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1480590
  • 上传时间:2018-06-17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520.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46846.8

    申请日:

    2014.10.31

    公开号:

    CN204199812U

    公开日:

    2015.03.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H 6/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吕铁锋变更后权利人:浙江亨戈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暨阳街道海越花园9幢2单元204室变更后权利人: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城西开发区协和路77号登记生效日:20150420|||授权

    IPC分类号:

    E04H6/06

    主分类号:

    E04H6/06

    申请人:

    吕铁锋

    发明人:

    吕铁锋

    地址:

    311800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暨阳街道海越花园9幢2单元2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代理人:

    韩洪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包括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上安装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一纵梁,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二纵梁,所述第一前立柱设在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设在第二纵梁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横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方便汽车出入,节省时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前立柱(1)、第二前立柱(2)、第一后立柱(3)、第二后立柱(4)、第一纵梁(5)、第二纵梁(6)、第一横梁(7)和第二横梁(8),所述第一后立柱(3)和第二后立柱(4)上安装有第二横梁(8),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二横梁(8)上安装有第一纵梁(5),所述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横梁(8)上安装有第二纵梁(6),所述第一前立柱(1)设在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2)设在第二纵梁(6)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一纵梁(5)和第二纵梁(6)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横梁(7)。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1~1.5米,所述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纵梁(6)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1~1.5米。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8米,所述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纵梁(6)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相等。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立柱(1)、第二前立柱(2)、第一后立柱(3)和第二后立柱(4)的下端均设有固定座(9)。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有多部车的家庭或单位均存在停车难的问题。立体停车设备的发展在国外已有近30~45年的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立体机械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
    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单列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如图2,架体的前立柱1设在主横梁2的前端下方,使前立柱1与后立柱3之间的距离达到5.7米,占用了整个车库的长度,而现实中的地下车库前的道路一般为5.5米宽,如果设计太宽,则大大增加了开发商的成本。从而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狭窄,汽车在出入库的时候非常困难,并且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能够增加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方便汽车出入,节省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包括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后立柱、第一纵梁、第二纵梁、 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上安装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一纵梁,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横梁上安装有第二纵梁,所述第一前立柱设在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设在第二纵梁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横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1~1.5米,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1~1.5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8米,所述第二前立柱与第二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前立柱、第二前立柱、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的下端均设有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前立柱设在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设在第二纵梁的前端A点的后方,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8米,第二前立柱与第二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与第一前立柱与第一纵梁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加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方便汽车出入,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前立柱、2-第二前立柱、3-第一后立柱、4-第二后立柱、5-第一纵梁、6-第二纵梁、7-第一横梁、8-第二横梁、9-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包括第一前立柱1、第二前立柱2、第一后立柱3、第二后立柱4、第一纵梁5、第二纵梁6、第一横梁7和第二横梁8,所述第一后立柱3和第二后立柱4上安装有第二横梁8,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二横梁8上安装有第一纵梁5,所述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横梁8上安装有第二纵梁6,所述第一前立柱1设在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2设在第二纵梁6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一纵梁5和第二纵梁6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横梁7,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1~1.5米,所述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纵梁6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1~1.5米,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8米,所述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纵梁6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与所述第一前立柱1与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相等,所述第一前立柱1、第二前立柱2、第一后立柱3和第二后立柱4的下端均设有固定座9。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在工作过程中,将第一前立柱1设在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的后方,所述第二前立柱2设在第二纵梁6的前端A点的后方,第一前立柱1与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为0.8米,第二前立柱2与第二纵梁6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与第一前立柱1与第一纵梁5的前端A点之间距离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增加车库前方出入车的位置,方便汽车出入,节省时间。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简易 升降 立体车库 用架体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简易升降立体车库用架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805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