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2

耐火隔热板.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141280
  • 上传时间:2018-01-29
  • 格式:PDF
  • 页数:72
  • 大小:2.3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11106.1

    申请日:

    1992.09.30

    公开号:

    CN1084924A

    公开日:

    1994.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74; B32B3/18; B32B5/18

    主分类号:

    E04B1/74; B32B3/18; B32B5/18

    申请人:

    爱吉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今田弘昭; 泷口英喜; 梅津浩之; 小关寿卫; 阿部雅彦; 齐藤实; 志藤郁男

    地址:

    日本山形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国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耐火隔热板,是在不燃性的表面材及里面材间设置合成树脂发泡层作为芯材,并使一种以上无机粒状物或无机纤维混合于该合成树脂发泡层中,把不织布当作分离层,使之位于所述的表面材及里面材的至少邻近所述的合成树脂发泡层一侧的面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耐火隔热板,是在不燃性的表面材及里面材间设置合成树脂发泡层作为芯材,使至少一种无机粒状物或无机纤维混合于该合成树脂发泡层中,在所述的表面材及里面材的至少与合成树脂发泡层一侧相邻的一面设有无纺布分离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隔热板,其中所述的合成树脂发泡体为苯酚泡沫塑料;所述的分离层是将铅微粒分布在耐热性的合成树脂纤维中形成的厚度大于0.1mm的无纺布;在该无纺布和不燃基材之间设有与水成分反应的粘合剂层,而且该粘合剂层浸渗于无纺布而加以一体化;所述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固化时的自粘合性和浸渗性使分离层和合成树脂发泡体之间一体化。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火隔热板,其中所述的分离层是由耐热性的合成树脂长纤维所形成,其厚度在0.1mm以上,所述的分离层设于芯材的中间,粘合剂层设于表面材和分离层之间,该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成分和发泡过程中的耐火耐热性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在分离层内发生反应而形成固结于一体的复合板。
    4: 如权利要求1、2及3所述的耐火隔热板,其中所述的分离层是由耐热性的反应性的纤维强化苯酚树脂所形成,和水成分反应的粘合剂层介于该纤维强化苯酚树脂层和不燃基材间,所述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固化时的自粘合性使所述的纤维强化苯酚树脂泡沫与不燃基材之间一体化,形成坚固的复合板。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至少一种无机粒状物和无机纤维混合于合成树脂发泡层中,使无纺布粘合于不燃性的表、里面材并夹着该合成树脂发泡层的耐火隔热板。

        现有技术中,夹层板通常是(a)仅使合成树脂发泡层介于不燃性的表、里面材之间的板;(b)使无机物质混在合成树脂发泡层中的板;(c)仅以无机发泡体代替合成树脂而形成的板。

        但是这些板有许多缺点,例如(a)虽然很轻但耐火性不好;(b)混于合成树脂发泡层中的无机物质会使表、里面材和合成树脂发泡层之间的粘合程度降低;(c)虽然有很好的耐火性,但是其机械性能,如抗弯曲、抗剪切、抗冲击强度等差,板自身的重量增加,难处理,可施工性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通过将无机物质混合于合成树脂发泡层中,并在表、里面材上粘合无纺布,提高合成树脂发泡层和表、里面材的粘合强度,而得到耐火性及防火性好、机械强度高、而且重量轻、施工性能良好的耐火隔热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隔热板,所述的耐火隔热板是在不燃性的表面材及里面材间设置合成树脂发泡层作为芯材,使至少一种无机粒状物或无机纤维混合于该合成树脂发泡层中,在所述的表面材及里面材地至少与合成树脂发泡层一侧相邻的一面设有无纺布分离层;

        其中,所述的合成树脂发泡体为苯酚泡沫塑料;所述的分离层是将铅微粒分布在耐热性的合成树脂纤维中形成的厚度大于0.1mm的无纺布;在该无纺布和不燃基材之间设有与水成分反应的粘合剂层,而且该粘合剂层浸渗于无纺布而加以一体化;所述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固化时的自粘合性和浸渗性使分离层和合成树脂发泡体之间一体化;

        其中,所述的分离层是由耐热性的合成树脂长纤维所形成,其厚度在0.1mm以上,所述的分离层设于芯材的中间,粘合剂层设于表面材和分离层之间,该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成分和发泡过程中的耐火耐热性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在分离层内发生反应而形成固结于一体的复合板。

        其中,所述的分离层是由耐热性的反应性的纤维强化苯酚树脂所形成,和水成分反应的粘合剂层介于该纤维强化苯酚树脂层和不燃基材间,所述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固化时的自粘合性使所述的纤维强化苯酚树脂泡沫与不燃基材之间一体化,形成坚固的复合板。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2为实施例1的耐火隔热板的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3为实施例1的耐火隔热板的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4为实施例1的耐火隔热板的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5为实施例1的耐火隔热板的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7为实施例2的耐火隔热板的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9为图8中的α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耐火隔热板的制造工序说明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耐火隔热板的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13为图12中的α部分的放大图。

        图14为分离层中的纤维的放大图。

        图15为实施例4的耐火隔热板的制造工序的的说明图。

        图16为实施例4的耐火隔热板的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18为图17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9为实施例5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21为图2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22为实施例6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24为图23的α部分的放大图。

        图25为实施例7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2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27为实施例8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断面图。

        图2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耐火隔热板的断面图。

        图29为图2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中所用的板的表面材、左侧面材、右侧面材、里面材的说明图。

        图30为图2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中所用的板的芯材。

        图31为图2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中所用的板的左右连结状态的说明图。

        图32为垫缝板的说明图。

        图33为接缝套安装工具的的说明图。

        图34为接缝套的说明图。

        图35为图2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的上下连结状态的说明图。

        图36为实施例9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说明图。

        图37为实施例9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说明图。

        图3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的说明图。

        图39为图3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中所用的表面材、里面材的说明图。

        图40为图3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中所用的芯材的说明图。

        图41为图3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的上下连结状态说明图。

        图42为图3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的左右连结状态的说明图。

        图43为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说明图。

        图44为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说明图。

        图45为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说明图。

        图46为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说明图。

        图47为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其他情况的说明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耐火隔热板加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耐火隔热板A的断面图,其中,101为表面材、102为里面材,它们是由金属板、镀层钢板、水泥板、陶瓷板等不燃性材料所制成;103是作为耐火隔热板A的芯材的合成树脂发泡层,其与两表面层101,102结合以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隔热性,它是由苯酚泡沫塑料、异氰尿酸酯泡沫等形成;104为大致均匀分布于合成树脂发泡层103中的无机粒状物材料,它不仅起耐火及防火材料的作用,而且也是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整体抗弯曲、抗剪切、抗冲击等机械强度的材料;所述的无机粒状物104选自珍珠岩、硼砂、蛭石、蔓足球状物等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或是使它们发泡的物质,或一种以一种物质为晶种,利用其他物质来包覆晶种物质所形成的材料,其粒径为0.5-30mm;105为分离层,是由纤维、玻璃纤维、维尼纶纤维、聚酯纤维等形成的无纺布,其通过粘合剂至少粘合于表面材101、里面材102上与合成树脂发泡层103相邻的一侧的表面上。分离层105不仅使表面材101及里面材102和合成树脂发泡层103之间的粘接强度提高,而且也使耐火隔热板A的机械强度提高。

