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模块式漂浮船只港口组件.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1453177
  • 上传时间:2018-06-16
  • 格式:PDF
  • 页数:30
  • 大小:1.5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06889.4

    申请日:

    2008.08.14

    公开号:

    CN101808890A

    公开日:

    2010.08.1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3B 35/44申请公布日:201008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B 35/44申请日:20080814|||公开

    IPC分类号:

    B63B35/44; B63C1/02

    主分类号:

    B63B35/44

    申请人:

    E-Z码头公司

    发明人:

    达斯廷·艾梅尔; 柯蒂斯·唐斯

    地址:

    美国密苏里州

    优先权:

    2007.08.16 US 60/956,215; 2008.05.22 US 12/125,206; 2008.05.22 US 12/125,53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代理人:

    周艳玲;罗正云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允许设计者开发期望构造的港口组件。该系统包括进入构件、延伸构件和舱壁。所述进入构件包括具有进口分段的船架;并且所述延伸构件具有延伸所述延伸构件全部长度且在该延伸构件的相对两端处敞开的船架。舱壁位于所述进入和/或延伸构件上的期望位置以限定船只接纳船架的前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漂浮船只港口,包括上表面、底表面、侧表面、前表面和后表面;形成在所述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的船架;所述船架由一对相对的向内倾斜壁限定;沿所述船架壁定位的多个滚轮插座和接纳在所述滚轮插座中的滚轮;和 能安装到所述港口的分立的舱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包括沿所述船架的中心延伸的船架槽,所述船架槽被定位在所述倾斜壁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包括处于所述港口的后端的进口分段;所述进口分段包括从所述船架的后端向后倾斜的斜坡;所述斜坡具有限定所述进口分段的进口的后端,当所述港口漂浮在水中时,所述斜坡的所述后端处于或低于水平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斜坡由朝向所述斜坡的纵向中心向内倾斜的一对斜坡壁限定;所述斜坡壁各自均包括外部分段和内部分段;所述内部分段具有比所述外部分段大的倾度。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包括处于所述进口分段的后端的切口和处于所述进口分段的上、前端的第二滚轮插座;所述港口包括安装在所述切口和所述第二滚轮插座中的第二滚轮;所述切口和第二滚轮插座被大致居中地定位在所述港口的侧面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当所述港口漂浮在水中时,安装在所述切口中的所述滚轮处于或低于水平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船架延伸所述港口的全部长度;所述船架在所述港口的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都是敞开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舱壁为整舱壁;所述舱壁基本上延伸所述港口构件的宽度;所述舱壁包括上表面、前表面、后表面、侧表面和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被成形为与所述港口的上表面基本上互补,以使所述舱壁被搁靠在所述港口的上表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港口包括沿所述船架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甲板表面;所述舱壁底表面包括平坦表面和向内倾斜表面,所述平坦表面具有的宽度约等于所述港口的甲板表面的宽度,且所述向内倾斜表面对应于所述港口的所述船架壁。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船架包括基本上延伸所述船架的长度的槽;所述船架槽沿所述舱壁倾斜表面之间延伸;所述肋被成形为与所述船架槽互补。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舱壁后表面包括船首接纳区域,该船首接纳区域包括由向下倾斜的大致U形部分连接的一对向外和向下倾斜壁;使得所述船首接纳区域近似于私人船只的船首的形状。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舱壁可移除地安装到所述港口。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港口包括在所述上表面中、接近所述港口的所述前端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舱壁的顶表面、前表面、侧表面、后表面和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被成形为与所述港口船架的上表面互补;所述后表面包括船只船首接纳区域;所述船首接纳区域被成形为近似于船只的船首;所述舱壁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底表面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柱;所述舱壁的柱的尺寸和位置适于被接纳在所述港口的上表面的孔中。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舱壁具有的长度使得所述舱壁覆盖一对滚轮中的滚轮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舱壁包括在所述舱壁的下表面中的凹进;所述凹进被定位成与所述滚轮对齐且在尺寸上适于在所述舱壁被放置在所述港口上时接纳所述滚 轮。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舱壁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上的把手。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舱壁的平坦的顶表面延伸在所述把手的前面。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其中所述把手的前向表面与所述舱壁的前向表面齐平;以及所述把手和舱壁的所述前向表面共同限定所述舱壁的基本上垂直的前端。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包括系链,用于将所述舱壁固定到所述港口。
    19: 一种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进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进入构件包括前端、后端、侧部、底表面和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包括进口分段和由一对相对的向内倾斜壁限定的船架;所述船架在所述进入构件的所述前端处是敞开的;所述进口分段从所述船架的后部延伸到所述进入构件的所述后端;所述进入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进入构件的所述侧部和前端的连接器插座; 至少一个延伸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延伸构件包括前端、后端、侧部、底表面和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包括由一对相对的向内倾斜壁限定的船架;所述船架延伸所述延伸构件的全部长度;所述船架在所述延伸构件的所述前端和后端是敞开的;所述延伸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延伸构件的侧部、前端、后端其中之一或更多处的连接器插座; 至少一个舱壁,所述舱壁能选择性地位于一个或更多所述港口构件中;和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能被接纳在两个港口构件的对齐的连接器插座中以将所述港口构件连接在一起; 由此,所述进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延伸构件和所述舱壁能够前后直排地和/或左右并排地连接在一起以提供期望组合和构造的港口组件。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舱壁为整舱壁;所述舱壁基本上延伸所述港口构件的宽度;所述舱壁包括上表面、前表面、后表面、侧表面和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被成形为与所述港口的上表面基本上互补,以使所述舱壁被搁靠在所述港口的上表面。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港口包括沿所述船架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甲板表面;所述舱壁的底表面包括平坦表面和向内倾斜表面,所述平坦表面具有的宽度约等于所述港口的甲板表面的宽度,且所述向内倾斜表面对应于所述港口的所述船架壁。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船架包括基本上延伸所述船架的长度的槽;所述船架槽沿所述舱壁倾斜表面之间延伸;所述肋被成形为与所述船架槽互补。
    23: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舱壁后表面包括船首接纳区域,该船首接纳区域包括由向下倾斜的大致U形部分连接的一对向外和向下倾斜壁;使得所述船首接纳区域近似于私人船只的船首的形状。
    24: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舱壁可移除地安装到所述港口。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港口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接 近所述港口的所述前向端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舱壁的顶表面、前表面、侧表面、后表面和底表面;所述底表面被成形为与所述港口船架上表面互补;所述后表面包括船只船首接纳区域;所述船首接纳区域被成形为近似于船只的船首;所述舱壁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底表面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柱;所述舱壁的柱的尺寸和位置适于被接纳在所述港口上表面孔中。
    26: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舱壁具有的长度使得所述舱壁覆盖至少一对滚轮;所述舱壁包括位于所述舱壁的下表面中的凹进;所述凹进被定位成与所述滚轮对齐且在尺寸上适于在所述舱壁位于所述港口上时接纳所述滚轮。
    27: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舱壁包括位于所述上表面上的把手。
    28: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包括系链,用于将所述舱壁固定到所述港口。
    29: 一种漂浮船只港口,包括: 上表面、底表面、侧表面、前表面和后表面; 形成在所述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的船架;所述船架由一对相对的向内倾斜壁限定; 沿所述船架的壁定位的多个滚轮插座和接纳在所述滚轮插座中的滚轮; 处于所述港口的后端的进口分段;所述进口分段包括从所述船架的后端向后倾斜的斜坡;所述斜坡具有限定所述进口分段的进口的后端,当所述港口漂浮在水中且当船只不在所述船架中时,所述斜坡的所述后端处于或低于水平面。
    3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所述斜坡由朝向所述斜坡的纵向中心向内倾斜的一对斜坡壁限定,所述斜坡壁各自均包括外部分段和内部分段;所述内部分段具有比所述外部分段大的倾度。
    31: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包括处于所述进口分段的后端的切口和安装在所述切口中的后部滚轮;当所述港口漂浮在水中且当船只没有在所述船架中时,所述后部滚轮处于或低于水平面。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包括处于所述进口分段的上、前端的斜坡插座;所述港口包括安装在所述斜坡的滚轮插座中的斜坡滚轮。
    33: 一种漂浮船只港口,包括: 上表面、底表面、侧表面、前表面和后表面; 形成在所述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的船架;所述船架由一对相对的向内倾斜壁限定; 沿所述船架壁定位的多个滚轮插座和接纳在所述滚轮插座中的滚轮; 处于所述港口的后端的进口分段;所述进口分段包括从所述船架的后端向后倾斜的斜坡;所述斜坡由一对向内倾斜表面限定;所述港口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标识表面;所述至少一个标识表面从所述斜坡的倾斜表面的外边缘向下和向后倾斜,使得当从侧面和端面观察所述港口时能够看到所述标识表面。
    34: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中包括位于所述标识表面上的指示标记。
    35: 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包括位于所述标识表面上的能见度加强器。
    36: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漂浮船只港口系统,所述能见度加强器包括光反射元件或发 光元件。

