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pdf(1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83736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6.29CN201883736U*CN201883736U*(21)申请号 201020176797.8(22)申请日 2010.04.15E04H 6/18(2006.01)E04H 6/28(2006.01)B62H 3/08(2006.01)(73)专利权人志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桃园县(72)发明人林彦全 杨文达(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代理人许静(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系统包括一。
2、存车定位架、一拉推车机构模组、一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多个停车架、以及一取车定位架。其中,该存车定位架置于该建筑物的存车入口处以接受使用者置放其自行车,使用者将其自行车放置后,于存车端的操作界面执行存车确认。该拉推车机构模组将该自行车拉入,再藉由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移至适当的停车架,该拉推车机构模组将自行车推入停车架以完成存放车的程序。取出时在取车端的操作界面,完成确认后,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至相对应的停车架位置,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将车拉出,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再将自行车移至取车出口,再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将自行车推入取车定位架,完成取车程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9 页CN 201883740 U 1/2页21.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存车定位架,该存车定位架置于建筑物的存车入口处以接受使用者置放其自行车;一拉推车机构模组,用于推拉该自行车;一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用于将该拉推车机构模组旋转与升降至适当位置;多个停车架,分别置于该建筑物的各楼层,成环状排列;以及一取车定位架,该取车定位架置于该建筑物的取车出口处以供使用者取出其自行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存车定位架更包含:一转向盘、一第一轨道及一停车挡柱。3.如权利要求。
4、2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轨道采用多段式设计,能够容置多种轮胎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拉推车机构模组更包含:一夹取机构、一驱动机构、及一直线滑轨机构,其中,该驱动机构更包含一驱动马达与一双肘摆臂,该直线滑轨机构中央更设置有一第二轨道,上述各个构件的结合及连动方式如下:该夹取机构置于该直线滑轨机构上,并且连接于该驱动机构的该双肘摆臂,而该驱动机构的该驱动马达连接该双肘摆臂;存车时,该夹取机构将停放在该存车定位架上已完成定位并转向的自行车的后轮夹住,该双肘摆臂的一端固定于该直线滑轨机构旁,另一端连接于该夹取机构,藉由该驱动马。
5、达的驱动将该夹取机构沿着该直线滑轨机构上直线行进;后轮被该夹取机构夹住的自行车在该双肘摆臂的作动下沿着位于该直线滑轨机构中央的该第二轨道移至定位,再藉由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移动至适当的停车架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以伸缩汽缸式取代该驱动马达与该双肘摆臂以实现驱动该夹取机构的目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轨道与该停车定位架的第一轨道相同规格。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夹取机构更包括:一对弹性夹取块、一对可调压力气压缸、一组上提机构、以及一组测距机构。8.如权利。
6、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更包含:一升降载盘、一载盘升降轨道组、以及一旋转轴组;其中该拉推车机构模组设置于该升降载盘上,且其第二轨道可与该存车定位架的第一轨道连接成一直线,以便自行车行进;该载盘升降轨道组更可包含多个轨道,以供该升降载盘沿着该载盘升降轨道组进行升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停车架更包含一第三轨道及一支架,其中该第三轨道与水平面维持一倾斜角,以确保自行车停放时不会因向后滑动而脱离该停车架,该支架架设于该第三轨道的两侧,以防止自行车停放时倾倒。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
7、特征在于,该第三轨道与前述的该第一、第二轨道规格相同,可为多段式以便应用于不同轮胎宽度的自行车。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车定位架更包含一第四轨道。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四轨道与前述的该第一、第二、第三轨道规格相同,为多段式以便应用于不同轮胎宽度的自行车,并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883736 UCN 201883740 U 2/2页3确保自行车时能顺利被推出,维持直立状态,以方便取车。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存车入口处更设有一存车操作界面,该取车出口处更设。