        更进一步地,中间芯层103中的无机粒状物104的分布也可如图2至图5所示。如图2所示,粒径小的无机粒状物104a位于合成树脂发泡层103中靠近表面材101一侧,而粒径大的无机粒状物104b则位于合成树脂发泡层103中靠近里面材102一侧,这样,在耐火隔热板A的表面材101一侧,合成树脂103a所占比率变小,提高了耐火隔热板A的耐火防火性;又因为表面材101一侧的比重变大,可以使表面材101保持于平面状态而防止耐火隔热板A的表面材101的不正或弯曲。图4所示是将短纤维粗纱等无机纤维106分布于合成树脂发泡层103中,这样不仅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耐火性、防火性,特别是强化耐火隔热板A的机械强度而得到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的耐火隔热板A。图5所示是将膨胀性石墨107分布于合成树脂发泡层103中,在因火灾而产生的高温下,含有无机粒状物104的合成树脂发泡层103将发生龟裂,而膨胀性石墨107也将膨胀发泡而充填到龟裂处,随着防止热量侵入内部,膨胀性石墨107当作填料而发挥作用,使耐火隔热板A的膨胀度降低,从而提高了耐火隔热板A的耐火性、防火性、安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1的耐火隔热板具有以下优点:(1)使无机粒状物、无机纤维分布于合成树脂发泡层中,不仅使耐火隔热板A的耐火防火性和隔热性两方面性能都更好,而且可强化耐火隔热板的机械强度。(2)通过用粘合剂而在表、里面材各设有一层无纺布,使表、里面材和合成树脂发泡层的粘合强度提高,并且可保持表面材为平面状态,从而可提高耐火隔热板的尺寸安定性。(3)将无机粒状物、无机纤维夹在合成树脂发泡层中,使合成树脂的使用量减少,而降低成本。(4)另外,得到的耐火隔热板重量轻而且易处理,可施工性良好。

        实施例2

        图6和图7(a)-(e)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耐火隔热板A。

        图6中,201为表面材、202为里面材、203为芯材,其中,表面材201、里面材202是由金属薄板进行压延成形、挤出成形而形成的板材。在表面材201、里面材202的靠近芯材203一侧的面上各粘接有一层作为分离层的无纺布204;所述的无纺布204是由例如聚酯类、尼龙类、硼系碳系、氧化铝系、碳化硅系的纤维做成薄片状物形成的材料。

        另外,无纺布204是用具有凹凸的滚子等的机器制成,得到至少在芯材203一侧会起毛的材料,由此可使表面材201及里面材202和所述的芯材203之间的粘合性得到强化,从而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机械强度,并保持表面材201和里面材202为平面。

        另外通过将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或亲水性界面活性剂混入无纺布204中,可以吸附或保持在使用苯酚泡沫塑料作为合成树脂发泡体206时,因原料固化而产生的缩合水,该水分可使耐火隔热板的耐火性提高,缩短了在制造时的固化时间,同时也因表面材201、里面材202和芯材203之间的粘合强度的提高而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抗弯曲强度。

        芯材203包括致密的轻质无机材料205和作为其粘合剂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可作为耐火隔热板A的隔热材、粘合材、补强材、隔音材、缓冲材、防火材、耐火材。所述的轻质无机材料205为珍珠岩粒、玻璃串珠、石膏渣、滑石、蔓足球状物等所形成,这些材料可以提高芯材203的防火性、耐火性,并使耐火隔热板A的机械强度得到提高在图6中使用直径在5-30mm范围的珍珠岩粒作为轻质无机材料205。

        合成树脂发泡体206是由聚异氰尿酸泡沫塑料、苯酚塑料、聚硫亚胺泡沫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等所形成,在图6中,为了得到可通过耐火1小时试验(JIS-A-1304)的耐火隔热板A而使用苯酚泡沫塑料为合成树脂发泡体206。

        此外,芯材203的结构也可如图7(a)-(e)所示。图7(a)中,轻质无机材料205包括粒径较大的珍珠岩粒205a和粒径较小的珍珠岩粒205b,而得到轻质无机材料填充密度高的芯层203。图7(b)中,轻质无机材料205包括珍珠岩粒205a和在高温下膨胀发泡的膨胀性石墨205c,得到耐火性能好的芯材203。图7(c)中,轻质无机材料205是以高吸水性高分子包覆的珍珠岩粒205d。图7(d)中,芯材203包括珍珠岩粒205a、亲水性界面活性剂205e,以及合成树脂发泡体206,它们一起吸收和保持在使用苯酚泡沫塑料时因原料固化时产生的缩合水,经由该水分而提高耐火隔热板的耐火性,并可缩短在制造时的固化时间。图7(e)中,芯层203包括作为轻质无机材料的珍珠岩粒205a和短纤维粗纱等的玻璃纤维205f,其可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耐火性和强化耐火隔热板A的抗弯曲强度。

        从以上说明可以得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耐火隔热板具有以下优点:(1)因为使轻质无机材料混合于芯材中,所以一方面可以改善耐火隔热板的耐火防火性和隔热性,另一方面也可提高板的机械强度。(2)在表、里面材上粘接起毛的薄片状的无纺布,使表、里面材和芯材之间的粘合强度提高,而且因可保持表、里面材为平面而使板的尺寸安定性增加。(3)因为使轻质无机材料分布于芯材之中,所以可减少合成树脂的使用量而降低成本。(4)耐火隔热板的重量轻而且容易处理,施工性良好。

        实施例3

        图8-1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耐火隔热板的示意图。在图8中,301为不燃基材、302为芯材、303为轻质无机材料、304为里面材、305为分离层、306为粘合剂层。作为不燃基材是将包括表面处理钢板,不锈钢板、铝板、钛板、中空钢板、含氟树脂涂装钢板、镀层钢板、铜板等的一组中的一种加以冲压成形、压延成形、挤出成形等而得到的板材。芯材302是把轻质无机材料303混入于苯酚泡沫塑料、异氰尿酸酯泡沫塑料单体或这些泡沫塑料302a中而形成的,并有一与其一体化的分离层305。轻质无机材料303是对强化压缩强度、提高耐火性及隔音性很有功用的一种材料,作为它的具体例子是由珍珠岩粒、玻璃串珠、蔓足球状物、硅酸钙粒、滑石粒等的一种以上所形成,其粒径为1-20mm。作为里面材304,为与不燃基材301同质的板材,或是为牛皮纸、纸、铝箔、塑胶薄材、无纺布等的一种以上。当然,将铝箔包覆在牛皮纸上的薄片材也包含在内。

