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1457292
  • 上传时间:2018-06-17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612.4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64134.6

    申请日:

    2014.12.05

    公开号:

    CN204418386U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58

    主分类号:

    E04B1/58

    申请人:

    北新房屋有限公司;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段慧莹; 杨秀红; 尹稷华; 宫大壮; 易艳丽; 范一欢; 王林伟; 季宇; 郭海峰

    地址:

    102208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西大街118号龙冠置业大厦8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代理人:

    李冬梅; 苗源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组件和屋架下弦,连接组件包括下弦连接件和辅助支撑件,辅助支撑件为U型龙骨,下弦连接件包括形状均为长方形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第三板件。U型龙骨的腹板位于屋架下弦的内侧,第二板件位于屋架下弦的外侧,第二板件、屋架下弦以及U型龙骨的腹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并且,U型龙骨的第一翼缘位于屋架下弦的内侧,第一板件位于屋架下弦的外侧,第一板件、屋架下弦以及U型龙骨的第一翼缘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这种连接结构连接牢固,稳定性和安全性好,并且施工简便、造价低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 括连接组件和屋架下弦,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下弦连接件和辅助支撑件,所述 辅助支撑件为U型龙骨,所述下弦连接件包括形状均为长方形的第一板件、 第二板件以及第三板件,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三板件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侧长度相同且两端对齐地连 接,所述第一板件的第四侧与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侧长度相同且两端对齐地 连接,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第一板件与所 述第三板件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并且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板件以及所述 第三板件上均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
    其中,所述U型龙骨的腹板位于所述屋架下弦的内侧,所述第二板件位 于所述屋架下弦的外侧,所述第二板件、所述屋架下弦以及所述U型龙骨的 腹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并且,所述U型龙骨的第一翼缘位于所述屋架 下弦的内侧,所述第一板件位于所述屋架下弦的外侧,所述第一板件、所述 屋架下弦以及所述U型龙骨的第一翼缘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下弦支撑件,所述下弦支撑件为C型龙骨,所述下弦支撑件与所述辅助支撑 件垂直,且所述C型龙骨的腹板与所述U型龙骨的第二翼缘相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龙骨的长度 为150mm。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 件的第一侧与第三侧的长度为49.2mm,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侧与第四侧的 长度为200mm;
    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侧与第三侧的长度为65mm,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 侧与第四侧的长度为200mm;
    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侧与第三侧的长度为65mm,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 侧与第四侧的长度为200mm。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上沿其 第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接通孔、第二行连接通孔、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 第四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一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侧的距离为 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 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
    所述第一板件上沿其第三侧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接通 孔、第七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 一板件的第三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 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 两个连接通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上沿其 第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接通孔、第二行连接通孔、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 第四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一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侧的距离为 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 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
    所述第二板件上沿其第三侧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接通 孔、第七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 二板件的第三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0mm, 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 两个连接通孔;
    所述第三板件上沿其第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接通孔、第二行连接通 孔、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四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一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 三板件的第一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 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 两个连接通孔;
    所述第三板件上沿其第三侧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接通 孔、第七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 三板件的第三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 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 两个连接通孔。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的直径 为5mm。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所述 第二板件以及所述第三板件的板件厚度为1.6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屋架下弦 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集成房屋以其施工周期短、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小、造 型美观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为了能更好地保障集成房 屋的安全稳定性,不但其相关的零部件要求有很好的坚固性和稳定 性,而且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件,也要求要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连接 性。例如,屋架下弦的连接件。
