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的育苗及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农作物的育苗及栽培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育苗及栽培方法,特别涉及稻、麦、豆、棉等作物的栽培方法。本发明特征在于把作物组合成无数个贺柱体状的受光小群体,再用这些小群体组合成大群落。这些小群体由单本组成。本发明组高产再高产、培育新品种、实行农业现代化指出了方向,并获实效。。
CN201410295361.3
2014.06.27
CN105265128A
2016.01.27
公开
审中
A01G1/00
李宇嘉
21130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开发区古檀大道2号科创中心大楼402室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育苗及栽培方法,特别涉及稻、麦、豆、棉等作物的栽培方法。本发明特征在于把作物组合成无数个贺柱体状的受光小群体,再用这些小群体组合成大群落。这些小群体由单本组成。本发明组高产再高产、培育新品种、实行农业现代化指出了方向,并获实效。
1.一种农作物的育苗及栽培方法,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光、气、温等自然因子的高产栽培,特 别涉及稻、麦、豆、棉等作物的栽培。本发明特征在于:解体作物群体的平面受光叶层,留出一定空洞, 使光、气垂直达到作物基部,在增加作物垂直方向受光面积的同时增加纵向平面受光层次,达到提高受光 叶层厚度的目的,从而增加单位面积绿叶容纳数,增加对光能的吸收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把作物自体组合成无数个园柱体状受光小群体。 3.根据权利要求1、3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这些小群体组合指数是1∶0.3∶0.4,1是指植株高 度或组合架高度,0.3指植株平均最宽处的横截面直径,0.4指正方形的种植株行距。 4.根据权利要求1、4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用于育苗,这些小群体可由育秧箱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4所叙,本发明特征在于:1∶0.3∶0.4组合为适应现有品种,可以适当调整, 原则在于作物最后的群体组织封垅距不>5m,不<1.2m。
一种农作物的育苗及栽培方法技术领域 三维栽培是一种涉及农业现代化,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光、气、温等自然因子的高产栽培。本发 明涉及绿色作物的育苗及栽培,特别涉及稻、麦、豆、棉等作物的栽培。 背景技术 育秧工厂化,插秧机械化是农民渴望已久了,但因现有栽培技术,密度高用苗量大,秧苗土地条件均 难于统一,应用死板的机械操作难度很大,成本高,质量差,普遍实用有很大难度。人口年年增,土地年 年减。单产增加了,用种量和秧田面积也增加了,广种薄收走过来了,肥料增加了,高产条件有了,倒伏 和早衰出来拦路,病虫害也随之而来。农民说:“种草容易种谷难,种叶容易种豆难。”高产再高产出现 障碍。数以万计的育种工作者,千辛万苦想帮农民育出一个好品种,但总因,“箩筐里面择棉花”。在现 有栽培技术的框框里很难找出理想的品种。那么现有栽培是否有制品呢?发明人经过二十四年研究,上千 项试验,发现现有栽培有特大缺口。这个缺口是在众多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普通的又奇怪的但不被人们所 重视的差异中发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把物理三维扩大化,在进行三维立体受光的同时,利用另一个“三维”辅助完成。它是维护绿 叶正常生长,延长绿叶应有寿命。维护根系正常生长,减少根系不应有的损伤。维护分枝正常出生,充分 利用分枝生产果实。这里把三个维护简称为“三维”列入本发明内容。三个维护的目的在于把作物本身的 生产力从现有栽培的抑制中解放出来,还其本来面貌,从而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的。因为发明人发现: 稻、麦的低节位绿叶的寿命决定于该节位分蘖产生,有蘖才能保叶。反过来说,该节位的绿叶存在决定分 蘖产生与潜伏;该节位绿叶枯萎,当节分蘖潜伏,叶鞘脱落,分蘖就易死亡。植株的任何一张绿叶都可与 植株同令。单张叶片的寿命学说是错误的,它的错误来源于现行栽培。有根才有叶,有叶才有枝,有枝多 发根。它们是相互促进的。利用分枝的“三维”是在发现嫁接的其中一项意义后才确立下来的,因为嫁接 能提早结实,就是说枝体能移用主体年令结累。三维栽培实践证明利用分枝的“三维”方法,能增加稻、 麦单穗实粒数30%~100%,能节约绿叶产生数50%~60%。也就是说有增产50%以上的生产潜力。所以它是 一种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也属于三维利用空间的范畴。 以上两个三维的指导思想是三个思维,也是“三个维”。第一,立足利用空间及自然因子。第二,尽 量利用作物本性,同时培养作物适应三维的新品种。