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媒体及使用光记录媒体的信息录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记录媒体,特别是涉及能够对多个激光波长进行记录及/或重放的光记录媒体及使用这样的光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及/或重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和开发了能适应CD标准进行信息记录(包括追加记录、即在已经写入的信息上追加写入别的信息)的、具有高反射率的单板型光记录媒体(例如CD-R、CD-RW(可重写)等)。
下面对这种光记录媒体的一个例子CD-R加以说明。这种光记录媒体,如图4中这种光盘垂直剖面的一部分所示,在具有槽6的透明树脂基板上依次层积记录层2、反射层3及保护层4。记录前的槽的反射率大于65%,而由于大功率激光(记录用光)的作用,引起记录层发生物理变化及/或化学变化,形成的凹坑(pit)部分的反射率下降,这样利用因是否照射激光而产生不同反射率地部分可以进行信息记录。而信息重放则可以利用形成的槽对记录信息的光记录媒体的一部分照射较低功率激光(重放激光)、并通过检测反射率变化的方法进行。
在这种光记录媒体的录放中,通常使用波长770~830nm的激光,但是近年来实用化的大容量光记录媒体DVD重放时则使用620~690nm左右的激光。已有的AV用的CD及电子计算机用的CD-ROM等媒体,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不大,可以很容易在DVD机上重放。
而已有的CD-R记录媒体由于记录层上使用色素,因此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密切,对波长780nm附近的激光的反射率在65%以上,而对波长620~690nm附近的激光,由于记录层上使用的色素对激光的吸收大,故反射率下降到10%左右。因此,用DVD机重放以CD标准记录信息的CD-R媒体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这样的互换性问题(亦即使用DVD机无法重放以CD标准记录的信息的问题),可以在基板与记录层之间设置多层无机材料(例如SiO2)的光学常数不同的加强层,试图利用干涉作用提高对波长为620~690nm左右的激光的反射率。
但是如上所述,只是用各层的光学常数不同的加强层很难充分提高反射率,而且即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反射率,也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制度,而且记录灵敏度下降,信号质量也不能得到满足。由于这样的理由,提供在CD机与DVD机有互换性的光记录媒体(亦即使用任何一种机器都能重放所记录信息的光记录媒体)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媒体,所述记录媒体能够利用CD记录机(CD recorder)记录信息,能够使用CD机(CD player)及/或DVD记录机(DVDrecorder)重放记录的信息,还/或能够利用DVD记录机记录信息,即使使用CD机及/或DVD机(DVD player)也能够重放。从而提供在CD机与DVD机之间通用的光记录媒体。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在其透光性基板上至少具有记录层、记录辅助层、反射层及保护层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以有机色素为主要成份,
光记录媒体能够使用波长λ1的激光进行记录及/或重放,而且能够使用比波长λ1更短波长一侧的波长λ2的激光进行记录及/或重放,
所述记录层的分光吸收率在波长λ1为5~35%,在波长λ2为15%以上,并且
所述记录辅助层在波长λ2附近具有分光反射率峰值。
最好是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通过基板测定的分光反射率与光波波长一起变化,变化的情况为,分光反射率在波长λ2附近具有极大值,随后随着波长的增大,分光反射率减小,而且在波长λ1与λ2之间的波长有极小值,尔后再度增加。
还有,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可以是下述任何一种状态的媒体:
(1)能够使用波长λ1的激光进行记录/重放,并且能够使用波长λ2的激光进行记录/重放,
(2)能够使用波长λ1的激光进行记录,并且能够使用波长λ2的激光进行重放,以及
(3)能够使用波长λ2的激光进行记录,并且能够使用波长λ1的激光进行重放。
