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参白桦茸配方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参白桦茸配方。
背景技术
海参粉因含有多种氨基酸、牛磺酸、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多肽及多种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所以长期食用可以起到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的
功效。
但由于缺少人体需要的其他营养素,所以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营养需
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参白桦茸的配方,它具有在不改变海参和白桦
茸的性能同时又能增强人的体质等特点;而且配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加海参白桦茸的功效,通过在海参粉中添加白桦
茸粉解决海参粉只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的不足,进而提供一种既能有
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又能有效防病抗病的一种海参白桦茸配方。
海参粉因含有多种氨基酸、牛磺酸、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多肽及多种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所以长期食用可以起到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的
功效。
白桦茸别称桦褐孔菌,化学成分有多糖、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种氧
化三萜类化合物桦褐孔菌、栓菌酸、多种羊毛甾醇型三萜类化合物、叶酸衍生
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羟基苯甲酸,还有报道称已分离出单宁化合物、
类固醇、生物碱类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桦褐
孔菌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压、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
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质等
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还可防治艾滋病、抗衰老、有效抑制传染性病
毒、改善并预防过敏性皮质、对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有明显的治
疗作用,据说俄罗斯桦褐孔菌的顶级提取物对糖尿病治愈率达93%;是一种安
全或者有效的疾病预防药物。
海参粉的颜色为深棕色,易溶于水,味淡,与白桦茸粉混合后在颜色、可
溶性、口感上都易被人群接收,而且在饮用后的效果上有了很大的改良。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海参白桦茸配方,包括能够溶于水的海参粉(海参肽粉)10%~50%,
白桦茸粉90%~50%。
将海参粉(海参肽粉)、白桦茸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调配后,冲泡即可饮用。
各成分的功效:
白桦茸粉:别称桦褐孔菌,化学成分有多糖、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
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桦褐孔菌、栓菌酸、多种羊毛甾醇型三萜类化合物、叶酸
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羟基苯甲酸,还有报道称已分离出单宁化
合物、类固醇、生物碱类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
桦褐孔菌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压、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
体;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
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还可防治艾滋病、抗衰老、有效抑制传染
性病毒、改善并预防过敏性皮质、对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有明显
的治疗作用,据说俄罗斯桦褐孔菌的顶级提取物对糖尿病治愈率达93%;是一
种安全或者有效的疾病预防药物。
海参粉:具有补肾益精、滋阴健阳,补血润燥、抗疲劳、增强免疫调节功
能等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海参粉(海参肽粉)与白桦茸粉合理配方、互促互补,
复方后能协同作用,可以使人们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
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还可抗癌,降血压,
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并可防治艾滋病、抗衰老、有效抑制传染性病毒、改
善并预防过敏性皮质,增强脏腑功能,调节能量代谢,营养神经系统,共同起
到良好的、长效的抗疲劳和增强身体免疫调节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海参白桦茸配方,包括海参粉(海参肽粉)10%~50%,白桦茸粉90%~
50%。根据不同人群对营养素即海参粉(海参肽粉)的需求量的不同,调配比
例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将海参粉(海参肽粉)与白桦茸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调配
后,冲泡即可饮用。
实施例一:
海参粉(海参肽粉)10%~20%,白桦茸粉90%~80%,混合均匀即可,
适合癌症、糖尿病、重症人群饮用。
实施例二:
海参粉(海参肽粉)20%~40%,白桦茸粉80%~60%,混合均匀即可,
适合亚健康人群饮用。
实施例三:
海参粉(海参肽粉)40%~50%,白桦茸粉60%~50%,混合均匀即可,
适合体弱多病但需要提神的人群饮用。
本发明海参粉(海参肽粉)与白桦茸粉合理配方、互促互补,复方后能协
同作用,可以使人们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
防止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还可抗癌,降血压,降血糖,
复活免疫作用,并可防治艾滋病、抗衰老、有效抑制传染性病毒、改善并预防
过敏性皮质,增强脏腑功能,调节能量代谢,营养神经系统,共同起到良好的、
长效的抗疲劳和增强身体免疫调节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