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1443374
  • 上传时间:2018-06-16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488.4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97533.0

    申请日:

    2014.08.29

    公开号:

    CN204125811U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1/24

    主分类号:

    E01C11/24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胡迟春; 喻源; 罗毅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何淑珍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在路面上沿行车方向等间距地刻有相互平行的纵向槽,所述纵向槽的横截面呈矩形或倒置的等腰梯形。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无刻槽路面相比,在路面排水、增加纵向摩擦力系数以缩短制动距离、增加横向力系数以防止侧滑、降低路面噪音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而相比传统横向等间距刻槽路面,在增加横向力系数防止侧滑、降低噪音并且避免出现间断频率峰值产生的强噪声、降低路面纹理受到的磨损以增加路面结构耐久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因此,具有良好技术优势,可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建设领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路面(2)上沿行车方向等间距地刻有相互平行的纵向槽(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1)的横截面呈矩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1)的间距h为16mm至30mm,槽宽w为3 mm到8mm,槽深d为3mm至8m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1)的间距h为16mm至30mm,槽口宽j为4mm至8mm,槽底宽w为2mm至6mm,槽深d为3mm至8mm。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1)之间的路面(2)上通过拉毛处理或者精洗刨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微观纹理。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多年的水泥路面路况经验发现,现有水泥路面的设计在防滑特别是产生噪声方面有较大缺陷。车辆容易在弯道发生侧滑,在隧道里行车或者高速行车容易产生较大的噪声。而应用较多的横向刻槽虽然能提供较大的纵向摩擦力,缩短制动距离,但是在防止侧滑方面却起不到多大作用,甚至还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使用纵向刻槽不仅在减噪方面有较好的效果,避免等距横向刻槽出现的间断噪音峰值,同时能增大横向力系数,有效的防止车辆发生侧滑。在弯道、隧道使用都有较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较好的防止侧滑、减少噪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在路面2上沿行车方向等间距地刻有相互平行的纵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槽的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槽的间距h为16mm至30mm,槽宽w为3 mm到8mm,槽深d为3mm至8mm。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槽的间距h为16mm至30mm,槽口宽j为4mm至8mm,槽底宽w为2mm至6mm,槽深d为3mm至8mm。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槽之间的路面上通过拉毛处理或者精洗刨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微观纹理。
    本专利的目的是在水泥路面上用纵向刻槽代替不刻槽或者横向刻槽路面,这样做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止侧滑、减少噪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相比传统不刻槽路面,在路面排水、增加纵向摩擦力系数以缩短制动距离、增加横向力系数以防止侧滑、降低路面噪音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2)相比传统横向刻槽路面,在增加横向力系数防止侧滑、降低噪音并且避免出现间断频率峰值产生的强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感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相比横向刻槽,他能有效降低路面刻槽受到的磨损,以增加路面结构耐久性,延长道路使用年限,从而节省道路工程成本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路面;2-纵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在路面2上沿行车方向等间距地刻有相互平行的纵向槽1。
    所述纵向槽1的横截面呈矩形,其间距h为16mm至30mm,槽宽w为3 mm到8mm,槽深d为3mm至8mm,此处的间距h为相邻两个纵向槽1的槽边缘之间的距离,而不是相邻两纵向槽1中心之间的距离。
    若纵向槽1间距过小则影响施工进度,纵向槽1间距过大则又影响刻槽防侧滑,排水效果,经过多次实践测试,16mm至30mm的纵向槽1间距较为合适。而槽宽过小时雨天排水性能不佳、提供的摩擦力小,槽宽过大会产生大的噪声,经过多次实践测试,3 mm到8mm的槽宽综合效果较好。槽深过小同样影响雨天排水,过深不仅起不到过多作用,反而影响施工速度,经过多次实践测试,3 mm到8mm的槽深综合效果较好。
    同时,所述纵向槽1之间的路面2上通过拉毛处理或者精洗刨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微观纹理。
    本实施例相比传统不刻槽路面,在路面排水、增加纵向摩擦力系数以缩短制动距离、增加横向力系数以防止侧滑、降低路面噪音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本实施例相比传统横向刻槽路面,在增加横向力系数防止侧滑、降低噪音并且避免出现间断频率峰值产生的强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感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相比横向刻槽,他能有效降低路面刻槽受到的磨损,以增加路面结构耐久性,延长道路使用年限,从而节省道路工程成本方面。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在路面2上沿行车方向等间距地刻有相互平行的纵向槽1。
    与实施例一类似,在综合考虑纵向槽1的排水性能、噪声、摩擦力、施工等四方面因素,纵向槽1间距h为16mm至30mm,槽口宽j为4mm至8mm,槽底宽w为2mm至6mm,槽深d为3mm至8mm较为合适,此处的间距h为相邻两个纵向槽1的槽边缘之间的距离,而不是相邻两纵向槽1中心之间的距离。
    同时,所述纵向槽1之间的路面上通过拉毛处理或者精洗刨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微观纹理。
    本实施例相比传统不刻槽路面,在路面排水、增加纵向摩擦力系数以缩短制动距离、增加横向力系数以防止侧滑、降低路面噪音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本实施例相比传统横向刻槽路面,在增加横向力系数防止侧滑、降低噪音并且避免出现间断频率峰值产生的强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感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相比横向刻槽,他能有效降低路面刻槽受到的磨损,以增加路面结构耐久性,延长道路使用年限,从而节省道路工程成本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纵向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刻槽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433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