    由于有些户型屋架的整体跨度较大而不能满足运输要求,因此, 为方便运输,需将屋架下弦切断。在集成房屋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切 断的屋架下弦连接起来,并要保证屋架整体的受力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 一种能够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其能够将切断的屋架下弦牢 固地连接在一起,并且保证屋架整体的受力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 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下弦连接件和辅助支撑件,所 述辅助支撑件为U型龙骨,所述下弦连接件包括形状均为长方形的 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第三板件,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三板件的 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侧 长度相同且两端对齐地连接,所述第一板件的第四侧与所述第三板件 的第二侧长度相同且两端对齐地连接,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 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三板件之间的夹角为直 角,并且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板件以及所述第三板件上均设置有 多个连接通孔;其中,所述U型龙骨的腹板位于所述屋架下弦的内 侧,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屋架下弦的外侧,所述第二板件、所述屋 架下弦以及所述U型龙骨的腹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并且,所 述U型龙骨的第一翼缘位于所述屋架下弦的内侧,所述第一板件位 于所述屋架下弦的外侧,所述第一板件、所述屋架下弦以及所述U 型龙骨的第一翼缘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下弦支撑件,所述下弦支撑件为C 型龙骨,所述下弦支撑件与所述辅助支撑件垂直,且所述C型龙骨 的腹板与所述U型龙骨的第二翼缘相连接。
    其中,所述U型龙骨的长度为150mm。
    其中,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侧与第三侧的长度为49.2mm,所述 第一板件的第二侧与第四侧的长度为200mm;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 侧与第三侧的长度为65mm,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侧与第四侧的长度 为200mm;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侧与第三侧的长度为65mm,所述第 三板件的第二侧与第四侧的长度为200mm。
    其中,所述第一板件上沿其第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接通孔、 第二行连接通孔、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四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一行 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 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 第一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所述第一板件上沿 其第三侧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接通孔、第七行连接 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一板件的 第三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每 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 间的两个连接通孔。
    其中,所述第二板件上沿其第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接通孔、 第二行连接通孔、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四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一行 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 接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 第二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所述第二板件上沿 其第三侧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接通孔、第七行连接 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二板件的 第三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为20mm,每 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 间的两个连接通孔;所述第三板件上沿其第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 接通孔、第二行连接通孔、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四行连接通孔,其 中第一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 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 置在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侧和第四侧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所述第三 板件上沿其第三侧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接通孔、第 七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距离所述第 三板件的第三侧的距离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为 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侧和 第四侧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
    其中,所述连接通孔的直径为5mm。
    其中,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板件以及所述第三板件的板件厚 度为1.6mm。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其中的连接组件包 括下弦连接件和辅助支撑件,通过该下弦连接件和辅助支撑件将切断 的屋架下弦连接起来。这种连接牢固,稳定性和安全性好,并且施工 简便、造价低廉。
    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 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 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的附图。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屋架与阳脊梁的连 接结构连接屋架与阳脊梁时的示意图;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图1的A-A截面图;
    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下弦连接件中第一板件的示意图;
    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下弦连接件中第二板件的示意图;
    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下弦连接件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下弦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 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 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是,在该连接结构中,利用连接结构将运输时 切断的屋架下弦连接起来。该连接组件包括下弦连接件和辅助支撑 件。辅助支撑件为U型龙骨。下弦连接件包括形状均为长方形的第 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第三板件,第二板件与第三板件的形状、大小 均相同,第一板件的第二侧与第二板件的第二侧长度相同且两端对齐 地连接,第一板件的第四侧与第三板件的第二侧长度相同且两端对齐 地连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第一板件与第三板 件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并且,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以及第三板件上均 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其中,U型龙骨的腹板位于屋架下弦的内侧, 第二板件位于屋架下弦的外侧,第二板件、屋架下弦以及U型龙骨 的腹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U型龙骨的第一翼缘位于屋架下弦 的内侧,第一板件位于屋架下弦的外侧,第一板件、屋架下弦以及U 型龙骨的第一翼缘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通过将下弦连接件、辅助 支撑件的相应部位与切断的屋架下弦进行连接,从而将切断的屋架下 弦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进 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在 该连接结构中采用的连接组件将断开的屋架下弦连接起来。该连接组 件包括下弦连接件1和辅助支撑件2。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参 照图2所示辅助支撑件为U型龙骨,其长度可以是150mm。下弦连 接件包括形状均为长方形的第一板件11、第二板件12以及第三板件 13,并且第二板件12与第三板件13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第一板件 11的第二侧112与第二板件12的第二侧122长度相同,第二侧112 的两个侧端与第二侧122的两个侧端互相对齐地连接在一起;第一板 件11的第四侧114与第三板件13的第二侧132长度相同,第四侧 114的两个侧端与第二侧132的两个侧端互相对齐地连接在一起。并 且,第一板件11与第二板件12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第一板件11与 第三板件13之间的夹角也为直角。为了使第一板件11、第二板件12 以及第三板件13与被切断的屋架下弦相连接,以将切断的屋架下弦 连接起来,第一板件11、第二板件12以及第三板件13上均设置有 多个连接通孔,连接件可以穿过这些连接通孔将上述板件与屋架下弦 3以及辅助支撑件2相连接。
