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59771.7(22)申请日 2014.11.07E04B 5/36(2006.01)(73)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校区科学技术处(72)发明人 周理 黄勇 陈波(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代理人 程新敏(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包括包括内置模本体,所述内置模为方体结构,在内置模的上、下端设置倒面,在内置模四侧的中部位置设置凸件,本实用新型施工工艺简单,制作方便,可最大程度的降低。
2、结构自重,减少结构材料用量 ;有效的保证结构几何尺寸及成型质量,提高内置模的抗浮能力;最大程度提高空心楼盖施工时的便利性和施工速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25329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3.25CN 204225329 U1/1 页21.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包括包括内置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模(1)为方体结构,在内置模(1)的上、下端设置倒面(7),在内置模(1)四侧的中部位置设置凸件(2)。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
3、模,其特征在于 :该该凸件(2)为圆柱体、椭圆主体或方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件(2)设置5 30的锥度(a)构成凸件尺寸外小内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置模(1)采用的材料为混凝土、脱硫磷石膏、PVC 材料或高分子合成材料。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225329 U1/3 页3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属于建筑辅助结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楼盖结构中梁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楼盖结构中的先进形式,它能在节约建筑材料。
4、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结构刚度,此外还具有降低结构层高、节能降噪、实现楼盖墙体自由分隔等优点 ;能较好的体现建筑的经济性与适用性 ;目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 ;大多是由内置模来实现空心楼盖的一次现浇整体成型 ;但目前实际工程中内置模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以便形成纵横两向的小肋梁,此种布置方式会对结构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是影响施工速度,小肋梁需先形成钢筋骨架,然后再布置内置模,增加了施工难度,且内置模布置后需校正内置模之间的间距 ;二是影响结构成型质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对内置模形成挤压及产生浮力,这样小肋梁的几何尺寸及内置模的位置都极有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结构的成型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结。
5、构安全。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能有效保证空心楼盖的成型质量及强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05 一种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包括包括内置模本体,所述内置模为方体结构,在内置模的上、下端设置倒面,在内置模四侧的中部位置设置凸件。0006 前述的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中,该凸件为圆柱体、椭圆主体或方体结构。0007 前述的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中,所述凸件设置 5 30的锥度构成凸件尺寸外小内大,该结构设计方便凸件与内置模同时铸造后脱模。0008 前述的用于空心楼盖的内置模中,所述的内置模材料采用混凝。
6、土、脱硫磷石膏、PVC 材料或高分子合成材料。000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置模四侧设置凸件,空心楼盖施工时,内置模之间可紧贴布置,即凸件之间的紧贴布置,凸件之外的部分(及内置模间的间隙)形成混凝土浇筑时的注料孔,同时其间浇筑的混凝土也是肋梁的组成部分,这样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肋梁就形成空腹肋梁,此种空心楼盖截面形式不断实现了楼盖的空心,同时楼盖中纵横交错的小肋梁也形成了空腹肋梁,最大程度上减轻了结构自重,节约了建筑材料,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于内置模之间处于紧贴状态,肋梁的有效尺寸得以保证,抗浮能力进一步加强,在基于此种新型内置模的空心楼盖布筋方面,可以实。
7、现先布置底筋,然后再布置内置模,最后布置面筋和腹筋,这样为内置模的铺设提供有利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进一步提高施工的便利性和施工速率,此外布置的腹筋(腹筋采用人字结构布置)对外凸件处于环绕状,这有利于提高内置模的抗浮能力以及增强对整个楼体的抗弯和抗扭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最大程度的降低结构自重,减少结构材说 明 书CN 204225329 U2/3 页4料用量 ;有效的保证结构几何尺寸及成型质量,提高内置模的抗浮能力 ;最大程度提高空心楼盖施工时的便利性和施工速率。附图说明0010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 附图 2 为附图 2 的主视图 ;0012 附图。
8、 3 为附图 2 的俯视图 ;0013 附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001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空心楼盖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0017 一、内置模布置 :采用在四侧设有凸件的内置模紧贴布置,即相邻内置模的凸件相互顶紧以保证内置模间间距在设计范围内 ;0018 二、配筋安装 :在内置模布置前,先布置底筋,底筋采用纵横两向布置构成方格形状,内置模放置在底筋的方格上方,面筋排列方式与底筋排列方式一致并位于内置模的上方,。
9、面筋与底筋位置对应,在底筋与面筋之间连接腹筋,腹筋位于相邻内置模块间的间隙,腹筋采用人字结构布置。0019 三、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采用现有常规技术。0020 其中内置模为方体结构,在内置模的上、下端设置倒面,该凸件设置在内置模四侧的中部位置,该凸件为圆柱体、椭圆主体或方体结构,该凸件设置 5 30的锥度构成凸件尺寸外小内大,且内置模材料采用混凝土、脱硫磷石膏、PVC 材料或高分子合成材料。0021 特别的,因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现有空心楼盖制作工艺改进而成的,对于现有的空心楼盖的整套施工工艺申请人就无需详述描述,只描述出在该工艺上所做的创新点。0022 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一种空心楼盖,如附。
10、图所示,包括底筋 4,底筋 4 采用采用纵横两向布置构成方格结构,内置模 1 放置在底筋 4 的方格上方,相邻内置模 1 通过设置在内置模 1 四侧的凸件 2 相互顶紧实现内置模 1 紧贴布置,面筋 3 采用与底筋 4 同样的排列方位于内置模 1 的上方,面筋 3 与底筋 4 位置对应,在底筋 4 与面筋 3 之间连接腹筋 5,腹筋5 位于相邻内置模块 1 间的间隙,混凝土 6 填充在内置模 1、面筋 3 和底筋 4 间(采用现有技术保证面筋 3 和底筋 4 的混凝土保护层,及内置模 1 与面筋 3 和底筋 4 的间距),腹筋 5 采用人字结构排列布置。0023 根据上述方法所需的一种用于空心。
11、楼盖的内置模,如附图所示,包括包括内置模1,所述内置模1为方体结构,在内置模1的上、下端设置倒面7,在内置模1四侧的中部位置设置凸件 2,该凸件 2 为圆柱体、椭圆主体或方体结构,且该凸件 设置 5 30的锥度 a构成凸件尺寸外小内大。0024 说 明 书CN 204225329 U3/3 页50025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内置模的结构不仅仅限于方体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他结构形式,如柱体等,只要在内置模四侧设置凸件实现内置模在布置时通过凸件达到内置模相互间距固定,在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排筋方式即可。说 明 书CN 204225329 U1/2 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25329 U2/2 页7图3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22532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