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楼梯的构筑方法.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141297
  • 上传时间:2018-01-29
  • 格式:PDF
  • 页数:22
  • 大小:632.3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05678.0

    申请日:

    1993.05.07

    公开号:

    CN1084605A

    公开日:

    1994.03.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1/00申请日:19930507授权公告日:20011114终止日期:20100507|||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1/00

    主分类号:

    E04F11/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横森制作所;

    发明人:

    横森精文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2.09.22 JP 277827/9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王礼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楼梯的构筑方法,在基准层F1的楼梯设置位置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支承架下部,其是在次层F2和次次层F3的楼梯部件位置分别连接固定横材构成。在基准层F1的楼梯设置位置另一端固定着第二支承架下部,它是在次层和次次层的楼梯部件位置上分别连接横材构成。在第一和第二支承架上顺序架设固定2层的楼梯部件,顺序浇灌2层的混凝土,构筑主体。随后将第一支承架上升2层,将次次层F3作为基准层,以同样顺序重复,构筑楼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楼梯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定高度纵材上至少次层及次次层的楼梯部件的楼板平台位置处分别连接固定横材的两端部,构成第一支承架,将该第一支承架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在基准层的楼梯设置位置的楼板平台位置的端缘,在至少次层及次次层的楼梯部件的中间平台位置处分别连接横材,构成第二支承架,将该第二支承架的下端部固定在上述基准层的楼梯部件的中间平台位置的端缘,在上述第一支承架的横材和上述第二支承架的横材上顺序架设固定至少2层的楼梯部件,一层层地顺序浇灌至少2层的楼梯部件,构筑主体,随后拆下上述第一支承架,使其至少上升2层的高度,接着顺序构筑至少2层的楼梯。
    2: 一种楼梯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定高度纵材上至少次层及次次层的楼梯部件的楼板平台位置处分别连接固定横材的两端部,构成第一支承架,将该第一支承架下部可拆卸地连接在基准层的楼梯设置位置的楼板平台位置的端缘,在至少次层及次次层的楼梯部件的中间平台位置分别连接横材构成第二支承架,将该第二支承架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上述基准层的楼梯设置位置的中间平台侧的端缘,在上述第一支承架的横材和上述第二支承架的横材上顺序架设固定至少2层的楼梯部件,一层层地顺序 浇灌至少2层的混凝土,构筑主体,随后将上述第一支承架和第二支承架至少上升二层,接着顺序构筑至少2层的楼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楼梯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承架的纵材是沿楼梯设置位置的侧缘设置的。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灌前构筑楼梯的构筑方法。

        以往提出过一边使固定支承梁的支柱上升、一边构筑楼梯部件的楼梯构筑方法(特开平3-180657号)。

        上述先有技术由于是在浇灌混凝土的同时一层一层地构筑楼梯,所以构筑楼梯时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需要许多作业人员,存在作业效率低下问题。

        本发明由于顺序构筑至少2层楼梯,所以解决了上述问题。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梯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定高度的纵材上的至少次层及次次层的楼梯部件的楼板平台位置上分别连接固定横材的两端部构成第一支持架,在基准层的楼梯设置位置的楼板平台位置端缘可拆卸地连接该第一支承架的下部,在至少次层和次次层的楼梯部件的中间平台位置分别连接模材构成第二支承架,在上述基准层的楼梯设置位置的中间平台位置的端缘固定第二支承架的下端部,在上述第一支承架的横材的和第二支承架的横材上顺序架设固定至少2层楼梯部件,一层一层地顺序浇灌至少2层混凝土,构筑主体。随后拆下上述第一支承架,使其至少上升2层高度,接着顺序构筑至少2层的楼梯。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楼梯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定高度地纵材上的至少次层和次次层的楼梯部件楼板平台位置上分别连接固定横材的两端部构成第一支承架,将该第一支承架的下部可拆卸地连接在基准层的楼梯设置位置的楼板平台位置的端缘上,在至少次层和次次层的楼梯部件的中间平台位置上分别连接横材构成第二支承架,将该第二支承架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上述基准层的楼梯设置位置的中间平台侧的端缘,在上述第一支承架的横材上顺序架设固定至少2层的楼梯部件,一层一层地顺序浇灌至少2层的混凝土,构筑主体。随后使上述第一支承架和第二支承架至少上升2层,接着顺序构筑至少2层的楼梯。

        更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梯的构筑方法,其支承架的纵材沿楼梯设置位置的侧缘设置。

