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132759
  • 上传时间:2018-01-28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615.2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92006.4

    申请日:

    2015.10.23

    公开号:

    CN105265146A

    公开日:

    2016.01.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51023|||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C05G3/04; C05G3/02; A01N65/38(2009.01)I; A01P7/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瑞俊; 王继红

    地址:

    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历阳中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代理人:

    鲁延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土壤调理剂;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三、设施条件;四、选种及种子处理;五、培育壮苗;六、定植;七、栽培管理;八、采收。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解决番茄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番茄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甘蔗秸秆10-15、小麦秸秆25-40、南瓜藤5-8、稻草22-26、棉籽饼6-8、菇渣6-8、风化煤10-12、白花除虫菊13-16、硫酸锌0.2-0.3、硫酸锰0.02-0.03、硫酸亚铁1-2、钼酸铵0.2-0.3、柠檬酸3-4、薄荷油2-3、尿素3-4、羧甲基纤维素钠3-5、水100; 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直至重量百分比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水为2:3:3:1:1:3:5:8,此时滤出溶液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作土壤杀虫剂; 三、设施条件:以跨度4.5米、长50-60米、顶高1.9米的双畦或跨度6.3米、60-80米、顶高2.6米的三畦南北向拱形钢管塑料大棚为宜,畦面铺设两条微灌软管后覆盖地膜,于棚两侧设立高60-80㎝的围裙膜,于棚内畦上按间距60㎝插拱杆建小拱棚,再依温度管理需要逐渐覆盖小拱棚膜、草帘,地膜白色无滴,棚膜白色无滴长寿高保温多功能膜; 四、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1-2h,然后将种子至于第一杀虫剂中浸种0.5-1h,再用约55℃的热水烫种并不停地搅拌15min,再用清水浸种1~3h,略加揉搓后洗净捞出,即可播种; 五、培育壮苗: 1、营养土配制 一般于播前1-2个月,按60-70%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土、30-40%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lm3营养土中再加入2-3kg过磷酸钙或三元复合肥,并充分拌匀过筛; 2、苗床准备 每667m2栽培田需播种苗床8-10㎡,播种苗床应于育苗前5-7天,搭育苗棚并扣膜,清理排水沟,用营养土做成宽1.2-1.3m、高10-15cm的高畦,细耙整平,播种前浇足底水; 分苗前7-10天,搭建分苗大棚并及时扣膜闷棚,整平棚内畦面,用10cm×10cm左右的营养钵灌入营养土并于畦面摆放,每排13-15钵,前后相错排列、挤严,每667m2栽培田需制钵4000-4500个,分苗棚与栽培棚的面积比约为1:10,或采用32-50穴/盘的穴盘,灌装有机基质后于畦面排好,打透水后准备分苗; 3、播种 播种期:极早熟可在10月中旬,一般早熟可在11月中下旬; 每667m2栽培田用种量20-30g; 用水喷透床面,均匀撒播种子,并在播种前后以事先按每平米苗床35g土壤调理剂和3g土壤杀虫剂配好的营养药土下垫上盖1cm厚,再覆盖地膜,搭盖小拱棚并覆膜,夜间加盖草帘; 4、苗期管理 50%种子出苗时,揭除床面覆盖的地膜; 苗龄30-35天、具2-3片真叶时,选晴天分苗,边起苗、边移栽、边浇水,栽苗深度以营养土埋至子叶节下1cm为宜,于分苗床上插拱杆建小拱棚并覆膜,夜间加盖草帘,闭棚3-5天,缓苗后,进入适温管理,定植前5-7天逐渐在13-15℃条件下低温炼苗; 六、定植 1、定植准备 栽培田应尽早腾茬,清洁田园后深耕,定植前再深耕细耙,并结合耕耙,每667m2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土壤调理剂35kg,肥土混匀,耙碎整平,做成宽1.8m、高15-20cm的栽培畦,同时在畦间留出宽30-40cm的操作沟,使用2%的第一杀虫剂对待定植壮苗进行均匀喷洒,定植前7-10天搭棚扣膜闷棚; 2、定植操作 于12月中下旬至次年元月上中旬,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具5-7片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节间短、无病虫害的壮苗,选连晴天按株行距30cm×45cm开穴定植,并及时浇透定根水,再培土雍根平穴,最后在畦面行间铺设微灌软管、覆地膜并放苗,随后插拱杆建小拱棚并覆膜; 七、栽培管理: 1、光照调节 结合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调节,统筹调节光照条件,尽量确保每天必要的光照时间,尤其是寒冷阶段的连续阴雨天,应通过草帘揭盖时间的掌控,在植株对低温可忍耐的范围内,尽量增加光照; 2、肥水运筹 根据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长相,把握在植株定植活棵后、初果期及膨果期等关键点实施追肥,一般定植活棵后每667㎡棚地以5-6kg的氨基酸活性液肥追一次发棵肥;两穗果座定后及膨果中期追两次膨果肥,一般每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15kg,结合病虫防治,于初花期叶面补施0.2%的硼肥和0.2%的磷酸二氢钾1-2次,依据天气及田间持水状况,于膨果中期叶面补施1%过磷酸钙浸出液1-2次,结合追肥进行浇灌,灌水以透而不渍为宜,并在追肥灌水后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果实进入绿熟期即控水控肥; 3、植株调整 株高25-30cm、第一层花序开放前,用高约45cm细竹竿靠近植株主干插入根际土中,再于每穗果下节用柔软细绳捆绑一道,并及时整理果穗; 一般实施单干整枝,留果失败再考虑一干半或其他整枝方式,侧枝及时摘除,留果2-3穗后,于主茎顶部花穗上方留1-2片叶摘心,适时摘除基部老、黄、病叶,并带出集中处理; 4、病虫防治 采用银膜驱避,防虫网阻隔,色板诱杀,灯光诱杀等常规手段进行杀虫防病; 八、采收 于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期,根据市场需求及运输路途远近,在果实成熟不同阶段选择适宜采收期,采收及储运过程中应避免二次污染;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并使用土壤调理剂、土壤杀虫剂对农田进行处理,每667m2栽培田施用土壤调理剂100-120kg、土壤杀虫剂3kg,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化组织还应及时完成和完善全程无公害生产记录及统计备案工作,并及时录入质量追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管理还包括温湿调节,定植后闷棚3-5天,缓苗后恢复适温管理,即白天23-28℃,晚上15-18℃,当夜温低于8℃时,晚间于小拱棚上加盖草帘或无纺布,随着气温继续下降,草帘应适当加密,开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回升,应适时适当通风,保持适温管理,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管理还包括保花留果,当一穗花有2-3朵开放后,选用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该序花作保花处理,如以0.11%丰剂二号水剂(8ml/袋),依20℃、20-25℃和25℃以上三个温度段,一袋分别兑水0.6kg、0.75kg和1.0kg制成处理液进行蘸花或喷花,处理液在处理前配以红色颜料,以便处理后留下标记,避免重复处理;当果穗定个,果径达1cm时,第一穗选留2-3个果实,上部每穗选留3-4个果实,并尽早摘除病果、畸形果及多余的花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病虫防治还包括第二杀虫剂的科学化使用,定植后至第一穗花含苞期间,使用15-25%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主干进行喷洒,每7-12天喷洒一次;第一穗花开放至结果期间,使用22-35%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叶片及花瓣进行喷洒,每2-3天喷洒一次;结果至采收期间,使用12-18%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主干及花果进行喷洒,每2天喷洒一次。