亦即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是对于两种波长λ1与λ2都能够进行记录和重放的媒体,或是对于一种波长λ1或λ2能够进行记录,而对于另一种波长λ2或λ1能够进行重放。
由于在任何一种状态都能够适应两种波长,因此也可以把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称为「适应两种波长的光记录媒体」。
附图概述
图1是本发明光记录媒体的与基板圆形表面垂直的剖面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制作的光记录媒体中通过未记录部分的基板测定的分光反射率曲线。
图3是实施例1制作的光记录媒体中通过记录部分的基板测定的分光反射率曲线。
图4是已有的光记录媒体的与基板圆形表面垂直的剖面的部分示意图。
图中,编号1表示基板,2表示记录层,3表示反射层,4表示保护层,5表示记录辅助层,6表示槽(groove)。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谓光记录媒体包括两种,一种光记录媒体提供的状态是在一部分预先记录了信息,而在其余的部分记录信息,对已经记录的信息和新记录的信息进行重放;另一种光记录媒体提供的状态是完全没有记录信息,能够进行信息记录并且进行重放。在记录信息进行重放的意义上,两种光记录媒体都是相同的,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一个例子,以能够记录信息、进行重放的后一种记录媒体为例进行说明,而且这样的说明对于前一种记录媒体也是适合的。
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具有例如图1所示的5层结构。亦即在透光的基板1上形成记录层2,在其上形成记录辅助层5,又在其上设置反射层3,再在其上形成保护层4用以覆盖反射层3。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各层之间设置中间层(例如粘接层、加强层等),又,利用设置两层以上的在不同波长具有分光反射率峰值的记录辅助层的方法,还可以在3个波长以上的各种波长进行记录及/或重放。亦即可以做成「适应3种波长的光记录媒体」。
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形成于透光性基板上的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以有机色素为主要成份。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能够使用波长λ1的激光进行记录及/或重放。而且能够使用比波长λ1更短波长的一侧的波长λ2的激光进行记录及/或重放,并且其特点是,记录层的分光吸收率在波长λ1为5~35%,理想的是5~20%,在波长λ2为15%以上,理想的是15~60%,记录辅助层的分光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曲线在波长λ2附近具有分光反射率峰值(极大值)。该分光反射率峰值至少是5%,最好是20%以上,这样的峰值存在于λ2±100nm,理想的是在λ2±50nm,更理想的是λ2±20nm,特别理想的情况是存在于λ2±10nm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通过基板测定的分光反射率随着光波波长变化,理想的变化情况是,分光反射率在波长λ2附近具有极大值,尔后随着波长的增加分光反射率减小,在波长λ1与波长λ2之间的波长上具有极小值,尔后再度增加。通过该基板的分光反射率,其峰值的位置及其大小可以是与前面所说明的记录辅助层的峰值位置及其大小实质上相同,也可以是多少有一些差异。
例如通过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基板的反射率在未记录信息的部分也可以具有如图2所示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反射率~波长曲线在λ2为650nm具有反射率峰值,尔后随着波长的增加反射率下降,在λ2与例如780nm的λ1之间达到极小值,尔后又增加。如图所示,光记录媒体在波长λ1与波长λ2具有适当的反射率,而且如前面所述,记录层在波长λ1与λ2具有规定的分光吸收率,因此在照射波长λ1与λ2中的任一种光的情况下,记录层通过适度吸收光线后发生分解及/或变质,或通过这时产生的热量造成基板变形及/或记录辅助层的分解及/或变质,造成记录层、记录辅助层及有时还有基板间相互的光干涉状态发生变化(例如雪崩),其结果是,通过基板的分光反射率在λ1及λ2中的至少一处下降,理想的是在两个波长上都发生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包含下列三种情况:
(1)照射λ1及λ2中的任意一种光线,在那样发生光干涉状态变化的部分,λ1及λ2的反射率都下降(例如图3所述的情况),