    说明书


    模块式漂浮船只港口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8月16日递交的名称为模块式漂浮船只组件的美国临时申请60/956,215、于2008年5月22日递交的名称为模块式漂浮船只港口组件的美国申请12/125,539以及于2008年5月22日递交的名称为用于船只港口和升船机的滚轮的美国申请12/125,206的优先权,所有这些申请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关于联邦资助研究或开发的声明

        不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私人和小型船只的漂浮码头或港口,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私人船只的模块式港口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很多漂浮船只港口和升船机的制造商。但是,小船停靠区的港口/升船机区域的定制化能力由于大多数目前可用的船只港口/升船机的设计而受到限制。包括港口的小船停靠区或码头的拥有者从码头制造商那里寻求越来越多的多功能性,以使得小船停靠区或码头能被容易地组装为各种不同构造。因此,希望具有一种船只港口/升船机模块,其允许小船停靠区的港口/升船机区域的设计更加定制化。

        【发明内容】

        简而言之,提供一种漂浮船只港口系统,其允许设计者开发期望构造的港口组件。该系统包括进入构件、延伸构件和舱壁。

        进入构件包括前端、后端、侧部、底表面和上表面。进入构件限定船架,且进口分段在该进入构件的上表面上。进口滚轮位于进口分段的后部。当港口漂浮在水中时(且当没有船只被接纳在该构件上时),进入构件被设计成使得安装在进口分段后部的滚轮处于或低于水平面。进入构件还可提供有标识表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标识表面在进入构件的后端,并向下和向后倾斜,使得当从侧面和端面观察港口时能够看到标识表面。标识表面能够提供有指示标记或能见度加强器。例如,所述能见度加强器可以为光反射元件或发光元件。

