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窗户型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扇形窗户型材.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476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CN204126476U(21)申请号 201420491019.6(22)申请日 2014.08.29E06B 3/26(2006.01)(73)专利权人天津市永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腾达工业园14号(72)发明人韩涛(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扇形窗户型材(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扇形窗户型材,位于下方的第一框架和位于上方的第二框架,两者通过连接框架予以固定,并形成整体,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水平支撑体,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三水平支撑体,第一竖直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扇弧支撑体和弯。
2、曲支撑体,第二框架包括第三竖直支撑体,第四水平支撑体,第五水平支撑体,第四竖直支撑体和竖直螺纹连接部件。框架之间形成的空间既为安装和使用提供空间,又能为整个框架提供隔层;在框架一边设置扇弧支撑体,以满足窗框美观和角度的要求,各个插槽以方便整个边框的安装和使用,同时为配合边框受力的调节,选用刚性的I型第一连接框架和弯曲状第二连接框架,以方便整个框架的安装和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6476 UCN 204126476 U1/2页21。
3、.一种扇形窗户型材,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上方,且两者通过连接框架予以固定,并形成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水平支撑体,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三水平支撑体,第一竖直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扇弧支撑体和弯曲支撑体,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框架的连接沟槽;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固定相连,所述弯曲支撑体的竖直部件与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水平支撑体与扇弧支撑体固定相连;所述第。
4、三水平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二竖直支撑体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扇弧支撑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水平支撑体,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一竖直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和弯曲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一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所述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三水平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和扇弧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一框架的扇弧弯曲空间;在第三水平支撑体和扇弧支撑体固定相连处设置第一插槽;在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设置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框架的扇弧弯曲空间内;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三竖直支撑体,第四水平支撑体,第五水平支撑体,第四竖直支撑体和竖直螺纹连接部件,在所述第四水平支撑体下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二框架的连接沟槽;所述第三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四水平支撑。
5、体上表面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五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相连;在所述第五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第四竖直支撑体,在一侧的第四竖直支撑体上固定设置水平凸起;在所述第五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中央设置竖直螺纹连接部件;在第四水平支撑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第一竖直凸起和第二竖直凸起;所述第三竖直支撑体、第四水平支撑体,第五水平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二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的上端与设置在第四水平支撑体下表面的第二框架的连接沟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的下端与设置在第一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的第一框架的连接沟槽固定。
6、相连;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框架、第一框架的第二水平支撑体和第二框架的第一水平支撑体共同围成连接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窗户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架的横截面为I型,起到刚性支撑作用;所述第二连接框架的横截面为弯曲状,即竖直放置的型,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配合起到柔性缓冲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扇形窗户型材,其特征在于:在型材横截面上,在第一框架中,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的高度为第二竖直支撑体的一半;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固定相连之处位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三水平支撑体和第二竖直支撑体的固定连接之处位于第二竖直支撑体高度的四分之一处。。
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扇形窗户型材,其特征在于:在型材横截面上,第一水平支撑体的左端、第四水平支撑体的左端和第五水平支撑体的左端对齐;第一水平支撑体的右端、第四水平支撑体的右端和第五水平支撑体的右端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扇形窗户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凸起和第二竖直凸起等高,均为第三竖直支撑体的四分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扇形窗户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弧支撑体的扇弧部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26476 U2/2页3分对应的圆周角为90度。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26476 U1/4页4一种扇形窗户型材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
