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柜.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67915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67915U(21)申请号 201420589207.2(22)申请日 2014.10.13H02B 1/26(2006.01)E05C 7/04(2006.01)(73)专利权人重庆大顺电器有限公司地址 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园区华龙大道6号(72)发明人杨云波(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代理人李玉盛 李海华(54) 实用新型名称配电柜(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柜,包括上、下柜体以及用于遮蔽上、下柜体的上、下门,还包括设于上、下柜体之间且用。
2、于在关闭下门后锁住上门的第一联锁部,以及位于第一联锁部旁边且用于在打开上门后防止下门关闭的第二联锁部。上述第一联锁部和第二联锁部的相互配合,使得在未打开下门时,上门不能打开,在未关闭上门时,下门不能关闭。增强了配电柜的安全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67915 UCN 204067915 U1/1页21.一种配电柜,包括上、下柜体以及用于遮蔽上、下柜体的上、下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上、下柜体之间且用于在关闭下门后锁住上门的第一联锁部。
3、,以及位于第一联锁部旁边且用于在打开上门后防止下门关闭的第二联锁部;所述第一联锁部包括可竖向滑动的设置于上、下柜体之间的第一门锁,所述第一门锁下端部外侧面具有一个逐渐向内下方延伸至下门位置的工作面,还包括设置于上门的下侧边且与第一门锁配合以锁住上门的锁口,所述下门关闭时,能够触碰到第一门锁的工作面,并迫使第一门锁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一门锁的上端顶进锁口内;所述第二联锁部包括可竖向滑动地设置于上、下柜体之间的第二门锁,第二门锁上端部外侧面具有一个逐渐向内上方延伸至上门位置的工作面,还包括连接在柜体和第二门锁之间并用于对第二门锁施加向上的力的弹性元件,还包括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柜体上的杠杆,杠杆的施力臂。
4、一端和第二门锁相连,杠杆的阻力臂另一端向下延伸且具有一个和下门重叠的端部,所述上门关闭时能够触碰到第二门锁的工作面,并迫使第二门锁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杠杆旋转,使杠杆的施力臂下端向上提升出下门所在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上、下柜体之间且用于容置第一联锁部和第二联锁部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顶部分别设有供第一门锁、第二门锁的上端穿过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供杠杆的阻力臂穿过的第三穿孔;在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还开设有沿竖向方向上卡紧第一门锁的卡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第一门锁包括位于上端的锁持杆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受力杆,所述第一受力杆。
5、的受力面为逐渐向内下方延伸的倾斜面或者弧面,所述锁持杆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一受力杆的横向宽度,所述第一门锁以锁持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受力杆穿过所述卡口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4.如权利要求3所术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锁还包括穿设于锁持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抵住第一受力杆,上端抵住开设于锁持杆上的凸起。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锁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二受力杆和位于第二受力杆下方且与其连接的带动杆,所述第二受力杆的受力面为逐渐向内上方延伸的倾斜面或者弧面,所述带动杆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二受力杆的横向宽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
6、弹簧,该弹簧外部设有容置和固定弹簧的固定腔,弹簧穿过该带动杆与施力臂连接处的下端以抵住设于带动杆上的凸起,该弹簧的底端置于所述固定腔内;本第二联锁部以第二门锁的第二受力杆穿过第二穿孔、带动杆穿过弹簧以弹性设于容置腔底部、阻力杆穿过第三穿孔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67915 U1/5页3配电柜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柜。背景技术0002 配电柜是供电系统中用于进行电能分配、控制、计量以及连接线缆的配电设备,现有的配电柜包括上、下柜体,在上柜体中装有一些用于控制高压电的线缆或设备,下柜体设有一些断电开关等。配电柜的用。
7、途决定了它的安全性必须要高。0003 配电柜的安全性的其中一个体现在于上、下柜体的开关门的联锁上,由于上门涉及高压电,安装维修人员不能直接先开启上门进行检测,必须先开启下门以切断上柜体的电之后才能开启上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上门的内下方延伸一截薄铁皮,在关门时,先将上门关闭,然后再关闭下门,以使下门能够压住薄铁皮,在开门时,则先将下门开启之后才能开启上门。这种结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它也有诸多缺陷,例如它的生产成本高、铁皮置于下门与下柜体之间,使得下门不能够很好的闭紧,并且铁皮不能过薄,过薄的铁皮能够使得在下门关闭的情况下,铁皮也能够轻易的从下门抽出或者很容易被损坏,导致上门能够。
8、轻易的打开,尤其对于一些顽皮的孩童来讲,他们有可能意识不到打开配电柜所带来的具大危害,那么,在这种能够轻易的打开上门情况下,他们则有可能丧失他们的生命。因此,为了加强配电柜的安全性,则需要提供一种更牢固的门联锁以使具有这种门联锁的配电柜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实用新型内容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柜,它的安全性更高、它的门联锁更牢固。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包括上、下柜体以及用于遮蔽上、下柜体的上、下门,还包括设于上、下柜体之间且用于在关闭下门后锁住上门的第一联锁部,以及位于第一联锁部旁边且用于在打开。
