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水平井双层滤水管.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1487463
  • 上传时间:2018-06-1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1.4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28523.1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204059423U

    公开日:

    2014.12.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D31/00

    主分类号:

    E02D31/00

    申请人:

    业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志鸿; 颜丞凯; 高振棋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市前镇区中山二路260号9楼

    优先权:

    2014.05.08 TW 10320799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代理人:

    秦力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大致呈一管状结构,包括:一外部滤管,其是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的多孔管状体;一内部滤管,其是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的多孔管状体,且设置于外部滤管内侧;一第一封板,连接固定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且封闭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与该内部滤管的第一端部的间隙;一第二封板,连接固定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且封闭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二端部的间隙;一第一接头环,连接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接头环,连接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不同口径滤管加工制作而成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在抗压及抗拉强度上均具有较高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呈一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部滤管,其是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的多孔管状体;
    一内部滤管,其是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的多孔管状体,且内部滤管设置于外部滤管的内侧;
    一第一封板,连接固定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且封闭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一端部的间隙;
    一第二封板,连接固定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且封闭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二端部的间隙;
    一第一接头环,连接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以及
    一第二接头环,连接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其特征在于,外部滤管、内部滤管、第一接头环及第二接头环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滤料层,所述滤料层设置于外部滤管与内部滤管间的容纳空间中。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其特征在于,滤料层是石英砂层。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头环与第二接头环均连接整治系统。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头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为外螺纹。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其特征在于,第二接头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为内螺纹。