        延伸构件包括前端、后端、侧部、底表面和上表面。延伸船架形成在延伸构件的上表面中。延伸构件船架延伸所述延伸构件的全部长度并位于该延伸构件的前端和后端。

        进入和延伸构件能够串联地或平行地连接。而且,在单个港口系统中能够使用任意期望数量的进入和延伸构件。因此,港口系统能够包括单一进入构件;前后直排地结合的一个进入构件和一个延伸构件;头对头结合的两个进入构件;前后直排地结合的成对的进入构件和延伸构件,所述成对的进入构件和延伸构件平行地结合,等等。

        舱壁选择性地可位于进入和延伸构件上。舱壁可以是整舱壁或小舱壁。整舱壁的尺寸适于基本上延伸港口构件的宽度。其包括上表面、前表面、后表面、侧表面和底表面。底表面被成形为与港口上表面基本上互补,使得舱壁被停靠在港口构件的上表面上。舱壁的后表面限定船首接纳区域,该船首接纳区域包括由向下倾斜的大致U形部分连接的一对向外和向下倾斜壁,使得该船首接纳区域近似于私人船只的船首的形状。

        小舱壁被设计成易于从港口构件上移除。为方便于此,小舱壁提供有从其底表面延伸的柱,且港口构件包括接纳该舱壁柱的柱孔。小舱壁包括把手,系链可被紧固到该把手,使得小舱壁能够被拴系到港口。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滚轮与连接元件的港口进入构件的透视图;

        图2是港口进入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港口进入构件的侧视图;

        图4是港口进入构件的后视图;

        图5是港口进入构件的前视图;

        图6是没有滚轮的港口进入构件的俯视图;

        图6A至图6D分别是沿图6的线A-A、B-B、C-C、D-D截取的港口进入构件的截面图,其中斜线阴影区域为空白或中空区域;

        图7是港口进入构件的仰视图;

        图8是港口进入构件的仰视透视图;

        图9是港口延伸构件的俯视透视图;

        图10是港口延伸构件的仰视透视图;

        图11是港口延伸构件地侧视图;

        图12是港口延伸构件的前视图;

        图13是港口延伸构件的后视图;

        图14是用于港口构件的整舱壁的后视透视图;

        图15是整舱壁的前视透视图;

        图16是整舱壁的侧视图;

        图17是整舱壁的仰视透视图;

        图18A至图18D是整舱壁的可替换设计的后视透视图、仰视透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19是用于港口构件的小舱壁的后视透视图;

        图20是小舱壁的前视透视图

        图21是小舱壁的后视图;

        图22是小舱壁的侧视图;

        图23是小舱壁的仰视图;

        图24是小舱壁的仰视透视图;

        图25A至图25C分别是小舱壁的可替换实施例的仰视透视图、俯视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26A至图26B是尺寸介于图18至图23和图24A至图24C的舱壁之间的第二可替换小舱壁的俯视透视图和仰视图;

        图27A和图27B分别是进入构件和延伸构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该进入构件和延伸构件前后直排地连接在一起且提供有在进入构件前部的小舱壁和在延伸构件前部的整舱壁;

        图28A至图28F显示港口构件和舱壁的一些可能不同的构造的视图;和

        图29A至图29D是组装至或连接到码头构件的港口构件的可能构造的平面图。

        整个附图的数幅图片将使用对应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的说明通过示例且并非限制的方式解释本发明。该描述将清楚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并描述了本发明的数个实施例、适配方式、变化方式、可替换方式和用途,包括目前我们认为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仅限于在以下描述和所示附图中提出的部件的结构和布置的细节。本发明允许其他实施例,且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实践或执行。同样可以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应该认为是限制的目的。

        私人船只港口系统10(图26A)包括港口进入构件20、延伸构件220、整舱壁300和小舱壁350、350’、350”。图26A中所示的小舱壁为小舱壁350”。港口构件20、220和舱壁300、350、350’、350”可全部由塑料模制而成且为中空。因此,它们可漂浮。如以下所述,港口构件20、220可接收任意舱壁。而且,港口构件可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如由图27A至图27F可见的多种构造,并能并入码头组件中,码头组件的示例将在下面讨论并显示在图28A至图28D中。虽然船只港口系统10被描述为用于私人船只(PWC),但是港口系统10也可用于其他船只,包括小船。

        港口进入构件20大体上显示于图1至图8中。港口进入构件20包括上表面22、侧壁24、前端壁26、后端28和底表面30。港口进入构件20被模制成提供较高的出水高度,以使停靠在港口构件上的PWC露出水面。虽然港口进入构件20具有较高的出水高度,但是港口构件的整体高度(也就是侧壁的高度)基本上等于码头构件的高度,港口构件可被连接到该码头构件(如图28A至图28D所示)。

