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46846.8(22)申请日 2014.10.31E04H 6/06(2006.01)(73)专利权人 吕铁锋地址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暨阳街道海越花园 9 幢 2 单元 204 室(72)发明人 吕铁锋(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代理人 韩洪(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包括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上安装有第二。
2、横梁,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一纵梁,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二纵梁,所述第一前立柱设在第一纵梁的前端A 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设在第二纵梁的前端 A 点的后方,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方便汽车出入,节省时间。(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99812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3.11CN 204199812 U1/1 页21.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
3、第一前立柱 (1)、第二前立柱 (2)、第一后立柱 (3)、第二后立柱 (4)、第一纵梁 (5)、第二纵梁 (6)、第一横梁 (7) 和第二横梁(8),所述第一后立柱(3)和第二后立柱(4)上安装有第二横梁(8),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二横梁(8)上安装有第一纵梁(5),所述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横梁(8)上安装有第二纵梁 (6),所述第一前立柱 (1) 设在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 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 (2) 设在第二纵梁 (6) 的前端 A 点的后方,所述第一纵梁 (5) 和第二纵梁 (6) 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横梁 (7)。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其。
4、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立柱(1) 与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1 1.5 米,所述第二前立柱 (2) 与第二纵梁(6)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1 1.5 米。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立柱(1) 与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8 米,所述第二前立柱 (2) 与第二纵梁 (6)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一前立柱 (1) 与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相等。4.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立柱 (1)、第二前立柱 (2。
5、)、第一后立柱 (3) 和第二后立柱 (4) 的下端均设有固定座 (9)。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99812 U1/2 页3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目前,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有多部车的家庭或单位均存在停车难的问题。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已有近 30 45 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 90 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
6、 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立体机械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0003 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单列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如图 2,架体的前立柱 1 设在主横梁 2 的前端下方,使前立柱 1 与后立柱 3 之间的距离达到 5.7 米,占用了整个车库的长度,而现实中的地下车库前的道路一般为 5.5 米宽,如果设计太宽,则大大增加了开发商的成本。从而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狭窄,汽车在出入库的时候非常困难,并且费时。【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能够增加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方便。
7、汽车出入,节省时间。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包括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上安装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一纵梁,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二纵梁,所述第一前立柱设在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设在第二纵梁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横梁。0006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1 1.5 米,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纵梁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1 1.5 米。
8、。0007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8米,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相等。0008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的下端均设有固定座。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前立柱设在第一纵梁的前端 A 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设在第二纵梁的前端 A 点的后方,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 A点之间距离为 0.8 米,第二前立柱与第二纵梁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与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加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方便汽。
9、车说 明 书CN 204199812 U2/2 页4出入,节省时间。0010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2 是传统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中 :1- 第一前立柱、2- 第二前立柱、3- 第一后立柱、4- 第二后立柱、5- 第一纵梁、6- 第二纵梁、7- 第一横梁、8- 第二横梁、9- 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0014 参阅图 1,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包括第一前立柱 1、第二前立柱 2、第一后立柱 3、第二后立柱 4、第一纵梁。
10、 5、第二纵梁 6、第一横梁 7 和第二横梁 8,所述第一后立柱 3 和第二后立柱 4 上安装有第二横梁 8,所述第一前立柱 1 与第二横梁 8 上安装有第一纵梁 5,所述第二前立柱 2 与第二横梁 8 上安装有第二纵梁 6,所述第一前立柱1 设在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 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 2 设在第二纵梁 6 的前端 A 点的后方,所述第一纵梁 5 和第二纵梁 6 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横梁 7,所述第一前立柱 1 与第一纵梁5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1 1.5 米,所述第二前立柱 2 与第二纵梁 6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1 1.5 米,所述第一前立柱 1 与第一纵梁 5。
11、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8 米,所述第二前立柱 2 与第二纵梁 6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一前立柱 1 与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点之间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前立柱 1、第二前立柱 2、第一后立柱 3 和第二后立柱 4 的下端均设有固定座 9。0015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0016 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在工作过程中,将第一前立柱 1 设在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 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 2 设在第二纵梁 6 的前端 A 点的后方,第一前立柱 1 与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为 0.8 米,第二前立柱 2 与第二纵梁 6 的前端 A点之间距离与第一前立柱 1 与第一纵梁 5 的前端 A 点之间距离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加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方便汽车出入,节省时间。0017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199812 U1/1 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99812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