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菌细菌培养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既适合真菌生长,也适合细菌生长的无菌试验专用培养基。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培养基是人工合成各种营养物质供微生物生长的基质。一般而言,对培养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比如无菌试验中有一些专用培养基,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了一种无菌试验用真菌培养基(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89页,培养基2,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培养基”),USP 24版药典收载了一种无菌试验用大豆-胰酪胨培养基(USP 24:1818,以下简称“美国药典培养基”)。美国药典培养基适宜细菌生长,但不是真菌生长适宜的培养基。而中国药典培养基是真菌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但不适合细菌生长,即使供试品污染了细菌,也有可能出现漏检。在无菌试验中,定量供试品需要一半接种到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检查细菌,另一半接种到真菌培养基检查真菌,因此,中国药典和美国药典培养基都存在缺陷,利用它们进行无菌检查都不是最理想的培养基。
(三)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适合真菌生长,也适合细菌生长的无菌试验专用培养基。
【技术方案】
发明人在大量深入系统研究中国药典无菌试验用真菌培养基,比较中国药典培养基和美国药典培养基优劣的基础上,对培养基组分进行拆方分析,以多株微生物菌株进行灵敏度对比试验,大胆创新,精心设计,获得了本发明性能优良的真菌细菌培养基(以下简称“本发明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培养基由胨、酵母浸出粉、葡萄糖、氯化钠、磷酸氢二钾、七水硫酸镁和水组成。
在1000毫升水中,各组份的含量分别为:胨13-17克、酵母浸出粉2-4克、葡萄糖8-20克、氯化钠4-6克、磷酸氢二钾2-4克、七水硫酸镁0.3-0.7克。
在1000毫升水中,各组份优选的含量分别为:胨15克、酵母浸出粉3克、葡萄糖15克、氯化钠5克、磷酸氢二钾3克、七水硫酸镁0.5克。
本发明的培养基的pH值为7.2±0.2
【有益效果】
生长性能测试表明,就细菌生长管数而言,本发明的培养基多于中国药典培养基和美国药典培养基;虽然就真菌生长管数而言,本发明的培养基比两种药典培养基略少,但从最能反映培养基质量的生长指数来看,本发明的培养基的生长指数均值却大于美国药典培养基。因此,本发明的真菌细菌培养基与两种药典培养基比较,具有更广的适用性,其既适合真菌生长,也适合细菌生长。
本发明的培养基比中国药典培养基提高细菌检出率约50%,能大大增加检测地可靠性,从而大大提高药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培养基原料易得,无需依赖进口,其成本比美国药典培养基低约25%。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的培养基
向2000毫升玻璃容器倒入1000毫升蒸馏水,称取胨13克、酵母浸出粉4克、葡萄糖20克、氯化钠4克、磷酸氢二钾4克和七水硫酸镁0.7克分别置于玻璃容器中,振荡均匀。由此获得的培养基pH值为7.4。
实施例2:制备本发明的培养基
向2000毫升玻璃容器倒入1000毫升蒸馏水,称取胨15克、酵母浸出粉3克、葡萄糖15克、氯化钠5克、磷酸氢二钾3克和七水硫酸镁0.5克分别置于玻璃容器中,振荡均匀。由此获得的培养基pH值为7.2
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的培养基
向2000毫升玻璃容器倒入1000毫升蒸馏水,称取胨17克、酵母浸出粉2克、葡萄糖8克、氯化钠6克、磷酸氢二钾2克和七水硫酸镁0.3克分别置于玻璃容器中,振荡均匀。由此获得的培养基pH值为7.0
效果实例:中国药典培养基、美国药典培养基和本发明的培养基的灵敏度比较
培养基取新近生产的干燥的中国药典培养基和美国药典培养基各三批,培养基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中国药典培养基的批号为:0105252、20110、010524,美国药典培养基的批号为:1109、001108、00032。本发明的培养基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培养基。均配制成10ml/支。
使用的菌株为枯草杆菌CMCC 63501,黑曲霉ATCC 16404、白色念珠菌CMCC 98001、蜡叶芽枝霉7702。
菌液制备:取蜡叶芽枝霉、黑曲霉和枯草杆菌的新鲜斜面培养物制备成菌液,再比浊;白色念珠菌直接进行液体培养。然后根据菌株的特性分别按10倍稀释法稀释至1∶105、1∶106、1∶107或1∶107、1∶108、1∶109。
灵敏度测定:每株实验菌均选用最后三个稀释级的菌液,每个稀释级的菌液分别加至每种培养基每批各3支管,每支管1ml菌液,均置20-25℃培养,逐日观察培养结果。重复进行三次。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4株菌在3种培养基中三次生长试验的结果
实验菌株 每次平均
培养基 每天生长管数 总和
生长管数
1 2 3 4 5 6 7
枯草杆菌 中国药典培养基 15 15 15 15 15 15 15