(2)一旦照射λ1的光线,在那样发生光干涉状态变化的部分,λ2的反射率下降,或是
(3)一旦照射λ2的光线,在那样发生光干涉状态变化的部分,λ1的反射率下降。
在图3的状态下,在λ1及λ2可以看到有足够大的分光反射率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也可以只在任一波长发生。
如果记录层的分光吸收率在波长λ1小于5%,则由于不能够充分吸收照射的光线,在波长λ1得不到充分的记录灵敏度(为了得到充分的记录灵敏度,需要加大记录功率),而如果超过35%,则在波长λ1得不到充分的反射率。在波长λ2也是,如果记录层的分光吸收率小于15%,则不能充分吸收照射的光线,因此在波长λ2得不到充分的记录灵敏度。又,利用设置在波长λ2附近具有分光反射率峰值的记录辅助层的方法,可以提高光记录媒体在波长λ2的反射率(即通过基板的分光反射率)。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的一种状态下,λ1是进行CD记录/重放时使用的激光的波长,最好是例如780~830nm,λ2是进行DVD记录/重放时使用的激光波长,最好是例如波长为620~690nm的红色激光。具体地说,波长为620~690nm的红色激光可以是谐振波长为680nm、650nm及635nm左右的半导体激光。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能够在从这3种波长选择出的一种波长或多种波长进行记录及/或重放,又能够以从770~830nm波长选出的激光进行记录及/或重放。
选择具有上述的分光吸收率的记录层以及分光反射率的记录辅助层可以以下面所示的色素材料本身的分光吸收率及分光反射率作为一个标准进行选择。亦即色素材料固有的光吸收或光反射特性与使用其形成记录层或光记录辅助层时得到的各层的光吸收特性或光反射特性有关。通常,色素材料及以其形成的记录层或记录辅助层往往具有实质上相互类似或近似的分光吸收率~波长曲线或分光反射率~波长曲线。
因此,通常只要选择在波长λ1附近光吸收率为5~35%、在波长λ2附近分光吸收率为15%以上的色素材料作为记录层使用即可。又,只要选择在波长λ2附近分光反射率具有峰值的色素材料作为记录辅助层使用即可。当然也可以选择色素材料形成一层,测定该层的反射率或吸收率,以此利用试探法(try and error)选择满足上述条件的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
构成本发明中的记录层的有机色素或记录层包含的有机色素只要是使记录层本身的分光吸收率在波长λ1为5~35%、在波长λ2为15%以上的材料即可。在波长λ1如果分光吸收率小于5%,则对波长λ1的激光的记录灵敏度下降,记录时需要非常高的激光功率,因此不那么适于实际应用。同样,如果在波长λ2分光吸收率小于15%,则对波长为λ2的激光的记录灵敏度下降,而如果在波长λ1分光吸收率达到35%以上,则反射率下降,因此难于满足CD标准的要求。
构成记录层的有机色素或记录层包含的的有机色素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有:五甲炔花青系色素、环庚烷花青系色素、squarylium系色素、偶氮系色素、蒽醌系色素、靛酚系色素、酞花青系色素、naphthaloeyanine系色素、吡喃嗡系色素、硫代吡喃嗡(thiopyrylium)系色素、azulenium系色素、三苯基甲烷系色素、呫吨系色素、荫丹士林系色素、靛蓝系色素、硫靛系色素、部花青系色素、噻嗪系色素、氮蒽系色素、噁嗪系色素、双硫氢基金属络合物系色素等。这些色素往往由于其具有的置换基的作用而使波长-分光吸收率特性发生变化,即使是相同系列的色素,一旦置换基改变,有时光吸收特性也有很大的改变。最理想的是在记录层使用酞花青系色素、naphthalocyanine系色素、偶氮系色素、花青系色素中选择出的色素,或者也可以使用多种色素的混合物。又,根据需要,记录层也可以包含公知的消光剂或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构成记录辅助层的有机色素或记录辅助层包含的有机色素只要是能够使记录辅助层本身在波长λ2附近有分光反射率峰值的色素即可。在峰值处分光反射率要在15%以上,最好是在25%以上。如果分光反射率低于这一数值,则在λ2读取重放信号就有困难。
构成记录辅助层的有机色素或记录辅助层包含的有机色素的具体例子有花青系色素、squarylium系色素、偶氮系色素、α-萘醌系色素、蒽醌系色素、紫菜碱系色素、tetrapirraporphrazine系色素、靛酚系色素、吡喃嗡系色素、硫代吡喃嗡(thiopyrylium)系色素、azulenium系色素、三苯基甲烷系色素、呫吨系色素、荫丹士林系色素、靛蓝系色素、硫靛系色素、部花青系色素、噻嗪系色素、氮蒽系色素、噁嗪系色素等。和前面所述相同,这些色素往往由于其具有的置换基的作用而使波长-分光吸收率特性发生变化,即使是相同系列的色素,一旦置换基改变,有时光吸收特性也有很大的改变。记录辅助层使用具有良好分光反射率峰值的色素,理想的例子是从花青系色素和部花青系色素中选择出的色素,或者也可以使用多种色素的混合物。又与上面所述一样,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公知的消光剂或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混合。
