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及该方法中使用的锚钉结构.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142624
  • 上传时间:2018-01-29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823.8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6845.2

    申请日:

    2009.09.10

    公开号:

    CN101694124A

    公开日:

    2010.04.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3/21申请日:20090910授权公告日:20110504终止日期:201609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3/21申请日:20090910|||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3/21; E04F13/23

    主分类号:

    E04F13/21

    申请人:

    叶君华

    发明人:

    叶君华

    地址:

    317500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株松村F区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及该方法中使用的锚钉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板材粘接施工方法速度慢、作业不便的问题。该施工方法主要是利用锚钉先把板材固定在被固着物上,而锚钉上具有预先设置的注液结构,该注液结构的注液口位于锚钉结构的外端部,而出液口位于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的间隙处。锚钉上具有膨胀套和螺纹连接的锥形头,利用膨胀套和锥形头使锚钉能够牢固地固定住板材,从所述的注液结构上的注液口往板材和被固着物之间的间隙处注入粘接剂,粘接剂固化后,即可实现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的牢固粘接,然后旋出锚钉结构中的主体部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板材粘接施工方法,是把板材利用粘接剂粘接到墙面或室内屋顶表面上,包括如下步骤: 贴合使板材(14)贴合在被固着物(16)表面; 打孔在板材(14)上打孔,该孔(18)延伸至被固着物(16)的内部; 锚固往孔(18)内穿入锚钉,锚钉的结构包括杆体(7)、螺纹连接在杆体(7)内端部的锥形头(1),杆体(7)的外端部具有凸出的压片(8),在杆体(7)上压片(8)与锥形头(1)之间套接有膨胀套(3),膨胀套(3)靠近锥形头(1)的一侧开有若干槽(4)以形成膨胀端; 调平正向转动杆体(7)使膨胀套(3)的膨胀端胀开,膨胀套(3)和锥形头(1)牢固嵌合在被固着物(16)内,在被固着物(16)表面的外侧预设定一个基准点,使锚钉上某一位置与该基准点处于同一平面上; 注液锚钉上预先形成注液结构,注液结构的注液口位于杆体(7)的外端部,注液结构的出液口(5)要求位于被固着物(16)表面与板材(14)的背面之间,通过注液结构注入液态的粘接剂,液态的粘接剂会渗入到板材(14)与被固着物(16)之间的间隙内; 固化粘接剂固化后,固化后的粘接剂粘接住板材(14)背面和被固着物(16)表面,并旋出杆体(7),锚钉上的锥形头(1)和膨胀套(3)留在被固着物(16)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孔(18)内旋入固定螺栓(17),固定螺栓(17)的外端部带有盘头部,内端部螺纹连接在锥形头(1)内,盘头部压在板材(14)的外表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板材(14)的正面被预先设置有若干标识,标识用于标示在板材(14)上的打孔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板材(14)上所述的孔(18)内嵌入装饰片(19),装饰片(19)的外径等于孔(18)的内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14)的背面被预先设置有若干交错布置的导流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材材粘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平步骤中,通过正向或反向转动杆体(7),或在压片(8)与板材(14)之间加、减U形垫块,来调整压片(8)与板材(14)之间的压紧度。
    7: 一种用于板材粘接施工方法中的锚钉结构,包括杆体,杆体的外端部具有转接部,内端部设有锥形头,在杆体上于转动部和锥形头之间设有膨胀套,膨胀套靠近锥形头的一端侧开有透槽以在膨胀套上形成膨胀部,其特征在于,在杆体(7)上于转接部的内侧设有突出的压片(8),锥形头(1)与杆体(7)之间螺纹连接,杆体(7)上设有注液结构,注液结构的注液口位于杆体(7)的外端部,注液结构中的出液口(5)位于杆体(7)上膨胀套(3)与压片(8)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结构包括设于杆体(7)内部沿其轴向延伸的盲孔(11),盲孔(11)的口部位于杆体(7)的外端部,所述的出液口(5)与盲孔(11)内部相通。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7)包括连为一体的螺杆(12)和连接部(10),连接部(10)的外径大于螺杆(12)的外径,锥形头(1)螺纹连接在螺杆(12)上,螺杆(12)和连接部(10)外表面之间为锥面过渡,膨胀套(3)的端部可抵靠在 锥面(6)上,所述出液口(5)为多个,它们周向均布在锥面(6)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锚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11)的口部设有内螺纹,在该口部螺纹连接有堵塞螺栓(20)。

