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1401339
  • 上传时间:2018-06-13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1.3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65197.6

    申请日:

    2013.12.25

    公开号:

    CN203742350U

    公开日:

    2014.07.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5F11/54

    主分类号:

    E05F11/54

    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刚; 许乙伟; 张庆; 姜慧松

    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黄德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适于可转动地设在车辆的车身上,第二轴适于设在车辆的车身上;手柄,手柄设在第一轴的一端;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一轴的另一端上,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在第二轴上;连杆,连杆的前端与第二齿轮相连;以及解锁-开闭车门组件,解锁-开闭车门组件的一端与连杆的后端相连,解锁-开闭车门组件的另一端适于与车辆的车门相连以在连杆的驱动下关闭车门或解锁并打开车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占用空间小、操作省力、可靠性高且传动平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适于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二轴适于设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 
    手柄,所述手柄设在所述第一轴的一端; 
    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轴上; 
    连杆,所述连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以及 
    解锁-开闭车门组件,所述解锁-开闭车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相连,所述解锁-开闭车门组件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门相连以在所述连杆的驱动下关闭车门或解锁并打开车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轮包括:啮合部和连接部,所述啮合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啮合部向下向前延伸且与所述连杆的前端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形成为板状且与所述连杆的前端铰接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的远离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适于靠近所述车辆的地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互平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沿所述左右方向间隔开且均适于设置在所述车身上,其中所述第一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轴设在所述第二基座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于,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在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 
    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中段位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所述前段位于所述后段的下方。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锁-开闭车门组件包括: 
    车门连接板,所述车门连接板适于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门上; 
    摇臂,所述摇臂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门连接板上; 
    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的一端适配; 
    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设在所述第一推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推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相连,且所述第二推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车门连接板上; 
    其中所述连杆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推板以使所述第一推板通过所述摇臂驱动所述车辆的车门拉线对所述车门进行解锁,且在所述车门解锁后所述连杆驱动所述第二推板以打开所述车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在所述摇臂与所述车门连接板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在所述车门连接板上,且所述阻尼器与所述第一推板的另一端相连。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推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推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铰接相连。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轴,所述连杆的后端构造有U形容纳槽,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容纳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所述第一推板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铰接轴上; 
    所述第二推板的另一端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推板长度方向延伸的解锁槽,所述铰接轴可在所述解锁槽内沿长度方向移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臂轴,所述摇臂轴设在所述车门连接板上,且所述摇臂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摇臂轴上。 

