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板用粘接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和塑料的粘接树脂,尤其涉及作为铝塑板用粘接剂组成的粘接树脂。
背景技术 铝塑复合板的结构为铝板/粘接剂/聚乙烯/粘接剂/铝板,通过粘接剂的作用得到铝板与聚乙烯塑料板的合成材料,从而得到优良的隔音、隔热、抗风的高档内外墙装饰材料。针对铝塑板的复合生产工艺特点,所用的粘接剂的种类各种各样,最早采用的是用液体聚氨酯胶粘剂,使用这种胶粘剂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但存在粘接强度低,只有2~5N/mm,并有溶剂挥发,对环境有污染,且铝塑板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鼓泡、脱落,产生安全事故,所以逐渐遭淘汰。
中国专利CN85109217A介绍了一种以EVA为基料,加入增粘树脂、腊、填料和稳定剂而组成的聚烯烃热溶胶,对PE、PP、金属、木材、玻璃等均有较高的粘接强度。但此种聚烯烃热溶胶必须通过胶枪实施粘合,无法适合铝塑板的生产工艺要求。
日本专利JP61-076541介绍了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改性的聚乙烯60~98%,羟基聚合物1~20%,聚丁烯-1 1~20%及CaCO
3、SiO
2、Al
2O
3等吸附剂0~5%,共混挤出得到的聚乙烯树脂粘接剂具有对钢管/PE复合层有优良的耐阴性剥离性、耐候性,而且其初粘性十分理想,可用于各种树脂和钢板、钢管、铝板的中间粘合层材料。但其性能指标中的熔点、软化点较高,无法通过热贴合工艺实施熔化粘接得到粘接性能良好的铝塑板。
日本专利JP59-068319介绍了高密度、线性聚乙烯复配物用丙烯酸以及马来酸酐0.01~1%接枝改性而得到地粘接剂,对钢板、钢管在高、低温环境下表现出优良的粘接力,加工性能优异,但其仅适合于共挤复合工艺,不适合本发明的范围。
铝塑板使用工艺的不同,对粘接树脂和粘接膜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特别是对粘接膜的要求更高。中国专利CN1317529A和CN1323867A介绍了主要用于聚乙烯与铝管、钢管挤出复合得到的粘接剂,它们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耐候性高,加工性能稳定,抗油污性好。但它们的熔点和软化点偏高,不适合铝塑板粘接膜生产对铝塑板粘接树脂的熔点不大于95℃和软化点不大于70℃的加工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仅能用于共挤复合工艺,又能流延或吹成薄膜,通过粘接膜的热贴合工艺生产铝塑板的铝塑板用粘接树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铝塑板用粘接树脂,其可由下述步骤制备:
(A)通过聚烯烃的接枝工艺挤出由接枝改性PE或接枝改性EVA组成的粘接树脂母料,其中,不饱和单体0.1~10wt%,引发剂0.01~0.5wt%,温度150~250℃;
(B)由包括(A)步制得的粘接树脂母料10~50wt%,聚乙烯10~40wt%,乙烯—醋酸乙烯脂10~50wt%,超低密聚乙烯3~30wt%,增粘剂10~50wt%,吸附剂2~20wt%熔融共混得到铝塑板用粘接树脂组成。
本发明(A)步所得的粘接树脂母料具体是指用MAH、AA、ST、GMA等不饱和单体通过熔融反应挤出接枝改性PE或接枝改性EVA。其中优选MAH,其用量为0.1~10wt%,优选0.5~3wt%;引发剂为DCP、BPO,用量为0.01~0.5wt%,优选DCP,最佳用量为0.05~0.2wt%;粘接树脂母料组成优选EVA,VA含量优选20~40%,熔融指数为2~30g/10min;挤出温度为150~250℃;双螺杆挤出机Φ大于25毫米,L/D大于32/1,采用水冷磨面切粒或冷拉条切粒方式得到粘接树脂母料。
本发明(B)部采用挤出共混工艺,将包括粘接树脂母料、EVA、PE、增粘剂、吸附剂等组分均匀混合,在200~250℃、300rpm的挤出机中造粒得到粘接树脂。
为使所得粘接树脂更具韧性、粘性,所用增粘剂为APP、APAO、SIS、BR中的不少于两种的增韧增粘树脂组成,优选SIS、APP两种树脂组成,其用量最佳为5~20wt%。
本发明所用吸附剂优选能提供高吸附界面的无机吸附剂,具体是无机填料,如滑石粉、水滑石、高岭土、CaCO
3、AL(OH)
3、ZnO,优选CaCO
3或水滑石,用量优选3~6wt%,其粒径小于1μm,最好在20~50nm之间。
此外,本发明铝塑板粘接树脂可根据生产需求添加抗氧剂,如1010、168、DLTP或BHT264的抗氧剂复配物,其用量为0.1~0.5wt%,优选0.2%。还可按有关需求加入抗紫外线剂、润滑剂等等,以丰富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得到的粘接树脂成膜容易,流动性好、无晶点,作为铝塑板的粘接剂,具有初粘性好、粘接强度大于7N/mm,粘接界面胶层分布均匀,熔点和软化点适中,抗酸、碱、盐腐蚀,耐沸水性好,抗紫外线、臭氧性好,耐候性强的特点。此外,本发明的铝塑板粘接树脂还可作为各种金属板(管)、片材等与聚乙烯、聚丙烯、PMMA、PC、PET、PBT等塑料,以及玻璃、木材、纤维布等复合的优良粘接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4