        图9是图8的α部分的放大图。如图9所示:分离层305主要是作为苯酚泡沫塑料固化时形成的缩合水、水蒸气的外逸的逸散机能和离形机能、吸水机能、苯酚泡沫塑料反应控制机能、补强机能、防火不燃层形成机能及定位机能的无纺布。所述作为无纺布的适当材料是由聚酚类、尼龙类、炭素纤维等的一种所形成。特别是此无纺布的空隙和厚度在上述的机能中,经由苯酚泡沫塑料反应时的缩合水的外逸和防止因缩合水的形成而使粘合性降低和反应状态的控制(调整)、在最适状态下固化和在浸透无纺布时加以控制,对强化无纺布和苯酚泡沫塑料之间的一体化很有作用。

        粘合剂层306是物理地化学地把不燃基材301和分离层305粘合于一体的层,作为粘合剂的实例是使用弹性体型环氧树脂、异氰酸酯,例如亚甲二异氰酸酯(简称MDI)等的乳胶型、热熔型及它的变性异氰酸酯,例如聚氨酯变性、滴定管变性异氰酸酯、异氰尿酸酯变性异氰酸酯等的一种物质。

        实施例3的耐火隔热板A的制造流程如图10所示:首先,将不燃基材301,例如把彩色钢板(厚度0.35mm),通过输送装置(1)(例如展卷机、升降机)输送至粘合剂涂敷工序(2),把不燃基材301加温至20至80℃,在其内表面用滚筒涂覆机、喷雾器等薄薄地加以涂布一层粘合剂306a,例如MDI,在粘合剂层306a之上加上分离层305,例如以53g/m2的量经输送装置(4)而将聚酯纤维制的无纺布(厚度约0.2mm)输送至图8所示的位置,事先以粘合剂306a不脱离地把不燃基材301和分离层305加以做成假贴合状态;从吐出机(5)将未发泡的甲基酚醛树脂型苯酚泡沫塑料原液吐出于分离层305上,在它的上面有里面材304,譬如通过展卷机(6)把铝牛皮纸加以积层而送给定型用的固化炉(7),连续或以分批形式在30至100℃固化1-3分钟,接着以切割器(8)切成预定尺寸的板后送至捆包工序(9)。

        又如图11所示,将具有不同粒径的轻质无机材料303混合加入芯层302中,或以分离层305当作夹住上述泡沫塑料构造的耐火隔热板A,也可通过另一种粘合剂把芯材302与不燃基材301、里面材304连成一体,得到耐火隔热板A。

        又在图10中,在输送装置(1)之后也可加设一成形机(10)。在把分离层305、粘合剂层306如图11那样介于耐火隔热板A的表面材301和里面材304之间时,有必要把在图10中的前述的(3)、(4)、(5)再设于(6)之后。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3制得的耐火隔热板具有以下优点:(a)使有耐热性、浸渗性、补强性的分离层介于不燃基材和芯材之间,而且经由粘合剂和上述的不燃基材和芯材的浸渍而强化分离层,可以提高机械强度和经济性(成本)。(b)分离层包含有耐热的无纺布,粘合剂和不燃基材和芯材的原液都一起浸渍,具有定位效果,反应时所产生的缩合水和异氰酸酯之间的缩合反应而使其具有吸水机能和水逸散机能,所以粘合力被更加强化而可促进不燃基材和芯材的一体化;(c)分离层在反应体系的粘合力更加提高的同时,通过控制其厚度和选择纤维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d)在不燃基材和芯材间因为耐热性的无纺布浸渍有耐火性成分,所以可确实地形成有耐火性的耐热层,可以通过耐火1小时(JIS-A-1304)的试验;(e)把珍珠岩粒细密地填充于芯材中时,可以容易地通过耐火1小时的试验;(f)隔热性比起ALC高出4至5倍以上,而重量为ALC的0.3至0.5倍,所以容易施工。

        实施例4

        图12至16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4的耐火隔热板A。

        401为不燃基材,402为芯材、403为轻质无机材料,为必要时粗糙地或细密地加以填充的物体,404为里面材、405为分离层、407为粘合剂层。也就是说,作为不燃基材401是把例如表面处理钢板、不锈钢板、铝板、钛板、中空钢板、含氟树脂涂装钢板、包层钢板、铜板等的一种加以冲压成形、压延成形、挤出成形的一种材料。芯材402是将轻质无机材料403混入苯酚泡沫塑料、异氰尿酸酯泡沫塑料单体或以这些泡沫塑料中的物质当作主体402a,把分离层405和它一体化的结构。轻质无机材料403对强化耐火隔热板的压缩强度、提高耐火性及隔音性发挥很大的功用,作为它的具体例是由珍珠岩粒、玻璃串珠、蔓足球状物、硅酸钙粒、滑石粒等的一种以上形成,粒径为1-20mm。其添加形式为细密充填、疏离、偏在一侧混合状态的结构。当然,轻质无机材料403间的间隙是以苯酚泡沫塑料等的主体402a来填充。作为里面材404是与不燃基材401同质或选自牛皮纸、纸、铝箔、塑胶薄片、无纺布等的一种以上。当然把铝箔覆盖在牛皮纸上的薄片材也包含在内。分离层405如图13的放大所示,为一无纺布层,该无纺布层具有使苯酚泡沫塑料形成时的缩合水、水蒸气的外逸机能和吸水机能、苯酚泡沫塑料反应的控制机能、补强机能、隔音机能、防火不燃层形成机能及定位机能。作为无纺布的适当材料是由聚酯类、尼龙类、炭素纤维等的一种所形成。特别是,此无纺布的空隙和厚度在上述的机能中,经由苯酚泡沫塑料反应时的缩合水外逸和由缩合水形成的粘合性降低的防止和反应的控制(调整),在最适状态中的往硬化的变化和浸透无纺布之时加以控制,对更强化无纺布和苯酚泡沫塑料之间的一体化很有帮助。406是铅的粉末,粒径在5-1000微米,如图14(a)、(b)所示那样,混合于构成无纺布的一条纤维405a中,或附着于其外周而变成长纤维的一种材料,在纤维405a的之中,其体积比为:把树脂当作100时,则其为10-50,其为根据纤维形成及重量的关系等加以选择的物质。粘合剂层407是物理地及化学地把不燃基材401和分离层405粘合于一体的层,作为粘合剂的实例是使用弹性体型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苯酚树脂、异氰酸酯,例如MDI等的乳胶型、热熔型及它的变性异氰酸酯,例如聚氨酯变性、滴定管变性异氰酸酯、异氰尿酸酯变性异氰酸酯等的一种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4的耐火隔热板A的制造流程如图15所示:首先,不燃基材401,例如把彩色钢板(厚度0.35mm)经输送装置(1)(例如开卷机、升降机)送至粘合剂涂敷机(3),把不燃基材401加温至20-80℃,在其内表面用滚筒涂敷机、喷雾枪(3)等把粘合剂407a,例如聚氨酯加以薄薄地涂布,在其之上经输送装置(4)而把分离层,例如以100g/m2的量的聚酯纤维制的无纺布(厚度约0.2mm)输送至图12所示的位置,事先以粘合剂407a使不燃基材401和分离层405不脱离地形成假贴合状态,接着从吐出机(5)把未发泡的可溶性酚醛树脂型苯酚泡沫塑料吐出于分离层405上,经展卷机(6)把里面材譬如铝牛皮纸积层于其上,并送至用于定型的固化炉(7),以连续或分批方式在30-100℃下固化1-3分钟,以切断机(8)切断成预定尺寸后送给捆包工序(9)。