    说明书

    说明书水平井双层滤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水管,特别是一种具有外部滤管与内部滤管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
    背景技术
    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是独立、永续变动、三向度的自然体,其污染是由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而其受污染后亦会影响周遭环境,故在处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上不能仅管制污染源,还需针对已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进行整治工作。由于工业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原料的不当储存、使用、运送,以及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下,都有可能污染土壤层,甚至进入地下含水层而影响到人体健康,减少可利用之资源。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其来源有可能是经过各种管道,而管线剥落、储油槽的泄漏和原料、废弃物等废水的渗漏等,即是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当污染物的泄漏发生后,污染物首先渗透到不饱和层,然后依据污染物的特性,土壤结构以及场址状况等因素,污染物极可能渗透至含水层,进而污染了地下水。
    依受污染土壤或地下水之取出与否、整治机制、处理程度差异及待整治之污染物浓度,污染场址整治技术可分为许多种类,例如土壤气体抽取法、空气注入法、双向回收处理法、透水性反应墙等等。但不论是何种整治技术,在进行整治前,首先都需要设置整治井。
    整治井依设置方向可分为垂直井和水平井,将水平井工法应用于土壤 及地下水污染整治,主要考虑到许多污染场址属于工厂型态,污染泄漏源或污染分布范围可能位于建筑结构物、设备或制程区域下方,导致无法以传统垂直井方式设置整治井场进行现地处理,若仅于污染热区外围或下游区域进行整治,则无法确实移除污染物质,经过一定时间后污染仍会自未整治区域释出及移动扩散,造成场址污染无法有效改善的问题。
    此外,有别于传统垂直井场之布设方式,水平井具有更大之接触面积与传输范围,较传统垂直井具备更佳之流场分布与水力控制能力。一般水平井之设置分为机械开挖与水平推进两种方式,工法选用上应依据场址环境特性与需求,以及整治技术选定合适之设置工法。机械开挖工法会有影响现场交通动线、施工造成尘土飞扬以及RC铺面复原质量需掌控等缺点。而习知之水平推进工法,在装设滤水管时,需先凿设一个大于滤水管管径之地层通道,回填砂砾后,将滤水管设置于地层通道,接着再于滤水管周围填满砂砾,工法极为繁复,且因工作井内作业空间有限,造成施工人员作业困难。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需先凿设一个大于滤水管管径之地层通道,回填砂砾后,将滤水管设置于地层通道,接着再于滤水管周围填满砂砾,工法较为繁复,且因工作井内作业空间有限,造成施工人员作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大致呈一管状结构,包括:一外 部滤管,其是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的多孔管状体;一内部滤管,其是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之多孔管状体且,设置于外部滤管内侧;一第一封板,连接固定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且封闭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一端部的间隙;一第二封板,连接固定该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与该内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且封闭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与内部滤管的第二端部的间隙;一第一接头环,连接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接头环,连接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结合不同口径滤管,经加工制作而成内外两层的滤水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意义技术效果是,可于工作井内利用推进机组将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分段推进并衔接于地层中,依所需要的口径、深度及长度,建置水平整治井场的取水结构,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滤水管,在建置水平整治井场时,工法较为繁复及施工人员作业困难等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整治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多个本实用新型连接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水平井双层滤水管;1-外部滤管;11-外部滤管的第一端部;12-外部滤管的第二端部;2-内部滤管;21-内部滤管的第一端部;22-内部滤管的第二端部;3-第一接头环;31-第一连接部;4-第二接头环;41-第二连接部;5-滤料层;61-第一封板;B-整治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平井双层滤水管A大致呈一管状结构,且包括:一外部滤管1,其是具有一第一端部11及一第二端部12的多孔管状体;一内部滤管2,其是具有一第一端部21及一第二端部22的多孔管状体,且内部滤管2设置于外部滤管1的内侧,因此外部滤管1的直径大于内部滤管2的直径;一第一封板61,连接固定外部滤管1的第一端部11与内部滤管2的第一端部21,且封闭外部滤管1的第一端部11与内部滤管2的第一端部21的间隙;一第二封板(图中未显示),连接固定外部滤管1的第二端部12与内部滤管2的第二端部22,且封闭外部滤管1的第二端部12与该内部滤管2的第二端部22的间隙;一第一接头环3,连接外部滤管1的第一端部11;以及一第二接头环4,连接外部滤管1的第二端部12。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外部滤管1及该内部滤管2可通过水及气体而滤除部分杂质。
    较佳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外部滤管1采用绕线式瞬间水中熔接成型,内部滤管2亦可采用绕线式瞬间水中熔接成型,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较佳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外部滤管1、内部滤管2、第一接头环3及第二接头环4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水平井双层滤水管A还可包括一滤料层5,滤料层5设置于外部滤管1与内部滤管2间的容纳空间中。较佳地,滤料层5为石英砂层,第一封板61及第二封板(图中未显示)可使滤料层5固定于外部滤管1与内部滤管2间的容纳空间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接头环3与外部滤管1的第一端部11可以焊接方式连接,第二接头环4与外部滤管1的第二端部12亦可以焊接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接头环3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31,第二接头环4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41,藉此使多个水平井双层滤水管A可进行连接,较佳地,第一连接部31可为外螺纹,第二连接部41可为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A的第一接头环3与第二接头环4均可连接整治系统B,如图3所示,整治系统例如为地下水抽出系统、土壤气体抽除系统、药剂注入系统、空气注入系统等等,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可采用分段的方式,结合水平短管推进技术,利用水平推进机油压设备将多个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A推入预先钻设的地层通道,并藉由第一接头环3以及第二接头环4,将多个水平井双层滤水管A进行连接,作为水平井场用的滤水管。
    本实用新型主要结合水平短管推进技术,作为水平井场衔接用滤水管,采用分段方式衔接滤水管并利用水平推进机油压设备将滤水管推入预先钻设的地层通道;完成分段滤水管连结后,配合工业内视镜设备检核滤水管 是否变形破裂,确认其功能性。并于推进完成后连接相关输送管线至地表整治系统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于操作水平井场时可做为整治药剂注入井、抽出井、抽气井,具备多功能现地整治用途,透过井场的操作控制与设计达到整治工效,并藉由滤水管的设计建立整治操作流场。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井双层滤水管结合不同口径滤管加工制作而成,在抗压及抗拉强度上皆有所创新,可配合油压推进机组在地层中受压推进,且设计上考虑工作井内局限空间,增加作业之方便性,减低人员施工困难度,且本实用新型将滤料层设置于外、内部滤管间之容纳空间,系为模拟传统竖井设置过程滤料层的材质与填充概念,实为一创新设计理念。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并非限制用来本实用新型范围。因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之范围。

    关 键  词:
    水平 双层 水管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平井双层滤水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874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