        上表面22限定船架32、上甲板表面34和在该港口进入构件后部的倾斜进口或斜坡分段37。例如,如由图4可见,上甲板表面34稍微凹进而低于船架32的外侧。甲板表面34可提供有牵引加强垫35(图1)或类似物。此外,甲板表面可提供有网纹区域35a(图6)。垫35被示出为沿甲板34的中心分段延伸且其长度约为船架32的长度的一半。当然,如果需要的话,垫35可以更短或更长。多个槽33横穿上甲板表面34延伸,大致垂直于港口构件20的侧面24。

        船架32由一对壁36限定,该壁36向下和向内地倾斜至槽38,槽38从港口进入构件20的前端向后延伸至进口分段37的前向端。船架壁36的倾斜大致对应于船只外壳的横向斜升角(dead rise)。如于2008年5月22日递交的名称为“用于船只港口和升船机的滚轮”的共同未决申请12/125,206中所述,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为了容纳较多数量的船只,船架壁36的倾斜对应于普通船只外壳的横向斜升角度的中值。如图6A的截面图所示,槽38的底部大致水平。因此,船架32没有从前到后倾斜,而是大致水平的。

        多个滚轮插座40形成在船架壁36中。可以看出,滚轮插座40成对形成(即,两个插座,二者分别位于每个船架壁36上且彼此对齐)。滚轮插座40被示出为沿船架32的长度均匀地间隔,最前面的插座稍微向后间隔离开前壁26。滚轮插座40接纳滚轮50。滚轮插座40优选根据先前提到的专利申请12/125,206中提出的相关描述而成形,该描述通过引用并入于此。此外,滚轮50优选为在先前提到的专利申请12/125,206中描述的滚轮,该描述通过引用并入于此。特别地,滚轮50具有轮轴56,且插座40具有轮轴接纳槽48。插座轮轴接纳槽48和滚轮轮轴56的尺寸使得滚轮50能被搭扣配合至插座40。因此,如果需要的话,滚轮能容易地从插座上移除,且不用使用工具。将滚轮50从插座44上移除的能力加强了构造(或重新构造)码头和包括港口构件20、220的港口组件的能力。如图4所示,滚轮50延伸超过船架表面36很多。事实上,大约一半滚轮超过船架壁36。

        港口构件包括一对形成在船架壁36中、与最前面的滚轮插座稍微向后间隔开的孔51(图2)。孔51底部关闭,并因此设置排流口51a。如图6D所示,孔51具有稍微弯曲的壁,使得孔51的圆周朝孔51的底部减小。虽然孔51具有向下弯曲的壁,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孔51可为大致圆柱形。而且,孔51可以为任意希望的多边形。

        此外,港口构件20包括位于孔51稍前面且位于最前面的滚轮插座40稍后面的一对柱孔53。如图6B所示,柱孔53具有上部分段53a和下部分段53b。下部分段53b具有向上和向内渐缩的侧壁53c。也就是,下部分段53b的在港口构件20底部的直径大于在两个柱孔分段53a和53b之间的接合处的直径。柱孔上部分段53a的直径大于下部分段53b的直径,因此,肩部53d形成于两个柱孔分段的接合处。柱孔53的在肩部53d处的直径的尺寸适于允许墩柱(pier post)通过孔53,并当水平面改变或响应港口构件20处的波动作用时允许港口构件20相对于墩柱在水表面上下漂浮。柱孔53被示出为大致圆柱形以与常用的柱的形状对应。但是,如果需要的话,柱孔53可以是其他构造(即,方形、三角形等),只要柱孔52的尺寸和形状允许墩柱从其中通过,并当水平面响应港口构件所在的水体的水深的变化或适应波动作用而改变时允许港口构件相对于墩柱垂直地移动。

        处于港口构件20的后端的进口分段37相当宽。可以看出,在进口分段的后端,进口分段基本上延伸横跨港口构件宽度的百分之八十。进口分段由从表面57延伸的一对向后和向内倾斜的表面54限定(图2)。表面57从斜坡表面54的外端向下、向外和向后地倾斜。在图3和图4中最佳显示,当从侧面或端面观察港口构件时,向下和向外倾斜的表面57明显可见。因而,表面57对于水上的乘船者可见。因此,表面57可例如用作放置标识或其他商标标识M的位置。此外,表面57能用于反射元件、光或者辨别标记(例如一系列港口的港口编号)。表面54限定通向船架32的斜坡。实际上,表面54包括外部54a和内部54b。内部54b的向内或侧向倾度大于外部54a的向内或侧向倾度,且内部54b被槽58分开。槽58从进口分段的后边缘向前延伸基本上进口分段的长度。

        切口60(图6)形成在港口进入构件的后边缘28中。切口60相对于后边缘、港口进口分段37和进口槽58的宽度大致居中。倾斜表面62形成在切口60的相对两侧。轮轴接纳狭槽64形成在所述表面中。滚轮66(图4)安装于切口60中。轮轴68延伸通过滚轮66并被接纳在轮轴接纳狭槽64中。板70覆盖狭槽64以将轮轴保持在狭槽中,并由此将滚轮66保持在切口60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滚轮66具有可变直径,使得滚轮的直径从滚轮的外端朝中心减小。滚轮66在其中心包括有效地将滚轮66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的沟槽66a。进口分段37的壁54的长度和向后倾度使得当港口构件20为空(即,在港口构件上没有船只)时滚轮66处于水平面,或甚至低于水平面。因为进口分段的后端(即,港口构件的边缘28)处于或低于水平面,且因为滚轮66处于或低于水平面,所以更易于将PWC驱动到港口构件20上。