    说明书


    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及该方法中使用的锚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粘接剂把板材粘接到墙体或室内屋顶等被固着物表面上的施工方法,以及在该施工方法中所用到的用于固定板材的锚钉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710144715.4)中公开了一种锚固复合保温板浇注发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法。该方法主要为:在加工厂用胶粘剂将保温板和水泥基环保轻质板粘结为一体的复合保温板,在施工现场用TOX尼龙套钢钉将复合保温板与基层锚固,然后在预留的10-15mm空腔内浇注发泡聚氨酯保温材料,完成锚、粘结合的复合连接,相邻两复合保温板以各自L型企口榫连接构造形成定位基准,并保证外表面平整度,对接缝处涂发泡胶密封,对接处外表面在预先加工的1.5-2.0mm深、50-80mm宽的凹槽内采用涂抹柔性抗裂腻子、压入耐碱网格布、涂抹柔性抗裂腻子的一布两涂法嵌平,TOX尼龙套钢钉孔洞凹坑内用同材柔性抗裂腻子嵌平,然后在水泥基环保轻质板表面做饰面。这种施工方法实施较复杂,特别是在往预留的空腔内注入发泡聚氨酯保温材料时,注液工具的注入口需要与板材的主表面平行,这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显得不便,而且不易保证保温材料能充填满整个空腔,会影响到保温效果。另外,施工完毕后,钢钉不能被取出,增加了施工成本,如果钢钉材质质量不过关,也易产生锈蚀现象而在保温层的表面产生锈斑。再者,这种施工方法只能对保温层进行分块施工,每块保温层的面积相对较小,一方面减小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施工速度也相对较慢。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620068431.2中公开了一种膨胀螺栓,它的结构包括螺杆、螺母和膨胀套,膨胀套装配在螺杆上,螺杆的尾部为外大内小的倒圆锥杆,膨胀套管与螺杆尾部对应端的轴向均布着四条槽,在膨胀套尾部内口为与螺杆尾部的倒圆锥杆配合的倒圆锥管,膨胀套管尾部的外表面上设有一条以上环槽。这种结构的膨胀螺栓中,虽然膨胀套尾部的倒圆锥管与螺杆尾部的倒圆锥体的配合可使所受压力均匀、挤压形成的摩擦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膨胀力。但在利用这种膨胀螺栓对物体实现与墙体的固定后,膨胀螺栓整体需要留在墙体内,膨胀螺栓中没有可重复使用的部件,产生了一定的浪费。特别是利用这种膨胀螺栓对物体实现固定时,膨胀螺栓必然有部分需要外露出墙体的外侧,在外界各种因素的侵蚀下,膨胀螺栓外露在墙体外侧的部分必然会产生严重的锈蚀,在雨水的冲涮下,就会在墙面上形成较难处理干净的锈痕,这会影响到墙体表面的清洁。在膨胀螺栓完成使用寿命后,也不易从墙体内取出,这更进一步影响到墙面的外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材粘接施工方法,使用该方法对板材与被固着之间实现粘接时,施工方便,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整块板材进行施工,施工速度快。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板材粘接施工方法中用于对板材和被固着物表面实现固定的锚钉结构,该锚钉结构可有效保证所述施工方法的速度。

        为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板材粘接施工方法,是把板材利用粘接剂粘接到墙面或室内屋顶表面上,包括如下步骤:

        贴合使板材贴合在被固着物表面;

        打孔在板材上打孔,该孔延伸至被固着物的内部;

        锚固往孔内穿入锚钉,锚钉的结构包括杆体、螺纹连接在杆体内端部的锥形头,杆体的外端部具有凸出的压片,在杆体上压片与锥形头之间套接有膨胀套,膨胀套靠近锥形头的一侧开有若干槽以形成膨胀端;

        调平正向转动杆体使膨胀套的膨胀端胀开,膨胀套和锥形头牢固嵌合在被固着物内,在被固着物表面的外侧预设定一个基准点,使锚钉上某一位置与该基准点处于同一平面上;

        注液锚钉上预先形成注液结构,注液结构的注液口位于杆体的外端部,注液结构的出液口要求位于被固着物表与板材的背面之间,通过注液结构注入液态的粘接剂,液态地粘接剂会渗入到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的间隙内;