    说明书

    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原产南美洲。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在吃番茄食疗减肥时,番茄(tomato)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4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

    随着大棚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番茄成为了一年四季餐桌上的常菜,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连作种植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棚室栽培条件下番茄的连作障碍十分严重,病害发生频繁,导致番茄产量及品质都大幅度下降。番茄连作栽培常常造成土壤营养失衡,番茄生长受阻;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下降,病原菌积累的数量增加,土壤传染病害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解决番茄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番茄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甘蔗秸秆10-15、小麦秸秆25-40、南瓜藤5-8、稻草22-26、棉籽饼6-8、菇渣6-8、风化煤10-12、白花除虫菊13-16、硫酸锌0.2-0.3、硫酸锰0.02-0.03、硫酸亚铁1-2、钼酸铵0.2-0.3、柠檬酸3-4、薄荷油2-3、尿素3-4、羧甲基纤维素钠3-5、水100;

    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直至重量百分比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水为2:3:3:1:1:3:5:8,此时滤出溶液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作土壤杀虫剂;

    三、设施条件:以跨度4.5米、长50-60米、顶高1.9米的双畦或跨度6.3米、60-80米、顶高2.6米的三畦南北向拱形钢管塑料大棚为宜,畦面铺设两条微灌软管后覆盖地膜,于棚两侧设立高60-80㎝的围裙膜,于棚内畦上按间距60㎝插拱杆建小拱棚,再依温度管理需要逐渐覆盖小拱棚膜、草帘,地膜以白色无滴为好,棚膜以白色无滴长寿高保温多功能膜为宜。