        又如图16所示:将具有不同大小粒径的轻质无机材料403混合于芯材402中,或将分离层405当作夹住上述泡沫塑料,是将另一种粘合剂把形成的芯材402一体地形成于不燃基材401、里面材404之间的耐火隔热板A。

        又如图15,也可在输送装置(1)之后配设成形机。在里面材404侧也如图16那样,在制造把分离层405、粘合剂层407夹在中间的耐火隔热板A时,有必要在图15中另外配设上述的(3)、(4)、(5)。又作为分离层405的纤维,不只是有铅的微粉406的纤维,也可以是仅由树脂形成的纤维混合的无纺布。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耐火隔热板具有以下优点:使有耐热性、浸渍性、补强性及隔音性的分离层介于(a)不燃性基材和芯材之间,而且经由粘合剂和上述芯材原液的浸渍而强化分离层,可以提高机械强度和经济性(成本);(b)分离层因为是有耐热性的无纺布,粘合剂和芯材原液一起浸渍,具有定位效果,反应时所产生的缩合水和树脂分之间的缩合反应而使其具有吸水机能和水逸散机能,因而粘合力被更加强化,可以促进不燃基材和芯材的一体化;(c)分离层在粘合力更加提高的同时,通过控制其厚度和选择纤维,可控制反应的进行;因为(d)不燃基材和芯材间有一浸渍有耐火性成分的无纺布,因而可形成确实有耐火性的耐热层,所以可以通过耐火1小时(JIS-A-1304)试验;把珍珠岩粒细密地填充于(e)芯材中时可容易地通过耐火1小时的试验;(f)隔热性是ALC的4-5倍以上,而且重量轻,仅为ALC的0.3-0.5倍,所以容易施工;因为把(g)铅粉末一体成形于纤维中,所以可大幅度地提高隔音性。

        实施例5

        图17-19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耐火隔热板A。

        本实施例不只是提高板的耐火、耐热性,也是为了得到具有很好的隔音性的耐火隔热板,其中501为不燃基材、502为镀层钢板、506为芯材、507为轻质无机材料、509为分离层、510为粘合剂层。须进一步说明的是,作为不燃基材501是把表面处理钢板、不锈钢板、铝板、钛板、中空钢板、含氟树脂涂装钢板、铜板等的一种加以冲压成形、压延成形、挤出成形等的板材。502为把有刚性的金属薄板-镀层钢板-503和树脂层504和在内侧的厚度为30-1000微米的铅箔505形成为一体的结构,主要是强化耐火隔热板的隔音性和防振性的材料。芯材506为由粒径为10-100mm的轻质无机材料507和填充轻质无机材料507之间的空间的苯酚泡沫塑料508所形成的材料。所述的轻质无机材料507细密地填充或分散于芯层中,或是偏在一方。

        更进一步地,轻质无机材料507是对耐火隔热板的压缩强度的强化、耐火性及隔音性的提高很有帮助的材料,作为它的具体例,由珍珠岩粒、玻璃串珠、蔓足球状物、硅酸钙粒、滑石粒等的一种以上所形成的材料,它的粒径为1-20mm。苯酚泡沫塑料508为可溶性酚醛树脂类原料,随着其反应、发泡时的自粘合性而把轻质无机材料507和分离层509粘合于一体,它的缩合水可有效地使隔热性、防火性得到强化并用于后述的粘合剂之间的化学反应,而更加强化粘合力。特别是苯酚泡沫塑料508,经添加阻燃剂、无机粒状材料等,可更加大幅度地改善耐火隔热板的耐火性。分离层509如图18的放大图所示,为一无纺布层,该无纺布层具有对由苯酚泡沫塑料形成时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缩合水、水蒸气的吸水、吸湿及散热机能和对上述反应的控制机能(反应状态的迟延)、离形机能、吸水机能、补强机能和防火强化机能以及定位机能。作为所述的无纺布,其厚度为0.3-5mm,使用量为40-300g/m2,其由聚酯类、尼龙类、炭素纤维等的一种所形成。特别是此无纺布的空隙和厚度可以控制苯酚泡沫塑料反应时的缩合水的外逸和防止因缩合水形成的粘合性降低并控制反应的进行,在最适状态下,苯酚泡沫塑料508和粘合剂浸透无纺布。对把不燃基材501和分离层509加以一体化很有帮助。另外,如图19所示那样,也可将镀层钢板502用于耐火隔热板A的两面。

        粘合剂层510是经由物理的及化学的反应把不燃基材501、镀层钢板502和分离层509粘合于一体的层。作为粘合剂的实例为含有和水反应的成分的树脂,含有和苯酚成分反应的成分的树脂及作为粘合而有效的物质等。作为粘合剂的具体例是使用弹性体型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苯酚树脂、聚酯树脂、异氰酸酯等的乳胶型、热熔型粘合剂等的一种以上的物质。

        下面对图1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5的耐火隔热板A的制造流程进行简单说明:以成形机把0.5mm厚的彩色钢板成形为板状作为不燃基材501,把粘合剂涂敷于其底面内面,把分离层509、聚酯类纤维的无纺布积层于其上之后,把珍珠岩粒和苯酚泡沫塑料原料加以积层,然后将和上述一样的无纺布、粘合剂、作为60微米铅箔-树脂-0.35mm厚的镀层钢板顺序加以积层,使之固化而形成一体。此耐火隔热板A的密度为100kg/m3,该板通过JIS-A-1304耐火1小时试验,隔音性比芯材只是泡沫塑料的夹层板相比较,隔音性能可提高5-30dB。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5的耐火隔热板,使有耐热性、浸渍性、补强性的分离层介于(a)不燃基材镀层钢板和芯材之间,而且经由粘合剂和上述液体芯材原料的浸渍把分离层加以强化而可提高机械强度和经济性(成本)。(b)分离层因为是有耐热性的无纺布,所以粘合剂和芯材的原液一起浸渍,具有定位效果,反应时所产生的缩合水和异氰酸酯之间的缩合反应而使其具有吸水机能和逸散机能,而使粘合力更加被强化,可促进不燃基材和芯材的一体化。(c)分离层在更加提高粘合力的同时,通过控制其厚度和选择纤维可控制反应的进行。(d)用珍珠岩粒轻质无机材料加以细密地填充,而且因为把耐火性的苯酚泡沫塑料填充于此轻质无机材料的空间而加以一体化,而可通过JIS-A-1304的耐火1小时试验。(e)隔热性为ALC的4倍以上,比重为ALC的0.3-0.5倍。(f)镀层钢板不仅对隔音性的改善很有帮助,也对强度的提高很有贡献。

        实施例6

        图20至图22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6的耐火隔热板A。其中601为不燃基材、602为芯材,在耐火耐热性泡沫塑料603间把无纺布604设置于任意位置,并且通过粘合剂层606把分离层605一体地固定于芯材602和不燃基材601间。

