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茶早的培育种植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茶早的培育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舒茶早,茶树,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开张,分枝较密,叶片上斜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身稍背卷,叶缘波状。芽叶淡绿色,茸毛中等,一芽三叶百芽重58.2克。育芽力强,发芽整齐,长势强。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开张,分枝较密,叶片上斜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隆起,叶身稍背卷,叶缘波状。芽叶淡绿色,茸毛中等,一芽三叶百芽重58.2克。育芽力强,发芽整齐,长势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8%、茶多酚21.6%、咖啡碱4.1%。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抗寒性强。
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提高茶树良种化水平,是实现茶叶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传统舒茶早的种植方法产量低,且种植难度大,大面积种植的舒茶早苗株成活率低,导致舒茶早的种植经济效益低,不利于舒茶早的繁育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茶早的培育种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舒茶早的培育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基地选择,选择坡度在25°以下,土地表面至100cm深度pH值在4.0~6.5,土壤中游离碳酸钙含量低于1.5%,土层厚度至少为1m,翻耕疏松土层40~45cm,有机质含量2%以上,年降雨量在1400-1600cm,生长期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空气湿度为80%~90%;
(2)种植规划,行距为150cm,种植沟宽50cm、深60cm,将表土与心土分开放,开宽50cm、深60cm种植沟,沟内每亩施饼肥400kg,饼肥和土混合拌匀后,覆40-45cm厚土层,形成一个离地面深15~20cm的凹形种植沟;
(3)良种定植,起苗选择苗高20cm以上,茎杆粗壮,根系发达的健壮茶苗,起苗时保证幼苗根部含有大量土壤且保持湿润,起出的幼苗摊放于避风阴凉处,并早晚各喷1次水于叶面,在72个小时内种植在凹形种植沟内,株距33cm,每穴2~3株,每亩3000~4000株,填土时须扶正苗株,当泥土覆盖根部时将苗株轻轻上提,向沟内覆土时,先覆表土,后腹心土,填土完成后踏实周边泥土;
(4)第一年以保证成活率和培育壮苗,在根际周围铺草4~5m厚,冬季抗寒保温,夏季抗旱保湿;第二年培养高产树冠骨干枝;第三年以养蓬为主,适当采摘;苗株第一年不需施肥,第二年施氮肥8~10kg,第三年施氮肥12~15kg、农家肥1800-2200kg、饼肥140-160kg,第一年在苗株离地15-18cm处进行第一次修剪,以培养树冠,第二年在离地22-26cm处进行第二次修剪;第三年在苗株离地35~40cm处进行第三次修剪;
(5)第四年生产管理,进入冬季铺草8~10cm厚,每亩用草1000-1400kg,草料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改良土壤结构,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第一次修剪,在苗株离地55~60cm,次年修剪在苗株离地75-85cm处,以后每年在上一次剪口上提高3~5cm,植株成型后在90cm处修剪;每亩施尿素80-120kg,分春、夏、秋三季施入,秋季结合深耕施足基肥,在2月中旬及茶树采摘前10-15天喷洒叶面肥,所述叶面肥选用茶叶特效营养液和氨基酸微肥,在春茶结束后每亩施尿素45kg、农家肥1200kg、饼肥150kg、复合肥40kg;
(6)采摘,当树冠有150~200个芽头/㎡,达到采摘标准时,采用提手采,不能采用掐采,以防止红梗、降低茶叶品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基地的选择和对土地的处理,使得种植基地具有良好的通气、蓄水、保肥、保温条件,通过修剪,改变和刺激茶树生理平衡,抑制顶端优势,控制高度,促使树体侧枝生长发育,培育矮而宽的采摘蓬面,从而达到采摘面大,提高采摘指数,芽头壮而密的目的,使用本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苗株的成活率,通过选育提高了舒茶早的抗病性和抗旱性,同时提高了舒茶早的出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促进了舒茶早的繁育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舒茶早的培育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基地选择,选择坡度在25°以下,土地表面至100cm深度pH值在5,土壤中游离碳酸钙含量低于1.5%,土层厚度至少为1m,翻耕疏松土层40cm,有机质含量2%以上,年降雨量在1500cm,生长期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空气湿度为85%;
(2)种植规划,行距为150cm,种植沟宽50cm、深60cm,将表土与心土分开放,开宽50cm、深60cm种植沟,沟内每亩施饼肥400kg,饼肥和土混合拌匀后,覆40cm厚土层,形成一个离地面深20cm的凹形种植沟;
(3)良种定植,起苗选择苗高20cm以上,茎杆粗壮,根系发达的健壮茶苗,起苗时保证幼苗根部含有大量土壤且保持湿润,起出的幼苗摊放于避风阴凉处,并早晚各喷1次水于叶面,在72个小时内种植在凹形种植沟内,株距33cm,每穴2株,每亩4000株,填土时须扶正苗株,当泥土覆盖根部时将苗株轻轻上提,向沟内覆土时,先覆表土,后腹心土,填土完成后踏实周边泥土;
(4)第一年以保证成活率和培育壮苗,在根际周围铺草5m厚,冬季抗寒保温,夏季抗旱保湿;第二年培养高产树冠骨干枝;第三年以养蓬为主,适当采摘;苗株第一年不需施肥,第二年施氮肥8kg,第三年施氮肥12kg、农家肥2000kg、饼肥150kg,第一年在苗株离地16cm处进行第一次修剪,以培养树冠,第二年在离地25cm处进行第二次修剪;第三年在苗株离地36cm处进行第三次修剪;
(5)第四年生产管理,进入冬季铺草10cm厚,每亩用草1400kg,草料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改良土壤结构,在春茶结束后,进行第一次修剪,在苗株离地60cm,次年修剪在苗株离地80cm处,以后每年在上一次剪口上提高4cm,植株成型后在90cm处修剪;每亩施尿素100kg,分春、夏、秋三季施入,秋季结合深耕施足基肥,在2月中旬及茶树采摘前10天喷洒叶面肥,所述叶面肥选用茶叶特效营养液和氨基酸微肥,在春茶结束后每亩施尿素45kg、农家肥1200kg、饼肥150kg、复合肥40kg;
(6)采摘,当树冠有200个芽头/㎡,达到采摘标准时,采用提手采,不能采用掐采,以防止红梗、降低茶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