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药物传送装置的剂量计量机构的改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传送装置,并且特别地、但不唯一地涉及一种诸如自我给药用注射器的药物传送装置。这样的注射器包括那些已知的笔型注射器。
背景技术
过去,对于需要定期注射药物的病人,例如那些需要注射胰岛素地糖尿病人,这样做是已知的,即使用一注射器从一药瓶中取出所需的药物量,然后使用该注射器来注射该所需的药物量。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这些缺点包括以这种方式给注射器装药是一项需要准确性和一些技巧性的工作,然而,那些患有例如糖尿病的病人,通常是体弱的或视力受损的,这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增加了因疏忽而被注射器扎伤的危险。另外,在公众场所使用注射器越来越不为社会所接受。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已经研制出了笔型注射器。
这样的注射器包括一主壳体内部的药筒。该药筒装有药物。然后使用者选择剂量并使用该笔型注射器来传送选定的药量。虽然有时采用其它的形状,但是该笔型注射器就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一般呈钢笔的形状。然而,在各种情况下,(注射器的)外观都是极普通的,从而不会引起(人们)对该装置的注意。
通常,药筒是可更换的以利于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那些使用这种装置的人通常是体弱的或视力受损的。因此需要一种让强壮者和体弱者都能较快速地选择待传送的药物的剂量并且可以容易地控制和确定该剂量的药物传送装置。
已知一种包括一置于注射器一端的可转动旋钮、具有一剂量刻度机构的笔型注射器。该可转动旋钮直接或间接地与一驱动装置相连。该驱动装置作用于位于注射器内部的药筒以将药物从注射器中排出。该可转动旋钮便利地包括一螺旋刻度器。然而,对于这一类型的已知装置来说,在转动旋钮上以能够让有一定程度视力损伤的使用者看清楚的足够大且清晰的数字来显示通过调节刻度器选定的药物剂量仍是个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一壳体的药物传送装置的剂量刻度机构,该剂量刻度机构包括:
一具有用于与壳体接合的第一螺纹的剂量刻度元件;
以及一具有用于与壳体接合的第二螺纹的刻度套筒元件;
其中,刻度套筒元件与剂量刻度元件结合,以允许它们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并阻止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
并且其中第二螺纹的螺距与第一螺纹的螺距不同,从而使得在剂量刻度元件的轴向运动期间刻度套筒元件的轴向位移不同。
优选地,第二螺纹的螺距比第一螺纹的螺距大。较优选地,第二螺纹的螺距是第一螺纹的螺距的1.5倍。
作为有利方式,剂量刻度元件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的中心轴元件,并包括一位于该轴元件的第一端的径向朝外的凸缘,以及一从该径向朝外的凸缘的远离轴元件的一端垂挂的裙部,因此,所述裙部、径向朝外凸缘以及轴元件的第一端在该轴元件的第一端限定一凹槽,并在该轴元件的第二端限定一第一螺旋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药物传送装置包括一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剂量刻度机构。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贯穿根据本发明的药物传送装置的截面,该装置带有在第一位置的剂量刻度元件和刻度套筒元件;并且
图2示出了带有在第二位置的剂量刻度元件和刻度套筒元件的与图1类似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可以看到贯穿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剂量刻度机构的药物传送装置2的截面。该药物传送装置2包括一通常为圆柱形构形的通常呈细长状的壳体4。包括一剂量刻度元件6和一刻度套筒元件8的所述剂量刻度机构位于该壳体4的第一端。
在壳体的第二端的内部设置有一空腔10,在该空腔内可保持有一药筒(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该药物传送装置将包括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其它元件,这些元件包括但不局限于一针部单元以及一用于在不使用药物传送装置时覆盖该针部单元以避免因疏忽而使针部单元扎伤人的一帽件。
该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具有固定直径的孔12。优选地,这一直径小于空腔10的直径。较优选地,这一直径小于装在壳体4的第二端的内部的一药筒(未示出)的内径。孔12的一内表面14设置有具有第一固定螺距的第一螺纹16。