        更进一步地,作为不燃基材601是把譬如表面处理钢板、不锈钢板、铝板、钛板、中空钢板、含氟树脂涂装钢板、镀层钢板、铜板等的一种加以冲压成形、压延成形、挤出成形等的材料。芯材602是使无纺布604一体地介于耐火耐热性泡沫塑料603间,主要是作为隔热材、耐热材、粘合剂(泡沫塑料603形成时)、隔音材及补强材而发挥机能的材料。作为它的具体例是由苯酚泡沫塑料、聚异氰尿酸酯泡沫塑料单体及在这些之中所必要而使轻质无机材料混入的物质等形成的材料。无纺布604主要是对防火层的补强和机械强度的提高和对泡沫塑料的粘合强化有所帮助的材料,作为令人满意的材料是把聚酯类、尼龙类的长纤维的一种以上形成为厚度0.1-5mm,使用量为50-450g/m2的材料。当然,无纺布604是从两面浸渍而和上述泡沫塑料603成一体化。虽然无纺布604在图20中只有一层,但为了更加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机械强度,也可有二层。如图21的放大图所示,分离层605主要是作为泡沫塑料603形成时的缩合水、水蒸气的往外的逸散机能、离型机能和吸水机能、对苯酚泡沫塑料反应的控制机能、补强机能、防火不燃层形成机能及定位机能而发挥功用的无纺布,其可以是和无纺布604一样的材料。此时,无纺布604是譬如使苯酚泡沫塑料反应时的缩合水往外部逃逸,可防止因缩合水的形成而造成的粘合力降低并对反应状态进行控制(调整),在浸渗时控制在最适状态下的往硬化的变化,而更加强化泡沫塑料603和无纺布604的一体化。

        粘合剂层606是物理地及化学地把不燃基材601和分离层605粘合于一体的层,作为粘合剂的实例是使用弹性体型环氧树脂、异氰酸酯,譬如MDI等的乳胶型、热熔型及其变性异氰酸酯,譬如聚氨酯变性、滴定管变性异氰酸酯、异氰尿酸酯变性异氰酸酯、聚胺酯树脂中的一种的材料。还有,如图22所示,在泡沫塑料603中,也可将粒径为0.5-20mm的轻质无机材料607,譬如珍珠岩粒、蔓足球状物、滑石等的一种以上,加以细密充填或分散。

        如上述所述,本发明实施例6的耐火隔热板具有如下优点:(a)把有耐热性、浸渍性、补强性的分离层介于不燃基层和芯材的之间,而且经由粘合剂和上述芯材的浸渍强化分离层而可提高经济性(成本)。(b)因为分离层是耐热性的无纺布,粘合剂和芯材原液一起浸渍,具有定位效果,反应时所产生的缩合水和异氰酸酯之间的缩合反应而使其具有吸水机能和水逸散机能,使粘合力被更加强化,可促进不燃基材和芯材的一体化。(c)分离层在粘合力更加提高的同时,通过控制其厚度和选择纤维可控制反应的进行。(d)因为在不燃基材和芯材之间有浸渍有耐火性成分的无纺布,所以可以形成确实有耐火性的耐热层。(e)因为使不织布一体地介在于耐火耐热性泡沫塑料间,所以在芯材的中间形成有耐火不燃层,可通过JIS-A-1304的耐火1小时的试验。(f)重量轻而且有隔热性。(g)可防止因缩合水的形成而造成的粘合不良、不燃基材表面的膨胀等现象的发生。

        实施例7

        图23至图25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7的耐火隔热板A。在此实施例中是使用纤维强化苯酚树脂形成分离层,把苯酚泡沫塑料当作芯材的主体材料,而强化耐火隔热板的耐火性和机械强度。

        其中701为不燃基材、702为粘合剂层、703为分离层,由纤维强化苯酚树脂形成,其母料为苯酚树脂、填料为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由无机材料形成的纤维、有机高分子纤维,以SMC(片料吹塑法)形成。704为芯材,为以苯酚泡沫塑料为主体的材料,和上述纤维强化苯酚树脂有很好的亲和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自粘合性的热固化型树脂;705为轻质无机材料、706为里面材。

        更进一步地,作为不燃基材701是把譬如表面处理钢板、不锈钢板、铝板、钛板、中空钢板、含氟树脂涂装钢板、镀层钢板、铜板等的一种加以冲压成形、压延成形、挤出成形的材料,或由无机烧结材形成。粘合剂层702是以异氰酸酯(MDI),把不燃基材和分离层703的纤维强化苯酚树脂之间的粘合加以强化的层。在作为芯材的苯酚泡沫塑料中,以泡沫塑料单体或把轻质无机材料705混入这些泡沫塑料中的物质,经由泡沫塑料形成时的自粘合坚固地达成和上述的纤维强化苯酚树脂之间的一体化的材料。轻质无机材料705主要是由轻质无机物质形成,是对提高耐火隔热板的压缩强度、耐火性及防音性等很有帮助的材料。作为它的具体例是由珍珠岩粒、玻璃珠、蔓足球状物、硅酸钙粒、滑石粒等的一种以上所形成,粒径为1-20mm。作为里面材706是为和不燃基材701同质或选自牛皮纸、纸、铝箔、塑胶薄材、无纺布等的一种以上。当然,把铝箔层包覆于牛皮纸上的薄片材也包含在内。如把图23的α部分加以放大的图24所示那样,分离层703具有这样的作用:粘合剂层702通过化学反应可使其和不燃基材701之间有很强的粘合力,并且和芯材704中的苯酚泡沫塑料之间的粘合力也很大,因而形成防火不燃性的、具有很高的耐火隔热性、很高的机械强度的耐火隔热板。上述分离层703的材料中,作为母料的材料为苯酚树脂、石棉树脂等,作为填料的材料有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由无机材料形成的纤维(无机纤维)、有机纤维、炭素纤维。特别有利的是,上述分离层703为SMC(片料吹塑法)所形成的材料;分离层703中的纤维强化苯酚树脂反应时生成的缩合水以及其含有的羟基分别与被涂布于不燃基材701的粘合剂层中的MDI发生反应,对强化和不燃基材701之间的一体化很有帮助。

        粘合剂层702是化学地把不燃基材701和分离层703加以粘合的层,作为其粘合剂的实例是弹性体型环氧树脂、异氰酸酯,例如MDI等的乳胶型、热熔型及它的变性异氰酸酯,例如聚氨酯变性、滴定管变性异氰酸酯、异氰尿酸酯变性异氰酸酯等。并且,如图25所示那样,也可把粒径大小不同的轻质无机材料705混合加入到芯材704中,而且仅在耐火隔热板的一面有分离层703和粘合层702。

        如上述所述,本发明实施例7的耐火隔热板具有以下优点:(a)使有耐热性、浸渍性、补强性的分离层介于不燃基材和芯材间,并且利用和粘合层之间的化学反应把分离层和不燃基材坚固地粘合,可提高耐火隔热板的机械强度和经济性(成本)。(b)分离层是由耐热性的纤维强化苯酚树脂所形成,苯酚树脂反应时生成的缩合水以及其本身所含有的羟基,分别与预先涂布的MDI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促进了和不燃基材之间的一体化。(c)如上所述,纤维强化苯酚树脂不仅和不燃基材之间的粘合性很好,而且与芯材中的苯酚泡沫塑料之间的粘合性也很好,所以具有很好的抗弯曲机械强度和耐风压性能,因此可应用于高层建筑物。(d)耐热变形性小,耐火性能好,可以扩大安装基础节距。(e)因其强度高,也可应用于耐火隔热墙。