8、有一取车操作界面,以供使用者进行存取车的确认。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883736 UCN 201883740 U 1/7页4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尤指采用立体化的自动存取方式,实施自行车的存放、保管与取出,可适用于一立体式多层建筑物。 背景技术0002 随着经济的进步及面对地球气候生活环境的变迁,人类对生活品质、健康与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绿色能源与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一股全世界吹起节能减碳、绿能运输、能源危机与地球环保的概念下,全世界都在推行节能减碳,而绿色运输。
9、风随之而起,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成为全世界的运动。另一方面,全球乐活人口大幅增加,台湾地区人民与其他世界先进国家皆然,自行车的运动在各地方城市都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从每次地方政府举办的自行车活动都拥入不少自行车族的参与就可以窥知一二。而各地方政府为了服务日益广大的自行车族的行车需求,以及日益风行的乐活流风潮,纷纷投入结合观光景点的自行车车道及自行车停车架的兴建。然而自行车的停放或寄存问题始终没能获得充分的解决。 0003 现行常见的自行车的停放或寄存方式,大多数可分为平面式停车架,或两层式停车架,两者通常都设置于道路边、空地或甚至占用人行道上的空间。一般来说,平面式停车架的优点是造价便宜,建置。
10、容易,并提供自行车集中放置管理的功能。然而,平面式停车架,尤其是户外或建置在路边或人行道上的,因为缺乏遮蔽,对自行车的保护明显不足,在天候方面,自行车在风吹、雨淋和日晒的侵袭下容易生锈导致故障;另一方面,自行车失窃或被破坏更是单车族的梦魇。从更大的层面来说,停车零乱、因清扫不易造成的环境脏乱等影响市容,甚者源于单层式平面停车架往往建置于地面,威胁路人行的安全。尤其,在都会区建置大型自行车停放处的计划,往往因土地成本过高或位处精华地段而难以实践。因此,全球各地政府无不思考适当的解决方案。 0004 立体化自动停车塔因此应运而生。例如,日本东京葛西站即建置有地下式的自行车停车井,提供通勤族自行车的。
11、寄放。国内台中市的老虎城百货公司前,亦设置有一自行车停车塔,以供前往老虎城百货公司逛街或购物的民众停放自行车,并减轻该地点的交通压力。然而,不论是日本东京葛西站的自行车停车井与台中老虎城的自行车停车塔皆只能停一般的自行车,而在台湾极为普遍的折迭式自行车(在台湾俗称小折)与越来越受欢迎的越野自行车都无法停放。尤其,许多折迭式自行车和越野自行车造价昂贵,往往使用者更是希望能安心存放爱车。然而,不适当的设计,使得昂贵自行车受伤或损毁的事件时有所闻,更使得自行车族望之却步。加上自行车旅游近年来成为国人旅游时尚,也不乏名贵自行车,车主最怕车子被偷,也同时希望能有为车子冲洗、打气的方便设施。另一方面,日本。
12、东京葛西站的自行车停车井与台中老虎城的自行车停车塔在空间利用的设计上,未能充分发挥效益,对于寸土寸金的都会区商业地段而言,仍有未臻之处。再者,日本东京葛西站的自行车停车井与台中老虎城的自行车停车塔受限于存取机构的设计只采用存取车相同单一出入口,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导致取车时必须要将自行车倒退牵出的不方便性,也造成存、取车动说 明 书CN 201883736 UCN 201883740 U 2/7页5线的互相干扰,大大降低了自行车族使用的意愿及停车塔设置的美意。 0005 因此,如何建置一种高效率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采用立体化的自动存取方式,实施自行车的存放、保管、与取出,可适用于一立体式多。
13、层建筑物,并解决上述现有系统的缺点,使得自行车的使用能更加普及,以便未来绿能环保、永续经营的概念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0006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采用立体化的自动存取方式,实施自行车的存放、保管与取出。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存放多种形式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除了停放一般尺寸的自行车,更可以停放包括通勤族常用的折迭式自行车与乐活族喜爱的越野自行车等。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可在地面相同单位面积内提供较大量自行车的存放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降低。
14、成本。 0009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采用立体化的自动存取方式,实施自行车的存放、保管与取出。本系统适用于一立体式多层建筑物,该建筑物分别设置有一存车入口与一取车出口,本系统包括一存车定位架、一拉推车机构模组、一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多个停车架、以及一取车定位架。其中,该存车定位架系置于该建筑物的存车入口处以接受使用者置放其自行车,使用者将其自行车放置后,于存车端的操作界面执行存车确认。该拉推车机构模组将该自行车拉入,再藉由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移至适当的停车架,该拉推车机构模组将自行车推入停车架以完成存放车的程序。取出时在取车端的操作界面,完成确认后,该旋转与。
15、升降机构模组至相对应的停车架位置,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将车拉出,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再将自行车移至取车出口处,再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将自行车推入取车定位架,完成取车程序。 0010 为期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效及构造特征有更详尽明确的了解,兹举可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第一楼层(存取车)的上视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其他楼层(停车用)的上视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