        另一个滚轮插座70(图6)位于进口分段37和船架36的接合处。滚轮插座70分别相对于港口构件20和船架以及进口分段槽38和58居中。滚轮插座70在俯视图中为大致矩形。肩部72(图6A)形成于该插座的相对两侧;且轮轴接纳狭槽74形成于每个肩部中。插座70还包括排水孔76。轮轴上的滚轮77(图2)被安装在插座70中。滚轮通过紧固到袋形肩部72上的板80而保持在适当位置。滚轮77基本上等同于滚轮66,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港口构件20的侧壁24和前端壁26包括大致垂直于港口侧壁24的高度延伸的多个槽82。当两个港口构件20左右并排地连接时,或当港口构件20与码头构件相邻时,相邻构件的槽82大致对齐。因此,槽82将限定相邻构件之间的排水孔以提供另外的水道将水从港口构件20的表面流走。

        每个侧壁24还包括把手区域84(图1)。把手区域84由侧壁24中的大致梯形凹进限定。可以看出,一个把手区域84靠近港口构件的前部形成,以及另一把手区域靠近港口构件船架分段的前向端形成。把手区域84为人们提供当安装港口构件或将港口构件从水中移出时提升港口构件的区域。在每个把手区域84上方形成孔86。孔86为夹板(cleat)提供用于将夹板连接到港口构件20的位置。在夹板位置,也可以将绳索或绳圈固定到港口构件20的一个或更多孔86。如果将绳索或绳圈紧固到港口构件,则将绳索穿过孔86,并在孔的相对两侧的绳索中形成结。

        最后,侧壁24和前壁26包括连接器插座88。该连接器插座接纳连接器90,在图1中显示了两个连接器90。连接器90可形成为与连接器插座88互补。连接器插座和连接器基本上与美国专利5281055中所示和描述的相同,但是也可以与美国专利7243608中所示和描述的相同。两个专利的连接器的描述通过引用并入于此。大体上,连接器包括通过较窄的分段连接到一起的一对球形端。如图2中所示,连接器具有大致“狗骨头”的形状。但是,连接端部可以为任意其他期望的形状,只要连接器能够防止被水平地从连接器插座88拔出即可。连接器可以为单一部件,如上面提到的美国专利7243608所示,或者,连接器可以包括由杆90c连接的上部和下部90a、90b,如图5中所示。在后者的情况下,连接器插座包括由槽88c连接的上插座部和下插座部88a、88b。另外的连接器插座88位于港口构件的后端、后部把手区域84的后面和前壁的中心。这些连接器插座仅在港口的底部具有插座,因此不用于将两个港口构件连接在一起或将一个港口构件连接到码头构件。相反,这些连接器插座被提供用于将附件(例如盖、遮篷、存储箱、轻型杆等)紧固到港口构件20。

        港口构件20的底部30(图7和图8)有些类似于通过引用并入于此的美国专利7069872中显示和描述的港口的底部。该底部30包括沿港口底部30的中心延伸基本上港口底部30的全部长度的延长槽92。数个分隔开的圆锥形标识94形成于槽92中。交叉槽96横跨并大致垂直于延长槽92延伸。交叉槽96基本上比延长槽92短。多个侧向延伸、大致矩形的凹进98形成于延长槽92的相对两侧。矩形凹进98大致位于滚轮插座40下面。凹进具有稍微向内倾斜的侧壁和端壁。此外,上表面98a从内端向外端倾斜,使得凹进的较接近槽92的端壁比凹进的较接近港口端壁24的端壁短。一对纵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凹进100a、100b位于港口甲板表面34之下。凹进100a、100b大致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凹进100b(其在凹进100a前面)比凹进100a更长。凹进100a、100b具有大致垂直的端壁,但是侧壁稍微向内倾斜,使得凹进100a、100b的相对侧壁在凹进顶部比在凹进底部更为靠拢。凹进100a、100b具有横跨凹进100a、100b的上表面102a延伸的多个槽102。槽102大致等距离分隔开并在凹进的侧壁之间延伸。槽102的顶部接触港口构件20的顶表面22或者位于该顶表面的稍下方,并由此为港口上表面22提供一些支撑。另外的一对纵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凹进104位于延长槽92的相对两侧、靠近港口构件20的前端。凹进104大致位于最前面的滚轮插座40和孔51的下方以及在柱孔53之间。另外的一对侧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凹进106位于进口分段37下面。港口底部分别包括侧向和纵向延伸的肋或脊108a、108b。脊108a、108b形成一系列箱体。一些箱体围绕单一凹进,一些箱体围绕多个凹进,一些箱体不围绕任何凹进。一系列的脊勾画出延长槽92和交叉槽96的轮廓。

        最后,港口底部包括通向下表面112的倾斜壁110。倾斜壁110和下表面112与港口侧壁24和端部边缘28一起在进口分段37下方形成港口中的扩大中空分段(例如,在图6A中所示)。该扩大中空分段在港口构件20的进口提供增大的浮力。当船只被支承于港口构件中时,马达及船只的最重部分在船只的后部,且因此位于进口分段37上或者接近进口分段37。因此,该扩大中空分段为船只的最重部分提供增大的浮力。