第三,用人为方法使作物本性和自然规律相统一,并 指出这种方法必须适应我当前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综上所叙,三维栽培是由三维立体受光、 三个维护、三个思维所组成的农业现代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的来说本发明给高产再高产、培育新品种、实 行农业现代化指出了方向,并获实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把腐热有机肥过筛和肥土以2∶1混合成营养土,装入按秧令规格选出的 三V育秧箱中,播种经过催芽露白的种子,每个营养格放一粒种籽。再盖上营养土和箱表面相平。这些工 序可用手工进行也可用机器完成,播种期比现行栽培早七天左右。播种后保湿保温合箱。待出芽后搬开平 铺于地(田)面,或装入三V秧箱架,放于温室、育秧工厂。以后保证水温气光的经常供给。原则是:增 肥控温、增光节水。秧苗标准是:叶小蘖多,矮壮深绿;不要大叶徒长,细长淡黄。秧苗育成后可连苗带 秧箱送到田头移栽,株行距按三维理论,正方形排列。可手插也可机插。可水栽,也可旱放,(打空或开 沟)。施肥方法:主施基肥,重视穗肥,不施蘖肥(追肥),肥量标准按当地习惯,增加产量指标,应按 比例增施肥料。管水为前湿、中潮、后保墒。水稻幼穗分化到抽穗前最好灌大水。田间管理:无草不耘田, 水田尽量不下田。无草少锄地,锄地定要浅。反对一切伤根措施。棉花蚕豆都应摘心,但棉花不宜整去 果枝。病虫害还需及时观测,适时防治。切莫任意增加除草剂剂量,以防引起抑制分枝,甚至落叶。
技术领域
三维栽培是一种涉及农业现代化,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光、气、温等自然因子的高产栽培。本发 明涉及绿色作物的育苗及栽培,特别涉及稻、麦、豆、棉等作物的栽培。
背景技术
育秧工厂化,插秧机械化是农民渴望已久了,但因现有栽培技术,密度高用苗量大,秧苗土地条件均 难于统一,应用死板的机械操作难度很大,成本高,质量差,普遍实用有很大难度。人口年年增,土地年 年减。单产增加了,用种量和秧田面积也增加了,广种薄收走过来了,肥料增加了,高产条件有了,倒伏 和早衰出来拦路,病虫害也随之而来。农民说:“种草容易种谷难,种叶容易种豆难。”高产再高产出现 障碍。数以万计的育种工作者,千辛万苦想帮农民育出一个好品种,但总因,“箩筐里面择棉花”。在现 有栽培技术的框框里很难找出理想的品种。那么现有栽培是否有制品呢?发明人经过二十四年研究,上千 项试验,发现现有栽培有特大缺口。这个缺口是在众多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普通的又奇怪的但不被人们所 重视的差异中发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把物理三维扩大化,在进行三维立体受光的同时,利用另一个“三维”辅助完成。它是维护绿 叶正常生长,延长绿叶应有寿命。维护根系正常生长,减少根系不应有的损伤。维护分枝正常出生,充分 利用分枝生产果实。这里把三个维护简称为“三维”列入本发明内容。三个维护的目的在于把作物本身的 生产力从现有栽培的抑制中解放出来,还其本来面貌,从而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的。因为发明人发现: 稻、麦的低节位绿叶的寿命决定于该节位分蘖产生,有蘖才能保叶。反过来说,该节位的绿叶存在决定分 蘖产生与潜伏;该节位绿叶枯萎,当节分蘖潜伏,叶鞘脱落,分蘖就易死亡。植株的任何一张绿叶都可与 植株同令。单张叶片的寿命学说是错误的,它的错误来源于现行栽培。有根才有叶,有叶才有枝,有枝多 发根。它们是相互促进的。利用分枝的“三维”是在发现嫁接的其中一项意义后才确立下来的,因为嫁接 能提早结实,就是说枝体能移用主体年令结累。三维栽培实践证明利用分枝的“三维”方法,能增加稻、 麦单穗实粒数30%~100%,能节约绿叶产生数50%~60%。也就是说有增产50%以上的生产潜力。所以它是 一种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也属于三维利用空间的范畴。
以上两个三维的指导思想是三个思维,也是“三个维”。第一,立足利用空间及自然因子。第二,尽 量利用作物本性,同时培养作物适应三维的新品种。第三,用人为方法使作物本性和自然规律相统一,并 指出这种方法必须适应我当前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综上所叙,三维栽培是由三维立体受光、 三个维护、三个思维所组成的农业现代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的来说本发明给高产再高产、培育新品种、实 行农业现代化指出了方向,并获实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把腐热有机肥过筛和肥土以2∶1混合成营养土,装入按秧令规格选出的 三V育秧箱中,播种经过催芽露白的种子,每个营养格放一粒种籽。再盖上营养土和箱表面相平。这些工 序可用手工进行也可用机器完成,播种期比现行栽培早七天左右。播种后保湿保温合箱。待出芽后搬开平 铺于地(田)面,或装入三V秧箱架,放于温室、育秧工厂。以后保证水温气光的经常供给。原则是:增 肥控温、增光节水。秧苗标准是:叶小蘖多,矮壮深绿;不要大叶徒长,细长淡黄。秧苗育成后可连苗带 秧箱送到田头移栽,株行距按三维理论,正方形排列。可手插也可机插。可水栽,也可旱放,(打空或开 沟)。施肥方法:主施基肥,重视穗肥,不施蘖肥(追肥),肥量标准按当地习惯,增加产量指标,应按 比例增施肥料。管水为前湿、中潮、后保墒。水稻幼穗分化到抽穗前最好灌大水。田间管理:无草不耘田, 水田尽量不下田。无草少锄地,锄地定要浅。反对一切伤根措施。棉花蚕豆都应摘心,但棉花不宜整去 果枝。病虫害还需及时观测,适时防治。切莫任意增加除草剂剂量,以防引起抑制分枝,甚至落叶。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