        固化粘接剂固化后,固化后的粘接剂粘接住板材背面和被固着物表面,并旋出杆体,锚钉上的锥形头和膨胀套留在被固着物内部。

        所述的被固着物是指墙体或室内屋顶,板材可以是保温板或装饰板,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用于贴合在被固着物表面的板状体。在该施工方法中,板材是用粘接剂被粘接在被固着物的表面上,粘接剂的初始状态呈液态,液态的粘接剂通过发泡枪、玻璃胶枪,或直接是利用贮液罐,把粘接剂通过锚钉中的注液结构注入到板材与被固着物表面之间,待粘接剂固化后即可实现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的粘接。根据板材特性的差异性,粘接剂会有所有不同,用得较多的粘接剂是聚氨脂发泡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板材面积、厚度和份量的不同,在板材上打孔的位置可以一定的任意性,以板材能够牢固地粘接在被固着物的表面上为限。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因发泡胶过度膨胀而使板材局部出现鼓起),需要及时从锚钉结构中的注液结构内注入清洗剂清洗粘接剂,以便进行重新粘接施工。如果整块板材的面积较大,一般需要把它切割成几块,以防止板材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产生较小的变形量。调平步骤中,锚钉上的某一位置一般是指锚钉的外端部或其上的压片,可以通过拉基准线的方式使外端部或压片与基准点处于同一平面内。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孔内旋入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外端部带有盘头部,内端部螺纹连接在锥形头内,盘头部压在板材的外表面上。通过带有盘头部的固定螺栓与锥形头之间的固定连接来增加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的连接牢固性,盘头部的端面也会起到对板材表面一定的装饰作用。

        作为优选,在板材的正面被预先设置有若干标识,标识用于标示在板材上的打孔位置。这些标识在材板生产过程中被印刷到板材的表面上,在印制这些标识时,可以使这些标识在板材表面呈较为规律的排列,从而使得固定螺栓盘头部在板材表面也是以一定的规律排列,以保证板材表面的外观效果。

        作为优选,在板材上所述的孔内嵌入装饰片,装饰片的材质与板材的材质相一致,装饰片的外径等于孔的内径。这些装饰片一般是通过冲压的方式进行生产的,设有装饰片,使得板材表面不会留露有孔的形状,板材表面在外观上是一个整体,这对起装饰用的板材尤为有效。

        作为优选,所述板材的背面被预先设置有若干交错布置的导流槽。设置导流槽可以增加粘接剂在板材背面的流动,便于保证粘接剂对板材和被固着物之间的粘接强度。

        作为优选,在所述调平步骤中,通过正向或反向转动杆体,或在压片与板材之间加、减U形垫块,来调整压片与板材之间的压紧度。转动杆体或加、减U形垫块,目的是为了使板材表面平整。杆体在被固着物外侧的长度与板材的厚度相近似时,可通过转动杆体的方式来对板材进行调平;当杆体在被固着物外侧的长度较长,与板材的厚度差别较大,可以通过加、减U形垫块的方式来实现板材的调平,这样可提高锚钉结构的适用范围。

        一种用于板材粘接施工方法中的锚钉结构,包括杆体,杆体的外端部具有转接部,内端部设有锥形头,在杆体上于转动部和锥形头之间设有膨胀套,膨胀套靠近锥形头的一端侧开有透槽以在膨胀套上形成膨胀部,其特征在于,在杆体上于转接部的内侧设有突出的压片,锥形头与杆体之间螺纹连接,杆体上设有注液结构,注液结构中的注液口位于杆体的外端部,注液结构中的出液口位于杆体上膨胀套与压片之间。该锚钉结构适用在板材的粘接施工方法中,利用锚钉结构先实现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的固定,然后通过其上的注液结构注入液态的粘接剂,粘接剂固化后即可实现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的粘接。注液结构可以是设在杆体上的导流槽或导流孔,导流槽或导流孔是实现液态粘接剂的流动。在锚钉结构实现板材的固定完毕后,一般需要从注液结构处注入清洗剂,以免注液结构堵塞。所述的转动部是指其可以用于和扳手相卡接在一起,转动部一般是由六角螺帽而形成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注液结构包括设于杆体内部沿其轴向延伸的盲孔,盲孔的口部位于杆体的外端部,所述的出液口与盲孔内部相通。在杆体内部的轴向位置处设有盲孔,该盲孔和出液口构成的注液结构加工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杆体包括连为一体的螺杆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外径大于螺杆的外径,锥形头螺纹连接在螺杆上,螺杆和连接部外表面之间为锥面过渡,膨胀套的端部可抵靠在锥面上,所述出液口为多个,它们周向均布在锥面上。出液口为多个且均布在所述的锥面上,一方面对出液口的加工方便;另一方面在注液时,粘接剂也可以向板材粘接点的四周均匀扩散,保证了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的粘接强度,在熟练的施工过程中,板材也不易发生鼓起现象,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盲孔的口部设有内螺纹,在该口部螺纹连接有堵塞螺栓。堵塞螺栓可以防止在注液完毕后,粘接剂会从杆体注液结构的出液口内反向冒出,提高了粘接剂的利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在本施工方法中,在往板材与被固着物之间注入粘接剂时,可以直接从板材的外侧注入,对于用于注射粘接剂的器具的空间位置要求小,提高了施工作业速度,这对于高空作业尤为有效。采用本施工方法,可以对较大面积的板材实现一次性施工,提高了材板施工后的整体性,且作业速度快。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调平步骤,即使是在毛坯墙的表面上也能很平整地粘贴板材,可以减少毛坯墙的抹平操作,粘接操作后的墙面平整度好,有利于节省建造成本和提高工效。而且,在板材与被固着物表面之间充填有粘接剂,可以有效提高保温性能。

