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水力丢手式机械桥塞.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1397881
  • 上传时间:2018-06-13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78.2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072699.2

    申请日:

    2008.11.04

    公开号:

    CN201269078Y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33/134申请日:20081104授权公告日:20090708终止日期:20091204|||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3/134

    主分类号:

    E21B33/134

    申请人:

    孔宪春

    发明人:

    卢玉峰; 郭启宝

    地址:

    132300吉林省磐石市东宁街磐石市长城机械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建成;刘玉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力丢手式机械桥塞,主要是由上接头、坐封部分、打捞部分、密封部分、坐卡部分、锁紧机构、O形密封圈、启封剪钉等组成,本实用新型随管柱联结一起下放到预定井位,从中心管打压至16MPa,使桥塞坐卡坐封;继续打压至20MPa以上,密封部分及坐卡部分上部断开,指重表指针骤降,实现丢手,此时可以起出管柱,结束作业;回收丢手桥塞时,将专用打捞矛与油管柱连接,下放到丢手桥塞顶部1米内进行冲砂,将丢手桥塞顶部沉砂冲洗干净,再缓慢下放打捞矛,使打捞矛头部进入丢手桥塞的打捞头内,指重表重量增高,继续下压管柱,指重表重量骤降,停止下放,上提油管柱,即实现打捞;用于油气田井下封堵作业,能整体收回,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力丢手式机械桥塞,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上接头(1)、外套(4)、打捞头(29)、稳钉(7)、活塞(5)、O形密封圈(28)、密封杆(6)、球罩(2)、钢球(3)、撑套(8)、上挡环(30)、剪钉(9)、中心管(10)、帽(11)、锁爪(12)、中胶筒(13)、二只隔环(14)、锁环(15)、二只长胶筒(16)、挡环(19)、拉环(17)、支撑环(18)、上锥体(20)、卡瓦座(21)、固定环(26)、下锥体(25)、卡瓦(23)、弹簧片(24)、密封锁(22)、O形密封圈(31)和O形密封圈(27)组成,中心管(10)外以二只隔环(14)间隔套设一只中胶筒(13)和二只长胶筒(16),其中的中胶筒(13)位于中间,中心管(10)内设置有帽(11)、锁爪(12)和锁环(15),中心管(10)内部设置支撑环(18),支撑环(18)内设置拉环(17),二只长胶筒(16)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上挡环(30)和挡环(19),中心管(10)上部内套设撑套(8),密封杆(6)穿设在上部的上接头(1)和下端的撑套(8)中,球罩(2)设于密封杆(6)的上端,钢球(3)封堵在密封杆(6)的上端内部,外套(4)套设在上接头(1)和撑套(8)外,外套(4)与密封杆(6)之间套设活塞(5)、打捞头(29)、上挡环(30),外套(4)与上接头(1)及活塞(5)之间以O形密封圈(27)密封,活塞(5)与密封杆(6)之间以O形密封圈(28)密封,打捞头(29)套设在活塞(5)及撑套(8)外,打捞头(29)与撑套(8)之间以稳钉(7)固定,上挡环(30)套设在打捞头(29)与中心管(10)之间并以稳钉(7)固定,上挡环(30)的上内端与撑套(8)接触,外套(4)的下部与打捞头(29)之间穿设剪钉(9),上锥体(20)套设在挡环(19)、中心管(10)下端和密封锁(22)外周,上锥体(20)与密封锁(22)之间以O形密封圈(31)密封,下锥体(25)套设在密封锁(22)下端,卡瓦座(21)套设在上锥体(20)和下锥体(25)外,卡瓦座(21)与下锥体(25)之间套设固定环(26),卡瓦座(21)与密封锁(22)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卡瓦(23),该卡瓦(23)从卡瓦座(21)凸露,该卡瓦(23)以弹簧片(24)顶抵。

