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均压环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雷器均压环。
背景技术
避雷器均压环,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是均压,适用于电压形式为交流的,可将高
压均匀分布在物体周围,保证在环形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差,从而达到均压的效果。均压环
按用处不同,可分为避雷器均压环、防雷均压环、绝缘子均压环、互感器均压环、高压试验设
备均压环、输变电线路均压环等。
避雷器均压环是实现设备四周均压,防止侧击雷对设备损害。随着使用要求的提
高,避雷器均压环的体积有着增大的趋势,如还做成传统的一体式均压环结构形式,势必造
成运输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且体积的增大也容易造成避雷器均压环在运输过程中遭到损
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雷器均压环,可拆卸,便于运
输。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避雷器均压环,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环体、中环体、下
环体,所述的上环体和中环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筋相连接,上环体的下侧和中环体的上侧
分别设置有插孔,所述的第一连接筋的两端分别可脱离地插入位于上环体下侧的插孔和位
于中环体上侧的插孔;所述的中环体和下环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筋相连接,中环体的下侧
和下环体的上侧分别设置有插孔,所述的第二连接筋的两端分别可脱离地插入位于中环体
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下环体上侧的插孔。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筋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上环体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中环体上侧
的插孔时,第一连接筋的两端与位于上环体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中环体上侧的插孔分别通过
螺栓固定锁紧。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筋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中环体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下环体上侧
的插孔时,第二连接筋的两端与位于中环体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下环体上侧的插孔分别通过
螺栓固定锁紧。
进一步地,上环体和中环体直径相同,所述的下环体的直径大于上环体和中环体
的直径。
进一步地,上环体、中环体、下环体同轴设置。
本发明避雷器均压环,当其各部分拆分时,整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运输,且其
各部分连接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都十分简单,易操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避雷器均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环体;2-中环体;3-下环体;4-第一连接筋;5-第二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避雷器均压环,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环体1、中环体2、下环
体3。上环体1、中环体2、下环体3同轴设置。上环体1和中环体2直径相同,下环体3的直径大
于上环体1和中环体2的直径。
上环体1和中环体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筋4相连接,上环体1的下侧和中环体2的上
侧分别设置有插孔,第一连接筋4的两端分别可脱离地插入位于上环体1下侧的插孔和位于
中环体2上侧的插孔;中环体2和下环体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筋5相连接,中环体2的下侧和下
环体3的上侧分别设置有插孔,第二连接筋5的两端分别可脱离地插入位于中环体2下侧的
插孔和位于下环体3上侧的插孔。
第一连接筋4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上环体1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中环体2上侧的插孔
时,第一连接筋4的两端与位于上环体1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中环体2上侧的插孔分别通过螺
栓固定锁紧。
第二连接筋5的两端分别插入位于中环体2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下环体3上侧的插孔
时,第二连接筋5的两端与位于中环体2下侧的插孔和位于下环体3上侧的插孔分别通过螺
栓固定锁紧。
本发明避雷器均压环,当其各部分拆分时,整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运输,且其
各部分连接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都十分简单,易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
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