        实施例8

        图26及图27(a)-(f)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8的耐火隔热板A。该耐火隔热板A的特征是:芯材中的合成树脂为甲基酚醛型粉末树脂,其中细密地填充有轻质无机材料。

        所述的耐火隔热板A为由表面材801、里面材817、芯材820所形成的夹层结构。表面材801及里面材817是由不燃性的金属薄板材所形成,把例如铝、铁、铜、不锈钢、铝锌合金电镀钢板、彩色钢板、中空钢板、含氟树脂涂装钢板、镀层钢板、夹层钢板等的一种经由冲压成形、挤出成形、压延成形等而形成的材料,具有使耐火隔热板A免于维修的效果。

        如图26所示,芯材为820,将粘合剂825涂布于表面材801、里面材817和芯材820间,把轻质无机材料826细密充填于芯材为820中,以合成树脂发泡体827作为该轻质无机材料的粘合剂。作为无纺布823、824是聚酯类、尼龙类、硼类、炭素类、氧化铝类、碳化矽类的纤维所形成的薄片状物,所述的无纺布具有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机械强度、强化表面材801、里面材817和芯材820的粘合性及表面材801、里面材817的平面性的机能的材料。粘合剂825选自如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环氧树脂等固化型粘合剂;橡胶类、醋酸乙烯酯等乳胶型粘合剂;乙烯醋酸乙烯、EVA等热熔型粘合剂。作为轻质无机材料826则是由珍珠岩粒、玻璃珠、石膏渣、滑石、蔓足球状物等所形成。在图26中是使用直径为5-20mm的珍珠岩粒。芯材820一方面提高了耐火隔热板A的防火性和耐火性,也提高了其机械强度。作为合成树脂发泡体827,是甲基酚醛树脂型粉末树脂,其可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隔热性,其作为芯材820中的阻燃剂、轻质无机材料826的粘合剂以及无纺布823、824的粘合剂。

        所述的芯材还包括如图27(a)-(f)所示的芯材。在图27(a)中作为轻质无机材料826是把粒径大的珍珠岩粒826a和粒径小的珍珠岩粒826b加以细密充填,从而提高芯材820的密度。在图27(b)中作为轻质无机材料的826是使珍珠岩粒826a和在高温下膨胀发泡的膨胀性石墨826c混在一起,从而提高芯材820的耐火性能。在图27(c)中,芯材820包括由高吸水性分子加以包覆的珍珠岩粒826d作为轻质无机材料826,及使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浸渍的无纺布823a、824a,所述的无纺布把在甲基酚醛型粉末树脂固化时产生的缩合水加以吸着和保持,通过该水分而提高板的耐火性,并可缩短在制造时的固化时间。在图27(d)中作为轻质无机材料的826是通过珍珠岩粒826a和短纤维粗纱等的玻璃纤维826e混合从而提高板的耐火性,从而提高芯材820的抗弯曲强度。图27(e)是将玻璃纤维823b、824b粘合于芯材820上。图27(f)起无纺布作用的是利用电气把短纤维823c、824c植毛到芯材820上。当然也可把这些无纺布加以组合使用。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8的耐火隔热板具有下述优点:(a)由不燃性的金属板构成板的表、里面材,由无纺布、轻质无机材料、合成树脂发泡体构成芯材,使耐火隔热板A的重量得以减轻,可通过耐火1小时试验的板。(b)因为使用甲基酚醛型粉末树脂的发泡体作为芯材的粘合剂,所以即使金属等的表面材、里面材腐蚀,也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实施例9

        图28至图37(a)-(e)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9的耐火隔热板A。

        如图28所示,该耐火隔热板A的横断面为帽状,表面材901呈长条体,在表面材901的里面是横断面为帽状的芯材923,纵向包覆在芯材923上的为里面材919,在表面材901、里面材919的横向的端部形成左侧面907和右侧面913形成夹层结构。更进一步地,表面材901、里面材919是把金属材,譬如铝、铁、铜、不锈钢、锌合金电镀钢板、彩色钢板、镀层钢板、抗震钢板(夹层钢板)、含氟涂膜钢板等的一种,经由压延成形、冲压成形、挤出成形等形成的材料。表面材901,如图29(a)所示,包括长条状的表面902和往表面902的两侧缘及和表面902垂直地或向内或向外倾斜弯曲的侧壁903,使侧壁903的下端向外侧方向弯曲延伸的突出片904,使其前端向下倾斜弯曲的导引部905以及,使导引部905的端缘向内弯曲的补强夹紧片906等。

        如图31所示,上述导引部905是导引如图33所示的接合套安装具D时的中央定位片D1的导引装置。又补强夹紧片906是在充填芯材923的原料时,使芯材923的原料不泄漏到导引部905及突出片904的表面侧。耐火隔热板A的侧缘做成直线状,补强夹紧片906也起补强耐火隔热板A自身的强度的作用。在图28中,在突出片904上设有一导引沟904a,用于将耐火隔热板A用固定具导引定位于板条α上。

        如图29(b)、(c)所示,左侧面材907及右侧面材913是分别把金属制的长条板材成形为断面为凹状,其包括上凹面908、914、左面909、右面915、下面910、916,上凹面908、914的前端分别向内、外弯曲而形成上舌片911、917;下面910、916分别向内、外弯曲形成下舌片912、918。所述的左右侧面材907、913是为防止耐火隔热板的芯材923的原料从耐火隔热板A的侧部泄出的现象的发生,并可提高耐火隔热板A的整体机械强度的面材。

        如图29(d)所示,里面材919主要是将下文所述的芯材923的里面加以被覆,具有补强材、防水材、防烟材、防火材的作用。里面材919包括:在横向的两端缘附近设有向下凹的切口920,切口920的前端向上弯曲的侧壁921,及把侧壁921的前端向内弯曲的补强夹紧片922。更进一步地,切口920是经由如图32所示那样的垫缝板B的固定片B1,在耐火隔热板A之间、板条α和里面材919间为了防止段差和间隙而形成的切口,补强夹紧片922是为防止里面材919的端部起皱。又表面材901和里面材919的结合如下:所述的芯材923的原料自粘合后,将左、右侧面材907、913的上舌片911、917加以铆接,把表面材901的补强夹紧片906及下舌片912、918和里面材919的补强夹紧片920加以铆接。

        芯材923是把由表面材901、里面材919及左、右侧面材907、913形成的空隙加以填充的材料。正如以上的实施例1-8所述,所述的芯材923,包括合成树脂发泡体924,如图30所示,将无纺布925粘合于表面材901、里面材919的芯材923那一侧,将轻质无机材料加以细密充填,使用苯酚泡沫塑料形成的合成树脂发泡体924作为所述的轻质无机材料的粘合剂。