与壳体4第一端的孔12同心地设置有一轴向布置的凹槽18。该轴向布置的凹槽18包括一内表面20、一外表面22以及连接该内表面20和外表面22的基部表面24。该轴向布置的凹槽18的内表面20设置有具有第二固定螺距的第二螺纹26。一开口28设置成贯穿轴向布置的凹槽18的外表面22,并通至壳体4的外表面30。
剂量刻度元件6和刻度套筒元件8适于在壳体4的第一端内工作。该剂量刻度元件6和刻度套筒元件8以阻止或基本避免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例如由使用者引起的剂量刻度元件6相对于壳体4的旋转引起相应的刻度套筒元件8相对于壳体4的旋转。这优选地通过花键结构(未示出)实现,尽管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结构。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到剂量刻度元件6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的中心轴元件32。该轴元件32的第一端设置有径向朝外的凸缘34。一裙部从该径向朝外的凸缘34的远离轴元件32的一端垂挂。这样,该裙部36、径向朝外凸缘34以及轴元件32的第一端在该轴元件32的第一端限定一轴向延伸的凹槽38。在该轴元件的第二端设置有一第一螺旋凹槽40。该第一螺旋凹槽40的螺距与第一螺纹16的螺距相同。在使用时,第一螺纹16在第一螺旋凹槽40内行进。
在使用时,轴元件32的第二端适于驱动位于被保持的药筒(未示出)内部的活塞(未示出)以将药物从药筒内排出。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截面通常为T形的按钮42设置成与剂量刻度元件6的第一端中的合适形状的凹陷部接合,以使得按钮42能够相对于剂量刻度元件6自由地旋转。该按钮42可由比制造药物传送装置其他部分的材料更软的材料制成,以便在使用者操作药物传送装置2时,为他们提供较舒适的触觉体验。
刻度套筒元件8包括一具有内壁44和外壁46的通常为圆柱形的元件。该内壁44设置有第二螺旋凹槽48。第二螺旋凹槽48的螺距与第二螺纹26的螺距相同。在使用中,第二螺纹26在第二螺旋凹槽48内行进。刻度套筒元件8在其外壁46上设有多个对应于将通过调节刻度器选定的所需剂量的数字(未示出)。这些数字以一基本对应于第二螺纹的通常为螺旋的形式环绕刻度套筒元件8而布置,以使得当使用者如下所述旋转剂量刻度元件6时,可以通过壳体4内的开口28依次看见每个数字。
在使用中,该剂量刻度机构适于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在如图1所示的第一极限位置,没有通过调节刻度器选定药物的剂量,并且剂量刻度元件6的裙部36与壳体4的第一端邻近或基本靠接。刻度套筒元件8基本保持在壳体4的轴向布置的凹槽18的内部,并且在剂量刻度元件6的轴向延伸的凹槽38内仅少量延伸。
为了通过调节刻度器选定待传送的药物剂量,使用者相对于壳体4扭转或者旋转剂量刻度元件6。剂量刻度元件6相对于壳体4的旋转使得该剂量刻度元件6由于第一螺纹16而相对于壳体4轴向移动。从而,当剂量刻度元件6旋转时,其从壳体朝第二极限位置延伸。
此外,由于剂量刻度元件6和刻度套筒元件8之间的上述连接,剂量刻度元件6的旋转引起刻度套筒元件8相对于壳体4的相应旋转。由于第二螺纹,刻度套筒元件8相对于壳体4的旋转也使得刻度套筒元件8相对于壳体4轴向移动。从而,当刻度套筒元件8旋转时(通过使用者旋转剂量刻度元件6),其也从壳体4朝第二极限位置延伸。
在图2所示的第二极限位置,已通过调节刻度器选定药物的最大剂量。剂量刻度元件6的裙部被设置成当刻度套筒元件8从壳体4的轴向布置的凹槽18内延伸时,该裙部距壳体4的第一端一段距离。在这一位置,刻度套筒元件8基本填充了壳体4的轴向布置的凹槽18。
应当理解,由于第一和第二螺纹之间的螺距不同,剂量刻度元件6相对于壳体4的轴向移动将与刻度套筒元件8相对于壳体4的轴向移动不同。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螺纹26的螺距是第一螺纹16的螺距的1.5倍。因此,当使用者旋转剂量刻度元件6时,刻度套筒元件8沿轴向移动的距离是剂量刻度元件6的1.5倍。
由于刻度套筒元件8比剂量刻度元件6移动的距离大,各个剂量数字可以彼此间隔较远或者可以设置成比直接位于一驱动元件或剂量刻度元件本身上的剂量数字更大。
为了传送药物的剂量,使用者按下按钮42来向剂量刻度元件6上施加一轴向力,由此使剂量刻度机构朝第一极限位置轴向移动。当剂量刻度机构朝第一极限位置移动时,剂量刻度元件6与位于被保持的药筒内部的活塞接合,以从筒中排出药物。
另外,当剂量刻度机构朝第一极限位置移动时,第一螺纹16使剂量刻度元件6相对于壳体4旋转,同时第二螺纹以及剂量刻度元件6和刻度套筒元件8之间的不可旋转的连接使刻度套筒元件相对于壳体4旋转。
按钮42与剂量刻度元件6的可旋转的接合使得前者(按钮)在后者(剂量刻度元件)旋转时能够相对于使用者保持旋转固定,由此允许剂量刻度机构较容易地运动。
而且,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相比较增加的螺距使得刻度套筒元件8比剂量刻度元件6轴向移动更远的距离,由此使剂量刻度机构返回至如图1所示的第一极限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