    图2示出了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组件在连接被切断的屋架 下弦时,下弦连接件1、辅助支撑件2以及屋架下弦3的位置关系。 如图2所示,辅助支撑件2,即U型龙骨的腹板23位于屋架下弦3 的内侧,下弦连接件1的第二板件12位于屋架下弦3的外侧,U型 龙骨的第一翼缘21位于屋架下弦3的内侧,第一板件11位于屋架下 弦3的外侧。利用连接件,例如自攻钉,穿过第二板件12上的连接 通孔并穿透屋架下弦3和腹板23,将第二板件12、屋架下弦3和第 一翼缘21固定在一起。利用连接件,例如自攻钉,穿过第一板件11 上的连接通孔并穿透屋架下弦3和第一翼缘21,将第一板件11、屋 架下弦3和第一翼缘21固定在一起。并且,利用连接件,例如自攻 钉,穿过第三板件13上的连接通孔并穿透屋架下弦3,将第三板件 13和屋架下弦3固定在一起。
    这样,将被切断的屋架下弦合并在一起,并将屋架下弦的断开处 300布置在下弦连接件1的中间位置,通过连接件连接下弦连接件1、 断开的两段屋架下弦以及辅助支撑件,就将断开的两段屋架下弦牢固 地连接起来。
    为了使连接后的屋架下弦地更加牢固稳定,该连接组件还可以包 括下弦支撑件4,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下弦支撑件4为C型龙骨, 其与辅助支撑件2(U型龙骨)相垂直,并且该C型龙骨的腹板41 与U型龙骨的第二翼缘22相连接。下弦支撑件4具有一定长度,该 长度的设置需要考虑工程施工、运输方便以及安装快捷的要求,例如 长度可以是4200mm,其在相邻几个屋架下弦上延伸并与屋架下弦固 定在一起。这样,下弦支撑件4进一步增加了屋架下弦在断开处300 连接后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图3示出了下弦连接件1中第一板件11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 下弦连接件1中第二板件12的示意图,由于第三板件13与第二板件 12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因此不再示出。图5示出了下弦连接1的 横截面图。由图3-5可以看出,第一板件11的第一侧111与第三侧 113的长度为49.2mm,第一板件11的第二侧112与第四侧114的长 度为200mm;第二板件12的第一侧121与第三侧123的长度为65mm, 第二板件12的第二侧122与第四侧124的长度为200mm;第三板件 13的第一侧131与第三侧133的长度为65mm,第三板件13的第二 侧132与第四侧134的长度为200mm。并且,连接通孔的直径为5mm。
    如图3所示,在第一板件1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第一板件 11上沿其第一侧111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接通孔、第二行连接通孔、 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四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一行连接通孔距离第一 板件11的第一侧111的距离L1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 间距L2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板件11的 第二侧112和第四侧114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第一板件11上沿其 第三侧113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接通孔、第七行连 接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距离第一板件11 的第三侧113的距离L3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L4 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板件11的第二侧 112和第四侧114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且每行连接通孔中相邻两个 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L5为19.2mm。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通孔距离侧的距离是指连接通孔的中心距离 侧的距离,两个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是指两个连接通孔的中心之间的 距离,两列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是指同一行上两个连接通孔的中心之 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下面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在第二板件1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第二板件 12上沿其第一侧121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接通孔、第二行连接通孔、 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四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一行连接通孔距离第二 板件12的第一侧121的距离L1′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 距离L2′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件 12的第二侧122和第四侧124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第二板件12上 沿其第三侧123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接通孔、第七 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距离第二板件 12的第三侧123的距离L3′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 L4′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第二板件12的第二 侧122和第四侧124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且每行连接通孔中相邻两 个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L5′为25mm。
    第三板件13与第二板件12的形状、结构、大小均相同。因此, 第三板件13上沿其第一侧131依次设置有第一行连接通孔、第二行 连接通孔、第三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四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一行连接通 孔距离第三板件13的第一侧131的距离L1″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 通孔之间的距离L2″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 述第三板件13的第二侧132和第四侧134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第 三板件13上沿其第三侧133依次设置有第五行连接通孔、第六行连 接通孔、第七行连接通孔以及第八行连接通孔,其中第五行连接通孔 距离第三板件13的第三侧133的距离L3″为20mm且相邻两行连接通 孔之间的距离L4″为20mm,每一行连接通孔包括对称地设置在第三 板件13的第二侧132和第四侧134之间的两个连接通孔,且每行连 接通孔中相邻两个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L5″为25mm。
    需要指出的是,在连接被切断的屋架下弦时,将屋架下弦的断开 处300布置在下弦连接件1的中间位置。即,屋架下弦的断开处300 同时位于下弦连接件1的第一板件11的第四行连接通孔与第五行连 接通孔中间、第二板件12的第四行连接通孔与第五行连接通孔中间, 以及第三板件13的第四行连接通孔与第五行连接通孔中间。并且, 辅助支撑件2也关于下弦连接件1对称地布置。如图1中所示,辅助 支撑件2的中线200位于第二板件12的第四行连接通孔与第五行连 接通孔中间,以及第三板件13的第四行连接通孔与第五行连接通孔 中间。
    下弦连接件1中第一板件11、第二板件12以及第三板件13的 板件厚度较厚,以保证能能将切断的屋架下弦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例 如,板件厚度可以是1.6mm,如图5中所示。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通过将下弦连 接件1、辅助支撑件2以及屋架下弦3相应部位相连接,将切断的屋 架下弦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冷弯薄壁型钢房屋运输的便利性与 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上面关于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组件中下弦连接件、辅助支撑 件以及下弦连接件所包括的各板件的描述,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 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 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 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 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连接 屋架 下弦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连接屋架下弦的连接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572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