8、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扇形窗户型材。背景技术0002 现代房地产开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有关门窗的设计,一方面门窗属于建筑的脸面,必须满足性能设计和美学设计,另一方面门窗往往会带来热量的流失,造成室内温度的波动和能量损失,无疑对节能来说十分不利。在现有的门窗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往往借助于型材进行,面对节能保温和安装使用的要求,现有型材由于设计和生产原因很难满足要求,就要求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重新设计和生产。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持安装和使用方便的同时,实现保温玻璃的安装和建筑物内部能源的保持和节能的扇形窗户型材。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扇形窗。
9、户型材,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上方,且两者通过连接框架予以固定,并形成整体,0005 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水平支撑体,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三水平支撑体,第一竖直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扇弧支撑体和弯曲支撑体,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框架的连接沟槽;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固定相连,所述弯曲支撑体的竖直部件与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水平支撑体与扇弧支撑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三水平支撑体的。
10、一端与第二竖直支撑体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扇弧支撑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水平支撑体,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一竖直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和弯曲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一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所述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三水平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和扇弧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一框架的扇弧弯曲空间;在第三水平支撑体和扇弧支撑体固定相连处设置第一插槽;在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设置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框架的扇弧弯曲空间内;0006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三竖直支撑体,第四水平支撑体,第五水平支撑体,第四竖直支撑体和竖直螺纹连接部件,在所述第四水平支撑体下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二框架的连接沟槽;所述第三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四水平支撑体上。
11、表面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五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相连;在所述第五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第四竖直支撑体,在一侧的第四竖直支撑体上固定设置水平凸起;在所述第五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中央设置竖直螺纹连接部件;在第四水平支撑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第一竖直凸起和第二竖直凸起;所述第三竖直支撑体、第四水平支撑体,第五水平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二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0007 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说 明 书CN 204126476 U2/4页5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的上端与设置在第四水平支撑体下表面的第二框架的连接沟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的下端。
12、与设置在第一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的第一框架的连接沟槽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框架、第一框架的第二水平支撑体和第二框架的第一水平支撑体共同围成连接空间。0008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的横截面为I型,起到刚性支撑作用;所述第二连接框架的横截面为弯曲状,即竖直放置的型,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配合起到柔性缓冲的作用。0009 进一步,在型材横截面上,在第一框架中,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的高度为第二竖直支撑体的一半;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固定相连之处位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三水平支撑体和第二竖直支撑体的固定连接之处位于第二竖直支撑体高度的四分之一处。0010 进一步,。
13、在型材横截面上,第一水平支撑体的左端、第四水平支撑体的左端和第五水平支撑体的左端对齐;第一水平支撑体的右端、第四水平支撑体的右端和第五水平支撑体的右端对齐。0011 进一步,所述第一竖直凸起和第二竖直凸起等高,均为第三竖直支撑体的四分之一。0012 进一步,所述扇弧支撑体的扇弧部分对应的圆周角为90度。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第二框架的上方利用竖直螺纹连接部件安装和固定窗框;框架之间形成的第一框架的内部空间、第二框架的内部空间和连接空间既为安装和使用提供空间,又能为整个框架提供隔层,起到隔离建筑物内部热量的作用;在框架一边设置扇弧支撑体,以满足窗框美观和角度的要求,各个插。