        如前所述,港口构件20为中空的,且因此有浮力并支撑船只。底表面30中的各个凹进为港口构件提供额外的稳定性以减小港口构件的例如响应小波浪的摇动。

        港口延伸构件220大体上示于图9至图13中。港口延伸构件220基本上类似于进入构件20,因此将不再特别详细地描述。港口延伸构件220包括顶表面222、侧壁224、前壁226、后壁228和底表面230。顶表面222包括基本上与进入构件20的船架32相同的船架232;但是延伸港口的船架232延伸该延伸构件220的全部长度(并通出延伸构件的前壁和后壁)。因为船架232比船架32长,因此船架232包括与滚轮插座40相同的更多滚轮插座240。在船架232的任一侧面,延伸构件220包括甲板表面234。在船架的前向端,延伸构件220包括孔251和柱孔253。侧面224和前面226的结构与港口进入构件20的侧面24和前面26相同,因此将不再描述。所示的后壁228为大致V形。也就是,与前壁不同,后壁不具有笔直或平坦的底部,后壁的底边缘大致平行于后壁的顶边缘。如图10和图11所示,延伸底部包括向下和向后倾斜表面250以及由大致平坦的表面254分开的向下和向内倾斜表面252。表面250、252、254与后表面228一起限定扩大中空区域以在港口延伸构件220的后部提供更多浮力。

        延伸构件包括位于前壁、后壁和侧壁的连接器插座288。连接器插座288与进口构件20的插座88相同。因此,延伸构件可前后直排或左右并排连接到一起,或者,延伸构件能连接到进入构件的前部以形成延长的串联港口组件。

        如前所述,港口系统包括可位于港口构件20、220上的两个舱壁。第一舱壁为整舱壁300,第二舱壁为较小舱壁350、350’、350”。整舱壁300用来被本质上固定到港口构件。虽然整舱壁能被移除,但是不意味着经常被移除。然而,较小的半舱壁350、350’、350”用来定期移除。

        整舱壁300(图14至图17)包括顶表面302、侧表面304、前表面306、后表面308和底表面310。舱壁的宽度与港口构件20、200的宽度相等,长度足以覆盖进口构件20的前面的两个滚轮插座40或延伸构件220的最前面的滚轮插座240。顶表面大致平坦,且包括横跨顶表面延伸的槽311。柱孔312从顶表面延伸通到底表面。当柱孔312位于两个港口构件的任一个上时,位于舱壁300上的柱孔312分别与港口进口构件或延伸构件的柱孔53、253对准。与柱孔53、253一样,柱孔312具有上部分段312a和下部分段312b,下部分段312b的直径比上部分段312a的直径小。因此,在上部分段312a的底部形成肩部312c。连接器插座314位于舱壁的前面和侧面。连接器插座314的形状与连接器插座88的形状相同,且当连接器插座314位于进口构件20或延伸构件220上时,连接器插座314被定位为与进口构件20或延伸构件220的前部连接器插座和侧部连接器插座垂直地对齐。虽然,舱壁300显示为具有大致平坦的顶表面302,但是该顶表面能够进行各种修改使得该表面并非全部平坦的。例如,在顶表面的一部分中能够形成存储隔间。这种存储隔间在顶表面302上代表凸起的区域。

        后表面308在舱壁300的外端具有大致垂直壁分段320。这些垂直分段的宽度约等于进入构件20和延伸构件220的甲板表面34、234的宽度。壁分段320由大致V形的分段322连接,V形分段322由一对向外和向下倾斜壁324限定,壁324由同样向下倾斜的大致U形部分326连接。因此,壁324在垂直面和水平面中都倾斜。V形分段322的倾斜形状近似于例如PWC等船只的船首的形状。

        舱壁300的底表面310被成形为与港口进入构件20和延伸构件220的上表面22、222互补。为此,底表面在端部具有外部大致水平的表面330,水平表面330的尺寸适于遮盖进入构件20和延伸构件220的甲板表面34、234。因为甲板表面34、234低于船架壁36、236的外端,所以舱壁300具有从外部表面330的内边缘向上弯曲或倾斜的表面332。表面334从表面332的内边缘对角地向内和向下延伸。表面334的倾度和形状基本上对应于船架壁36、236的倾度和形状。倾斜表面334的内端由肋336连接,肋336被成形为与船架槽38大致互补。

        在使用时,整舱壁300置于港口构件(进口构件20或者延伸构件220)上,舱壁的前向端与构件20、220的前向端26、226齐平。如前所述,舱壁的底表面330的形状对应于港口构件的上表面。因此,肋336将被接纳在船架槽38中,且表面330和334大致停靠在其对应的港口构件20、220的表面34、234和36、236上。港口构件上的舱壁300的装配帮助将舱壁柱孔312与港口构件20、200的柱孔53、253对准,并将连接器插座314与港口构件连接器插座88、288对齐。舱壁300通过连接器90被紧固到港口构件20、220。当具有舱壁300的港口构件被连接到另一个港口构件20、220时,或当港口构件被连接到码头构件时,能够使用整连接器90(即,如图1中所示的整个狗骨头连接器)。如果港口构件单独使用,那么能够使用半连接器,例如该半连接器被用于将附件连接到港口构件或码头构件。如前所述,舱壁300的底表面330与港口构件的上表面22、222相邻。因此,位于舱壁之下的滚轮插座在其中不能有任何滚轮;否则滚轮将妨碍将舱壁置于港口构件上。舱壁底表面330能够设置有可接纳被舱壁覆盖的滚轮的凹进。这将消除由于整舱壁300的安装而移除滚轮的需求。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移除与舱壁最接近的滚轮。在该示例中,港口能够设置有可以搭扣配合到适当位置以覆盖插座的盖板(未显示)。

