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1418509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847.1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89631.4

    申请日:

    2013.12.30

    公开号:

    CN203716953U

    公开日:

    2014.07.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47/00(2012.01)I

    主分类号:

    E21B47/00

    申请人:

    杭州丰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福昌; 许林; 陈杰; 王生焕; 王骞

    地址: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西园三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王梨华;陈丽霞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包括双感应线圈系,双感应线圈系内部采用一体化芯轴,形成一体化线圈系,双感应线圈系上设有线圈,双感应线圈系最底端设有纵向位置可调的调试补偿线圈,一体化芯轴为玻璃钢芯轴,一体化芯轴包括线圈槽、电缆槽、扶正槽以及芯轴最大半径处,线圈绕制于线圈槽内,一体化芯轴上还连接有调试补偿线圈骨架,调试补偿线圈骨架上设有调试补偿线圈槽,调试补偿线圈骨架通过定位接头和胶接层固定于一体化芯轴上,调试补偿线圈绕制于调试补偿线圈槽内。本实用新型双感应线圈系为一体化线圈系,减小机械和加热运动引起的位移和漂移,双感应线圈系最下端设有调试补偿线圈,达到了线圈系稳定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包括双感应线圈系(1),其特征在于:双感应线圈系(1)内部采用一体化芯轴(2),形成一体化线圈系,双感应线圈系(1)上设有线圈(3),双感应线圈系(1)最底端设有纵向位置可调的调试补偿线圈(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其特征在于:一体化芯轴(2)为玻璃钢芯轴,一体化芯轴(2)包括线圈槽(5)、电缆槽(6)、扶正槽(7)以及芯轴最大半径处(8),线圈(3)绕制于线圈槽(5)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其特征在于:一体化芯轴(2)上还连接有调试补偿线圈骨架(9),调试补偿线圈骨架(9)上设有调试补偿线圈槽(10),调试补偿线圈骨架(9)通过定位接头(11)和胶接层(12)固定于一体化芯轴(2)上,调试补偿线圈(4)绕制于调试补偿线圈槽(10)内。

    说明书

    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
    背景技术
    在测井界流行一句话“感应怕漂,声波怕跳”,指的是双感应仪器的信号由于处于一个很大空间的发射电磁场中,受到发射线圈系和接收线圈系所在空间的电、磁物资和电磁矢量回路的影响很大,即自身结构和环境条件影响大,容易随环境如温度、压力和自身状态等等影响,产生大的漂移,很难将仪器做稳定,固有“感应怕漂”一说。
    由于感应仪器难度大,对之研究的人往往多年无成绩而放弃者多,真正能够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有所成者寥寥。感应线圈系的影响因素很多,当涉及到一个问题并且有新的思路,往往又无足够的条件验证。因此这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同时考虑同时解决,有效验证。
    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归纳,我们提出了双感应仪器的核心技术就是线圈系的设计技术。感应怕漂的漂移主要是由线圈系的温度漂移和不同环境下回路干扰不同引起,因此解决线圈系的稳定性问题和克服回路干扰问题是双感应仪器的最核心技术问题。
    对于感应线圈系来说,由于线圈系内部存在着金属接头、传输电缆和线圈系本身等高导电导磁物质,对接收线圈贡献了一个信号,而这个信号又随着环境产生变化,是一个不稳定的干扰信号。因此设计线圈系的目的首先要降低线圈系自身贡献的信号大小,其次要让自身贡献的信号稳定,不要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
    国内在此本质问题上的研究几乎没有,一般的公司在设计技术上都逃不出国外技术的框框。为了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验,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截然不同的线圈系的设计方法,克服线圈系机械形变和电气性能变化引起的不稳定性,从而达到提高稳定性的目的。这些设计包含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在国际国内均不曾有过,通过这些方面的发明和实际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缺点,设计了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包括双感应线圈系,双感应线圈系内部采用一体化芯轴,形成一体化线圈系,双感应线圈系上设有线圈,双感应线圈系最底端设有纵向位置可调的调试补偿线圈。双感应线圈系内部采用一体化芯轴,形成一体化线圈系,可减小机械和加热运动引起的位移和漂移,从而达到在不同的状态下线圈系机械状态稳定的目的。另外在线圈系的设计和调试中,自身直接耦合的信号往往很大,该信号是我们不需要的信号,它却混在我们需要检测的信号中间,需要在调试中将之调到很小,线圈系中某一圈线圈位置的微小变化都对直耦信号有较大影响,加工中微小偏差也会带来该信号的变化,为了信号稳定,我们在双感应线圈系最底端设有设有纵向位置可调的调试补偿线圈,很轻松通过调试线圈系的直耦信号调到零,将线圈自身间的互相干扰降低为最小至为零,从而达到线圈系稳定的目的。
    作为优选,一体化芯轴为玻璃钢芯轴,一体化芯轴包括线圈槽、电缆槽、扶正槽以及芯轴最大半径处,线圈绕制于线圈槽内。一体化芯轴采用特制的工 艺制成的玻璃钢芯轴,该玻璃钢的特点是纵向温度线涨系数小,从而使所设计的线圈系的温度漂移小。另外所有线圈槽、电缆槽以及安装的导电导磁补偿材料等均在同一支芯轴材料上加工刻制而成,保证每一线圈都被设计安装在固定的线圈槽内,确保线圈和线圈槽之间在环境应力作用之下不会产生相对运动,这样也保证了在外应力作用下线圈系参数依然稳定。
    作为优选,一体化芯轴上还连接有调试补偿线圈骨架,调试补偿线圈骨架上设有调试补偿线圈槽,调试补偿线圈骨架通过定位接头和胶接层固定于一体化芯轴上,调试补偿线圈绕制于调试补偿线圈槽内。调试补偿线圈绕制于调试补偿线圈槽内,调试补偿线圈槽设于可纵向移动的调试补偿线圈骨架上,通过调整调试补偿线圈骨架的上下位置将仪器内部角度相差90度的无用信号调整到零,这样不需要在再线圈外设置专门用于补偿的导电导磁材料,调整好后定位接头将调试补偿线圈骨架通过胶接层固定于一体化芯轴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双感应八侧向测井仪的双感应线圈系内部采用一体化芯轴,形成一体化线圈系,减小机械和加热运动引起的位移和漂移,双感应线圈系最底端设有纵向位置可调的调试补偿线圈,可调试线圈系的直耦合信号为零,减少线圈之间的互感,达到了线圈系稳定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线圈系不稳定,回路易受干扰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体化芯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试补偿线圈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双感应线圈系、2—一体化 芯轴、3—线圈、4—调试补偿线圈、5—线圈槽、6—电缆槽、7—扶正槽、8—芯轴最大半径处、9—调试补偿线圈骨架、10—调试补偿线圈槽、11—定位接头、12—胶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如图1所示,包括双感应线圈系1,双感应线圈系1内部采用一体化芯轴2,形成一体化线圈系,双感应线圈系1上设有线圈3,双感应线圈系1最底端设有纵向位置可调的调试补偿线圈4。一体化芯轴2为玻璃钢芯轴,如图2所示,一体化芯轴2包括线圈槽5、电缆槽6、扶正槽7以及芯轴最大半径处8,线圈3绕制于线圈槽5内。一体化芯轴2上还连接有调试补偿线圈骨架9,如图3所示,调试补偿线圈骨架9上设有调试补偿线圈槽10,调试补偿线圈骨架9通过定位接头11和胶接层12固定于一体化芯轴2上,调试补偿线圈4绕制于调试补偿线圈槽10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感应 测井 可调 线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可调线圈系.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1850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