9、上门后防止下门关闭的第二联锁部;所述第一联锁部包括可竖向滑动的设置于上、下柜体之间的第一门锁,所述第一门锁下端部外侧面具有一个逐渐向内下方延伸至下门位置的工作面,还包括设置于上门的下侧边且与第一门锁配合以锁住上门的锁口,所述下门关闭时,能够触碰到第一门锁的工作面,并迫使第一门锁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一门锁的上端顶进锁口内;所述第二联锁部包括可竖向滑动地设置于上、下柜体之间的第二门锁,第二门锁上端部外侧面具有一个逐渐向内上方延伸至上门位置的工作面,还包括连接在柜体和第二门锁之间并用于对第二门锁施加向上的力的弹性元件,还包括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柜体上的杠杆,杠杆的施力臂一端和第二门锁相连,杠杆的阻力臂另一。
10、端向下延伸且具有一个和下门重叠的端部,所述上门关闭时能够触碰到第二门锁的工作面,并迫使第二门锁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杠杆旋转,使杠杆的施力臂下端向上提升出下门所在范围。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联锁部和第二联锁部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在未开下门之前,上门能够紧紧的锁住,未关上门时,下门不能够正常关说 明 书CN 204067915 U2/5页4闭。这种配电柜的门联锁能够在下门未开启的状态下,更牢固的锁住上门,并且在关闭下门时,能够将下门闭紧在下柜体上,综上所述,该配电柜安全性更高。0006 作为优化,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设于上、下柜体之间且用于容置第一联锁部和第二联锁部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顶部分别设有供第一门。
11、锁、第二门锁的上端穿过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供杠杆的阻力臂穿过的第三穿孔;在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还开设有沿竖向方向上卡紧第一门锁的卡口。该容置腔能够将容置第一联锁部和第二联锁部,对它们进行保护并且能够防止灰尘。0007 作为优化,第一门锁包括位于上端的锁持杆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受力杆,所述第一受力杆的受力面为逐渐向内下方延伸的倾斜面或者弧面,所述锁持杆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一受力杆的横向宽度,所述第一门锁以锁持杆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受力杆穿过所述卡口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这样设置,可以节省原材料。0008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门锁还包括穿设于锁持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抵住第。
12、一受力杆,上端抵住开设于锁持杆上的凸起。增加弹簧的好处在于,使得第一门锁具有竖向上的弹性,在打开下门后,该第一门锁可以依靠弹性向下移动。0009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门锁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二受力杆和位于第二受力杆下方且与其连接的带动杆,所述第二受力杆的受力面为逐渐向内上方延伸的倾斜面或者弧面,所述带动杆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二受力杆的横向宽度。这样可以节省原材料。0010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该弹簧外部设有容置和固定弹簧的固定腔,弹簧穿过该带动杆与施力臂连接处的下端以抵住设于带动杆上的凸起,该弹簧的底端置于所述固定腔内;本第二联锁部以第二门锁的第二受力杆穿过第二穿孔、带动杆穿过弹簧以弹性设于容。
13、置腔底部、阻力杆穿过第三穿孔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固定腔能够对弹簧起到固定的作用,使得弹簧不会左右偏动。00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配电柜具有更牢固的门联锁,该门联锁能够在下门未开启的状态下,更牢固的锁住上门,在关闭下门时,由于不需要通过铁皮夹在下门与下柜体之间,因此能够使得下门能够闭紧在下柜体上。因此,本配电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14、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联锁装置一实施例的正视图。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门联锁装置一实施例的左视图。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门联锁装置一实施例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说 明 书CN 204067915 U3/5页5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7 首先,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有必要对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术。
15、语进行解释。例如:0018 本文中若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0019 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0020 在本文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0。
16、021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 / 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 / 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 / 或其群组的存在和 / 或附加。0022 关于实施例:0023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配电柜包括上、下柜体1、2以及用于遮蔽上、下柜体1、2的上、下门3、4、设于上、下柜体1、2之间且用于在关闭下门4后锁住上门3的第一联锁部5,以及位于第一联锁部5旁边且用于在打开上门3后防止下门4关闭的第二联锁部6;所述第一联锁部5包括可竖向滑动的设置于上、下柜体1、2之间的第一门锁51,所述第一门锁51下端部外。
17、侧面具有一个逐渐向内下方延伸至下门4位置的工作面,还包括设置于上门3的下侧边且与第一门锁51配合以锁住上门3的锁口52,所述下门4关闭时,能够触碰到第一门锁51的工作面,并迫使第一门锁51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一门锁51的上端顶进锁口52内;所述第二联锁部6包括可竖向滑动地设置于上、下柜体1、2之间的第二门锁61,第二门锁61上端部外侧面具有一个逐渐向内上方延伸至上门3位置的工作面,还包括连接在柜体和第二门锁61之间并用于对第二门锁61施加向上的力的弹性元件63,还包括一个可转动地设置在柜体上的杠杆62,杠杆62的施力臂621的一端和第二门锁61相连,杠杆62的阻力臂622另一端向下延伸且具有一个和。
