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管桩定位支架.pdf

  • 上传人:g****
  • 文档编号:1448397
  • 上传时间:2018-06-16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897.3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64786.5

    申请日:

    2014.09.28

    公开号:

    CN204151790U

    公开日:

    2015.02.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13/00申请日:20140928授权公告日:20150211终止日期:20150928|||授权

    IPC分类号:

    E02D13/00; E02D5/52

    主分类号:

    E02D13/00

    申请人:

    嘉兴市晋泉管桩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冯伟明

    地址:

    314100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天凝镇天洪公路18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代理人:

    周兵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定位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管桩定位支架,包括第二定位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端的支撑筒,第一固定装置、支架、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孔、第二调节轴、第二调节装置、调节板、第三固定装置、第三连接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支撑杆、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轴、调节辊和第二定位孔;管桩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孔进行初级定位,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辊对管桩进行进一步的调节,确保定位准确,安装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管桩定位支架,包括第二定位板(9)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上端的支撑筒(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上部且处于其侧壁内的第一固定装置(4)、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和所述支撑筒(5)上的支架(3)、设置于所述支架(3)的上端的第一定位板(1)、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中间的第一定位孔(2)、穿设于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内的第二调节轴(17)、旋设于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处于所述支撑筒(5)的外部的一端上的第二调节装置(16)、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处于所述支撑筒(5)的内部的一端上的调节板(18)、设置于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上的第三固定装置(15)、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5)和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上的第三连接装置(14)、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上端的第二固定装置(8)、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上的第二连接装置(7)、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14)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5)上的支撑杆(6)、设置于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的外部的第一调节装置(12)、沿着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2)的轴向穿设所述支撑筒(5)内的第一调节轴(11)、设置于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的下部且套设在所述第一调节轴(11)上的调节辊(13)和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中间的第二定位孔(10);所述第一定位孔(2)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0)均与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轴对齐,所述第一定位孔(2)的直径比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的直径大,所述第二定位孔(10)的直径比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的直径小;在所述支撑筒(5)侧壁上于所述支架(3)的安装位置的下方沿着所述支撑筒(5)的径向穿设有第二调节孔,在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向螺旋的凹设有第二调节内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二调节外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轴(17)通过所述第二调 节外螺纹与所述第二调节内螺纹相配合的方式旋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内;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16)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调节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延伸到所述支撑筒(5)的外部的一端旋设在所述第二调节安装槽内;所述调节板(18)包括设置于其两端的侧板头部(181)、凸设于其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一侧的侧板凸起部(183)和凹设于其主体的靠近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一侧的第四调节安装槽(183);所述侧板头部(181)与所述调节板(18)的侧壁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0°;所述侧板凸起部(183)的表面为球面形状,若干个所述侧板凸起部(183)沿着所述调节板(18)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为圆柱孔,所述调节板(18)的横截面为圆弧,所述调节板(18)沿着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的弯曲方向设置,若干列所述侧板凸起部(183)均匀的设置于所述调节板(18)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四调节安装槽(183)凹设于所述调节板(18)的靠近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一侧的侧壁内,安装后,所述第二调节轴(17)旋设于所述第四调节安装槽(183)内;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2)旋设于所述支撑筒(5)的外部上,所述第一调节轴(11)可旋转式的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2)内;所述调节辊(13)包括调节辊筒(133)、沿着所述调节辊筒(133)的轴向从其端面开始穿设于所述调节辊筒(133)的主体内的调节螺孔(131)、从所述调节辊筒(133)的侧壁开始沿着所述调节辊筒(133)的径向穿设于所述调节辊筒(133)的主体内的调节孔(132);所述调节孔(132)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0)的直径一致;所述调节螺孔(131)的靠近所述调节辊筒(133)的端面处设置有倒角,其远离所述调节辊筒(133)的端面的延伸到所述调节辊筒(133)的主体内的一端的内腔的侧壁上凹设有螺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件主体部分(43)、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43)的上端的导向部分(44)、沿着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43)的外圆周凹设于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43)的侧壁内的固定槽(42)、从所述导向部分(44)的上端面起沿着所述导向部分(44)的轴向凹设于所述导向部分(44)的侧壁内的夹紧槽和设置于所述夹紧槽内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夹紧槽内的直板(47)、设置于所述直板(47)的上端的斜板(46)和设置于所述斜板(46)的内侧壁上的夹紧部分(45);所述直板(47)与所述斜板(46)倾斜设置,所成夹角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140°;在所述夹紧部分(45)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凹设有若干夹紧凹槽,所述夹紧凹槽为半球状的凹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上凹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5)卡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槽内;在所述第二定位板(9)凹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卡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桩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6)端部设置有扁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穿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14)穿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5)上;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和所述连接部上;安装后,所述支撑杆(6)与所述支撑筒(5)的轴线所成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60°。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管桩定位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定位支架。
