照片从平面走向立体,使画面产生远近层次感和真实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首先,在一个六面体结构的手机的其中一个表面安装两套摄影装置,每一套摄影装置上安装镜头,即形成左镜头、右镜头,在每个镜头内部设置传感器,这两套摄影装置在手机外表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并且以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物体实行拍摄,这两套摄影装置为同一控制方式且同步操作,从而在这个双镜头手机上形成了两套同步摄影装置,相当于用于模仿人的左右眼;
    (2)然后,在手机存储器里和主屏上生成并列的一组图片,若被摄物体为不对称或不规则形状,则通过两套摄影装置所拍摄出的图片形状不同;
    (3)将手机存储卡与观片器进行数据连接传输,可通过观片器把所拍摄出的这一组并列的图片还原成3D画面,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法通过在手机上安装两套摄影装置,模仿人的左右眼,以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物体实行拍摄,因而,在手机存储器里和主屏上生成并列的一组图片,再通过观片器,可把这并列的图片还原成3D画面,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效果;
    (2)通过与观片器相结合,可使普通带摄影功能的手机,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3D摄影功能,使照片从平面走向立体,使画面产生远近层次感和真实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的拍摄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的生成图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的传感器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的观片器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中:
    1、被摄物体;2、左镜头;3、右镜头;4、双镜头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
    (1)首先,在一个六面体结构的手机的其中一个表面安装两套摄影装置,每一套摄影装置上安装镜头,即形成左镜头2、右镜头3,在每个镜头内部设置传感器,这两套摄影装置在手机外表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并且以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物体实行拍摄,这两套摄影装置为同一控制方式且同步操作,从而在这个双镜头手机4上形成了两套同步摄影装置,相当于用于模仿人的左右眼;
    (2)然后,在手机存储器里和主屏上生成并列的一组图片,若被摄物体1为不对称或不规则形状,则通过两套摄影装置所拍摄出的图片形状不同;若被摄物体1为左、右对称形状,则通过两套摄影装置所拍摄出的图片形状相同;
    (3)将手机存储卡与观片器进行数据连接传输,可通过观片器把所拍摄出的这一组并列的图片还原成3D画面,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效果。
    如图3-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每个传感器的信号感应部分在电路图中体现为UF所围成的由二极管与三极管组成的支路,在这个信号感应部分外围接入信号放大器UIA,每个传感器通过一个电阻R12与手机内部电源模块连接;
    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所用到的观片器的数码显示部分具有两个数码显示管,这两个显示管用于处理上述手机摄像的两套摄影装置所拍摄的图片,同时,每个数码显示管与每一套摄影相对应,如数码显示管I对应左镜头2、数码显示管II对应右镜头3,该观片器外部连接传感器。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 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手机 立体 摄像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手机3D立体摄像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5182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