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1400783
  • 上传时间:2018-06-13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52.7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126925.0

    申请日:

    2008.06.24

    公开号:

    CN201232269Y

    公开日:

    2009.05.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2/74申请日:20080624授权公告日:20090506终止日期:20130624|||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74

    主分类号:

    E04B2/74

    申请人:

    古罗阿梅

    发明人:

    古罗阿梅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 宁;张华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至少包括:一框架模块,可依待设置墙体形状及大小而组设为具中空容置部位的支撑框架;多数预铸式墙片模块,是以防火材质成型为具一定厚度的片状体,供分别容置固定于该框架模块的各中空容置部位内,并被并合定位。其主要以一框架模块依预设置的墙体形状、大小而组装为具中空容置部位的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内具有多数分隔的容置空间,多数预铸式墙片模块是由防火材质成型,且具一定厚度及结构强度,在各个预铸式墙片模块二旁垂直侧边缘设有厚度较薄的凸缘,可嵌入I形立柱二侧凹部内形成夹持定位,且藉由各预铸式墙片模块并合使其分别容置固定于框架模块各中空容置部位内,形成实心、防火且具隔离效果的轻隔间墙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
    一框架模块,可依待设置的墙体形状及大小而组设为具中空容置部位的支撑框架;
    多数预铸式墙片模块,是以防火材质成型为具一定厚度的片状体,可供分别容置固定于该框架模块的各中空容置部位内,并被并合定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框架模块是以二呈平底倒U字型断面的上、下槽铁分别在上、下侧相对设置,且在该上、下槽铁之间设有多数直立的I形立柱。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框架模块的二侧表面可覆盖多数披覆板材。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各预铸式墙片模块在二旁垂直侧边缘设有厚度较薄的凸缘,可分别嵌入不同I形立柱一侧的凹部内形成夹持定位与横向衔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数披覆板材可为水泥板、塑料板、木质板、防水吸音模板或及其组合。

    说明书

    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间墙,特别是涉及一种重量轻、施工快速、防火、防潮且抗震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传统的轻隔间墙的结构示意图。现有传统的轻隔间墙的结构,是利用至少二铁槽及多数轻型立柱结合成一具有多数分隔空间的框架模块10,在该框架模块10的各分隔空间内可置入玻璃棉、岩棉填充物3,而由于该玻璃棉、岩棉填充物3的结构强度较差,故必须依需要而在该框架模块10各轻型立柱之间设置多数加强横柱101,以提升其整体结构强度,再在该框架模块10的二侧表面覆盖防火板4(氧化镁板、硅酸钙板或水泥板),以保护该玻璃棉、岩棉填充物3并使之兼具美观、防火隔绝效果,其虽然具有成本低、施工快速且具防火功能,且已被大量应用于商业空间分隔,但由于该玻璃棉、岩棉填充物3本身并不具有结构强度,且亦无法防火,因此,该框架模块10必须搭配防火板4方能具有上述结构强度及防火功能,而为了符合法令规范与各类案场不同需求,同样的框架模块10只要搭配不同厚度、材质的覆盖防火板4,其就必须重复作各种相同测试,形成时间、人力及成本增加浪费,且该干式轻隔间墙属空心墙,隔音效果差且不具钉挂能力,较不适用于住家使用,此外,为加强其隔音效果而内衬的玻璃棉、岩棉填充物3,容易产生棉屑扩散,危害人体健康。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轻隔间墙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轻隔间墙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轻隔间墙,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轻隔间墙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结构本身具有极佳强度,且无需配合另行覆盖防火板亦具有适当防火、隔绝的效果,可以有效简化施工的规划准备,更可提升产品变化的多样性,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整体结构可有效轻量化,且施工容易、快速,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防火、防潮、抗震及极佳的隔音效果,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所有的组成组件在拆除后皆可重复使用,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至少包括:一框架模块,可依待设置的墙体形状及大小而组设为具中空容置部位的支撑框架;多数预铸式墙片模块,是以防火材质成型为具一定厚度的片状体,可供分别容置固定于该框架模块的各中空容置部位内,并被并合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框架模块是以二呈平底倒U字型断面的上、下槽铁分别在上、下侧相对设置,且在该上、下槽铁之间设有多数直立的I形立柱。
    前述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框架模块的二侧表面可覆盖多数披覆板材。
    前述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各预铸式墙片模块在二旁垂直侧边缘设有厚度较薄的凸缘,可分别嵌入不同I形立柱一侧的凹部内形成夹持定位与横向衔接。
    前述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中所述的多数披覆板材可为水泥板、塑料板、木质板、防水吸音模板或及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其结构本身具有极佳的强度,且无需配合另行覆盖防火板亦具有适当的防火、隔绝效果,可有效简化施工的规划准备,更可提升产品变化的多样性。
    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可有效轻量化,且施工容易、快速,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3、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火、防潮、抗震及极佳的隔音效果。
    4、本实用新型所有的组成组件在拆除后皆可重复使用,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主要是以一框架模块依预设置的墙体形状、大小而组装为具中空容置部位的支撑框架,在该支撑框架内具有多数分隔的容置空间,多数预铸式墙片模块是由防火材质成型,且具一定的厚度及结构强度,在各个预铸式墙片模块二旁垂直侧边缘设有厚度较薄的凸缘,可嵌入该I形立柱二侧的凹部内形成夹持定位,并且藉由各预铸式墙片模块的并合使其分别可容置固定于该框架模块的各中空容置部位内,而形成一实心、防火且具隔离效果的轻隔间墙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轻隔间墙具有增进的突出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传统的轻隔间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造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俯视剖面图。
    1:框架模块                  10:框架模块
    101:加强横柱                11:上槽铁
    12:下槽铁                   13:I形立柱
    131:凹部                    132:凹部
    2:预铸式墙片模块            21:凸缘
    22:凸缘                     3:玻璃棉、岩棉填充物
    4:防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框架模块1及预铸式墙片模块2等二部分,其中:
    该框架模块1,是由二个呈平底倒U字型断面的上、下槽铁11、12分别相对的设置于上、下侧,且在该上、下槽铁11、12之间设置多数直立的I形立柱13,在各I形立柱13二侧设有二垂直延伸的凹部131、132,利用该上、下槽铁11、12配合各I形立柱13的组合,使其可依待设置墙体的形状而组合设置为具有分隔容置部位的框架结构;
    该预铸式墙片模块2,是以防火材质成型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体,其在二旁垂直侧边缘设有厚度较薄的凸缘21、22;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使各预铸式墙片模块2可被置入于该框架模块1的各分隔容置部位,利用其凸缘21、22分别嵌入不同I形立柱13的凹部131、132内而形成夹套定位,藉由各预铸式墙片模块2的并合,可形成一防火且具有隔离效果的轻隔间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中,其藉由将预铸式墙片模块2组合于框架模块1内,以形成一轻量化且具有适当强度的防火实心墙体结构,其本身具有适当的强度与隔绝效果,可以有效简化施工的规划且提升产品的多样性,且其整体的模块化结构亦便于施工,有助于降低组装成本。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确可达成轻量化、强度佳,且隔绝性良好的优良功效,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隔间 改良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轻隔间墙的改良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4007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