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5509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26CN203955098U(21)申请号 201420417707.8(22)申请日 2014.07.28B01F 7/18(2006.01)E21B 21/06(2006.01)(73)专利权人成都高普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56号(72)发明人周斌(54) 实用新型名称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包括圆柱筒的主筒体及主筒体内形成的主搅拌腔,还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从主筒体的顶部伸入主搅拌腔中,传动轴靠近。
2、主筒体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主搅拌片,主搅拌片通常为叶片结构,所述主筒体内还设置有中空柱形的进液缓冲筒体,所述传动轴从所述进液缓冲筒体中部轴线穿过,在传动轴伸入所述进液缓冲筒体的部分还设置有辅助搅拌片,所述进液缓冲筒体的侧壁上设置进液管,所述进液缓冲筒体的侧壁上开有数个交错排布的喷洒孔。上述方案实现了多级搅拌过程,喷洒进入主搅拌筒体内的浆液较为细致均匀,且初级搅拌与主搅拌过程通过同一传动轴带动进行,大大增加了进一步搅拌的效率。(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55098 UCN 203955098 U1/1页21.一种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筒的主筒体(10)及主筒体内形成的主搅拌腔(13),还包括传动轴(11),传动轴(11)从主筒体(10)的顶部伸入主搅拌腔(13)中,传动轴(11)靠近主筒体(10)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主搅拌片(12),主搅拌片(12)通常为叶片结构,所述主筒体内还设置有中空柱形的进液缓冲筒体(30),所述传动轴(11)从所述进液缓冲筒体中部轴线穿过,在传动轴伸入所述进液缓冲筒体的部分还设置有辅助搅拌片(33),所述进液缓冲筒体(30)内形成的初级搅拌。
4、腔(34),所述进液缓冲筒体(30)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端连通初级搅拌腔(34)的进液管(22),所述进液管(22)的另一端连接进料口(21),所述进液缓冲筒体(30)的侧壁上开有数个交错排布的喷洒孔(31),所述主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进液缓冲筒体(30)的侧壁上还连接有辅助支撑杆(32)的一端,辅助支撑杆(32)的另一端设置在主筒体壁上。3.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辅助搅拌片为方形叶片或流线型叶片。4.如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其特。
5、征还在于,所述主搅拌片为方形叶片或流线型叶片。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55098 U1/3页3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油田钻井生产过程中,钻井队普遍采用的加重技术是漏斗及气动加重技术,现主要以罐装石粉气动加重技术为主,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加入的石粉不能充分溶解,造成大量石粉沉淀浪费;二是加重过程中需要钻井泥浆泵进行低压循环,既浪费能源又不安全;三是配置重泥浆还要倒泵循环,费时又费力;四是石粉加重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粉尘污染,其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油田钻井施工的成本和效益。同时现有。
6、搅拌技术的搅拌处理通常为单级搅拌设置,效率较低。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该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通过设置进液预处理部实现预搅拌喷洒,方便了主搅拌部分的搅拌,从而改进了搅拌效率。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 包括圆柱筒的主筒体及主筒体内形成的主搅拌腔,还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从主筒体的顶部伸入主搅拌腔中,传动轴靠近主筒体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主搅拌片,主搅拌片通常为叶片结构,所述主筒体内还设置有中空柱形的进液缓冲筒体,所述传动轴从所述进液缓冲筒体中部轴线穿过,在传动轴伸入所述进液缓。