    四、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1-2h,然后将种子至于第一杀虫剂中浸种0.5-1h,再用约55℃的热水烫种并不停地搅拌15min,再用清水浸种1~3h,略加揉搓后洗净捞出,即可播种;

    五、培育壮苗:

    1、营养土配制

    一般于播前1-2个月,按60-70%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土、30-40%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lm3营养土中再加入2-3kg过磷酸钙或三元复合肥,并充分拌匀过筛;

    2、苗床准备

    每667m2栽培田需播种苗床8-10㎡,播种苗床应于育苗前5-7天,搭育苗棚并扣膜,清理排水沟,用营养土做成宽1.2-1.3m、高10-15cm的高畦,细耙整平,播种前浇足底水。

    分苗前7-10天,搭建分苗大棚并及时扣膜闷棚,整平棚内畦面,用10cm×10cm左右的营养钵灌入营养土并于畦面摆放,每排13-15钵,前后相错排列、挤严,每667m2栽培田需制钵4000-4500个,分苗棚与栽培棚的面积比约为1:10。或采用32-50穴/盘的穴盘,灌装有机基质后于畦面排好,打透水后准备分苗。

    3、播种

    播种期:极早熟可在10月中旬,一般早熟可在11月中下旬。

    每667m2栽培田用种量20-30g。

    用水喷透床面,均匀撒播种子,并在播种前后以事先按每平米苗床35g土壤调理剂和3g土壤杀虫剂配好的营养药土下垫上盖1cm厚,再覆盖地膜,搭盖小拱棚并覆膜,夜间加盖草帘。

    4、苗期管理

    50%种子出苗时,揭除床面覆盖的地膜。

    苗龄30-35天、具2-3片真叶时,选晴天分苗,边起苗、边移栽、边浇水,栽苗深度以营养土埋至子叶节下1cm为宜,于分苗床上插拱杆建小拱棚并覆膜,夜间加盖草帘,闭棚3-5天,缓苗后,进入适温管理。定植前5-7天逐渐在13-15℃条件下低温炼苗。

    六、定植

    1、定植准备

    栽培田应尽早腾茬,清洁田园后深耕,定植前再深耕细耙,并结合耕耙,每667m2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土壤调理剂35kg,肥土混匀,耙碎整平,做成宽1.8m、高15-20cm的栽培畦,同时在畦间留出宽30-40cm的操作沟,使用2%的第一杀虫剂对待定植壮苗进行均匀喷洒,定植前7-10天搭棚扣膜闷棚。

    2、定植操作

    于12月中下旬至次年元月上中旬,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具5-7片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节间短、无病虫害的壮苗,选连晴天按株行距30cm×45cm开穴定植,并及时浇透定根水,再培土雍根平穴。最后在畦面行间铺设微灌软管、覆地膜并放苗,随后插拱杆建小拱棚并覆膜。

    七、栽培管理:

    1、温湿调节

    定植后闷棚3-5天,缓苗后恢复适温管理,即白天23-28℃,晚上15-18℃。当夜温低于8℃时,晚间于小拱棚上加盖草帘或无纺布。随着气温继续下降,草帘应适当加密。开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回升,应适时适当通风,保持适温管理,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2、光照调节

    结合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调节,统筹调节光照条件,尽量确保每天必要的光照时间。尤其是寒冷阶段的连续阴雨天,应通过草帘揭盖时间的掌控,在植株对低温可忍耐的范围内,尽量增加光照。

    3、肥水运筹

    根据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长相,把握在植株定植活棵后、初果期及膨果期等关键点实施追肥。一般定植活棵后每667㎡棚地以5-6kg的氨基酸活性液肥追一次发棵肥;两穗果座定后及膨果中期追两次膨果肥,一般每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15kg。结合病虫防治,于初花期叶面补施0.2%的硼肥和0.2%的磷酸二氢钾1-2次。依据天气及田间持水状况,于膨果中期叶面补施1%过磷酸钙浸出液1-2次。结合追肥进行浇灌,灌水以透而不渍为宜,并在追肥灌水后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果实进入绿熟期即控水控肥。

    4、植株调整

    株高25-30cm、第一层花序开放前,用高约45cm细竹竿靠近植株主干插入根际土中,再于每穗果下节用柔软细绳捆绑一道,并及时整理果穗。

    一般实施单干整枝,留果失败再考虑一干半或其他整枝方式,侧枝及时摘除,留果2-3穗后,于主茎顶部花穗上方留1-2片叶摘心。适时摘除基部老、黄、病叶,并带出集中处理。