        由于楼梯部件架设固定在第一支承架和第二支承架上,所以能在主体构筑之前构筑楼梯。并且,通过一次楼梯构筑作业,能至少浇灌2层混凝土。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图1(a)-(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纵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施工时楼梯横截面图;

        图3(a)、(b)是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承架的斜视图;

        图4(a)、(b)是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梯部件斜视图;

        图5(a)、(b)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方法的纵截面图;

        图6是用于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第二支承架的斜视图;

        图7是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施工时楼梯的横截面图;

        图8(a)-(e)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方法的纵截面图。

        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

        在设定数的踏板1的上或下连接有中间平台2,以侧板4、5夹住踏板1、1和中间平台2,互相连接固定构成半层楼梯部件6(参看图4a)。本文将构成由基准层F1地面到次层F2地面的楼梯部件设为A1、B1,构成由次层F2地面到次次层F3地面的楼梯部件设为A2、B2,依此类推,将构成由Fn层地面到Fn+1层地面的楼梯部件设为An、Bn。

        参照图3(a),说明支承架结构。以设定的距离并列配置一定长度(层高H的3.5倍左右)的纵材7、7,其上一定高度位置处分别设有基准螺孔8、8,纵材7、7的上述基准螺孔8的上方的次层楼梯部件设置位置30处架设横材9,用螺栓螺母固定;在纵材的上述横材9上方的次次层楼梯部件设置位置30处架设横材10,用螺栓螺母固定;在上述纵材7、7的上述基准螺孔8下方的下层地面位置处穿设下螺孔11、11,如上所述构成第一支承架12。

        参照图3(b),说明第二支承架的构成。以设定的距离并列配置一定长度(层高H的2倍)的纵材13、13,其下端部分别穿设有连接螺孔14,该纵材13、13的上述连接螺孔14上方的次层楼梯部件中间平台高度处架设横材15,用螺栓螺母固定;上述纵材13、13的位于上述横材15上方的次次层楼梯部材的中间平台高度处架设横材16,用螺栓螺母固定,构成第二支承架17。另外,上述第二支承架17的次层和次次层的地面位置处设有锚18、18。

        下面叙述楼梯的构筑。

        (1)如图1(a)、1(b)所示,已浇灌完混凝土的地面设为基准层F1,上述基准层F1的下层地面设为下层F0,在这种状态下,从上述基准层F1先构筑半层楼梯部件,该楼梯部件为A1,在楼梯预定位置20的楼板平台侧21配置上述第一支承架12,用螺栓和螺母将上述第一支承架12的基准螺孔8固定在横材10a上,横材10a支承基准层F1的楼梯部件A1、B0,并且上述支承架12的下螺孔11固定在地面F0(已设的横材9a)上。这时,如图2所示,第一支承架12被设置在沿楼梯设置位置20的侧缘20a、20b的位置上。

        (2)在楼梯设置预定位置20的中间平台侧22上配置上述第二支承架17(图1a),用螺栓螺母将上述第二支承架17的连接螺孔14固定在已设的支承材23的上端部,该支承材23支撑着楼梯部件A1的中间平台2(图1b)。这时第二支承架17沿楼梯设置位置20的侧缘20a、20b位置设置(图2)。

        上述第一支承架12和第二支承架17与基准层F1之间连接有钢丝绳(没有图示)。

        (3)随后,在第一支承架12的横材9和已设置的横材23上架设楼梯部件B1,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横材9、23上。同样,在横材9和二支承架17的横材15间架设楼梯部件A2,在横材15和横材10间架设楼梯部件B2,在横材10和横材16间架设楼梯部件A3,分别用螺栓螺母固定在相应的横材上(图1C)。

        (4)随后,构筑设定的钢筋和模板,浇灌混凝土直到次层地面F2。继续构筑设定的钢筋和模板,浇灌混凝土直到次次层地面F3(图1d)。在这种状态下,各楼梯部件楼板平台侧和中间平台侧的两端部以及第二支承架17的锚18分别埋设在混凝土内。