16、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存车定位架的应用示意图; 0016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的横剖面示意图; 0017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拉推车机构模组的上视与侧视并列的示意图; 0018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拉推车机构模组的夹取机构的上视与侧视并列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201883736 UCN 201883740 U 3/7页60019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的侧视示意图; 0020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停车架的侧视示意。
17、图; 0021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取车定位架的侧视示意图; 0022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存车操作流程图; 0023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取车操作流程图。 0024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5 401 存车定位架 0026 402 拉推车机构模组 0027 403 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 0028 404 停车架 0029 405 取车定位架 0030 501 转向盘 0031 502 轨道 0032 503 停车挡柱 0033 701 夹取机构 0034 702 驱动机构 0035 703 直线滑轨。
18、机构 0036 704 驱动马达 0037 705 双肘摆臂 0038 706 轨道 0039 801 弹性夹取块 0040 802 可调压力气压缸 0041 803 上提机构 0042 804 测距机构 0043 901 升降载盘 0044 902 载盘升降轨道组 0045 903 旋转轴组 0046 1001 轨道 0047 1002 支架 0048 1101 轨道 0049 1201 由欲存车的使用者将车牵至存车定位架401的正确位置,再于存车端操作界面上按下存车确认键 0050 1202 由存车定位架401的转盘501将自行车前后转向,以便拉推车机构模组402夹持后轮 0051 120。
19、3 由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拉入 0052 1204 由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旋转至预定方位,并升降到达预订停车位 0053 1205 由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推车入停车架404中 说 明 书CN 201883736 UCN 201883740 U 4/7页70054 1301 由使用者至取车定位架405处,由系统认证无误 0055 1302 由拉推车机构模组402从停车架404处将车拉出 0056 1303 由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将车降至地面层 0057 1304 由拉推车机构模组402将车推入取车定位架405 0058 1305 由使用者将车取出 具体实施方式0059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
20、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侧视剖面示意图,而图2与图3则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第一楼层(存取车口)与其他楼层(停车用)的上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系适用于一多层式建筑,该多层式建 筑可为向上延伸的地上物(可称为停车塔),或向下延伸的地下式建筑(可称为停车井)。本说明中以向上延伸的地上建筑为范例说明,应用于地下式建筑时其实施方式则类似于向上延伸的地上建筑。如图1的实施例所示,一辆自行车自一楼(地面楼层)进入本系统,而自一楼以上则为自行车停放的空间。如图2与图3的上视图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系采。
21、环形排列停放设计,中心处为自行车升降的空间,而停放的自行车则车把朝外成辐射状排列,因此停车塔内容置停放机构为圆形。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外观可随地形环境或市容景观的设计需要可采用其他任意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圆形。如图2的实施例所示,在右侧的自行车系以车把朝前方式顺向进入系统寄存,在中间的圆形转盘可将该自行车旋转以便将车把朝外呈辐射状排列停放,亦可将取出的自行车的车把转成朝向左侧出口,以便使用者将车顺向牵出。 0060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包括一存车定位架401、一拉推车机构模组402、。
