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1422751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03.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009880.9

    申请日:

    2015.01.05

    公开号:

    CN204456505U

    公开日:

    2015.07.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2/00申请日:20150105授权公告日:20150708终止日期:20160105|||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00

    主分类号:

    E04B2/00

    申请人:

    青海路桥建设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本刚

    地址:

    810003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5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代理人:

    于晓霞; 于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包括内墙部分、外墙部分、砌体锚装置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内墙部分和外墙部分之间,所述砌体锚装置固定连接内墙部分和外墙部分;所述砌体锚装置包括锚杆、燕尾板部分和锚板部分,所述锚杆固定在锚板部分上,所述燕尾板部分与锚板部分连接;所述锚板部分的平面板与锚杆位于外墙上下饰面砖之间,固定在砂浆层中,燕尾板部分的楔形板嵌入内墙导轨槽中,采用传统紧固件通过下面板上的紧固件孔固定燕尾板部分于内墙部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易于施工,不需要另设辅助施工工具等,降低了成本,增大了砌体墙结构的荷载和抗倾覆力的作用,同时对内墙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包括内墙部分、外墙部分、砌体锚装置和保温层,其特征是:所述保温层位于与外墙部分相对的内墙部分外表面上或内墙部分和外墙部分之间;所述砌体锚装置固定连接内墙部分和外墙部分;所述砌体锚装置包括锚杆、燕尾板部分和锚板部分,所述锚杆固定在锚板部分上,所述燕尾板部分与锚板部分连接;所述燕尾板部分包括上面板、支柱和下面板,所述支柱是沿上面板的底端两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的,下面板是沿上面板底端中部向下竖直延伸形成;所述上面板的上部中间位置向内弯折形成楔形板,所述楔形板的形状尺寸与内墙外表面上的导轨槽相匹配;所述下面板的下部是圆弧形,设有紧固件孔;所述支柱的外侧部分宽度与上面板宽度相同,支柱的外侧部分上设有狭槽;所述下面板宽度与支柱中间部分的宽度相等;所述锚板部分插入狭槽中,锚板部分由平面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面板平行的下部,锚板部分的平面板前端中部位置设有卡槽,所述锚杆固定在卡槽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锚板部分的平面板与锚杆位于外墙上下饰面砖之间,固定在砂浆层中,燕尾板部分的楔形板嵌入内墙导轨槽中,下面板上设有紧固件孔,采用传统紧固件通过下面板上的紧固件孔固定燕尾板部分于内墙部分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保温层是与外墙部分相对的内墙部分外表面上喷涂的泡沫层或是位于内墙部分和外墙部分之间的泡沫保温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砌体墙结构内部还设有防水层、密封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结构,具体涉及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
    背景技术
    砌体墙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外层砖饰面墙与内层墙体结构锚固连接,内层墙体结构通常是混凝土块会浇注混凝土结构,隔热保温砌体墙结构需要在内墙和外墙之间设置隔热保温层,砌体墙结构可能还设置防水层结构。砌体墙锚固结构一般是沿墙体高度和长度方向设置砌体锚结构,砌体锚一部分与外墙结构连接,另一部分与内墙结构连接,且砌体锚结构可防止两墙体结构的横向移动,而内墙结构灌注混泥土需要在内墙外表面设置砌体锚固定所需的导向件、插槽和紧固件等;而锚固过程需要特定的施工工具和紧固件,在发生地震时不能有效起到抗震效果,同时墙体结构不具备保温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施工,不需要特定施工工具和紧固件,可有效抗震,具有保温作用的砌体墙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包括内墙部分、外墙部分、砌体锚装置和保温层,所述砌体锚装置固定连接内墙部分和外墙部分;所述砌体锚装置包括锚杆、燕尾板部分和锚板部分,所述锚杆固定在锚板部分上,所述燕尾板部分与锚板部分连接;所述燕尾板部分包括上面板、支柱和下面板,所述支是沿上面板的底端两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的,下面板是沿上面板底端中部向下竖直延伸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面板的上部中间位置向内弯折形成楔形板,所述楔形板的形状尺寸与内墙外表面上的导轨槽相匹配;所述下面板的下部是圆弧形,设 有紧固件孔;所述支柱的外侧部分宽度与上面板宽度相同,支柱的外侧部分上设有狭槽;所述下面板宽度与支柱中间部分的宽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锚板部分插入狭槽中,所述锚板部分由平面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面板平行的下部,锚板部分的平面板前端中部位置设有卡槽,所述锚杆固定在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锚板部分的平面板与锚杆位于外墙上下饰面砖之间,固定在砂浆层中,燕尾板部分的楔形板嵌入内墙导轨槽中,下面板上设有紧固件孔,采用传统紧固件通过下面板上的紧固件孔固定燕尾板部分于内墙部分上。
    作为优选,所述砌体锚装置沿砌体墙结构的长度和高度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内墙部分是混凝土结构,所述外墙部分是采用砂浆层黏结饰面砖形成的。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是在与外墙部分相对的内墙部分外表面上喷涂的泡沫层或位于内墙部分与外墙部分之间的泡沫保温板。
    作为优选,所述砌体墙结构内部还可设有防水层、密封层等。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易于施工,采用砌体锚自身可嵌合连接,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另设辅助施工工具紧固件,降低了成本,砌体锚各部分固定在砌体墙结构中,增大了砌体墙结构的荷载和抗倾覆力的作用,在内墙与外墙间设置隔热保温层、防水密封层等既可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同时对内墙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砌体墙结构10、内墙部分12、外墙部分14、砌体锚装置16、砂浆层18、保温层20、导轨槽22、楔形板24、下面板26、紧固件孔28、锚杆30、 狭槽3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砌体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砌体锚装置16、楔形板24、下面板26、紧固件孔28、锚杆30、狭槽32、燕尾板部分34、锚板部分36、上面板38、支柱40、卡槽4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砌体墙结构10包括内墙部分12、外墙部分14、砌体锚装置16和保温层20,所述保温层20位于内墙部分12和外墙部分14之间,所述砌体锚装置16固定连接内墙部分12和外墙部分14;所述砌体锚装置16包括锚杆30、燕尾板部分34和锚板部分36,所述燕尾板部分34包括上面板38、支柱40和下面板26,所述支柱40是沿上面板38的底端两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的,下面板26是沿上面板38底端中部向下竖直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面板38的上部中间位置向内弯折形成楔形板24,所述楔形板24的形状尺寸与内墙12外表面上的导轨槽22相匹配;所述下面板26下部是圆弧形,设有紧固件孔28;所述下面板26宽度与支柱40的宽度等于上面板38底端的宽度;所述支柱40的外侧部分宽度与上面板38宽度相同,支柱40外侧部分上设有狭槽32。
    进一步地,所述锚板部分36插入狭槽32中,锚板部分36由平面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与下面板26平行的下部,所述锚板部分36的平面板前端中部位置设有卡槽42,所述锚杆30固定在卡槽42中。
    进一步地,所述锚板部分36的平面板与锚杆30位于外墙14上下饰面砖之间,固定在砂浆层18中,燕尾板部分34的楔形板24嵌入内墙12导轨槽22中,下面板26上设有紧固件孔28,采用紧固件通过下面板26上的紧固件孔28固 定燕尾板部分34于内墙12上。
    进一步地,所述砌体锚装置16沿砌体墙结构10的长度和高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墙部分12是混凝土结构,所述外墙14是采用砂浆层18黏结饰面砖形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20是泡沫保温板结构。

    关 键  词:
    一种 抗震 保温 建筑 砌体墙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抗震保温建筑砌体墙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2275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