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1490261
  • 上传时间:2018-06-1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792.7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10772.0

    申请日:

    2012.12.03

    公开号:

    CN102964034A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02F 9/1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河北煜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裕华西路42号金立方大厦2-1-26变更后: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裕华西路42号金立方大厦2-1-26|||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2F 9/14登记生效日:201605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山西艾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变更后权利人:河北煜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太原理工大学变更后权利人: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裕华西路42号金立方大厦2-1-26|||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注销IPC(主分类):C02F 9/14合同备案号:2015130000126让与人:山西艾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受让人:河北煜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解除日:20160426|||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4合同备案号:2015130000126让与人:山西艾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受让人:河北煜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氮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申请日:20121203申请公布日:20130313授权公告日:20140507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508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9/14申请日:20121203|||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14

    主分类号:

    C02F9/14

    申请人:

    山西艾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张弛; 赵保军; 王增长; 安敬艳; 刘富龙

    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太原理工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代理人:

    郭海燕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运行成本高、操作要求高和二次污染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由污水收集区、生物处理系统和回流系统组成,污水自进水管导入污水收集区,经过格栅过滤后由提升泵通过输水管道输送至组合式缺氧/好氧塘左侧缺氧区的底部,之后一部分污水经右侧好氧区出水堰顶端部位的回流系统的吸水口经回流系统送入污水收集区内,另一部分流入后续好氧塘,污水通过后续好氧塘后通过排水管排出。本发明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省,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由污水收集区、生物处理系统和回流系统组成,所述污水收集区内设有格栅和提升泵,所述生物处理系统包括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与后续好氧塘两部分,其中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从左到右依次由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四个区依次连接组成,在右侧好氧区与后续好氧塘之间采用隔断堤过渡,在隔断堤上,留有回流液汇流槽,所述回流系统的吸水口位于右侧好氧区出水堰的顶端部位,回流系统的另一端与污水收集区相连接;污水自进水管导入污水收集区,经过格栅过滤后由提升泵通过输水管道输送至组合式缺氧/好氧塘左侧缺氧区的底部,污水在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中依次通过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之后一部分污水经右侧好氧区出水堰顶端部位的回流系统的吸水口经回流系统送入污水收集区内循环处理,另一部分污水从右侧好氧区的回流液汇流槽流入后续好氧塘,污水通过后续好氧塘后通过排水管排出。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缺氧区的池底高度大于好氧区的池底高度,且缺氧区水深3.0~4.0m,底部保留有污泥层,好氧区水深0.5~1.5m,并安装有能为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的立体弹性填料。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后续好氧塘水深0.5~1.5m,底部置有土壤层,并在土壤层中栽植水生植物。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组合式缺氧/好氧塘和后续好氧塘的池底、边坡以及围堤均采用粘土或HDPE土工膜材料制成防渗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骤增。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迅速,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对污水处理脱氮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创新和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脱氮是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的技术难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而现在的绝大多数技术具有运行成本高,操作要求高,存在二次污染等缺点,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对于县、镇、村的污水处理而言,由于其水量小,地方经济承受力小,以往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实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开发适合小城镇或农村污水处理特点的污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运行成本高、操作要求高和二次污染等问题,提供一种集去除SS、BOD、COD、N于一身的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由污水收集区、生物处理系统和回流系统组成,所述污水收集区内设有格栅和提升泵,所述生物处理系统包括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与后续好氧塘两部分,其中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从左到右依次由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四个区依次连接组成,在右侧好氧区与后续好氧塘之间采用隔断堤过渡,在隔断堤上,留有回流液汇流槽,所述回流系统的吸水口位于右侧好氧区出水堰的顶端部位,回流系统的另一端与污水收集区相连接;污水自进水管导入污水收集区,经过格栅过滤后由提升泵通过输水管道输送至组合式缺氧/好氧塘左侧缺氧区的底部,污水在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中依次通过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之后一部分污水经右侧好氧区出水堰顶端部位的回流系统的吸水口经回流系统送入污水收集区内循环处理,另一部分污水从右侧好氧区的回流液汇流槽流入后续好氧塘,污水通过后续好氧塘后通过排水管排出。