        (5)接着当混凝土固化后,拆卸固定第一支承架12的上述纵材7和横材9、10的螺栓螺母,取下上述纵材7、7,同时,将另外的横材9、10连接在纵材7、7上,再次构成第一支承架12。使该第一横材12上升2层,将上述第一支承架12的基准螺孔8固定在地面F3的横材上,把下螺孔11固定在地面F2的横材上。并且,将另外的第二支承架17连接在上述设置的第二支承架17的上端部上。下面作同样重复,顺序地构筑楼梯。这种场合,在浇灌2层混凝土期间,楼梯构筑作业一次完成,所以能使构筑作业简单并且缩短时间。该方法对于以相同层高构筑高层、超高层建筑物楼梯特别有效。另外,由于两支承架的纵材7、13分别沿楼梯设置位置20的侧缘20a、20b配置,所以楼梯上没有障碍物,能作为作业用楼梯有效地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楼梯部件6形状没有包括楼板平台3,楼板平台是在主体侧构筑,可是也可以设计成连接楼板平台3的楼梯部件6a(图4b)。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承架12可以形成为更长(层高4.5倍左右),其也可以固定次次次层用的横材(没有图示)。第二支承架17也可以使纵材13形成为更长(层高的3倍),其也可以固定次次次层用的横材(没有图示)。这时,能3层3层地架设楼梯部件,能通过一次楼梯构筑作业,相应地浇灌3层混凝土。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构筑以往模板以构筑楼梯间,可是,也可以在楼梯架设结束后,在各楼梯部件外侧的侧板4的外面固定楼梯间构筑用的内模板。这种场合下,可以将楼梯间的内模板作为预埋模板构筑楼梯间,能使楼梯间的构筑作业简单化(没有图示)。进一步说,若预先在楼梯部件外侧侧板4的外面固定能架设楼梯间用的内模板的架设器具,那就不但能使内模板的构筑作业简单化而且能缩短时间(没有图示)。

        参照图3-图8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2。将中间平台2、楼板平台3连接在设定数的踏板1的上下,用侧板4、5夹住踏板1、中间平台2和楼板平台3,互相连接固定,构成半层楼梯部件6a(图4b)。构成从基准层F1到次层F2的地面的楼梯部件设为A1、B1,构成从次层F2地面到次次层F3地面的楼梯部件设为A2、B2,依此类推,构筑从Fn地面到Fn+1地面的楼梯部件设为An、Bn。

        与实施例1相同,以设定距离并列配置一定长度(层高的3.5倍左右)纵材7、7,其上一定高度位置处分别穿设基准螺孔8、8,在该纵材7、7的上述基准孔8的上方,次层楼梯部件的楼板平台位置处架设横材9,用螺栓螺母固定。另外,在纵材7、7的上述横材9上方,次次层楼梯部件设置位置处架设横材10,用螺栓螺母固定。上述纵材7、7的基准螺孔8的下方,下层地面位置处,穿设下螺孔11、11,构成第一支承架12(图3a)。

        另外,以设定距离并列配置一定长度(层高H的3.5倍左右)纵材27、27,其上一定高度位置处分别穿设基准螺孔26、26,在该纵材27、27的上述基准螺孔26上方,次层楼梯部件的中间平台位置处架设横材28,用螺栓螺母固定。上述纵材27、27的上述横材28的上方,次次层楼梯部件的中间平台位置处架设横材29,用螺栓螺母固定。上述纵材27、27的上述基准螺孔26的下方,下层地面位置处,穿设下螺孔30、30,构成第二支承架31(图6)。

        下面叙述楼梯的构筑。

        (1)将浇灌完混凝土的地面设为基准层F1,上述基准层F1的下一层地面设为下层F0,这种状态下,从上述基准层F1先构筑半层楼梯部件(该楼梯部件设为A1)。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上述第一支承架12配置在楼梯预定位置20的楼板平台侧21上(图5a),用螺栓螺母将上述第一支承架12的基准螺孔8固定在已设横材9a上,该横材9a支承着基准层F1的楼梯部件A1、B0,另外,将上述支承架12的下螺孔11固定在地面F0上(图1b)。这时,第一支承架12沿楼梯设置位置20的侧缘20a、20b设置(图7)。

        (2)将上述第二支承架31配置在楼梯设置预定位置20的中间平台侧22上(图5a),用螺栓螺母将上述第二支承架31的基准螺孔26固定在楼梯部件A1的中间平台2的已设的横材29a上。另外,如图5(b)所示,上述支承架31的下螺孔30固定在已设的横材28a上,其支承楼梯部件B0的中间平台2。这时,第二支承架31沿楼梯设置预定位置20的侧缘20a、20b设置(图7)。上述第一支承架12和第二支承架31与基准层F1之间设有钢丝绳,防止两支承架摇摆(没有图示)。