        又如图28所示,在位于耐火隔热板A的表面材901的前端部分向芯材923弯曲的一侧,也可形成折曲舌片927。如图35所示,此折曲舌片927使得在相同的上下的耐火隔热板A之间形成横连接缝部,填充填缝材时作为填缝材的结合部,从而提高表面材901的机械强度、以及保持其平面性。

        使用图29、图32简单地说明本发明的耐火隔热板的尺寸关系:表面材901的长度为4000-10000mm,宽W1(表面2的宽)为400-900mm,总宽度W2为450-1200mm,从侧壁903下端缘到补强夹紧片906的宽W3为20-100mm,从表面902到突出片904的高度h1为10-100mm。在里面材919中,把总宽度设为W4,切口909的宽度设为W5、W6,垫缝板B中,把固定片B1的宽度设为W7、W8,把立片B2的宽度设为W9,这时W4≈W2、W5≈W7、W6≈W8、W9=0.5-10mm。

        下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粘合加以简单说明。为了形成如图31所示的外壁,以600mm+2-3mm间距纵向地用多颗小螺钉,把如图31所示的垫缝板B固定于C型钢板条α上;把如图28所示的600mm左右宽的两块耐火隔热板A1、A2的切口920设置于固定片B1上,把左、右侧面材907、913的左面909和右面915适当连接于垫缝板B的立片B2上而固定,经由螺旋虎钳类的固定具β把突出片904固定于板条α上;把填缝材C加到耐火隔热板A1、A2间的结合部,然后用固定具β固定多个如图33所示的接缝套安装具D。当接缝套安装具D的安装未完成时,把如图34所示的长条状的接缝套E的紧合部E1嵌着于此接缝套安装具D的紧住部D2。上述即为用接缝套E被覆相同的耐火隔热板A的纵接缝部的装置。再如图35所示,上下耐火隔热板A3、A4所形成的横接缝部,是将固定具β固定于由C型钢形成的板条α的帽型接合部F而被连结,并用支撑材G及填缝材C来加以填充。

        本发明实施例9的耐火隔热板也可如图36(a)-(e)、图37(a)-(e)所示。如图36(b)、(c)所示:使突出于上方的插入缘928形成于表面材901的两端,而形成可嵌合接缝套安装具D的耐火隔热板A。如图36(d)、(e)所示:在表面材901的一端形成有突出于上方的插入缘928,在其另一端则设有紧合于插入缘928的紧合沟929,得到连结强化的耐火隔热板A。如图37(a)-(b)所示:在里面材919的一端形成有突出于外的垫缝部930,而形成具有附加垫缝板B的功能的耐火隔热板A;在图37(c)中是把软质的垫圈931设置于耐火隔热板A的两侧。图37(d)、(e)是在板两侧形成雄部932和雌部933,而形成雄雌嵌合式的耐火隔热板A。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9的耐火隔热板具有以下优点:(a)作为夹层的芯材的两端被表面材及里面材的侧面材加以包覆,因此在耐火隔热板的制造过程中,当作芯材使用的合成树脂发泡体不会从板的两端泄漏。(b)表面材及里面材的左侧面材、右侧面材具有补强材的作用,可以使耐火隔热板A的机械强度提高,可以延长把耐火隔热板A安装于板条时的固定具的节距。(c)把横断面做成帽状,可把广幅的板确实地固定于板条上,因此可坚固地固定表面的两侧。(d)在使用板形成壁体时,钉头不出现于板的表面,因此具有美丽的外观。(e)因为两侧有固定板,因此表面很平整,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表面。(f)耐火隔热板的防水性、气密性、耐震性、隔热性、耐火性、防音性、施工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下面用图38至图47对本发明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进行说明。与实施例9一样,实施例10也是将表面材、里面材加以加工而在其两侧形成雄、雌型连结部。

        图38是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A的代表例。如图所示,该耐火隔热板A是由表面材1001、表面材1017、芯材1020形成的具有夹层结构的耐火隔热板A。所述的表面材1001、表面材1017及芯材1020是用与实施例9一样的材料所形成的。

        更进一步地,表面材1001如图39(a)所示,为由横长的表面部1002和雄型连结部1006和雌型连结部1012形成槽部1001a的结构,表面部1002是由以任意角度把表面1002a的纵向两端缘向内弯曲的侧壁1003、1004和把侧壁1003的下端缘突出于外方的接缝底层1005所形成的。

        雄型连结部1006包括:把接缝底层1005的前端更加突出于外方的上缘1008,和把上缘1008的前端向内方弯曲成凹字状的下缘1009,插入缘1007,和在插入缘1007的上缘1008形成的凹状的固定沟1010,下缘1009的前端向内方弯曲成L状的补强片1011。插入缘1007如图41所示,为被插入于所述的雌型连结部1012的嵌合沟1015的板条a所固定的部分,把螺钉等的固定具β钉设于固定沟1010而为把耐火隔热板A固定于板条α的固定部而发挥作用的部分。又凹状的固定沟1010的深度比固定具β的钉头高度及宽度更大,以使固定具β的顶部不高出接缝底层1005面之上。这样,在紧合耐火隔热板A时,使所述的上面1013和接缝底层1005、上缘1008之间的接触部分没有间隙,而固定沟1010形成的空隙可以防止毛细管现象,因而使耐火隔热板具有很强的防水性。另外,把从插入缘1007的前端到固定沟1010的上缘1008侧为止的长度当作L1,从插入缘1007的前端到补强片1011的前端为止的长度当作L2时,因为L1<L2,因此在固定沟1010钉设固定具β时,也可使补强片不变成一种障碍。又补强片1011是设于芯材1020内而强化表面材1001和芯材1020的一体化,插入缘1007被插入嵌合沟1015时,可防止插入缘1007经由下面1014而被挤压变形,而可确实地发挥固定作用。

        雌型连结部1012包括:把侧壁1004的下端缘向内弯曲形成上面1013,把上面1013的前端向外弯曲形成下面1014,从上面1013及下面1014形成为断面为凹字形的嵌合沟1015,把下面1014的前端向内弯曲形成补强片1016。更进一步地,把从插入缘1007的前端到固定沟1010的侧壁1003侧的端缘为止的长度当作L3,上面1013的长度当作L4时,假如L3≤L4,如图41所示,当把固定具β的头部加以被覆时,便可形成具有防水性而且美观性好的结构。又嵌合沟1015使耐火隔热板A固定紧合于雄型连结部1006的插入缘1007,从而固定于板条α上。而且,在表面1002a形成的1002b、1002c部分是把接缝做成阶梯状,而使接缝部立体化、明确化、并具有美观性的结构。