13 14 14 14 14 14 14 39 13
10 10 10 10 10 10 10
美国药典培养基 17 17 18 18 18 18 18
15 15 15 15 15 15 15 43 14.3
10 10 10 10 10 10 10
本发明的培养基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白色念珠菌 中国药典培养基 18 18 18 18 18 18 18
17 18 18 18 18 18 18 54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美国药典培养基 15 16 16 16 16 16 16
13 15 16 16 16 16 16 49 16.3
16 17 17 17 17 17 17
本发明的培养基 10 13 16 16 16 16 16 16 16
黑曲霉 中国药典培养基 15 18 22 22 22 22 22
13 23 23 23 23 23 23 67 22.3
20 22 22 22 22 22 22
美国药典培养基 10 21 21 21 21 21 21
12 20 20 20 20 20 20 61 20.3
14 20 20 20 20 20 20
本发明的培养基 0 19 21 22 22 22 22 22 22
蜡叶芽枝霉 中国药典培养基 0 17 20 20 20 20 20
0 20 20 20 20 20 20 62 20.6
0 22 22 22 22 22 22
美国药典培养基 3 14 19 19 20 20 20
0 8 15 15 15 15 15 55 18.3
0 20 20 20 20 20 20
本发明的培养基 0 15 18 20 20 20 20 20 20
表2 4株菌在3种培养基中三次生长试验生长指数*和的平均值比较
菌株 次数 中国药典培养基 大豆胰酪胨培养基 本发明的培养基
枯草杆菌 1 10-8 10-7 10-7 10-8 10-8 10-8 10-8
2 10-8 10-8 10-7 10-8 10-8 10-7 10-8
3 10-7 10-8 10-7 10-7 10-7 10-7 10-8
67/3=22.3 68/3=22.6 24/1=24
白色念珠菌 1 10-7 10-7 10-7 10-7 10-6 10-7 10-7
2 10-7 10-7 10-7 10-6 10-7 10-7 10-7
3 10-7 10-7 10-7 10-6 10-7 10-7 10-6
63/3=21 60/3=20 20/1=20
黑曲真菌 1 10-6 10-6 10-7 10-6 10-6 10-7 10-7
2 10-6 10-7 10-7 10-6 10-7 10-6 10-6
3 10-6 10-7 10-6 10-6 10-6 10-6 10-6
58/3=19.3 56/3=18.6 19/1=19
蜡叶芽枝霉 1 10-6 10-6 10-6 10-6 10-6 10-7 10-6
2 10-6 10-6 10-6 10-6 10-6 10-5 10-6
3 10-7 10-7 10-6 10-6 10-6 10-6 10-7
55/3=18.3 54/3=18 19/1=19
·指培养基接种至少3个稀释级对照菌液,以生长2管的最高稀释级为该批培养基的生长指数,可表示为如10-7(1∶107)。
各批次培养基通过4株菌3级稀释3次生长试验的生长管数总和的每次平均生长管数比较表明(表1):中国药典培养基,除枯草杆菌外,其他3株真菌每次平均生长管数(22、20、18)多于美国药典培养基(20、18、16),与本发明的培养基的平均生长管数(22、20、16)相当;而本发明的真菌细菌培养基与美国药典培养基比较,4株菌中,除白色念珠菌每次平均生长管数两者相当外,其他3株菌每次平均生长管数(22、20、15)均多于美国药典培养基的每次平均生长管数(20、18、14)。
三种培养基三次生长试验生长指数和的平均值比较表明(表2):中国药典培养基,除枯草杆菌外,其他3株真菌每次生长指数均值(19、18、21)均大于美国药典培养基的生长指数均值(18、18、20);而本发明的培养基与美国药典培养基的4株菌每次生长指数均值比较,除白色念珠菌每次生长指数均值相当外,其他3株菌每次生长指数均值(24、19、19)均大于美国药典培养基的生长指数均值(22、18、18)。
就真菌生长而言,本发明的培养基具有英、美、欧、日无菌试验广泛采用的美国药典培养基的特性,而它既适合真菌生长,又适合细菌生长,4株菌每次平均生长管数(表1)及每次生长指数均值(表2)均高于美国药典培养基的生长管数。且培养基的原材料易得,成本低,优于美国药典培养基。
生长速度比较表明:枯草杆菌在中国药典培养基中不如在美国药典培养基和本发明的培养基中生长旺盛,且无菌膜生长。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一致,从第1天开始的生长管数均未增加。白色念珠菌在中国药典培养基中生长快,从第2天开始生长的管数不再增加。在美国药典培养基和本发明的培养基中生长一致、从第3天开始生长的管数不再增加。黑曲霉在中国药典培养基中生长快,从第2天开始生长的管数不再增加。美国药典培养基中从第3天开始生长的管数不再增加。而在本发明的培养基中第3天生长管数已超过美国药典培养基,第4天生长管数不再增加。蜡叶芽枝霉在中国药典培养基和美国药典培养基生长速度一致。培养3天生长管数不再增加。而在本发明的培养基中需培养4天其生长管数才不再增加。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的培养基可取代中国药典培养基和美国药典培养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拟将本发明的培养基可取代中国药典培养基的试验结果以及将本发明的培养基载入中国药典的建议提交国家药典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