还有,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不限于完全相同的化合物,而也可以包含相同系列(种类)的色素材料。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特别理想的状态下,是记录层含有花青系色素或部花青系色素。通常,花青系色素、部花青系色素在620~690nm的范围具有良好的分光反射率峰值。因此,使记录辅助层具有这些色素对于使光记录媒体在波长λ2的反射率得到提高特别有效。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特别理想的状态下,是记录层含有酞花青系色素。酞花青系色素在770~830nm之间的波长区域或是在620~690nm的波长区域具有本发明特别规定的理想的分光吸收率,即使是使其形成一层的情况下也同样具有理想的分光吸收率。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特别一种理想的状态下,是通过基板测定的波长λ1的分光反射率大于65%,理想的是大于70%,并且在波长λ2附近的分光反射率峰值在15%以上,理想的是在30%以上。在波长λ1的分光反射率大于65%能够使其满足CD的标准。又,如果在波长λ2附近的分光反射率峰值小于15%,则检测波长λ2的激光产生的信号比较困难,光记录媒体的特性受到损害,所以在波长λ2附近的分光反射率峰值取15%以上对于光记录媒体是合适的。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是记录层、记录辅助层及反射层按照记录层、记录辅助层及反射层的顺序直接设置或隔着中间层设置于基板上。将各层按照上述层积顺序设置,可以使重放信号的跳动(jitter)减小,对于光记录媒体是合适的。还有,所谓中间层是根据需要设置的层,例如粘接层、加强层等。
记录层和记录辅助层的叠层顺序也可以相反,但是为了减小跳动,最好是以记录层、记录辅助层、反射层及保护层这一顺序形成于基板上。这是考虑到下面所述的作用。为了进行记录而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光记录媒体上照射波长为λ1或λ2的激光时,构成记录辅助层的有机色素也部分发生分解及/或变质,但是主要是构成记录层2的有机色素发生分解及/或变质、发热。为此,在基板上按照记录层、记录辅助层、反射层、保护层这一顺序形成这些层,以此使与记录层相邻的基板在记录时高效率地熔化及/或变形,还/或使与记录层相邻的记录辅助层高效率地分解/或变质,其结果是,可以形成光学上均匀的凹坑,在重放时记录的部分与未记录的部分的对比度清楚。借助于此,可以改善波形的质量,减小跳动等现象。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是能够使用波长λ1的激光进行记录及重放,使用比波长λ1更短的短波侧的波长λ2进行重放。借助于此,可以利用CD记录器记录满足CD标准的信号,并且使用CD机和DVD机都能够重放该记录信号,即能够得到所谓CD机与DVD机之间的互换性。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是激光波长λ1从770~830nm的范围中选出,波长λ2从620~690nm的范围中选出。借助于从这些波长范围中选择波长λ1、λ2,可以得到在CD机与DVD机之间具有互换性的光记录媒体。
本发明提供使用上述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及/或重放的方法。如上所述,由于设置在波长λ2附近具有分光反射率峰值的记录辅助层,因此,通过基板测定的上述光记录媒体的分光反射率也在波长λ2附近具有峰值。这样的峰值附近的分光反射率,一旦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中的一层或两层受到波长为λ1或λ2的激光的照射,由于记录层具有的光吸收特性,就吸收激光,发生分解及/或变质,在这时还有产生的热量对基板及/或记录辅助层发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形或分解(或变质),使已经形成的基板、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的组合产生的光的干涉状态受到破坏,分光反射率峰值附近的分光反射率大幅度下降。又,通常λ1的分光反射率也下降,最好是大幅度下降。因此,波长λ1及λ2中的任一种激光的照射,都能够使以通过基板的分光反射率为代表的光记录媒体的光学特性有很大改变。从而能够进行信息记录,能够容易地得到在波长λ1及λ2的记录及/或重放的互换性。