聚烯烃的接枝工艺得到的接枝粘接母料为接枝改性PE,其密度为0.927g/cm
3,MI为2.3g/10min,软化点为102℃,接枝单体含量为2.4%;所用PE为LDPE,密度为0.914g/cm
3,MI为6.5g/10min,软化点为89℃;所用EVA密度为0.946g/cm
3,VA含量为33%,MI为20g/10min,软化点为35℃。其余组成及比例和实验结果见表—1。
实施例5~10
聚烯烃的接枝工艺得到的接枝粘接母料为接枝改性PE,其密度为0.910g/cm
3,MI为1.6g/10min,软化点为91℃,接枝单体含量为1.2%;所用PE为LDPE,密度为0.923g/cm
3,MI为2.0g/10min,软化点为85℃;所用EVA密度为0.936g/cm
3,VA含量为18%,MI为8g/10min,软化点为55℃。其余组成及比例和实验结果见表—1。
实施例11~18
聚烯烃的接枝工艺得到的接枝粘接母料为接枝改性EVA,其密度为0.939g/cm
3,MI为4.5g/10min,软化点为72℃,接枝单体含量为0.8%;所用PE为LLDPE,密度为0.926g/cm
3,MI为1.8g/10min,软化点为101℃;所用EVA密度为0.936g/cm
3,VA含量为14%,MI为1g/10min,软化点为65℃。其余组成及比例和实验结果见表—1。
实例 铝塑板粘接树脂组成及比例 实验结果
接枝 粘接母料 PE EVA POE APP APA O BR SIS 吸附剂 剥离 强度软化 点熔融指数
种 类 比例 % 种 类比例 % 种类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比例 % 种 类 比例 % N/mm ℃g/10m in
1 A1 15 B1 10 C1 40 20 5 - 5 5 - - 8 89 3.2
2 A1 20 B1 4 C1 46 5 5 - - 15 D1 5 11.2 65 0.9
3 A1 20 B1 15 C1 25 10 5 5 - 10 D1 10 14.6 72.3 4.1
4 A1 10 B1 20 C1 5 5 5 - - 20 D1 15 10.8 61.5 2.5
5 A2 12 B2 - C2 58 10 - - 5 10 D2 5 16 71.1 1.2
6 A2 15 B2 15 C2 45 - 5 - 13 5 D2 2 18.2 67.2 1.7
7 A2 20 B2 5 C2 35 20 - 8 2 8 D2 2 10.4 68.8 2.9
8 A2 25 B2 3 C2 47 - 15 - 10 - D2 - 8.6 65 3.3
9 A2 30 B2 - C2 50 - - - - 15 D2 5 13.2 58.9 2.3
10 A2 30 B2 10 C2 20 20 - - 5 12 D2 8 14.5 61.0 2.6
11 A3 12 B3 18 C3 35 5 5 - 5 10 D3 10 9.0 55.5 1.7
12 A3 15 B3 12 C3 35 8 - 10 - 5 D3 15 12.4 59.9 2.5
13 A3 20 B3 21 C3 19 10 - - - 25 D3 5 14.9 67.2 4.7
14 A3 25 B3 11 C3 9 5 - 20 - 10 D3 20 20.1 64.1 2.8
15 A3 30 B3 15 C3 - - - 10 5 30 D3 10 17.1 61.2 2.5
16 A3 30 B3 25 C3 5 10 - - 20 - D3 10 12.3 55.8 3.5
17 A3 40 B3 5 C3 20 - - - 12 8 D3 l5 12.5 60.2 3.4
18 A3 50 B3 - C3 5 - 5 - 5 25 D3 10 13.2 64.7 5.3
注:A1 接枝改性PE:密度为0.927g/cm
3,MI为2.3g/10min,软化点为102℃,接枝单体含量为2.4%
A2 接枝改性PE:密度为0.910g/cm
3,MI为1.6g/10min,软化点为91℃,接技单体含量为1.2%
A3 接枝改性EVA:密度为0.939g/cm
3,MI为4.5g/10min,软化点为72℃,接枝单体含量为0.8%
B1 LDPE:密度为0.914g/cm
3,MI为6.5g/10min,软化点为89℃
B2 LDPE:密度为0.923g/cm
3,MI为2.0g/10min,软化点为85℃
B3 LLDPE:密度为0.926g/cm
3,MI为1.8g/10min,软化点为101℃
C1 EVA:密度为0.946g/cm
3,VA含量为33%,MI为20g/10min,软化点为35℃
C2 EVA:密度为0.936g/cm
3,VA含量为18%,MI为8g/10min,软化点为55℃
C3 EVA:密度为0.936g/cm
3,VA含量为14%,MI为1g/10min,软化点为65℃
D1 纳米CaCO
3:粒度为20μm,活性,表面处理过
D2 Al
2O
3.XH
2O:5000目,活性,表面处理过
D3 水滑石:粒度为3000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