    背景技术
    通常管桩在安装时是直接将两个管子进行对齐,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因此对齐的效果不能有效保证,通常很难保证上下两个管桩弯曲轴向对齐,安装定位很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桩定位支架,解决管桩使用时定位不准确,安装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桩定位支架,包括第二定位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端的支撑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部且处于其侧壁内的第一固定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支撑筒上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的第一定位板、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中间的第一定位孔、穿设于所述支撑筒的侧壁内的第二调节轴、旋设于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处于所述支撑筒的外部的一端上的第二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处于所述支撑筒的内部的一端上的调节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的第三固定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和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的第三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端的第二固定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的第二连接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上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筒的侧壁的外部的第一调节装置、沿着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的轴向穿设所述支撑筒内的第一调节轴、设置于所述支撑筒的内腔的下部且套设在所述第一调节轴上的调节辊和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中间的第二定位孔;所 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与所述支撑筒的内腔轴对齐,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径比所述支撑筒的内腔的直径大,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比所述支撑筒的内腔的直径小;在所述支撑筒侧壁上于所述支架的安装位置的下方沿着所述支撑筒的径向穿设有第二调节孔,在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向螺旋的凹设有第二调节内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二调节外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轴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外螺纹与所述第二调节内螺纹相配合的方式旋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内;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调节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延伸到所述支撑筒的外部的一端旋设在所述第二调节安装槽内;所述调节板包括设置于其两端的侧板头部、凸设于其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侧的侧板凸起部和凹设于其主体的靠近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侧的第四调节安装槽;所述侧板头部与所述调节板的侧壁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0°;所述侧板凸起部的表面为球面形状,若干个所述侧板凸起部沿着所述调节板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所述支撑筒的内腔为圆柱孔,所述调节板的横截面为圆弧,所述调节板且沿着所述支撑筒的内腔的弯曲方向设置,若干列所述侧板凸起部均匀的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四调节安装槽凹设于所述调节板的靠近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侧的侧壁内,安装后,所述第二调节轴旋设于所述第四调节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旋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外部上,所述第一调节轴可旋转式的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内;所述调节辊包括调节辊筒、沿着所述调节辊筒的轴向从其端面开始穿设于所述调节辊筒的主体内的调节螺孔、从所述调节辊筒的侧壁开始沿着所述调节辊筒的径向穿设于所述调节辊筒的主体内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一致;所述调节螺孔的靠近所述调节辊筒的端面处设置有倒角,其远 离所述调节辊筒的端面的延伸到所述调节辊筒的主体内的一端的内腔的侧壁上凹设有螺纹。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主体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的上端的导向部分、沿着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的外圆周凹设于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的侧壁内的固定槽、从所述导向部分的上端面起沿着所述导向部分的轴向凹设于所述导向部分的侧壁内的夹紧槽和设置于所述夹紧槽内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夹紧槽内的直板、设置于所述直板的上端的斜板和设置于所述斜板的内侧壁上的夹紧部分;所述直板与所述斜板倾斜设置,所成夹角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140°;在所述夹紧部分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凹设有若干夹紧凹槽,所述夹紧凹槽为半球状的凹槽。
    其中,在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凹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卡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槽内;在所述第二定位板凹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卡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其中,在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有扁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穿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穿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上;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和所述连接部上;安装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筒的轴线所成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6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管桩定位支架,包括第二定位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端的支撑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部且处于其侧壁内的第一固定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支撑筒上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的第一定位板、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中间的第一定位孔、穿设于所述支撑筒的侧壁内的第二调节轴、旋设于所述第二调节轴 的处于所述支撑筒的外部的一端上的第二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处于所述支撑筒的内部的一端上的调节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的第三固定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和所述支撑筒的侧壁上的第三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端的第二固定装置、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的第二连接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上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筒的侧壁的外部的第一调节装置、沿着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的轴向穿设所述支撑筒内的第一调节轴、设置于所述支撑筒的内腔的下部且套设在所述第一调节轴上的调节辊和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中间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与所述支撑筒的内腔轴对齐,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径比所述支撑筒的内腔的直径大,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比所述支撑筒的内腔的直径小;在所述支撑筒侧壁上于所述支架的安装位置的下方沿着所述支撑筒的径向穿设有第二调节孔,在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向螺旋的凹设有第二调节内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二调节外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轴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外螺纹与所述第二调节内螺纹相配合的方式旋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内;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调节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轴的延伸到所述支撑筒的外部的一端旋设在所述第二调节安装槽内;所述调节板包括设置于其两端的侧板头部、凸设于其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侧的侧板凸起部和凹设于其主体的靠近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侧的第四调节安装槽;所述侧板头部与所述调节板的侧壁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0°;所述侧板凸起部的表面为球面形状,若干个所述侧板凸起部沿着所述调节板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所述支撑筒的内腔为圆柱孔,所述调节板的横截面为圆弧,所述调节板且沿着所述支撑筒的内腔 