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0930
  • 上传时间:2018-01-29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15.5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20341.6

    申请日:

    2005.02.03

    公开号:

    CN1647606A

    公开日:

    2005.08.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G 7/00申请日:20050203授权公告日:20070425终止日期:2010020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G7/00; 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7/00; A01G17/00

    申请人:

    重庆市茶叶研究所;

    发明人:

    彭萍; 李品武; 侯渝嘉; 徐泽

    地址:

    402160重庆市永川市萱花路20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周韶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坡地茶园更新的改植方法。它是在坡地茶园内,以其水土泾流自然形成的梯面为新的种植梯面,将位于种植梯面坎边的老茶树进行台刈,同时错开原老茶树种植行种植新茶树。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坡地茶园的水土流失,减少新植茶园再植病害的发生,且提高茶园的茶叶产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地茶园内, 以其水土泾流自然形成的梯面为新的种植梯面,将位于种植梯面坎边的老茶 树进行台刈,同时错开原老茶树种植行种植新茶树。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老茶树进行台刈的高度:灌木型茶树留桩宜低,离地2-3cm处砍其上部 全部枝叶;半乔木型茶树宜留桩稍高,离地6-8cm处砍其上部全部枝叶。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台刈的老茶树行间铺草。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新的种植梯面,开沟施足基肥后,错开原老茶树种植行,采用双行双株 或双行单株种植新的茶树无性系茶苗。
    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种植梯面的宽度以种植茶树的行数而定,大行距120-150cm,小行 距35cm,株距30cm,亩用苗6000-7000株。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栽1行茶树的种植梯面宽210cm,栽2行茶树的种植梯面宽360cm,栽3行 茶树的种植梯面宽520cm,以此类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坡地茶园是指坡度为15-30度的茶园。

    说明书


    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园种植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坡地茶园更新的改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普及与推广,我国大部分老茶园需要更新换代,其改植面积较大。目前坡地茶园的更新改植也主要沿袭挖掉老茶树,重新平整土地,修筑梯地的老一套,这种改植方法不仅耗时、耗工,加大成本,同时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严重,且新茶园前三年基本无产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坡地茶园的,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且提高茶园产量的更新改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地茶园内,以其水土泾流自然形成的梯面为新的种植梯面,将位于种植梯面坎边的老茶树进行台刈,同时错开老茶树种植行种植新茶树。

        台刈是一种树冠改造措施,当茶树树冠衰老,枝干灰白,寄生地衣、苔藓多,芽叶稀少,对夹叶比率高,产量低下时,采用重修不能恢复树势的,均宜采用台刈办法,台刈的高度是树势复壮成败的关键。在本发明中,台刈地目的一方面是利用树篼固土保水,另一方面三年幼苗未投产前,采摘部分鲜叶,起到以老养幼苗的良性循环。因此,作为留桩护坎的茶树台刈高度:灌木型茶树留桩宜低,离地2-3cm处砍其上部全部枝叶;半乔木型茶树宜留桩稍高,一般离地8-10cm处砍其上部全部枝叶。为了减少茶园中化感物质的累积,台刈后应及时将茶树枝叶清除出园。

        在上述台刈的老茶树行间铺草。这对于控制茶园水土流失的效果更加显著。

        本发明是利用坡地茶园因自然水土冲刷所形成原梯面茶树种植行内宽外窄的现状,将靠近梯面坎边的一行老茶树进行台刈更新,留下老茶树作桩护坎。其具体方法是:对于自然形成的新的种植梯面,开沟施足基肥后,错开原老茶树种植行,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新的茶树无性系茶苗。这是减少茶苗生长再植障碍的措施之一。

        上述种植梯面的宽度以种植茶树的行数而定,大行距120-150cm,小行距35cm,株距30cm,亩用苗6000-8000株。

        栽1行茶树的种植梯面宽210cm,栽2行茶树的种植梯面宽360cm,栽3行茶树的种植梯面宽520cm,以此类推。

        在本发明中,开垦种植沟时要错开原老茶树的种植行,这样可以降低茶苗罹患再植病害,减少新植茶园再植病害的发生;更新过程中留下的老茶树能增加改植茶园茶叶的产出,起到以老养新,促进新老茶园的更新换代,提高经济效益,当幼龄茶园三年生长成园时,再离地台刈留桩护坎的老茶树,控制其长势,使其用途仅作为护坎类植物。