    说明书

    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门开启装置的传动组件结构复杂,设计难度大,且传动过程不平稳,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占用空间小、操作省力、可靠性高且传动平稳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所述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适于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二轴适于设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手柄,所述手柄设在所述第一轴的一端;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轴上;连杆,所述连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以及解锁-开闭车门组件,所述解锁-开闭车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相连,所述解锁-开闭车门组件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门相连以在所述连杆的驱动下关闭车门或解锁并打开车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通过操作位于车辆一侧的所述手柄,使驱动力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连杆传递给所述解锁-开闭车门组件,实现了关闭车门或解锁并打开车门。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占用空间小、操作省力、可靠性高且传动平稳。同时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的各零部件的结构简单,因而加工和采购均容易,且成本低。此外,车辆上采用了该车门开启装置,会使乘车人和驾驶员都非常方便。特别是,当车辆为出租车时,即使乘客不方便打开或关闭车门,驾驶员也无需下车就可以帮助乘客打开和关闭车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 征:
    所述第二齿轮包括:啮合部和连接部,所述啮合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啮合部向下向前延伸且与所述连杆的前端相连。
    所述连接部形成为板状且与所述连杆的前端铰接相连。
    所述手柄的远离所述第一轴的一端适于靠近所述车辆的地板。
    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相互平行,从而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结构更简单,加工更容易。
    所述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沿所述左右方向间隔开且均适于设置在所述车身上,其中所述第一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轴设在所述第二基座上。
    所述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在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基座之间。
    所述连杆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中段位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所述前段位于所述后段的下方,使所述车门开启装置在车身上的布置更容易,避免所述连杆与车身的零部件发生干涉。
    所述解锁-开闭车门组件包括:车门连接板,所述车门连接板适于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门上;摇臂,所述摇臂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门连接板上;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摇臂的一端适配;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设在所述第一推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推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相连,且所述第二推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车门连接板上;其中所述连杆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推板以使所述第一推板通过所述摇臂驱动所述车辆的车门拉线对所述车门进行解锁,且在所述车门解锁后所述连杆驱动所述第二推板以打开所述车门。
    所述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在所述摇臂与所述车门连接板之间,从而使所述摇臂可以从可以使车门解锁的解锁位置恢复到所述摇臂的初始位置。
    所述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在所述车门连接板上,且所述阻尼器与所述第一推板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推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推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铰接相连。
    所述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还包括:铰接轴,所述连杆的后端构造有U形容纳槽,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容纳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第一推板的另一端套设 在所述铰接轴上;所述第二推板的另一端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推板长度方向延伸的解锁槽,所述铰接轴可在所述解锁槽内沿长度方向移动。由此,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可以实现先解锁车门后打开车门的功能。
    所述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还包括:摇臂轴,所述摇臂轴设在所述车门连接板上,且所述摇臂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摇臂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车门开启装置100、
    第一轴11、第二轴12、
    手柄2、
    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啮合部321、连接部322、
    连杆4、前段41、中段42、后段43、
    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
    车门连接板51、摇臂52、第一推板53、第二推板54、解锁槽541、复位件55、阻尼器56、铰接轴58、摇臂轴59、
    第一基座61、第二基座62、
    第一轴承71、第二轴承72、
    保护罩81、
    护板遮板82、
    齿轮护罩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包括:第一轴11、第二轴12、手柄2、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连杆4和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
    第一轴1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适于可转动地设在车辆的车身上,第二轴12适于设在车辆的车身上。手柄2设在第一轴11的一端。第一齿轮31固定在第一轴11的另一端上,第二齿轮32可转动地设在第二轴12上。连杆4的前端与第二齿轮32相连。其中,左右方向也就是车辆的宽度方向。
    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的一端与连杆4的后端相连,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的另一端适于与车辆的车门相连以在连杆4的驱动下关闭车门或解锁并打开车门。
    也就是说,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构成的一对齿轮副连接在手柄2和连杆4之间,连杆4的两端分别于第二齿轮32和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相连。这样的传动链条,使手柄2到连杆4的传动更平稳,使车门开启装置100在开启和关闭车门时更顺畅,更省力。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连杆4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段41、中段42和后段43,中段42可以位于前段41和后段43之间,前段41可以位于后段43的下方。由此,使车门开启装置100在车身上的布置更容易,避免连杆4与车身的零部件发生干涉。
    如图2所示,第二齿轮32可以包括啮合部321和连接部322。啮合部321可以与第一齿轮31啮合,连接部322可以从啮合部321向下向前延伸。且,连接部322与连杆4的前端相连。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连接部322可以形成为板状,且连接部322可以与连杆4的前端铰接相连。这样,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