7、冲筒体的部分还设置有辅助搅拌片,所述进液缓冲筒体内形成的初级搅拌腔,所述进液缓冲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端连通初级搅拌腔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料口,所述进液缓冲筒体的侧壁上开有数个交错排布的喷洒孔,所述主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液口。0006 进一步的,在进液缓冲筒体的侧壁上还连接有辅助支撑杆的一端,辅助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主筒体壁上。单进液管对进液缓冲筒体的支撑不均匀造成的晃动较大,增加辅助支撑杆后可以有效的稳定工作时的进液缓冲筒体,避免晃动。0007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搅拌片为方形叶片或流线型叶片。辅助搅拌片采用方形叶片、流线型叶片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搅拌效果好。0008 进一步的,所述。
8、主搅拌片为方形叶片或流线型叶片。主搅拌片采用方形叶片、流线型叶片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搅拌效果好。000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在整体装置运作时,传动轴带动主搅拌片、辅助搅拌片转动,待搅拌浆液从进料口顺着进液管进入初级搅拌腔,辅助搅拌片将初级搅拌腔中的浆液初步搅拌打碎后通过离心力穿过喷洒孔喷射至主搅拌腔中,再通过主搅拌片旋转进一步搅拌浆液,主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搅拌完成后的浆液通过出液口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在进液缓冲筒体内对浆液的预搅拌后喷洒至主筒体内再进行搅拌的过说 明 书CN 203955098 U2/3页4程,实现了多级搅拌过程,喷洒进入主搅拌筒体内的浆液较为细致均。
9、匀,且初级搅拌与主搅拌过程通过同一传动轴带动进行,大大增加了进一步搅拌的效率。附图说明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透视图;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的实施例1中进液缓冲筒体的内部结构图。0012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0013 10-主筒体 11-传动轴 12-主搅拌片 13-主搅拌腔 14-出料口21-进料口 22-进液管 23-进液阀 30-进液缓冲筒体 31-喷洒孔 32-辅助支撑杆 33-辅助搅拌片 34-初级搅拌腔。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
1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15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透视图,包括圆柱筒的主筒体10及主筒体内的主搅拌腔13,还包括传动轴11,传动轴11从主筒体10的顶部伸入主搅拌腔13中,传动轴11靠近主筒体10底部的一端设置有主搅拌片12,主搅拌片12通常为叶片结构,可以为方形叶片、流线型叶片或者其他现有用于搅拌的叶片结构,所述主筒体内还设置有中空柱形的进液缓冲筒体30,所述传动轴11从所述进液缓冲筒体中部轴线穿过,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洒进液式石油钻井浆液搅拌装置的实施例1中进液缓冲筒体的内部结构图,在传动轴伸入所述进液缓冲筒体的部分还。
11、设置有辅助搅拌片33,所述辅助搅拌片可以为方形叶片、流线型叶片或者其他现有用于搅拌的叶片结构,所述进液缓冲筒体30内形成的腔体为初级搅拌腔34,所述进液缓冲筒体30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端连通初级搅拌腔34的进液管22,所述进液管22的另一端通过主筒体壁伸出主筒体连接进料口21,进料口21通常为漏斗状,所述进料口21下方设置有进液阀23用于控制是否进料,所述进液管22在连通进料口与进液缓冲筒体30的同时还起到了对进液缓冲筒体的支撑作用,所述进液缓冲筒体30的侧壁上开有数个交错排布的喷洒孔31,在整体装置运作时,传动轴带动主搅拌片12、辅助搅拌片33转动,待搅拌浆液从进料口21顺着进液管22进入初级搅。
12、拌腔34,辅助搅拌片33将初级搅拌腔34中的浆液初步搅拌打碎后通过离心力穿过喷洒孔31喷射至主搅拌腔13中,再通过主搅拌片旋转进一步搅拌浆液,主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搅拌完成后的浆液通过出液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通过上述在进液缓冲筒体内对浆液的预搅拌后喷洒至主筒体内再进行搅拌的过程,实现了多级搅拌过程,喷洒进入主搅拌筒体内的浆液较为细致均匀,且初级搅拌与主搅拌过程通过同一传动轴带动进行,大大增加了进一步搅拌的效率。0016 在进液缓冲筒体30的侧壁上还连接有辅助支撑杆32的一端,辅助支撑杆32的另一端设置在主筒体壁上,辅助支撑杆32与进液管22配合稳固固定进液缓冲筒体30。0017 采用。
13、前文所述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说 明 书CN 203955098 U3/3页5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0018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说 明 书CN 203955098 U1/2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55098 U2/2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5509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