        如图39(b)所示,里面材1017是把长条状板材的一端缘和板材平行地稍微往内方弯曲形成L状的延伸部1018,其另一端缘和板材平行地稍微朝外方弯曲形成L状的切口部1019所形成。如图所示,把延伸部1018、切口部1019的前端向上方弯曲形成定位片1018a、1019a,作为紧合时的导引件、生产时的模子而发挥作用,上述这些部件之间形成槽部1017a。此里面材1017包覆芯材1020而制成具有夹层结构的耐火隔热板A。具有这种结构的耐火隔热板A,不仅可以提高板本身的机械强度,而且具有不燃、防水、隔热、隔音材、垫片等功能。另外,芯材1020一体化时,下缘1009、芯材1020、延伸部1018形成断面为凹状的紧合沟1021;而下面1014、芯材1020、切口部1019而形成断面为凸状的紧合片1022。如图41所示,随着插入缘1007和嵌合沟1015之间的紧合,紧合片1022像掉入紧合沟1021一样被紧合,而可把耐火隔热板A固定于板条α中。又延伸部1018、切口部1019,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防火性、防水性(防止雨水往板条α中浸入)、气密性的结构,特别是当万一发生火灾时,可防止火焰侵入到里面1017,因此具有很好的耐火性。进一步地,为了更加提高耐火性,使表面材1001和里面材1017不发生接触,而可防止热桥的产生。

        作为芯材1020,是与实施例1-8中已描述过的材料相类似的材料,如图40所示,所述的芯材1020是将无纺布1023、1024粘合于表面材1001、里面材1017和芯材1020之间,并用轻质无机材料1025加以细密填充,用合成树脂发泡体1026作为轻质无机材料1025的粘合剂而形成的材料。

        又如图38所示,芯材1020填充于表面材1001和里面材1017的槽部1001a、1017a,使表面材1001和里面材1017不发生接触,即使表面材1001由于火灾等而被加热,但热量不往里面材1017传导,而可防止热桥的产生,因而使耐火隔热板的耐火性、隔热性、耐结露性得到提高。

        又如图38所示,把位于耐火隔热板A的表面材1001的端部向芯材1020弯曲的一侧,形成折曲舌片1027。如图42所示,此折曲舌片1027,使在两相同的左右的耐火隔热板A之间形成纵接缝部,作为填充填缝材D的接着部分而发挥作用,因而提高表面材1001的机械强度,并使其表面平面化。又在图42中,B是以同样的方法把和表面材1001同质的材料加工形成的帽型接合物,C是不燃性的无机支撑材。

        在此,用图38、图39(a)、(b)来简单地说明各个部件的尺寸关系:把耐火隔热板A的工作宽度,也就是里面材1017的里面1017b的宽度当作W,耐火隔热板A的全厚度当作t1,紧合沟1021的开口高度当作t2,紧合片1022的厚度当作t3,从插入缘1007的前端到固定沟1010的上缘1008侧的端缘为止的长度当作L1,从插入缘1007的前端到侧壁1003侧的固定沟1010的端缘为止的长度当作L3,从侧壁1004的下端到嵌合沟1015的最深处的长度当作L4,下缘1009的宽度当作L5,下面1014的长度当作L6,延伸部1018、切口部1019的长度当作L7、L8,从表面1002a到插入缘1007的上缘1008的高度当作h1,从表面1002a到上面1013的高度当作h2,插入缘1007的高度当作h3,嵌合沟1015的开口高度当作h4,从表面1002a到补强片1011、1016的高度当作h5、h6,延伸部1018、切口部1019的高度当作h7、h8,从里面材1017到安定片1018a、1019a的前端的高度当作h9、h10时,则W为300-900mm,t1=30-100mm,t2>t3,h1≈h2,h3<h4,h5≈h6,h7≈h8,h9≈h10,L1≥L2或L1≤L2,L3≤L4,L5≈L6,L7≈L8的关系。

        下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粘合进行简单说明。使用如图3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A,以如图41所示进行的是上下连结,如图42所示进行的是左右连结。另外,作为图38所示的耐火隔热板,使用0.5mm厚的彩色钢板作为表面材1001和里面材1017,其芯材包括直径为5-20mm的细密填充的珍珠岩粒轻质无机材料,无纺布1023、1024则是由聚酯纤维形成,而作为所述的轻质无机材料的粘合剂的合成树脂发泡体1026为甲基酚醛树脂型的苯酚泡沫塑料。因此,如图41所示,以配合耐火隔热板A的总长度,通过固定具β,把帽型的接合物B固定于由铁骨底层或主柱、间柱、防水片材、隔热材形成的板条α。接着如图41所示,透过螺旋虎钳等的固定具β,把第n段的耐火隔热板A1的固定沟1010固定于接合物B之间。接着在耐火隔热板A1的嵌合沟1015内,敷设洛克威尔绝缘纸公司制造的无机不燃性片材E。然后,把第n+1段的耐火隔热板A2的雌型连结部1012的嵌合沟1015落入于耐火隔热板A1的插入缘1007,把紧合片1022插入紧合沟1021内,形成像图41那样的横接缝部。再如图42所示,以无机不燃性的支撑材C、填缝材D填充由左右的耐火隔热板A3、A4形成的纵接缝部。还有,在基座部分,有必要在启动器(图中没有示出)外内角(图中没有示出)使用填缝材。

        以上说明的只是有关本发明的耐火隔热板A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3(a)-(h)、图44(a)-(g)、图45(a)-(g)、图46(a)-(f)所示,本发明的耐火隔热板A的表面材1001、里面材1017以及芯材1020的形状均可以改变。又如图47(a)-(e)所示是本发明的耐火隔热板A的其他实施例:图47(a)是在嵌合沟1015的最深部,为了强化防水性、气密性而设有垫片材、填缝材D;图47(b)、(c)是为了防止芯材1020的原料合成树脂泡沫1026液体从表面材1001和里面材1017之间泄漏出来,而在板的端部用薄片状物1028进行包覆;图47(d)是为了不使表面材1001和里面材1017发生接触而在板的端部设有作为填充材、耐火材(无机材)、防止液体泄漏的、补强螺栓支撑材C;图47(e)是在表面材1001和里面材1017之间设有一填高材1030(短条材或长条材),以使表面材1001和里面材1017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高度。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10的耐火隔热板具有下述优点:(a)耐火隔热板往板条上的固定是通过固定具把芯材、里面材固定于表面材的一端缘的下层,不必再使用另一种安装零件,降低成本,而且耐火隔热板在板条上的固定变得很确实,不会剥落等。(b)固定用的钉、螺栓等不往外部露出,可以确实地把大型的耐火隔热板用板条固定。(c)使上缘的中途沿着纵向形成凹状,固定沟的深度超过了固定具的外露的头部的高度,不使固定具由上缘接缝底层突出,而可提高防水性、气密性、施工性。(d)上面的长度超过在固定沟的位置之上,因此固定具不往外部露出。(e)即使接缝宽有小的误差,也不会由外部看见固定具。(f)在里面材形成的延伸部和切口部,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火焰、热以及雨水不会浸入板条里面。(g)在表面材的雄型连结部侧形成的补强片位于芯材内,所以和芯材的一体化很确实。(h)由不燃性的金属板构成板的表、里面材,由无纺布、轻质无机材料、合成树脂发泡体构成芯材,使板自身的重量减轻,而且可通过耐火1小时试验。(i)表面材和里面材在连结部不发生接触,可防止热桥的产生,从而提高耐火性、隔热性、耐结露性。(j)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气密性、耐震性、隔热性、耐火性、隔音性、可施工性。

    关 键  词:
    耐火 隔热板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耐火隔热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128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