        据报道,30度的馒头同形茶园,全年水土冲刷量每亩达6.5吨。在坡地茶园中,梯壁随时受到水蚀等自然因子的影响,故梯级茶园的养护,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本发明利用茶树台刈后的树桩替代种植紫穗槐、黄花菜等护坎类植物,既能达到省工、省时,更新后的茶树又有一定的经济产出,实为以老养新,长短结合的一种坡地茶园改植换种的新方法。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对坡地(20度)一年生幼龄茶园进行茶园径流试验研究,土壤年侵蚀量试验设置为留桩保坎再铺草、留桩保坎、常规(即全部挖掉)三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面积6米2,结果表明(见表1),留桩保坎再铺草与留桩保坎控制土壤径流效果显著;留桩保坎再铺草、留桩保坎与常规处理相比茶园土壤侵蚀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经计算,留桩保坎再铺草茶园的土壤年侵蚀量704.8kg/亩,留桩保坎茶园的土壤年侵蚀量为797.1kg/亩,常规改植技术茶园土壤年侵蚀量为1504.1kg/亩。留桩保坎茶园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比常规改植技术减少因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量47%;同时留桩保坎台刈后萌发的新梢第一年亩采摘鲜叶63公斤,名优茶鲜叶原料以每公斤10元计,每亩鲜叶产值达630元,起到保持水土、以老养新的良性循环。

                           表1  不同处理茶园水土径流试验结果

        处理            土壤干重:(kg)          均值       5%         1%

                    重复1    重复2    重复3                显著水平    极显著水平

        留桩+铺草   4.88     7.9      6.25      6.34333    b           B

        留桩        7.40     7.29     6.81      7.16667    b           AB

        常规        10.76    16.58    13.25     13.5300    a           A

        注:Tukey法多重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地茶园内,以其水土泾流自然形成的梯面为新的种植梯面,将位于种植梯面坎边的老茶树进行台刈,同时错开老茶树种植行种植新茶树。

        具体方法是:在坡地茶园内,因水土泾流自然形成了一个梯面,我们将此梯面确定为新的种植梯面;在此种植梯面,先将此梯面坎边原种植行的老茶树进行离地台刈,台刈高度:灌木型茶树离地2-3厘米,并及时将茶树枝叶清除出园,利用台刈后的老茶树桩养护梯坎,以固土保水;然后再错开原老茶树种植行开垦种植沟,施足基肥后,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新的茶树无性系茶苗。种植梯面宽度以种植茶树的行数而定,大行距120~150cm,小行距35cm,株距30cm,亩用苗6000~8000株。在本例中,栽1行茶树的梯面宽210cm。

        实施例2:一种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在坡地茶园内,因水土泾流自然形成了一个梯面,我们将此梯面确定为新的种植梯面;在此种植梯面,先将此梯面坎边原种植行的老茶树进行离地台刈,台刈高度:乔木型茶树离地8-10厘米,并及时将茶树枝叶清除出园,利用台刈后的老茶树桩养护梯坎,以固土保水;然后在梯面坎边台刈后的老茶树行间铺草,再错开原老茶树种植行开垦种植沟,施足基肥后,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茶树无性系茶苗。梯面宽度以种植茶树的行数而定,大行距120~150cm,小行距35cm,株距30cm,亩用苗6000~8000株。在本例中,栽2行茶树的梯面宽360cm。

        实施例3:一种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具体方法是:在坡地茶园内,因水土泾流自然形成了一个梯面,我们将此梯面确定为新的种植梯面;在此种植梯面,先将此梯面坎边原种植行的老茶树进行离地台刈,台刈高度:灌木型茶树离地2-3厘米,并及时将茶树枝叶清除出园,利用台刈后的老茶树桩养护梯坎,以固土保水;然后再错开原老茶树种植行开垦种植沟,施足基肥后,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新的茶树无性系茶苗。种植梯面宽度以种植茶树的行数而定,大行距120~150cm,小行距35cm,株距30cm,亩用苗6000~8000株。在本例中,栽3行茶树的梯面宽520cm。

    关 键  词:
    坡地 茶园 留桩护坎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坡地茶园留桩护坎的改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509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