        图18A至图18E中显示可替换的整舱壁300”。舱壁300(图14至图17)与舱壁300”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接纳船只的船首的V形分段322’的形状或构造。如图18C和图18D中最佳可见,船首接纳分段322’包括通往较窄内部322b的第一或进入部322a。弯曲部326’连接内部322b的端部。进入部322a由一对向内倾斜壁324a限定,且内部322b由一对更锐角度的壁324b限定。最终,内部壁324b由上部327a和下部327b限定。下部327b更加垂直地定向,上部327a从舱壁300’的甲板表面向内倾斜。最后,杆325在内部322b的壁之间延伸在弯曲部326正前面。此外,如图所示,舱壁的甲板表面设置有网纹表面。

        图19至图24中显示小舱壁350。舱壁350被设计为可易于移除,这将在下面描述。如前所述,舱壁350比整舱壁300小,且其宽度约等于船架32、232的宽度。舱壁350具有大致平坦的顶表面352、向后和向下倾斜的前表面354、侧边缘356、后表面358和底表面360。孔361从顶表面352延伸通过舱壁到底表面360。孔361根据需要能够容纳固定件(例如螺栓、螺钉或类似物)以将舱壁350固定到港口构件20、220。

        把手构件362从顶表面向上凸出。把手构件在其底部的前后宽度大约为舱壁顶表面的前后宽度的一半。把手构件的前表面具有上部大致垂直分段364a和弯曲为接触舱壁上表面352的下部分段364b。把手构件后表面形成舱壁后表面358的一部分。把手构件/舱壁后表面358从其外部边缘向内弯曲且从上部边缘向下和向后弯曲。为此,表面358近似于例如PWC等船只的船首的形状以接纳船首。如图27A所示,后表面能够相当窄,使得在后表面的底部,后表面的宽度允许它装配在港口构件的滚轮插座之间。在该示例中,后表面本质上形成向后延伸的舌部。如图19和图22所示,接纳船只船首的后表面358不需要太长,且能够延伸至港口构件20、220的最前面的滚轮之间的近似中点。把手构件362在其顶部包括孔370。孔370位于把手构件上,且其尺寸使得使用者能够抓住把手构件并提升舱壁。

        拱形切口372形成于侧部边缘356中。舱壁350的宽度使得其能覆盖港口构件的柱孔53、253。因此,切口372被定位为与港口构件柱孔53、253对齐,使得柱孔不被舱壁350覆盖。此外,切口372能接合穿过柱孔的柱,且舱壁与柱孔的接合能够帮助将舱壁保持在港口构件上的适当位置。

        与舱壁300的底表面类似,底表面360被成形为与港口构件20、220的船架32、232互补。底表面包括位于甲板表面34、234顶部的小平坦表面374。底表面的大部分由向内和向下倾斜的表面376限定。与整舱壁300相同,小舱壁在其中心包括肋378,肋378被成形为与港口构件船架槽38互补,且当舱壁位于港口构件20、220上时被接纳在船架槽中。倾斜表面的倾度约等于船架表面36、236的倾度。为了便于将舱壁350定位在港口构件上,舱壁包括一对柱380,所述柱从倾斜表面376向下延伸并在位置、尺寸及形状上适于被接纳在港口构件20、220的孔51、251中。柱380的形状大致类似于港口构件孔51、251。柱380和孔51、251在平面图中均被示出为大致圆形。但是,如果需要的话,柱380可以是其他的形状(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等,只要柱380能够被接纳在港口构件20、220的孔51、251中即可。此外,舱壁包括在倾斜表面276中的凹进381,该凹进的尺寸和形状与滚轮插座40互补,且当舱壁350位于港口构件上时被定位成与滚轮插座40对齐。凹进381具有与滚轮插座40的弯曲表面相似的弯曲表面,使得当舱壁350位于港口构件上时滚轮50的顶部能被接纳在凹进381中。因此,将舱壁置于港口构件上不需要将滚轮50从港口构件上移除。相反,当舱壁350位于港口构件上时,在最前面的插座40中的滚轮50将被舱壁凹进381包围。如前所述,整舱壁300能够设置有相似的凹进。柱381与孔51、251的接合及切口372与支撑柱的接合使得舱壁350能易于从港口构件上移除,其理由将在下面描述。为了防止舱壁无意中丢失,舱壁能够被拴系到港口构件。例如,在系链的一端,系链(采用绳索、松紧绳等形式)可延伸穿过把手孔370,或者穿过舱壁350的边孔361之一,在另一端,系链可延伸穿过把手区域84之一的孔86。