如上所述的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利用公知的旋转涂布法等涂布方法、溅射法、化学蒸镀法、真空蒸镀法等形成。在两层直接相邻的情况下,由于形成两层之间的清楚的界面,最理想的是利用真空蒸镀法形成这些层。这种真空蒸镀法是在高真空条件下(通常是高于10-3乇的真空)加热色素材料使其蒸发、使蒸发的材料蒸镀在基板或已经存在的层上的方法。
记录层的厚度由于能够对其分光吸收率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如上所述根据色素材料本身的光学特性适当选择色素材料,再根据需要改变记录层厚度,使其达到规定的分光吸收率,通常为30~300nm,最好是35~150nm。如果比这更薄,则记录灵敏度下降,而且往往会发生重放信号畸变严重的情况。又,如果比这更厚,则反射率下降,重放信号振幅往往变小。
而记录辅助层的厚度也一样,由于能够对其分光反射率产生影响,可以如上所述根据色素材料本身的光学特性适当选择色素材料,再根据需要改变记录辅助层厚度,使其达到规定的分光反射率,通常为30~300nm,最好是50~150nm。如果比这更薄,则在波长λ2往往不能提高反射率。又,如果比这更厚,则跳动等情况往往增加,重放信号质量变坏。
在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中,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以外的要素(例如基板、反射层、保护层等)可以使用迄今为止公知的技术。下面对这些要素进行简单说明。
基板1的材料对于记录光和重放光的波长基本上是透明的(亦即是可透光的)。例如聚碳酸酯树脂、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数脂、聚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和玻璃等无机材料都可以使用。这些基板材料利用注射成型法等方法做成圆盘状基板。根据需要,在基板一侧表面形成螺旋状槽。通常在用作CD的情况下,做成厚度1.2毫米左右、直径80或120毫米左右的圆盘状,中间开有直径15毫米的孔。
构成本发明的反射层的材料基本上是在记录光及重放光的波长显示出高反射率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以使用Au、Al、Cu、Cr、Pt、Ni、Ti等金属和这些金属的合金。而这些材料形成反射层的方法可以举出有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化学蒸镀法等。
构成本发明的保护层的材料只要是有能够保护反射层的强度的材料即可,并没有特别限制,最好是使用兼有耐冲击性优异、硬化收缩少的特点的树脂。例如有种方法是利用旋转涂布方法涂布紫外线硬化树脂,然后对其照射紫外线使其硬化形成。此外也可以使用环氧树脂、丙烯树脂、硅系硬质涂层树脂等。
如上所述构成的光记录媒体,通过透光基板测定的光记录媒体反射率对从770~830nm范围选择出的波长λ1的激光为65%以上,而且在620~690nm范围选择出的波长λ2附近具有15%以上的峰值,最好是30%以上的峰值。在这样的峰值附近的分光反射率,只是由于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中的一方或两者稍有变形或分解,使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的干涉结构受到破坏而大大降低。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在波长λ1与λ2的记录、重放的互换性。
采用本发明,使用具有上述分光特性的不同的有机色素形成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能够实现可使用620~690nm波长的红色激光进行记录及/或重放、并且可使用从770~830nm波长选出的激光进行记录及/或重放的光记录媒体。也就是说,利用记录辅助层的增强效应(记录辅助层与记录层之间的光干涉效应),对各激光波长提高反射率(记录前),能够进行调制度大的记录/重放。因此,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的厚度可以考虑在各波长这些层的干涉产生的增强效应进行选择,以使分光反射率得到提高。
本发明如上所述提供适应2个波长的光记录媒体,当然能够对这种光记录媒体照射波长为λ1的激光(或λ2的激光)进行信息记录,又可以使用波长为λ1(或λ2)的激光重放记录的信息。亦即本发明本身也包含具有上述记录层及记录辅助层的适应1个波长的光记录媒体。也就是说,上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光记录媒体可以作为DVD-R或CD-R使用。
