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组合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组合桩.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542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CN203795423U(21)申请号 201420226591.X(22)申请日 2014.05.06E02D 5/48(2006.01)(73)专利权人何秀彬地址 121001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169丁-1号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实验中心(9#教学楼B座410室)(72)发明人何秀彬(54) 实用新型名称土木工程组合桩(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固定框及设置在固定框中间与固定框等高的桩身,桩身包括上桩体和下桩体,固定框包括混凝土层,下桩体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桩尖,桩尖。
2、与混凝土层相切,桩尖的圆周与固定框内径相配,下桩体顶端与上桩体低端通过斜板连接,固定框与桩身之间为填充层一,填充层一包括钢筋一,桩身内为填充层二,填充层二包括钢筋二,在固定框与桩身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与钢筋一和钢筋二连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合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大,且固定框与桩身中心误差小的土木工程组合桩。(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5423 UCN 203795423 U1/1页21.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固定框(1)及。
3、设置在固定框(1)中间与固定框(1)等高的桩身(2),桩身(2)包括上桩体(3)和下桩体(4),其特征在于:固定框(1)包括混凝土层(5),下桩体(4)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桩尖(6),桩尖(6)与混凝土层(5)相切,桩尖(6)的圆周与固定框(1)内径相配,下桩体(4)顶端与上桩体(3)低端通过斜板(7)连接,固定框(1)与桩身(2)之间为填充层一(8),填充层一(8)包括钢筋一(9),桩身(2)内为填充层二(10),填充层二(10)包括钢筋二(11),在固定框(1)与桩身(2)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板(12),混凝土板(12)与钢筋一(9)和钢筋二(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组合桩,。
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一(9)和钢筋二(11)环形布置在填充层一(8)和填充层二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和桩身(2)为圆柱状。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95423 U1/2页3土木工程组合桩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背景技术0002 桩在土木工程中用途越来越广泛,而不同的桩其特点也有不同,现有的水泥桩体采用一体浇筑方式,这一方法在施工中是比较麻烦的,而且桩体的牢固性不是很好,且承载力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
5、了一种结构合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大,且固定框与桩身中心误差小的土木工程组合桩。0005 (二)技术方案0006 本实用新型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固定框及设置在固定框中间与固定框等高的桩身,桩身包括上桩体和下桩体,固定框包括混凝土层,下桩体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桩尖,桩尖与混凝土层相切,桩尖的圆周与固定框内径相配,下桩体顶端与上桩体低端通过斜板连接,固定框与桩身之间为填充层一,填充层一包括钢筋一,桩身内为填充层二,填充层二包括钢筋二,在固定框与桩身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与钢筋一和钢筋二连接。0007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一和钢筋二环形布置在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中部。0008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
6、和桩身为圆柱状。0009 (三)有益效果00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1 本实用新型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将混凝土层设置在固定框的底部,通过设置在下桩体上的圆弧状桩尖,其桩尖的圆周与固定框内径相配,在桩身放入固定框就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有效的防止桩身与固定框中心不一致,并且桩身是由上桩体和下桩体通过斜板连接的,在倒入填充水泥的时候,起到缓冲的帮助,放置桩身和固定框超载;通过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进行更加有效的固定,并且再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中部均环形布置这钢筋一和钢筋二,让其整体更加牢固;再通过混凝土板把钢筋一和钢筋二固定,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的合理;是一种结构合理。
7、、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大,且固定框与桩身中心误差小的土木工程组合桩。附图说明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桩身示意图。0014 1-固定框;2-桩身;3-上桩体;4-下桩体;5-混凝土层;6-桩尖;7-斜板;8-填充层一;9-钢筋一;10-填充层二;11-钢筋二;12-混凝土板。说 明 书CN 203795423 U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5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固定框1及设置在固定框1中间与固定框1等高的桩身2,桩身2包括上桩体3和下桩体4,固定框1包括混凝土层5,将固定框1有效的固定,下桩体4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桩尖6,桩尖6与混凝。
8、土层5相切,桩尖6的圆周与固定框1内径相配,放置偏心,下桩体4顶端与上桩体3低端通过斜板7连接,通过斜板7起到缓冲效果,固定框1与桩身2之间为填充层一8,填充层一8包括钢筋一9,桩身2内为填充层二10,填充层二10包括钢筋二11,在固定框1与桩身2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板12,混凝土板12与钢筋一9和钢筋二11连接,进一步的固定。0016 其中,所述钢筋一9和钢筋二11环形布置在填充层一8和填充层二中部;所述固定框1和桩身2为圆柱状。0017 本实用新型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其优点在于:将混凝土层设置在固定框的底部,通过设置在下桩体上的圆弧状桩尖,其桩尖的圆周与固定框内径相配,在桩身放入固定框就能起到。
9、很好的定位作用,有效的防止桩身与固定框中心不一致,并且桩身是由上桩体和下桩体通过斜板连接的,在倒入填充水泥的时候,起到缓冲的帮助,放置桩身和固定框超载;通过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进行更加有效的固定,并且再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中部均环形布置这钢筋一和钢筋二,让其整体更加牢固;再通过混凝土板把钢筋一和钢筋二固定,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的合理;是一种结构合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大,且固定框与桩身中心误差小的土木工程组合桩。0018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说 明 书CN 203795423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542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