    5、保花留果

    当一穗花有2-3朵开放后,选用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该序花作保花处理,如以0.11%丰剂二号水剂(8ml/袋),依20℃、20-25℃和25℃以上三个温度段,一袋分别兑水0.6kg、0.75kg和1.0kg制成处理液进行蘸花或喷花,处理液在处理前配以红色颜料,以便处理后留下标记,避免重复处理。

    当果穗定个,果径达1cm时,第一穗选留2-3个果实,上部每穗选留3-4个果实,并尽早摘除病果、畸形果及多余的花果。

    6、病虫防治

    定植后至第一穗花含苞期间,使用15-25%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主干进行喷洒,每7-12天喷洒一次;第一穗花开放至结果期间,使用22-35%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叶片及花瓣进行喷洒,每2-3天喷洒一次;结果至采收期间,使用12-18%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主干及花果进行喷洒,每2天喷洒一次;同时,可采用银膜驱避,防虫网阻隔,色板诱杀,灯光诱杀等常规手段进行杀虫防病。

    八、采收

    于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期,根据市场需求及运输路途远近,在果实成熟不同阶段选择适宜采收期,采收及储运过程中应避免二次污染。

    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并使用土壤调理剂、土壤杀虫剂对农田进行处理,每667m2栽培田施用土壤调理剂100-120kg、土壤杀虫剂3kg,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化组织还应及时完成和完善全程无公害生产记录及统计备案工作,并及时录入质量追溯系统。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解决番茄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番茄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甘蔗秸秆10-15、小麦秸秆25-40、南瓜藤5-8、稻草22-26、棉籽饼6-8、菇渣6-8、风化煤10-12、白花除虫菊13-16、硫酸锌0.2-0.3、硫酸锰0.02-0.03、硫酸亚铁1-2、钼酸铵0.2-0.3、柠檬酸3-4、薄荷油2-3、尿素3-4、羧甲基纤维素钠3-5、水100;

    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直至重量百分比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水为2:3:3:1:1:3:5:8,此时滤出溶液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作土壤杀虫剂;

    三、设施条件:以跨度4.5米、长50-60米、顶高1.9米的双畦或跨度6.3米、60-80米、顶高2.6米的三畦南北向拱形钢管塑料大棚为宜,畦面铺设两条微灌软管后覆盖地膜,于棚两侧设立高60-80㎝的围裙膜,于棚内畦上按间距60㎝插拱杆建小拱棚,再依温度管理需要逐渐覆盖小拱棚膜、草帘,地膜以白色无滴为好,棚膜以白色无滴长寿高保温多功能膜为宜。

    四、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1-2h,然后将种子至于第一杀虫剂中浸种0.5-1h,再用约55℃的热水烫种并不停地搅拌15min,再用清水浸种1~3h,略加揉搓后洗净捞出,即可播种;

    五、培育壮苗:

    1、营养土配制

    一般于播前1-2个月,按60-70%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土、30-40%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的比例配制营养土,每lm3营养土中再加入2-3kg过磷酸钙或三元复合肥,并充分拌匀过筛;

    2、苗床准备

    每667m2栽培田需播种苗床8-10㎡,播种苗床应于育苗前5-7天,搭育苗棚并扣膜,清理排水沟,用营养土做成宽1.2-1.3m、高10-15cm的高畦,细耙整平,播种前浇足底水。

    分苗前7-10天,搭建分苗大棚并及时扣膜闷棚,整平棚内畦面,用10cm×10cm左右的营养钵灌入营养土并于畦面摆放,每排13-15钵,前后相错排列、挤严,每667m2栽培田需制钵4000-4500个,分苗棚与栽培棚的面积比约为1:10。或采用32-50穴/盘的穴盘,灌装有机基质后于畦面排好,打透水后准备分苗。

    3、播种

    播种期:极早熟可在10月中旬,一般早熟可在11月中下旬。

    每667m2栽培田用种量20-30g。

    用水喷透床面,均匀撒播种子,并在播种前后以事先按每平米苗床35g土壤调理剂和3g土壤杀虫剂配好的营养药土下垫上盖1cm厚,再覆盖地膜,搭盖小拱棚并覆膜,夜间加盖草帘。