18、下门4重叠的端部,所述上门3关闭时能够触碰到第二门锁61的工作面,并迫使第二门锁61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杠杆62旋转,使杠杆62的施力臂621下端向上提升出下门4所在范围。0024 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柜还包括设于上、下柜体1、2之间且用于容置第一联锁部5和第二联锁部6的容置腔7,所述容置腔7的顶部分别设有供第一门锁51、第二门锁61的上端穿过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所述容置腔7的底部开设有供杠杆62的阻力臂622穿过的第三穿孔;在所述容置腔7的底部还开设有沿竖向方向上卡紧第一门锁51的卡口71,第一门锁51穿设在该卡口71内,该卡口71能够使第一门锁51的下端向下移动一定位置后便卡持住该第一门锁5。
19、1,以使其不再继续往下移动。002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锁51包括位于上端的锁持杆511和位于下端的第一受力杆512,所述第一受力杆512的受力面为逐渐向内下方延伸的倾斜面,所述第一门锁51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一受力杆512的横向宽度。所述第一门锁51以锁持杆511穿过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受力杆512穿过所述卡口71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容置腔7内;该卡口71的厚说 明 书CN 204067915 U4/5页6度小于所述第一受力杆512的最大厚度,以使得当第一门锁51在卡口71内向下移动到一定距离后,该卡口71能够卡持住该第一受力杆512。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门锁51分为锁持杆511和第一受力杆512。
20、,并且锁持杆511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一受力杆512的横向宽度,这样的设置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更加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上述对第一门锁51的描述还可以作为可以变换的,例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门锁还可以一体形成,亦或者第一门锁的锁持杆和第一受力杆的横向宽度一致;又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受力杆的受力面可以为弧形等等。0026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锁持杆511上还穿设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的下端抵住第一受力杆512,上端抵住开设于锁持杆511上的凸起。当关闭下门4时,第一受力杆512向弹簧53施加向上的力,使得弹簧53得到压缩,该第一受理杆512即可向上移动以推动锁持杆511抵进锁。
21、口52内,以锁住上门3,当开启下门4后,该第一受力杆512即向下移动,当其向下移动到一定距离后,卡口71能够卡住第一受力杆512时,以防止第一受力杆512继续向下移动,此时,锁持杆511则从上门3的锁口52中滑落出来,进一步使得上门3能够得以顺利的打开。0027 所述第二门锁61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二受力杆611和位于第二受力杆611下方且与其连接的带动杆612。所述第二受力杆611的受力面为逐渐向内上方延伸的倾斜面,所述杠杆62的施力臂的一端枢接于带动杆612上。所述弹性元件63为弹簧,该弹簧外部设有容置和固定弹簧的固定腔64,弹簧穿过该带动杆612以抵住设于带动杆612上的凸起,并且该弹簧穿设。
22、于该带动杆612与施力臂连接处的下端,该弹簧的底端置于所述固定腔64内。本第二联锁部6以第二门锁61的第二受力杆611穿过第二穿孔、带动杆612穿过弹簧以弹性设于容置腔7底部、阻力杆穿过第三穿孔的方式容置于所述容置腔7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带动杆612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二受力杆611的横向宽度。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门锁61分为第二受力杆611和带动杆612,并且使带动杆612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二受力杆611的横向宽度,这样的设置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更加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上述对第二门锁61的描述还可以作为可以变换的,例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门锁还可以一体形成,亦或者第一门锁的锁持杆。
23、和第一受力杆的横向宽度一致;又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受力杆的受力面可以为弧形等等。0028 可以理解的,虽然在上述对本实用新型配电柜的描述中,增加了容置腔7以容置第一联锁部5和第二联锁部6,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用于遮蔽灰尘;2、用于保护第一联锁部5和第二联锁部6。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容置腔7并非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最核心的部件。当没有该容置腔7时,本实用新型的配电柜的弹性元件63可以是连接于柜体上的,0029 综上所述,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在关闭配电柜的门时,必须先关闭上门3,才能关闭正门,即在关闭上门3时,上门3触碰到第二受力杆611的受力面,迫使第二受力杆611和带动杆612向。
24、下移动,带动杆612带动杠杆62的施力臂向上翘,即可使杠杆62的阻力臂622向上移动以离开下柜体2,如此,下门4即可很好地关闭,并且在关闭下门4时,该下门4触碰到第一受力杆512的受力面,迫使第一受力杆512向上移动,第一受力杆512带动锁持杆511向上移动以项进位于上门3的下侧边的锁口52内,以使上门3在下门4关闭的情况下,处于锁紧状态;在打开配电柜的门时,必须先打开下门4,才能打开上门3,即在打开下门4说 明 书CN 204067915 U5/5页7后,第一受力杆512即自动向下落,如此,即可解锁上门3,当上门3打开后,杠杆62的阻力臂622也向下回落以挡住下门4,不让下门4在上门3打开的状态下关闭。003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4067915 U1/2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7915 U2/2页9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6791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