        (3)随后,在第一支承架12的横材9和已设横材29a间架设楼梯部件B1,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横材9、29a上。同样,在横材9和第二支承架31的横材28之间架设楼梯部件A2,在横材28和横材10之间架设楼梯部件B2,在横材10和横材29之间架设楼梯部件A3,分别用螺栓螺母固定这些横材(图5c)。

        (4)接着构筑设定的钢筋及模板,浇灌混凝土直到次层地面F2。继续构筑设定的钢筋和模板,浇灌混凝土直到次次层的地面F3(图5d)。这种状态下,各楼梯部件的楼梯平台侧和中间平台侧的两端部被埋设在混凝土内。

        (5)随后当混凝土固化后,卸下固定第一支承架12的上述纵材7和横材9、10的螺栓螺母,卸下上述纵材7的基准螺孔8和下螺孔11的螺栓螺母,将上述纵材7、7从主体下取下(图5e),同时,将另外的横材9、10连接在上述纵材7、7上,再次构成第一支承架12。另外,卸下固定第二支承架12的上述纵材27和横材28、29的螺栓螺母,卸下上述纵材27的基准螺孔26和下螺孔30的螺栓螺母,将上述纵材27、27从主体上取下(图5e),同时,将另外的横材28、29连接在上述纵材27、27上,再次构成第二支承架31。

        (6)与上述相同,使上述第一支承架12上升2层,将上述第一支承架12的基准螺孔8固定在地面F3的横材上,将下螺孔11固定在地面F2的横材上。使上述第二支承架31上升2层,将上述第二支承架31的基准螺孔26固定在已设横材29上,将下螺孔11固定在已设横材28上。

        随后作同样重复,顺序地构筑楼梯。这时也和实施例1相同,浇灌2层混凝土期间,由于楼梯构筑作业一次完成,所以能实现构筑作业简单化缩短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将中途层作为基准层F1进行楼梯构筑,可是也可以如图8所示,从底层地面开始构筑楼梯。

        即,将一层地面设为基准层F1,在F1的混凝土板上的楼梯设置位置20的楼板平台侧21的设定位置上,固定有固定具33,在其上端部设有与第一支承架12连接的连接部。同样,在F1的混凝土板上的楼梯设置位置20的中间平台侧22的设定位置上固定着固定具34,在固定具34上端部设有与第二支承架31连接的连接部(图8a)。

        随后,将横材架设在上述第一支承架12的基准螺孔8、8上连接。另外,分别将横材架设固定在上述第二支承架31的基准螺孔26、26和下螺孔30、30上。将上述第二支承架31的下端延长一定长度,在下端部一定位置设置安装孔32(图6)。

        用螺栓螺母将第一支承架12的下螺孔11固定在上述固定具33上,使第一支承架12垂直竖立。另外,以螺栓螺母将第二支承架31的安装孔32固定在上述固定具34上,使第二支承架31垂直竖立(图8b)。

        顺序在上述第一支承架12和第二支承架31上架设楼梯部件A1、B1、A2、B2、A3、B3、A4,用螺栓螺母固定(图8c)。接着,构筑设定的内外两模板,浇灌混凝土直到2层地面F2(图8d)。随后顺序浇灌混凝土到3层地面F3、4层地面F4。

        混凝土固化后,卸下固定第一支承架12的前述纵材7和各横材及固定具33的螺栓螺母,将上述纵材7、7从主体取下,同时,将另外的横材9.10连接在上述纵材7、7上,再次构成第一支承架12。并且,将固定第二支承架12的上述纵材27和各横材与固定具34的螺栓螺母卸下,将上述纵材27、27从主体上取下,同时,将另外横材28、29连接在上述纵材27、27上,再次构成第二支承架31。随后,将第一支承架14的基准螺孔8固定在F4的横材上,将下螺孔11固定在F3的横材上。并且,使第二支承架31的基准螺孔26连接在楼梯部件A4的中间平台的横材上,使下螺孔30固定在楼梯部件A3、B3的中间平台的横材上(图8e)。下面,按照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的顺序构筑楼梯。

        在上述实施例中,楼梯部件6a也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不设楼板平台3的楼梯部件6。另外,支承架的其它例子与实施例1相同。更进一步说,用侧板固定楼梯间构筑用的内模板作为预埋模板的例子也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由于在浇灌2层混凝土期间一次完成楼梯构筑作业,所以楼梯构筑作业简单化,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缩短工期的效果。另外,由于能在主体构筑之前构筑楼梯,所以能将该楼梯用于作业楼梯,能提高钢筋及模板构筑作业的效率。

    关 键  词:
    楼梯 构筑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楼梯的构筑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129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