    4、苗期管理

    50%种子出苗时,揭除床面覆盖的地膜。

    苗龄30-35天、具2-3片真叶时,选晴天分苗,边起苗、边移栽、边浇水,栽苗深度以营养土埋至子叶节下1cm为宜,于分苗床上插拱杆建小拱棚并覆膜,夜间加盖草帘,闭棚3-5天,缓苗后,进入适温管理。定植前5-7天逐渐在13-15℃条件下低温炼苗。

    六、定植

    1、定植准备

    栽培田应尽早腾茬,清洁田园后深耕,定植前再深耕细耙,并结合耕耙,每667m2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土壤调理剂35kg,肥土混匀,耙碎整平,做成宽1.8m、高15-20cm的栽培畦,同时在畦间留出宽30-40cm的操作沟,使用2%的第一杀虫剂对待定植壮苗进行均匀喷洒,定植前7-10天搭棚扣膜闷棚。

    2、定植操作

    于12月中下旬至次年元月上中旬,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具5-7片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节间短、无病虫害的壮苗,选连晴天按株行距30cm×45cm开穴定植,并及时浇透定根水,再培土雍根平穴。最后在畦面行间铺设微灌软管、覆地膜并放苗,随后插拱杆建小拱棚并覆膜。

    七、栽培管理:

    1、温湿调节

    定植后闷棚3-5天,缓苗后恢复适温管理,即白天23-28℃,晚上15-18℃。当夜温低于8℃时,晚间于小拱棚上加盖草帘或无纺布。随着气温继续下降,草帘应适当加密。开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回升,应适时适当通风,保持适温管理,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2、光照调节

    结合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调节,统筹调节光照条件,尽量确保每天必要的光照时间。尤其是寒冷阶段的连续阴雨天,应通过草帘揭盖时间的掌控,在植株对低温可忍耐的范围内,尽量增加光照。

    3、肥水运筹

    根据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长相,把握在植株定植活棵后、初果期及膨果期等关键点实施追肥。一般定植活棵后每667㎡棚地以5-6kg的氨基酸活性液肥追一次发棵肥;两穗果座定后及膨果中期追两次膨果肥,一般每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10-15kg。结合病虫防治,于初花期叶面补施0.2%的硼肥和0.2%的磷酸二氢钾1-2次。依据天气及田间持水状况,于膨果中期叶面补施1%过磷酸钙浸出液1-2次。结合追肥进行浇灌,灌水以透而不渍为宜,并在追肥灌水后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果实进入绿熟期即控水控肥。

    4、植株调整

    株高25-30cm、第一层花序开放前,用高约45cm细竹竿靠近植株主干插入根际土中,再于每穗果下节用柔软细绳捆绑一道,并及时整理果穗。

    一般实施单干整枝,留果失败再考虑一干半或其他整枝方式,侧枝及时摘除,留果2-3穗后,于主茎顶部花穗上方留1-2片叶摘心。适时摘除基部老、黄、病叶,并带出集中处理。

    5、保花留果

    当一穗花有2-3朵开放后,选用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该序花作保花处理,如以0.11%丰剂二号水剂(8ml/袋),依20℃、20-25℃和25℃以上三个温度段,一袋分别兑水0.6kg、0.75kg和1.0kg制成处理液进行蘸花或喷花,处理液在处理前配以红色颜料,以便处理后留下标记,避免重复处理。

    当果穗定个,果径达1cm时,第一穗选留2-3个果实,上部每穗选留3-4个果实,并尽早摘除病果、畸形果及多余的花果。

    6、病虫防治

    定植后至第一穗花含苞期间,使用15-25%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主干进行喷洒,每7-12天喷洒一次;第一穗花开放至结果期间,使用22-35%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叶片及花瓣进行喷洒,每2-3天喷洒一次;结果至采收期间,使用12-18%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主干及花果进行喷洒,每2天喷洒一次;同时,可采用银膜驱避,防虫网阻隔,色板诱杀,灯光诱杀等常规手段进行杀虫防病。

    八、采收

    于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初期,根据市场需求及运输路途远近,在果实成熟不同阶段选择适宜采收期,采收及储运过程中应避免二次污染。

    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并使用土壤调理剂、土壤杀虫剂对农田进行处理,每667m2栽培田施用土壤调理剂100-120kg、土壤杀虫剂3kg,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化组织还应及时完成和完善全程无公害生产记录及统计备案工作,并及时录入质量追溯系统。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解决番茄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番茄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关 键  词:
    一种 早熟 番茄 种植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春早熟番茄的种植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327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