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土木工程组合桩.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1405621
  • 上传时间:2018-06-13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422.4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26591.X

    申请日:

    2014.05.06

    公开号:

    CN203795423U

    公开日:

    2014.08.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5/48申请日:20140506授权公告日:20140827终止日期:20150506|||授权

    IPC分类号:

    E02D5/48

    主分类号:

    E02D5/48

    申请人:

    何秀彬

    发明人:

    何秀彬

    地址:

    121001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169丁-1号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实验中心(9#教学楼B座410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固定框及设置在固定框中间与固定框等高的桩身,桩身包括上桩体和下桩体,固定框包括混凝土层,下桩体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桩尖,桩尖与混凝土层相切,桩尖的圆周与固定框内径相配,下桩体顶端与上桩体低端通过斜板连接,固定框与桩身之间为填充层一,填充层一包括钢筋一,桩身内为填充层二,填充层二包括钢筋二,在固定框与桩身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与钢筋一和钢筋二连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合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大,且固定框与桩身中心误差小的土木工程组合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固定框(1)及设置在固定框(1)中间与固定框(1)等高的桩身(2),桩身(2)包括上桩体(3)和下桩体(4),其特征在于:固定框(1)包括混凝土层(5),下桩体(4)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桩尖(6),桩尖(6)与混凝土层(5)相切,桩尖(6)的圆周与固定框(1)内径相配,下桩体(4)顶端与上桩体(3)低端通过斜板(7)连接,固定框(1)与桩身(2)之间为填充层一(8),填充层一(8)包括钢筋一(9),桩身(2)内为填充层二(10),填充层二(10)包括钢筋二(11),在固定框(1)与桩身(2)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板(12),混凝土板(12)与钢筋一(9)和钢筋二(11)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一(9)和钢筋二(11)环形布置在填充层一(8)和填充层二中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和桩身(2)为圆柱状。

    说明书

    土木工程组合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背景技术
     桩在土木工程中用途越来越广泛,而不同的桩其特点也有不同,现有的水泥桩体采用一体浇筑方式,这一方法在施工中是比较麻烦的,而且桩体的牢固性不是很好,且承载力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大,且固定框与桩身中心误差小的土木工程组合桩。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固定框及设置在固定框中间与固定框等高的桩身,桩身包括上桩体和下桩体,固定框包括混凝土层,下桩体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桩尖,桩尖与混凝土层相切,桩尖的圆周与固定框内径相配,下桩体顶端与上桩体低端通过斜板连接,固定框与桩身之间为填充层一,填充层一包括钢筋一,桩身内为填充层二,填充层二包括钢筋二,在固定框与桩身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与钢筋一和钢筋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一和钢筋二环形布置在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和桩身为圆柱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将混凝土层设置在固定框的底部,通过设置在下桩体上的圆弧状桩尖,其桩尖的圆周与固定框内径相配,在桩身放入固定框就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有效的防止桩身与固定框中心不一致,并且桩身是由上桩体和下桩体通过斜板连接的,在倒入填充水泥的时候,起到缓冲的帮助,放置桩身和固定框超载;通过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进行更加有效的固定,并且再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中部均环形布置这钢筋一和钢筋二,让其整体更加牢固;再通过混凝土板把钢筋一和钢筋二固定,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的合理;是一种结构合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大,且固定框与桩身中心误差小的土木工程组合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桩身示意图。
     1-固定框;2-桩身;3-上桩体;4-下桩体;5-混凝土层;6-桩尖;7-斜板;8-填充层一;9-钢筋一;10-填充层二;11-钢筋二;12-混凝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固定框1及设置在固定框1中间与固定框1等高的桩身2,桩身2包括上桩体3和下桩体4,固定框1包括混凝土层5,将固定框1有效的固定,下桩体4上设置有圆弧状的桩尖6,桩尖6与混凝土层5相切,桩尖6的圆周与固定框1内径相配,放置偏心,下桩体4顶端与上桩体3低端通过斜板7连接,通过斜板7起到缓冲效果,固定框1与桩身2之间为填充层一8,填充层一8包括钢筋一9,桩身2内为填充层二10,填充层二10包括钢筋二11,在固定框1与桩身2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板12,混凝土板12与钢筋一9和钢筋二11连接,进一步的固定。
     其中,所述钢筋一9和钢筋二11环形布置在填充层一8和填充层二中部;所述固定框1和桩身2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土木工程组合桩,其优点在于:将混凝土层设置在固定框的底部,通过设置在下桩体上的圆弧状桩尖,其桩尖的圆周与固定框内径相配,在桩身放入固定框就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有效的防止桩身与固定框中心不一致,并且桩身是由上桩体和下桩体通过斜板连接的,在倒入填充水泥的时候,起到缓冲的帮助,放置桩身和固定框超载;通过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进行更加有效的固定,并且再填充层一和填充层二中部均环形布置这钢筋一和钢筋二,让其整体更加牢固;再通过混凝土板把钢筋一和钢筋二固定,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的合理;是一种结构合理、更加牢固、承载力更大,且固定框与桩身中心误差小的土木工程组合桩。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关 键  词:
    土木工程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土木工程组合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056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