22、一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多个停车架404、以及一取车定位架405,其中,该存车定位架401系置于该建筑物的存车入口处以接受使用者置放其自行车,使用者将其自行车放置后,于存车端的操作界面执行存车确认。该拉推车机构模组402将该自行车拉入,再藉由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移至适当的停车架404,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并将车推入停车架404便完成存放车的程序。取出时在取车端的操作界面,完成确认后,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至相对应的停车架404位置,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拉出,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再将车移至取车出口处并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402将车推入取车定位架405,完成取车程序。换。
23、言之,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系负责自行车在停车塔中央的旋转与升降,而拉推车机构模组402系负责自行车在各模组之间推与拉的直线移动。 0061 以下分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结构的各模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存车定位架的应用示意图。存车定位架401系包含一转向盘501、一第一轨道502及一停车挡柱503。如图5所示,其操作方式如下,该自行车系由车把朝前方式顺向进 入存车定位架401,沿着第一轨道502前进,待前轮行至停车挡柱503停止。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停车挡柱503的较佳实施例,其主要功能系阻止自行车前进,并利用两侧的支架将自行车前轮。
24、左右固定。藉由第一轨道502与停车挡柱503,存车定位架401可确保存车时能将自行车固定于正确位置。然后,转向盘说 明 书CN 201883736 UCN 201883740 U 5/7页8501将已定位的自行车旋转180,前后转向,以便下一阶段拉推车机构模组402的操作时能方便存、取车机构挟持后轮。 0062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的横剖面示意图。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轨道可为多段式设计,例如,两段式或三段式设计,但不以此为限。多段式轨道设计可确保各种不同轮胎宽度的自行车能够平稳的停在轨道上,配合停车挡柱503的前轮固定支架,如此,车把及车身便不会转动或倾。
25、倒造成自行车的损害。 0063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拉推车机构模组的上视与侧视并列的示意图。拉推车机构模组402系将已完成定位并转向的自行车从存车定位架401中夹出,沿着轨道将自行车拉入,再藉由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移动至适当的停车架位置,或在取车时,由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至相对应的停车架404位置,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拉出,再由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移至取车出口处并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推入取车定位架405。如图7所示,拉推车机构模组402包含一夹取机构701、一驱动机构702、及一直线滑轨机构703,其中,驱动机构702更包含一驱动马达704与一。
26、双肘摆臂705,该夹取机构701系置于直线滑轨机构703上,并且连接于驱动机构702的双肘摆臂705,而驱动机构702的驱动马达704系连接并驱动双肘摆臂705,在直线滑轨机构703中央还设置一与第一轨道502相同规格的第二轨道706。存车时,夹取机构701将停放在存车定位架401上已完成定位并转向的自行车的后轮稳稳夹住。双肘摆臂705的一端固定于直线滑轨机构703旁,另一端系连接于夹取机构701,藉由驱动马达704的驱动将夹取机构701沿着直线滑轨机构703上直线行进。如此,后轮被夹取机构701夹住的自行车便在双肘摆臂705的作动下沿着第二轨道706移至定位,再藉由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移。
27、动至适当的停车架404位置。值得注意的是,驱动机构702并不限于图7的较佳实施例所采用的驱动马达与双肘摆臂。例如,驱动机构702亦可以伸 缩汽缸式实现驱动夹取机构701的目的,亦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适用范围。 0064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拉推车机构模组上的夹取机构的上视与侧视并列的示意图。夹取机构701包括:一对弹性夹取块801、一对可调压力气压缸802、一组上提机构803以及一组测距机构804。当夹取机构701欲夹取存车定位架401或是停车架404上的自行车时,该夹取机构701便藉由测距机构804来确认车辆位置实际位置,再由弹性夹取块801与可调压力气压缸802。
28、,在不伤害车体的条件下,稳固的夹持后轮。由于后轮被夹持固定,无法转动,因此该组上提机构803将后轮提起,以便后续的拉推动作。该夹取机构701可以依车辆长短与车轮大小,适度的夹取后轮来移动车辆,达到适合各种车型且不伤害车体的条件下,完成自行车存取动作。值得注意的是,后轮的轮轴处常有如变速器等机构,增加夹取的困难度,因此在实施上,本实用新型亦可夹取车轮部份。 0065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的侧视示意图。如图9所示,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包含一升降载盘901、一载盘升降轨道组902、以及一旋转轴组903。上述的拉推车机构模组402系设置于升降载盘90。