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使用直径120毫米、厚度1.2毫米、在其一表面槽(groove)的宽度、深度、间距分别为0.7微米、70nm、1.6微米的聚碳酸酯形成的基板。在这种基板上(有槽(groove)的一侧)蒸镀结构式(1)所示的酞花青化合物(FOM-0509,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设置厚度为55nm的记录层。这种记录层在波长780nm具有15%的分光吸收率,在波长650nm具有45%的分光吸收率。
接着,在这一记录层上蒸镀结构式(2)所示的部花青化合物(NK2097,日本感光色素研究所制造),设置厚度为95nm的记录辅助层。这一记录辅助层在655nm波长具有40%的分光反射率峰值。而且分光反射率及分光吸收率是在将具有上述厚度的各层形成于玻璃基板后预先测得的。
再在该记录辅助层上设置由银的溅射膜构成的厚度为70nm的反射层及紫外线硬化的丙烯树脂构成的厚度为5微米的保护层,制成光记录媒体。
实施例2
实施例2将实施例1的记录层与记录辅助层的层积顺序倒过来,在蒸镀作为记录辅助层的结构式(2)所示的部花青化合物后,蒸镀作为记录层的结构式(1)所示的酞花青化合物,除此以外,制作光记录媒体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比较例1
比较例1是在实施例1中省略记录辅助层,其他制作方法不变,所制作的光记录媒体作为比较试样。
比较例2
比较例2是在实施例1中省略记录层,其他制作方法不变,所制作的光记录媒体作为比较试样。
使用装有波长为780nm半导体激光的脉冲技术工业株式会社制作的光盘评价装置(DDU-1000)及装有波长为650nm半导体激光的脉冲技术工业株式会社制作的光盘评价装置(DDU-1000),以线速度1.4米/秒、激光功率7mW记录EFM(8-14调制)信号,然后重放,对如上所述制作的光记录媒体测定反射率及跳动。又使用松下电气产业株式会社制造的CD机(SL-S170)、索尼制造的CD机(CDP-2700)、松下电气产业株式会社制造的DVD机(DVD-A300)、先锋(Pioneer)制造的DVD机(DV-7)及东芝制造的DVD机(SD3000),观察重放时的状态。
上述测试的结果示于下面的表1。
表1 780nm重放 650nm重放 反射率 (%) 跳动 (ns) CD重放状态 反射率 (%) 跳动 (ns) CD重放状态780nm记录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2 比较例2 74 74 70 -- 21 34 40 -- ○○○-- 62 64 31 -- 30 43 50 -- ○○×--650nm记录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2 比较例2 72 71 67 65 21 37 43 50 ○○○× 61 64 31 45 30 43 50 40 ○○×○
*跳动是11T的值,
*CD重放状态的评价中,以○表示用各CD机能够作为CD重放的情况,以×表示不能重放或重放不稳定的情况,
*DVD重放状态的评价中,以○表示用各DVD机能够作为CD重放的情况,以×表示不能重放或重放不稳定的情况,
*表中的--表示不能进行测试。
图2的曲线表示通过基板对实施例1制作的光记录媒体的未记录部分测定分光反射率的结果。而图3的曲线表示通过基板对实施例1制作的光记录媒体以波长为780nm的激光进行记录过的部分测定分光反射率的结果。
如图2、图3及表1所示,由于在波长λ2(655nm)附近有分光反射率峰值的记录辅助层的效应,光记录媒体的分光反射率在波长λ2(650nm)附近也具有非常高的分光反射率峰值。
而且,将图2与图3加以比较就可以了解到,可以利用激光记录的方法使峰值附近的分光反射率大幅度下降,以得到CD机与DVD机的互换性。又,利用波长λ2(650nm)的激光也能够进行记录。还可以利用设置记录辅助层的方法减小重放信号的跳动,可以利用将记录膜设置于比记录辅助层更加靠近基板的方法进一步减小跳动。
工业应用性
采用本发明,利用设置在从波长620nm~690nm选择出的波长λ2附近具有分光反射率峰值的记录辅助层的方法,光记录媒体也可以在波长λ2附近设置非常高的分光反射率峰值。该峰值附近的分光反射率,以λ1及λ2中的任一波长的激光进行记录都能够使其大幅度下降,因此不仅利用从波长770nm~830nm选择出的波长λ1及从波长620nm-690nm选择出的波长λ2激光能够容易地进行记录和重放,而且能够减小重放信号的跳动。借助于此,可以提供具有CD机与DVD机的互换性的光记录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