        锚钉结构在施工完毕后,只有锥形头和膨胀套留在墙体内,而杆体可重复多次使用,节省了用料量。而且由于粘接剂在锥形头与膨胀套的外侧实现对墙体孔的密封,锥形头和膨胀套不易因氧化而产生锈蚀,因此既不会在墙面上产生锈斑,有利于墙面的清洁,也不会在板材的表面上形成锈斑。在被固定物(如广告板)在使用完毕而卸下后,既不会在墙面外侧留下锈迹斑斑的固定螺栓,也不会在墙面上留下孔眼,保证了墙面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锚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锚钉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在板材粘接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在板材粘接施工完毕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在板材粘接施完毕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利用本发明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对装饰型薄板材施工完毕后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及在该方法中使用的锚钉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2中,本发明锚钉结构包括杆体7,杆体7的内端部具有锥形头1,外端部具有六角螺帽9。在杆体7上套接有膨胀套3,膨胀套3上靠近锥形头1的一侧沿其轴向开有四条槽4。在杆体7上设有用于固定膨胀套3轴向位置的固定结构,膨胀套3位于锥形头1和固定结构之间。在杆体1的外端部设有突出的环形压片8,压片8与杆体7连为一体,压片8位于六角螺帽9的内侧。

        杆体7的主体部分是由同轴连接在一起的螺杆12和连接部10构成,连接部10的外径要大于螺杆12的外径,这样在连接部10和螺杆12的结合处形成所述的固定结构。连接部10和螺杆12的表面之间为环形的锥面6过渡,膨胀套3没有带槽4的一端抵靠在锥面6上。

        锥形头1为中空的,它螺纹连接在螺杆12上,锥形头1的小头端朝向膨胀套3。在锥形头1的表面上对称地设有两条突出的限位片2,限位片2沿锥形头1锥面的母线方向布置。通过限位片2和膨胀套3之间的摩擦作用,而实现在杆体7转动时限位片2与膨胀套3之间的相对周向固定,以利此时锥形头1撑开膨胀套。

        在杆体1的内部轴向设置有盲孔11,盲孔11依次穿过六角螺帽9和连接部10,盲孔11的底部到达所述的固定结构。在盲孔11的底部设有若干出液口5,出液口5沟通盲孔11和杆体7的外侧。出液口5同时位于锥面6上,并沿锥面6的周向上均布。

        在本膨胀式固定螺栓结构安装到位后,可以利用注射器(如发泡枪或贮液罐本身)从六角螺帽9位置处注入胶状粘接剂,在杆体7被退出后,利用固化的粘接剂实现被固定物与膨胀套3和锥形头之间的连接。由于膨胀套3上带有槽4的一端部预先被锥形头1撑开,膨胀套3与墙体之间可实现紧固的连接。这样,被固定物可通过膨胀套3和固化的粘接剂而牢固地粘接在墙面上。六角螺帽9上具有内螺纹,在利用注射器注入粘接剂后,在粘接剂固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堵塞螺栓20螺纹连接在六角螺帽9内,而封闭住六角螺帽9,而使粘接剂不致从六角螺帽9的位置处流出。

        结合图3、图4、图5和图6,本发明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贴合使板材14贴合在被固着物16表面;

        打孔在板材14上打孔,该孔18延伸至被固着物16的内部;

        锚固往孔16内穿入锚钉,锚钉的结构包括杆体7、螺纹连接在杆体7内端部的锥形头1,杆体7的外端部具有凸出的压片8,在杆体7上压片8与锥形头1之间套接有膨胀套3,膨胀套3靠近锥形头1的一侧开有若干槽4以形成膨胀端;

        调平正向转动杆体7使膨胀套3的膨胀端胀开,膨胀套3和锥形头1牢固嵌合在被固着物16内,在被固着物16表面的外侧预设定一个基准点,使锚钉上某一位置与该基准点处于同一平面上;