        图25A至图25C显示小舱壁的可替换实施例。舱壁350’与舱壁350基本上相同。但是,舱壁350’窄得多(从前到后),且因此,顶部平坦表面352’没有延伸在把手分段362’的前面。因此,舱壁350’的前部为大致垂直面,并由把手的前表面364’和舱壁主体的前表面354’限定。舱壁350’的前后宽度在尺寸上使得舱壁350’不覆盖港口构件20、220的任何滚轮50。因此,底表面360’的倾斜表面376’不包括诸如舱壁350的滚轮接纳腔381等腔。因为舱壁350’比舱壁350小,所以舱壁350’较轻,且因此在港口构件20、220的正常使用期间更易于从港口构件20、220上移除。

        如前所述的舱壁350和350’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前后长度。前后长度可被改变为使得舱壁长度在两个舱壁350和350’的长度之间。在该示例中,这种舱壁可在把手362、362’的前面具有一些平坦的表面,但是这种平坦的表面与舱壁350的表面352不一样长。

        图26A至图26B显示另一可替换的小舱壁350”。舱壁350”的尺寸介于舱壁350和350’之间,且与小舱壁350和350’各有共同之处。舱壁350”的前后长度等于小舱壁350的前后长度。因此,当舱壁350”位于港口构件20、220上时,舱壁350”将覆盖港口构件上的最前面的滚轮。因此,与舱壁350相似,底部360”设置有被定位为与港口构件20、220的滚轮插座40、240对齐的袋部381”。考虑到该共同点,舱壁350”的底部360”与舱壁350的底部360相同。这可以从图26B与图23的对比中看出。与舱壁350’类似,舱壁350”具有平坦的前表面364”和从舱壁的后部边缘本质上延伸舱壁的长度的后表面358”。通过对比图26A和图25B可以看出,舱壁后表面358”较长且具有较小的倾度。事实上,舱壁后表面358”可被分为下部358a和上部358b。下部358a的倾度比上部358b的倾度更大;并且,事实上,下部358a的倾度大致对应于舱壁350的后表面的倾度。较缓的后表面358”为舱壁限定较长的船首接纳部分。这使舱壁能够接纳较多种类的船只。与舱壁350’类似,舱壁350”比舱壁350窄。因此,舱壁350”在侧部不需要切口以容纳墩柱。这将使得舱壁350”更易于定位在港口构件20、220上和从其中移除。但是,由于减小的左右并排的宽度,舱壁350”具有容纳袋部381”的向外延伸的突起,如图26B所示。

        如前所述,两种类型的港口构件(进口构件20和延伸构件220)的使用允许船只港口以多种方式构造。图27A至图27B显示前后直排地连接的进口构件20和延伸构件220。延伸构件220设置有整舱壁,进口构件20设置有小舱壁350”。这种构造允许两艘船只前后直排地存储到前后直排的港口组件上。为了允许第一(或前面)船只到港口组件上,小舱壁350”被提升而不挡道,然后船只能够被驱动到前后直排的港口上至前部位置。然后小舱壁能够重新处于进入构件20上,第二(或后面)船只能够驱动到港口上。如果小舱壁被拴系到港口进入构件20,那么,当船只被驱动离开港口组件时,能够允许小舱壁漂浮在水中而不担心舱壁松动。虽然该图片显示一个延伸构件22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延伸构件能够与进入构件20前后直排地连接以获得期望长度的港口组件。

        在其他构造中,进入构件能够单独与小舱壁350’(图28A)或整舱壁300(图28B)使用。在图27A至图27B(和图28D)中显示的构造中,在构件220中的整舱壁能够用小舱壁替代,如图28C所示。两个进入构件20能够头对头地连接在一起,其中可以没有舱壁、具有一个小舱壁、具有两个小舱壁(图28E)或者具有两个整舱壁(图28F)。如果两个进入构件头对头地连接在一起,没有舱壁或者只有一个小舱壁,那么该构造允许船只被驱动到港口组件上,然后向前驱动离开港口组件。这有利于对船只的维修。在图28A至图28E中,单独显示了港口组件。当小舱壁被使用时,在图28A至图28E中显示的港口组件使用小舱壁350’。其他的小舱壁350、350”的任一个也能够被使用。但是,舱壁350’额外的益处在于两个舱壁能够彼此相邻放置,如图28E所示。两个小舱壁350”也能够以相同的方式面对面地放置。

        在图29A至图29D中,港口组件显示为连接到港口结构或者组装为港口结构的一部分。如图29A至图29D所示,当港口构件头对头连接并设置有整舱壁300时,舱壁300的上表面成为码头表面的一部分以允许通至港口。事实上,如图29D中所示,到码头组件的过道被连接到整舱壁,而不是连接到组件的码头构件。

        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结构作出多种改变,这意味着包含在上述描述中和在相应附图中显示的事实将解释为示例作用而不是限制的意义。例如,虽然港口系统被描述为用于PWC,但是它也能够用于其它船只。小舱壁350能够更小,使得舱壁350不会延伸港口船架的全部宽度。在这个例子中,舱壁350仅覆盖成对滚轮中的滚轮的一部分。而且,根据舱壁在港口构件上的放置和滚轮在港口构件上的位置,舱壁350可以不覆盖任何滚轮。

    关 键  词:
    模块 漂浮 船只 港口 组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模块式漂浮船只港口组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531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