    说明书

    水力丢手式机械桥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气田井下封堵的水力丢手式机械桥塞,
    背景技术
    油气田油井的油层底部需要封堵,而现有的封堵用器具结构复杂,操作使用不方便,而且无法整体回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丢手式桥塞,该水力丢手式桥塞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而且能整体回收。
    本实用新型是由上接头、外套、打捞头、稳钉、活塞、O形密封圈、密封杆、球罩、钢球、撑套、上挡环、剪钉、中心管、帽、锁爪、中胶筒、二只隔环、锁环、二只长胶筒、挡环、拉环、支撑环、上锥体、卡瓦座、固定环、下锥体、卡瓦、弹簧片、密封锁组成,中心管外以二只隔环间隔套设一只中胶筒和二只长胶筒,其中的中胶筒位于中间,中心管内设置有帽、锁爪和锁环,中心管内部设置支撑环,支撑环内设置拉环,二只长胶筒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上挡环和挡环,中心管上部内套设撑套,密封杆穿设在上部的上接头和下端的撑套中,球罩设于密封杆的上端,钢球封堵在密封杆的上端内部,外套套设在上接头和撑套外,外套与密封杆之间套设活塞、打捞头、上挡环,外套与上接头及活塞之间以O形密封圈密封,活塞与密封杆之间以O形密封圈密封,打捞头套设在活塞及撑套外,打捞头与撑套之间以稳钉固定,上挡环套设在打捞头与中心管之间并以稳钉固定,上挡环的上内端与撑套接触,外套的下部与打捞头之间穿设剪钉,上锥体套设在挡环、中心管下端和密封锁外周,上锥体与密封锁之间以O形密封圈密封,下锥体套设在密封锁下端,卡瓦座套设在上锥体和下锥体外,卡瓦座与下锥体之间套设固定环,卡瓦座与密封锁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卡瓦,该卡瓦从卡瓦座凸露,该卡瓦以弹簧片顶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随管柱联结一起下放到预定井位,从中心管打压至16MPa,使桥塞坐卡坐封;继续打压至20MPa以上,密封部分及坐卡部分上部断开,指重表指针骤降,实现丢手,此时可以起出管柱,结束作业。
    回收丢手桥塞时,将专用打捞矛与油管柱连接,下放到丢手桥塞顶部1米内进行冲砂,将丢手桥塞顶部沉砂冲洗干净,再缓慢下放打捞矛,使打捞矛头部进入丢手桥塞的打捞头内,指重表重量增高,继续下压管柱,指重表重量骤降,停止下放,上提油管柱,即实现打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用于油气田井下封堵作业,主要是封底层。
    2、打压坐卡坐封,能整体收回,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是由上接头1、外套4、打捞头29、稳钉7、活塞5、O形密封圈28、密封杆6、球罩2、钢球3、撑套8、上挡环30、剪钉9、中心管10、帽11、锁爪12、中胶筒13、二只隔环14、锁环15、二只长胶筒16、挡环19、拉环17、支撑环18、上锥体20、卡瓦座21、固定环26、下锥体25、卡瓦23、弹簧片24、密封锁22、O形密封圈31和O形密封圈27组成,中心管10外以二只隔环14间隔套设一只中胶筒13和二只长胶筒16,其中的中胶筒13位于中间,中心管10内设置有帽11、锁爪12和锁环15,中心管10内部设置支撑环18,支撑环18内设置拉环17,二只长胶筒16的上、下端分别设置上挡环2和挡环19,中心管10上部内套设撑套8,密封杆6穿设在上部的上接头1和下端的撑套8中,球罩2设于密封杆6的上端,钢球3封堵在密封杆6的上端内部,外套4套设在上接头1和撑套8外,外套4与密封杆6之间套设活塞5、打捞头29、上挡环30,外套4与上接头1及活塞5之间以O形密封圈27密封,活塞5与密封杆6之间以O形密封圈28密封,打捞头29套设在活塞5及撑套8外,打捞头29与撑套8之间以稳钉7固定,上挡环30套设在打捞头29与中心管10之间并以稳钉7固定,上挡环30的上内端与撑套8接触,外套4的下部与打捞头29之间穿设剪钉9,上锥体20套设在挡环19、中心管10下端和密封锁22外周,上锥体20与密封锁22之间以O形密封圈31密封,下锥体25套设在密封锁22下端,卡瓦座21套设在上锥体20和下锥体25外,卡瓦座21与下锥体25之间套设固定环26,卡瓦座21与密封锁22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卡瓦23,该卡瓦23从卡瓦座21凸露,该卡瓦23以弹簧片24顶抵。

    关 键  词:
    水力 丢手 机械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力丢手式机械桥塞.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3978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