14、槽以方便整个边框的安装和使用,同时为配合边框受力的调节,选用刚性的I型第一连接框架和弯曲状第二连接框架,以方便整个框架的安装和使用。附图说明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0015 图中:0016 1-1为第一水平支撑体1-2为第一竖直支撑体1-3为弯曲支撑体1-4为第二竖直支撑体1-5为第二水平支撑体1-6为第三水平支撑体1-7为扇弧支撑体1-8为第一插槽1-9为第二插槽1-10为第一框架的连接沟槽1-11为第一框架的扇弧弯曲空间1-12为第一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2-1为第一连接框架2-2为第二连接框架2-3为连接空间3-1为第三竖直支撑体3-2为第四水平支撑体3-3为第五水平。
15、支撑体3-4为第四竖直支撑体3-5为竖直螺纹连接部件3-6为第一竖直凸起3-7为第二竖直凸起3-8为水平凸起3-9为第二框架的连接沟槽3-10为第二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4为窗框 具体实施方式0017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第一水平支撑体,1-2为第一竖直支撑体,1-3为弯曲支撑体,1-4为第二竖直支撑体,1-5为第二水平支撑说 明 书CN 204126476 U3/4页6体,1-6为第三水平支撑体,1-7为扇弧支撑体,1-8为第一插槽,1-9为第二插槽,1-10为第一框架的连接沟槽,1-11为第一框架的扇弧弯曲空间,1-12为第一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2-1为。
16、第一连接框架,2-2为第二连接框架,2-3为连接空间;3-1为第三竖直支撑体,3-2为第四水平支撑体,3-3为第五水平支撑体,3-4为第四竖直支撑体,3-5为竖直螺纹连接部件,3-6为第一竖直凸起,3-7为第二竖直凸起,3-8为水平凸起,3-9为第二框架的连接沟槽,3-10为第二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4为窗框。0018 扇形窗户型材,位于下方的第一框架和位于上方的第二框架,两者通过连接框架予以固定,并形成整体,其中:0019 所述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水平支撑体,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三水平支撑体,第一竖直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扇弧支撑体和弯曲支撑体,在所述第一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框架的连。
17、接沟槽;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固定相连,所述弯曲支撑体的竖直部件与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一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表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水平支撑体与扇弧支撑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三水平支撑体的一端与第二竖直支撑体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扇弧支撑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水平支撑体,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一竖直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和弯曲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一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所述第二水平支撑体,第三水平支撑体,第二竖直支撑体和扇弧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一框架的扇弧弯曲空间;在第三水平支撑体和扇弧。
18、支撑体固定相连处设置第一插槽;在第二水平支撑体上设置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框架的扇弧弯曲空间内;0020 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三竖直支撑体,第四水平支撑体,第五水平支撑体,第四竖直支撑体和竖直螺纹连接部件,在所述第四水平支撑体下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二框架的连接沟槽;所述第三竖直支撑体的一端与第四水平支撑体上表面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五水平支撑体下表面固定相连;在所述第五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第四竖直支撑体,在一侧的第四竖直支撑体上固定设置水平凸起;在所述第五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中央设置竖直螺纹连接部件;在第四水平支撑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第一竖直凸起和第二竖直凸起;所述第三竖直支。
19、撑体、第四水平支撑体,第五水平支撑体共同围成第二框架的竖直支撑空间;0021 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的上端与设置在第四水平支撑体下表面的第二框架的连接沟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的下端与设置在第一水平支撑体上表面的的第一框架的连接沟槽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框架、第一框架的第二水平支撑体和第二框架的第一水平支撑体共同围成连接空间。00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框架的横截面为I型,起到刚性支撑作用;第二连接框架的横截面为弯曲状,即竖直放置的型,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配合起到柔性缓冲的作用。0023 在上述。
20、技术方案中,在型材横截面上,在第一框架中,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的高度为第二竖直支撑体的一半;所述第一竖直支撑体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固定相连之处位于弯曲支撑体的水平部件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三水平支撑体和第二竖直支撑体的固定连接说 明 书CN 204126476 U4/4页7之处位于第二竖直支撑体高度的四分之一处。002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型材横截面上,第一水平支撑体的左端、第四水平支撑体的左端和第五水平支撑体的左端对齐;第一水平支撑体的右端、第四水平支撑体的右端和第五水平支撑体的右端对齐。002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竖直凸起和第二竖直凸起等高,均为第三竖直支撑体的四分之一。0026 在。
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扇弧支撑体的扇弧部分对应的圆周角为90度。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框架的上方利用竖直螺纹连接部件安装和固定窗框;框架之间形成的第一框架的内部空间、第二框架的内部空间和连接空间既为安装和使用提供空间,又能为整个框架提供隔层,起到隔离建筑物内部热量的作用;在框架一边设置扇弧支撑体,以满足窗框美观和角度的要求,各个插槽以方便整个边框的安装和使用,同时为配合边框受力的调节,选用刚性的I型第一连接框架和弯曲状第二连接框架,以方便整个框架的安装和使用。002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126476 U1/1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2647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