        注液锚钉上预先形成注液结构,注液结构的注液口位于杆体7的外端部,注液结构的出液口5要求位于被固着物16表与板材14的背面之间,通过注液结构注入液态的粘接剂,液态的粘接剂会渗入到板材14与被固着物16之间的间隙内;

        固化粘接剂固化后,在板材14与被固着物16之间形成粘接层15,固化后的粘接层15粘接住板材14背面和被固着物16的表面,并旋出杆体7,锚钉上的锥形头1和膨胀套3留在被固着物16的内部。

        本施工方法中选用锚钉结构中的杆体7的规格与板材14的厚度一般是相对应的,即杆体7上连接部10的长度一般是与板材14的厚度相等或略长。在往孔18内插入锚钉结构后,正向转动杆体7时,要求板材14及被固着物16对压片8具有支撑力。该支撑力可以是由板材14对压片8相贴合而获得的,也可以是在压片8与板材14之间设置面积比压片8大的压板13而获得的。设置面积比压片8大的压板13,在杆体7正向转动时,可以防止板材14表面产生不可弹性恢复的压痕,可有效地保护板材14正面的外观。对于厚度相对较薄的装饰型板材14来说,所述的压板13的面积要求能覆盖住板材14,最好压板13能到达相邻的板材14的位置处,这样可在相邻两块板材14之间粘贴胶布,以免粘接剂从相邻的两块板材之间的缝隙处冒出而粘接到压板13上。在施工过程中,最好是在板材14的宽度方向上同时几点施工。对于杆体7上连接部10的长度比板材14的厚度长很多时,锚钉结构插接到孔18内后,可以在杆体7上于压片8和板材14表面之间插接U形垫块,使杆体7正向转动时的,板材14上的支撑力能够通过U形垫块直接传递到压片8上。由于上述支撑力的作用,杆体7在正向转动时,杆体7在轴向上处于静止,从而杆体7会拉动锥形头1向着膨胀套3的膨胀端运动,该膨胀端会被胀开而使膨胀套和锥形头被牢固地嵌合在被固着物16的内部。

        在本施工方法的调平步骤中,可以是通过反向转动杆体7,使压片8与板材14的表面相脱离,板材14的表面一般会自动弹性复位,或者在注入膨化性粘接剂后,在粘接剂的推动作用下,板材14的表面也会复位。如果板材14在锚钉结构处发生鼓起时,可以通过正向转动杆体7使压片8或上述的压板13压在板材14鼓起部位的表面。因为在本施工方法中要求杆体7上注液结构的出液口5位于板材14和被固着物之间,根据杆体7上连接部10的长度和板材14的厚度,有可能会使压片8与板材14的表面之间有间隔,如果此时板材14在锚钉结构处发生向外侧鼓起,可以通过增加U形垫块的方式使鼓起的板材14被压平。而且U形垫块的厚度一般是已知,通过增加U形垫块的数目,并根据板材14的厚度,以及杆体7连接部10的长度,可以判断杆体7上注液结构的出液口5是否位于板材14和被固着物16之间。

        对于在注液步骤中,向板材14和被固着物16之间注入粘接剂的量,这可根据粘接剂和板材14的特性而容易确定。在被固着物16表面为平面的情况下,为了增加板材14和被固着物16之间液体的流动性,在板材14的背侧可预先设置若干交错的导流槽,这样在注入液态粘接剂时,可以使粘接剂充分流动,从而保证板材14与被固着物16之间的粘接牢固性。

        在粘接剂固化取出杆体7后,可以在孔18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7,该固定螺栓17的外端部带有盘头部,固定螺栓17的内端螺纹连接在被固着物16内的锥形头1上,盘头部压在板材14的表面上,以增加板材14与被固着物16之间的连接牢固性。粘接剂固化取出杆体7后,也可以在孔18内粘接有装饰片19,装饰片19的材质与板材14的材质相同,装饰片19的厚度与板材14的厚度,以及装饰片19的外径和孔18的外径均一致,这样,施工完毕后的板材14的外观表现为一个整体,这有利于保证装饰型板材14的装饰效果。

        本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可以整卷板材进行整体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板材14上的作任意位置处打孔插入锚钉结构。如果需要在孔18内设置上述的固定螺栓17,固定螺栓17的外端部需要裸露在板材14的外表面上,为了保证板材14的外观,可以在生产板材14时,在板材14的外表面上印制标识,这些标识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板材14的外表面上。在板材14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标识的位置进行打孔,固定螺栓17的外端部也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如成列排列,或按照一定的几何图形排列)排列在板材14的外表面上。

    关 键  词:
    板材 施工 方法 使用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板材粘接施工方法及该方法中使用的锚钉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262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