    也就是说,啮合部321上设有与第一齿轮31啮合的齿。换言之,第二齿轮32的外周沿上只有一部分设有与第二齿轮32啮合的齿。第二齿轮32的没有设置齿的部分设有连接部322。连接部322与连杆4的前端铰接相连,从而通过连接部322将第二齿轮32的转动转变为连杆4的前后移动。
    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的车门开启和关闭过程如下:
    驱动手柄2,手柄2驱动第一轴11旋转。第一齿轮31随第一轴11一起旋转,且第一齿轮31驱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32带动连杆4移动,并驱动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实现关闭车门或解锁并打开车门。在车门开启装置100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齿轮31为主动齿轮,第二齿轮32为从动齿轮。
    可以理解的是,关闭车门时和打开车门时,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的各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相反。
    有利地,手柄2的远离第一轴11的一端适于靠近车辆的地板,这样可以防止驾驶员误操作。其中,手柄2的远离第一轴11的一端也就是驾驶员可以握住的一端。具体而言,在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时,不会触碰到手柄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通过操作位于车辆一侧的手柄2,使驱动力依次通过第一轴11、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连杆4传递给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实现了关闭车门或解锁并打开车门。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占用空间小、操作省力、可靠性高且传动平稳。同时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的各零部件的结构简单,因而加工和采购均容易,且成本低。此外,车辆上采用了该车门开启装置100,会使乘车人和驾驶员都非常方便。特别是,当车辆为出租车时,即使乘客不方便打开或关闭车门,驾驶员 也无需下车就可以帮助乘客打开和关闭车门。
    如图1-图5中所示的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可以用于打开和关闭右舵车辆的左后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车门开启装置100的各部件的位置适当变换后,该车门开启装置100也可以用于打开和关闭左舵车辆的右后门。
    如图1和图3所示,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基座61和第二基座62。第一基座61和第二基座62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开,且第一基座61和第二基座62都适于设置在车身上。其中,第一轴11的两端可以分别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基座61和第二基座62上,第二轴12可以设在第二基座62上。优选地,第一轴11与第二轴12相互平行,从而使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结构更简单,加工更容易。
    为了使第一轴11相对第一基座61的转动以及第一轴11相对第二基座62的转动更顺畅,更平稳。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轴11承和第二轴12承。第一轴11承可以设在第一轴11的一端与第一基座61之间。第二轴12承可以设在第一轴11的另一端与第二基座62之间。
    如图1和图5所示,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可以包括车门连接板51、摇臂52、第一推板53和第二推板54。
    车门连接板51适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门上。例如,车门连接板51可以焊接或螺接固定在车门上以随车门一起绕车门铰链转动。摇臂52可转动地设在车门连接板51上。
    如图1和图5所示,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摇臂轴59。摇臂轴59可以设在车门连接板51上,且摇臂52可转动地设在摇臂轴59上。
    第一推板53的一端可以与连杆4的后端相连,且第一推板53的另一端可以与摇臂52的一端适配。第二推板54可以设在第一推板53的下方,第二推板54的一端与连杆4的后端相连,且第二推板54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车门连接板51上。
    摇臂52可以绕摇臂轴59转动。摇臂52的一端与车门拉线相连,摇臂52的另一端与第一推板53的另一端适配。车门拉线与车门门锁相连。连杆4适于驱动第一推板53以使第一推板53通过摇臂52驱动车辆的车门拉线对车门进行解锁,且在车门解锁后,连杆4可以驱动第二推板54以打开车门。
    也就是说,在解锁并打开车门的过程中,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在连杆4的驱动下,先通过第一推板53推动摇臂52绕摇臂轴59转动,摇臂52的一端拉动车门拉线对车门解锁,然后通过第二推板54推动车门打开。同理,车门关闭时,第二推板54在连杆4的驱动下,通过车门连接板51带动车门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先解锁后打开车门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推板53的一端可交易与连杆4的后端铰接相连,第二推板54的一端可 以与连杆4的后端铰接相连。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铰接轴58。连杆4的后端可以构造有U形容纳槽(图未示出),铰接轴58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在容纳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例如,铰接轴58的两端可以分别焊接固定在容纳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如图4所示,第一推板53的另一端可以套设在铰接轴58上。第二推板54的另一端上可以设有沿第二推板54长度方向延伸的解锁槽541,铰接轴58可在解锁槽541内沿长度方向移动。也就是说,第一推板53可以通过铰接轴58与连杆4的后端铰接相连,且第一推板53可相对铰接轴58转动,打开和关闭车门时,铰接轴58可以在解锁槽541内沿第二推板54的长度方向移动。
    有利地,解锁槽541的长度可以略大于车门的解锁行程,以保证车门完全解锁。其中,车门解锁行程也就是,车门解锁时,需要第一推板53相对第二推板54移动的距离。
    当然,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并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的解锁-开闭车门组件5仅是其中一个示例。
    为了使摇臂52可以从可以使车门解锁的解锁位置恢复到摇臂52的初始位置,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复位件55。复位件55可以设在摇臂52与车门连接板51之间。可选地,复位件55可以为弹簧。其中,摇臂52的初始位置是指,关闭车门后,未锁止车门时,摇臂52所处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使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能够与不同的车辆匹配,并控制车门开启和关闭所需要的力量以防止打开或关闭车门时力量过大或力量造成车门损坏,或力量过小而造车车门关闭不严的问题发生。
    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阻尼器56。阻尼器56可以设在车门连接板51上,且阻尼器56可以与第一推板53的另一端相连。这样,通过调节阻尼器56的阻尼力的大小,可以调节手柄2的操作力的大小,使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使用更舒适,使打开或关闭车门的力更均匀。阻尼器56可以采用现有的阻尼器56,且阻尼器56的结构对本领域而言均为已知,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一些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可以用于对车门开启装置100中的运动部件进行防护,以提高车门开启装置100的可靠性并延长车门开启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防护装置可以包括用于保护连杆4的保护罩81,用于保护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的齿轮护罩83。齿轮护罩83可以与第一基座61螺接相连。防护装置还可以包括护板遮板82,护板遮板82可以螺接固定在车门的内护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的具体结构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关 键  词:
    用于 车辆 车门 开启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车辆的车门开启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013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