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2685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6.04CN203626851U(21)申请号 201320757609.4(22)申请日 2013.11.27E21D 11/10(2006.01)(73)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和平路1号(72)发明人陈健 路开道 孔玉清 周昆申绍永(74)专利代理机构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代理人张德平(54) 实用新型名称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57) 摘要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包括混料斗、小车,混料斗为上口大下口小呈锥形,。
2、混料斗的两侧连接固定套,小车一侧设置抬升装置,抬升装置连接叉臂,叉臂与固定套配合,混料斗底部设置通孔,混料斗接近小车的一侧连接固定板,固定板朝通孔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液压缸、导流板、底座,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挡板,挡板与通孔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混料斗的两侧连接固定套,小车一侧设置抬升装置,抬升装置连接叉臂,叉臂与固定套配合,使小车抬升装置的叉臂可以插入混料斗的固定套内,从而使小车可以方便的抬升和移动混料斗到指定位置,取代了在超大直径隧道双层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输送方式,操作灵活便捷,占用空间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26851 UCN 203626851 U1/1页21.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斗(1)、小车(9),混料斗(1)为上口大下口小呈锥形,混料斗(1)的两侧连接固定套(3),小车(9)一侧设置抬升装置(10),抬升装置(10)连接叉臂(2),叉臂(2)与固定套(3)配合,混料斗(1)底部设置通孔(6),混料斗(1)接近小车(9)的一侧连接固定板(7),固定板(7)朝通孔(6)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液压缸(4)、导流板(12)、底座(11),液压缸(4)的活塞杆连接挡板(。
4、5),挡板(5)与通孔(6)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料斗(1)的两侧连接固定架(8)的一端,固定架(8)的另一端与底座(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12)的顶面为斜面,接近固定板(7)的一端高,导流板(12)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成渐缩型。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626851 U1/2页3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系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超。
5、大直径隧道双层结构施工过程中,操作空间小、方量小的混凝土施工对整个结构施工起着关键作用。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输送方式,该种方法存在拆装管道复杂,占用空间大、浪费大、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的缺点。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0004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混料斗、小车,混料斗为上口大下口小呈锥形,混料斗的两侧连接固定套,小车一侧设置抬升装置,抬升装置连接叉臂,叉臂与固定套配合,混料斗底部设置通孔,混料斗接近小车的一侧连接固定板,固定板朝通孔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液压缸、导流板、。
6、底座,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挡板,挡板与通孔配合。0005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混料斗的两侧连接固定架的一端,固定架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的导流板的顶面为斜面,接近固定板的一端高,导流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成渐缩型。000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混料斗的两侧连接固定套,小车一侧设置抬升装置,抬升装置连接叉臂,叉臂与固定套配合,使小车抬升装置的叉臂可以插入混料斗的固定套内,从而使小车可以方便的抬升和移动混料斗到指定位置,取代了在超大直径隧道双层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输送方式,操作灵活便捷,占用空间小。混料斗底部设置通孔,混料斗一侧连接。
7、固定板,固定板朝通孔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液压缸、导流板、底座,液压缸另一端连接挡板,挡板与通孔配合。当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需要储藏、运输混凝土时,只需将液压缸调整到伸长状态,此时,挡板完全遮挡混料斗下部的通孔,混料斗内的混凝土无法露出。当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到达指定位置需要浇注混凝土时,只需将液压缸调整到收缩状态,此时挡板不再遮挡混料斗下部的通孔,混凝土通过通孔露出,经过导流板到达指定浇注位置。当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需要调整浇注高度时,只需调节抬升装置的叉臂高度即可调整混料斗的浇注高度,方便快捷。接近固定板的一端高,导流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成。
8、渐缩型。这种结构能够促进物料流动,并且避免物料浇筑过程洒落至浇筑口的外边,保持工作现场清洁。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0007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0008 标注说明:1混料斗 2叉臂 3固定套 4液压缸 5挡板 6通孔 7固定板 8固定架 说 明 书CN 203626851 U2/2页49小车 10抬升装置 11底座 12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0009 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混料斗1、小车9,混料斗1为上口大下口小呈锥形,混料斗1的两侧连接固定套3,小车9一侧设置抬升装置1。
9、0,抬升装置10连接叉臂2,叉臂2与固定套3配合,混料斗1底部设置通孔6,混料斗1接近小车9的一侧连接固定板7,固定板7朝通孔6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液压缸4、导流板12、底座11,液压缸4的活塞杆连接挡板5,挡板5与通孔6配合。所述的混料斗1的两侧连接固定架8的一端,固定架8的另一端与底座11连接。所述的导流板12的顶面为斜面,接近固定板7的一端高,导流板12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成渐缩型。本实用新型通过混料斗1的两侧连接固定套3,小车9一侧设置抬升装置10,抬升装置10连接叉臂2,叉臂2与固定套3配合,使抬升装置10的叉臂2可以插入混料斗1的固定套3内,从而使小车9可以方便的抬升和移动混料斗1到。
10、指定位置,取代了在超大直径隧道双层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输送方式,操作灵活便捷,占用空间小。混料斗底部设置通孔6,混料斗1一侧连接固定板7,固定板7朝通孔6一侧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液压缸4、导流板12、底座11,液压缸4的活塞杆连接挡板5,挡板5与通孔6配合。当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需要储藏、运输混凝土时,只需将液压缸4调整到伸长状态,此时,挡板5完全遮挡混料斗1下部的通孔6,混料斗1内的混凝土无法露出。当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到达指定位置需要浇注混凝土时,只需将液压缸4调整到收缩状态,此时挡板5不再遮挡混料斗1下部的通孔6,混凝土通过通孔6露出,经过导流。
11、板12到达指定浇注位置。当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需要调整浇注高度时,只需调节抬升装置10的叉臂2高度即可调整混料斗1的浇注高度,方便快捷。隧道内小空间立柱混凝土快速浇注系统装置的混料斗1的两侧连接固定架8的一端,固定架8的另一端与底座11连接,使混料斗1更加牢固。混料斗1底部的底座11使混料斗1未被挂载的时候不会倾覆。所述的导流板12的顶面为斜面,接近固定板7的一端高,导流板12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成渐缩型。这种结构能够促进物料流动,并且避免物料浇筑过程洒落至浇筑口的外边,保持工作现场清洁。001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说 明 书CN 203626851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26851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26851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