    其中:所述缺氧区的池底高度大于好氧区的池底高度,且缺氧区水深3.0~4.0m,底部保留有污泥层,好氧区水深0.5~1.5m,并安装有能为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的立体弹性填料。
    所述后续好氧塘水深0.5~1.5m,底部置有土壤层,并在土壤层中栽植水生植物。
    所述组合式缺氧/好氧塘和后续好氧塘的池底、边坡以及围堤均采用粘土或HDPE土工膜材料制成防渗层。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缺氧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接受由好氧区回流来的硝化液,在缺氧区实现反硝化反应,提高氮的去除率;②当进水中存在较高浓度的难降解物质时,起到改善难降解成分的可降解性的作用;③缺氧区存在的缺氧菌以及厌氧菌可以使部分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
    好氧区主要起到以下两方面的作用:①由好氧微生物去除BOD;②担负脱氮过程中的硝化作用。在好氧区设置有立体弹性填料,能起到为硝化反应的微生物提供附着物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塘内的生物量。填料的设置也同时为反硝化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可以兼顾同步反硝化的实现。局部交替的缺氧区与好氧区为硝化反应与反硝化作用提供了良好环境。另外,由于污水循环回流,多次经过缺氧区与好氧区,有效提高了氮的去除率。
    后续好氧塘内栽植水生植物,能起到过滤作用,并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以去除剩余的COD、氮、磷和致病细菌。回流系统可将从好氧区产生的硝化液回流至污水收集区,污水通过回流系统再次经过生物处理系统,提高了出水水质。污水通过污水收集池、生物处理系统以及回流系统后,由出水管排出,达到处理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组合式缺氧/好氧塘在同一个塘内实现缺氧/好氧的交替环境,在去除COD的同时,实现硝化、反硝化反应的交替进行,利于脱氮。
    2、缺氧区与好氧区高低交错型池底。本系统不需通过曝气与否来实现缺氧/好氧的交替环境,而是通过池体深度的变化实现缺氧/好氧的交替环境,在同一个塘内,利用池底高度的不同,依次形成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
    3、缺氧区设计较深的深度以保证缺氧环境,好氧区设计较浅的深度,因为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可保证有氧条件。
    4、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与后续好氧塘之间采用隔断堤过渡,在隔断堤上,留有回流液汇流槽,利于回流液向回流管的导出。
    5、回流系统使污水多次在缺氧区与好氧区的交替环境中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氮的去除率。
    6、在好氧塘中放置立体弹性材料,可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并可兼顾同步反硝化的实现。
    7、在后续好氧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起到过滤以及吸附微生物的作用,不仅可以去除剩余的COD、N、P,致病菌等,而且可以起到美观绿化的作用。后续好氧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可向塘中提供更多的氧,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的作用,进而提高处理效率。
    8、回流式氧化塘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常温条件下,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低温条件下,出水水质可达到GB18918‑2002二级标准。
    9、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处理效果好,投资省,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强化脱氮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流程图;
    图2是组合式强化脱氮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立面图。
    图中,1、进水管,2、格栅,3、输水管道,4、提升泵,5、缺氧区,6、污泥层,7、好氧区,8、立体弹性材料,9、回流液汇流槽,10、后续好氧塘,11、防渗层,12、隔断堤,13、水生植物,14、土壤层,1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由污水收集区、生物处理系统和回流系统组成,所述污水收集区内设有格栅2和提升泵4,所述生物处理系统包括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与后续好氧塘10两部分,其中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从左到右依次由缺氧区5‑好氧区7‑缺氧区‑好氧区四个区依次连接组成,其中缺氧区5的池底高度大于好氧区7的池底高度,且缺氧区水深3.0~4.0m,底部保留有污泥层6,好氧区水深0.5~1.5m,并安装有能为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的立体弹性填料8,所述后续好氧塘10水深0.5~1.5m,底部置有土壤层14,并在土壤层中栽植水生植物13,在组合式缺氧/好氧塘和后续好氧塘的池底、边坡以及围堤均采用粘土或HDPE土工膜材料制成防渗层11;在右侧好氧区与后续好氧塘之间采用隔断堤12过渡,在隔断堤上留有回流液汇流槽9,所述回流系统的吸水口位于右侧好氧区出水堰的顶端部位,回流系统的另一端与污水收集区相连接;污水自进水管1导入污水收集区,经过格栅2过滤后由提升泵4通过输水管道3输送至组合式缺氧/好氧塘左侧缺氧区的底部,污水在组合式缺氧/好氧塘中依次通过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之后一部分污水经右侧好氧区出水堰顶端部位的回流系统的吸水口经回流系统送入污水收集区内循环处理,另一部分污水从右侧好氧区的回流液汇流槽流入后续好氧塘,污水通过后续好氧塘后通过排水管15排出。
    组合式强化脱氮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参数:
    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1d,水深3.0~4.0m。
    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0.5d,水深0.5~1.0m。
    出水回流比:50~100%。
    后续好氧塘:水力停留时间2~3d,水深0.5~1.5m。
    处理效果:常温条件下,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低温条件下,出水水质可达到GB18918‑2002二级标准。运行管理要点:需安排专人定期管理设备运行、维护,清理格栅以及各处进出水位置的杂物;塘中种植植物时,需及时收割。各塘内的污泥每年少量清淘一次。
    主要经济指标:当有池塘、洼地可以利用,并且不设提升泵设备时,投资约为50~60万元。若设提升泵、回流泵、添加立体填料、防渗膜等相关设备设施时,投资约为120~140万元;设备运行电费约为0.2元/吨水。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脱氮要求较高的中小规模的城镇。适用于有自然池塘、洼地可以利用作为氧化塘,并且自然地形有高低落差的城镇。

    关 键  词:
    一种 组合式 强化 脱氧 氧化 污水处理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902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