29、1上,且其第二轨道706可与存车定位架401的第一轨道502连接成一直线,以便自行车行进。载盘升降轨道组902可包含多个轨道,以供升降载盘901沿着载盘升降轨道组902进行升降。 0066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停车架的侧视示意说 明 书CN 201883736 UCN 201883740 U 6/7页9图。如图10所示,停车架404系用于停放及固定自行车,包含一第三轨道1001及一支架1002。第三轨道1001与前述的第一轨道502、706规格相同,可为多段式以便应用于不同轮胎宽度的自行车。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轨道1001更可与水平面维持一倾斜角,以确保自行车停放。
30、时不会因向后滑动而脱离停车架404。支架1002系架设于第三轨道1001的两侧,以防止自行车停放时倾倒。支架1002不限定于任何特殊造型,凡可有效防止自行车停放时倾倒,并且不干扰自行车进出停车架404皆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图10所示的支架902的实施例系为一前高后低的三段式造型,前面的第一段较高,以便固定自行车的前轮,后面的第三段较低,以固定自行车的后轮,而中间位置的第二段则连接较高的第一段与较低的第三段,以不阻碍自行车的踏板为原则。 0067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取车定位架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取车定位架405系包含一第四轨道1101与前述的第一轨道502。
31、、706、1001规格相同。亦藉由多段式轨道来确保自行车时能顺利被推出,并维持直立状态,以方便取车。如图11所示,其操作方式如下,取车在取车端的操作界面,完成确认后,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至相对应的停车架404位置,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拉出,再由该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移至取车出口处并由该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推入取车定位架401,完成取车程序。由于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系挟持自行车后轮将自行车从停车架404将车取出,该拉推车机构模组402亦以车把朝前方式将车沿着第四轨道1101推进,待后轮行至取车定位架405停止,再由使用者将车牵出。 0068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
32、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存车操作流程图,而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的取车操作流程图。如图12所示,步骤1201系由欲存车的使用者将车牵至存车定位架401的正确位置,再于存车端操作界面上按下存车确认键。步骤1202系由存车定位架401的转盘501将自行车前后转向,以便拉推车机构模组402夹持后轮。步骤1203系由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拉入。步骤1204系由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旋转至预定方位,并升降到达预订停车位。步骤1205系由拉推车机构模组402推车入停车架404中。 0069 取车时,如图13所示,步骤1301系由使用者至取车定位架405处,由系统认证无误后,步骤。
33、1302系由拉推车机构模组402从停车架404处将车拉出。步骤1303系由旋转与升降机构模组403将车降至地面层。并在到达地面时,步骤1304系由拉推车机构模组402将车推入取车定位架405。步骤1305系由使用者将车取出。 0070 值得注意的是,为增加系统的营运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更可加设录影存证装置,将存车及取车的过程全程录影存证,以备有争议时当作澄清证据。另一方面,存取车过程也可设有安全侦测,以避免定位失误伤及自行车。 0071 经由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0072 1.解决现有的自行车存放空间因存放所造成的环境脏乱,。
34、进而改善市容观瞻,并增加存放空间的使用效率。 0073 2.解决现有的自行车存放时受风吹日晒或受外力碰撞或失窃等可能的损失,延长自行车寿命并增加使用者的信心。 0074 3.整体提高自行车使用者的停车意愿、方便性及安全性,为环境保护加分。 0075 4.多段式轨道设计可确保各种不同轮胎宽度的自行车能够平稳的停在轨道上,适说 明 书CN 201883736 UCN 201883740 U 7/7页10合各种车型停放。 0076 5.夹取机构可以依车辆长短与车轮大小,适度的夹取后轮来移动车辆,达到适合各种车型且不伤害车体的条件下,完成自行车存取动作。 0077 6.提供一种高密度的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可在地面相同单位面积内提供较大量自行车的存放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降低成本。 0078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的立体化自动存取系统,确能藉所揭露的技艺,达到所预期的目的与功效,符合新型专利的新颖性,进步性与产业利用性的要件。 0079 惟,以上所揭露的图示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为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大凡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其所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说 明 书CN 20188373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