的弯曲方向设置,所述若干列所述侧板凸起部均匀的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四调节安装槽凹设于所述调节板的靠近所述第二调节轴的一侧的侧壁内,安装后,所述第二调节轴旋设于所述第四调节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旋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外部上,所述第一调节轴可旋转式的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内;所述调节辊包括调节辊筒、沿着所述调节辊筒的轴向从其端面开始穿设于所述调节辊筒的主体内的调节螺孔、从所述调节辊筒的侧壁开始沿着所述调节辊筒的径向穿设于所述调节辊筒的主体内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一致;所述调节螺孔的靠近所述调节辊筒的端面处设置有倒角,其远离所述调节辊筒的端面的延伸到所述调节辊筒的主体内的一端的内腔的侧壁上凹设有螺纹;使用时,管桩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孔进行初级定位,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辊对管桩进行进一步的调剂,确保定位准确,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桩定位支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辊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1-第一定位板;2-第一定位孔;3-支架;4-第一固定装置;42-固定槽;43-固定件主体部分;44-导向部分;45-夹紧部分;46-斜板;47-直板;5-支撑筒;6-支撑杆;7-第二连接装置;8-第二固定装置;9-第二定位板;10-第二定位孔;11-第一调节轴;12-第一调节装置;13-调节辊;131-调节螺孔;132-调节孔;133-调节辊筒;14-第三连接装置;15-第三固定装置;16-第二调节装置;17-第二调节轴;18-调节板;181-侧板头部;182- 侧板凸起部;183-第四调节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管桩定位支架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管桩定位支架,包括第二定位板9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上端的支撑筒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上部且处于其侧壁内的第一固定装置4、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和所述支撑筒5上的支架3、设置于所述支架3的上端的第一定位板1、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中间的第一定位孔2、穿设于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内的第二调节轴17、旋设于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处于所述支撑筒5的外部的一端上的第二调节装置16、设置于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处于所述支撑筒5的内部的一端上的调节板18、设置于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上的第三固定装置15、穿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5和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上的第三连接装置14、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上端的第二固定装置8、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上的第二连接装置7、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14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5上的支撑杆(6)、设置于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的外部的第一调节装置12、沿着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2的轴向穿设所述支撑筒5内的第一调节轴11、设置于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的下部且套设在所述第一调节轴11上的调节辊13和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9的中间的第二定位孔10;所述第一定位孔2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0均与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轴对齐,所述第一定位孔2的直径比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的直径大,所述第二定位孔10的直径比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的直径小;在所述支撑筒5侧壁上于所述支架3的安装位置的下方沿着所述支撑筒5 的径向穿设有第二调节孔,在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向螺旋的凹设有第二调节内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二调节外螺纹,所述第二调节轴17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外螺纹与所述第二调节内螺纹相配合的方式旋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内;在所述第二调节装置16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调节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延伸到所述支撑筒5的外部的一端旋设在所述第二调节安装槽内;所述调节板18包括设置于其两端的侧板头部181、凸设于其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一侧的侧板凸起部183和凹设于其主体的靠近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一侧的第四调节安装槽183;所述侧板头部181与所述调节板18的侧壁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0°;所述侧板凸起部183的表面为球面形状,若干个所述侧板凸起部183沿着所述调节板18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为圆柱孔,所述调节板18的横截面为圆弧,所述调节板18且沿着所述支撑筒5的内腔的弯曲方向设置,所述若干列所述侧板凸起部183均匀的设置于所述调节板18的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四调节安装槽183凹设于所述调节板18的靠近所述第二调节轴17的一侧的侧壁内,安装后,所述第二调节轴17旋设于所述第四调节安装槽183内;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2旋设于所述支撑筒5的外部上,所述第一调节轴11可旋转式的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12内;所述调节辊13包括调节辊筒133、沿着所述调节辊筒133的轴向从其端面开始穿设于所述调节辊筒133的主体内的调节螺孔131、从所述调节辊筒133的侧壁开始沿着所述调节辊筒133的径向穿设于所述调节辊筒133的主体内的调节孔132;所述调节孔132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0的直径一致;所述调节螺孔131的靠近所述调节辊筒133的端面处设置有倒角,其远离所述调节辊筒133的端面的延伸到所述调节辊筒133的主体内的一端的内腔的侧 壁上凹设有螺纹。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件主体部分43、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43的上端的导向部分44、沿着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43的外圆周凹设于所述固定件主体部分43的侧壁内的固定槽42、从所述导向部分44的上端面起沿着所述导向部分44的轴向凹设于所述导向部分44的侧壁内的夹紧槽和设置于所述夹紧槽内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夹紧槽内的直板47、设置于所述直板47的上端的斜板46和设置于所述斜板46的内侧壁上的夹紧部分45;所述直板47与所述斜板46倾斜设置,所成夹角大于等于120°,且小于等于140°;在所述夹紧部分45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凹设有若干夹紧凹槽,所述夹紧凹槽为半球状的凹槽。
    在所述支撑筒5的侧壁上凹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5卡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槽内;在所述第二定位板9凹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卡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在所述支撑杆6端部设置有扁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穿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装置14穿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5上;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8和所述连接部上;安装后,所述支撑杆6与所述支撑筒5的轴线所成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6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关 键  词:
    一种 定位 支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管桩定位支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4839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