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制作工艺中,常会用到蚀刻氮化物层的步骤。在现有工艺中,
在蚀刻氮化物层时,在开口轮廓会产生微负载的现象。所谓微负载效应是指
氮化物层经蚀刻之后,在高密度图案区(dense area)及低密度图案区(open area)
两个不同区域所形成的开口(opening)的侧壁(sidewall),其斜率(slope)有所不
同的现象。
请参照图1,其所绘示的是现有蚀刻氮化物层方法的剖面示意图。首先
提供一基底(substrate)100,在基底100上形成一氮化物层102。其次,在氮
化物层102上,形成一光致抗蚀剂层104。经过蚀刻之后,高密度图案区的
开口106侧壁斜率会比低密度图案区的开口108侧壁斜率小,此即微负载现
象。就尺度大小而言,在高密度图案区,光致抗蚀剂层104的宽度以a表示,
氮化物层102的宽度以b表示;在低密度图案区,光致抗蚀剂层104的宽度
以a′表示,氮化物层102的宽度以b′表示;在低密度图案区的开口108底部
宽度以d表示。其中氮化物例如氮化硅(Si3N4)。当a=a′时,(b-b′)即是所
谓的微负载效应。此微负载效应会使得低密底图案区的开口108底部宽度d
变得比光致抗蚀剂层104所限定的开口宽度还窄。
此一微负载现象会使得后续的元件制造产生缺陷或失败。当制作工艺中
的临界尺寸(critical dimension)日益减小,例如在形成自对准接触窗(self
aligned contact)及浅沟槽隔离结构(shallow trench isolation)的步骤中,微负载
效应的影响更为严重。
图1其所绘示的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蚀刻氮化物层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图2绘示的是在一基底上具有一氮化物层及一光致抗蚀剂层的剖面示意
图;
图3绘示的是在一基底上具有一氮化物层及一经过显影的光致抗蚀剂层
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的是在一基底上具有一氮化物层及一经过显影的光致抗蚀剂
层,再经过等离子预处理步骤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绘示的是在一基底上具有一氮化物层及一经过显影的光致抗蚀剂
层,在等离子预处理步骤及蚀刻氮化物层之后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2,首先提供一基底200,在此一基底200上形成一氮化物层
202。此处所指的基底200包括半导体基底与其他可以作为氮化物层202的
底材,如层间介电材料(interlayer Dielectric),金属间介电层(intermetal
dielectric)。此外,氮化物层202可以用一般的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
进行沉积,其材料如氮化硅(Si3N4)。
其次在氮化物层202上形成一光致抗蚀剂层204。再以一已限定图案对
此光致抗蚀剂层204进行曝光显影,以做为蚀刻氮化物层202时的掩模。
接着请参照图3,光致抗蚀剂层204经显影之后,呈现出事先已限定的
图案。其中已限定图案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图案。为说明本发明的一优选
实施例,图中的已限定的图案包括了图左侧的高密度图案区和图右侧的低密
度图案区。
在现有技术中,光致抗蚀剂层204在经过显影之后,会产生残留物,然
后在等离子蚀刻反应器中,以氧气为等离子气体,进行等离子预处理步骤来
去除残留物。由于此等离子预处理步骤是各相同性(isotroic)的,所以光致抗
蚀剂层204顶部及侧壁宽度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小。本发明是利用等离子预处
理这个专有名词来描述在本发明中对光致抗蚀剂层204所做的缩减动作,其
使用的方法及步骤与现有的等离子预处理完全不同。
本发明的等离子预处理与现有的等离子预处理其不同之处,是以氧气和
氩气的混合气体,或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做为等离子气体。而且在进行
等离子预处理时,在反应离子蚀刻反应器的电源供应器上施加一偏压(power
bias)。其中反应离子蚀刻装置优选为APPLIED MATERIALS P-5000 MXP。
将制作工艺中所用的晶片置于反应性离子蚀刻反应器底部,并在反应离
子蚀刻反应器底部施加一AC偏压电源(bias power),则被吸引至晶片表面的
正离子的浓度会变得较高。所以在等离子预处理过程中,在晶片表面附近会
有较多正离子,因而使得光致抗蚀剂层204宽度缩减。在低密度图案区的缩
减量较低密度图案区更为显著。此外缩减量也会受到混合气体等离子中氧气
/氩气或氧气/氮气之混合比例的影响。当等离子中气体混合比例增加时,缩
减量的变化也跟着增加。当反应器中等离子气体压力及偏压电源增大时,缩
减量的变化也随之增加。
APPLIED MATERIALS P-5000 MXP反应性离子蚀刻装置配备有一主要
输入电源,在等离子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偏压输入电源(power bias input),可以
使得低密度图案区的缩减量较高密度图案区更大,因此可用此一方法改善微
负载的问题。由于光致抗蚀剂层204在低密度图案区的缩减量较大,其侧壁
的斜率变得较小,所以在进行后续制作工艺时,光致抗蚀剂层204下方的氮
化物层202的开口尺寸会有比较正确的大小。
在等离子预处理过程中,精确控制前述影响等离子预处理变化量,就可
以控制缩减量的大小,并可以改善微负载现象。
请参照图4,经过等离子预处理步骤之后,光致抗蚀剂层204在低密底
图案区的缩减量会大于高密度图案区的缩减量。因此在低密度图案区的光致
抗蚀剂层204宽度为e′,而不是先前等离子预处理所形成的宽度e。
其次,请参照图5,经过蚀刻之后,微米负载效应会发生在低密底图案
区的氮化物层202。与图1比较可知,经等离子预处理步骤及蚀刻步骤后,
低密度图案区的光致抗蚀剂层204的宽度e′与氮化物层202的宽度f会变小,
使得氮化物层202中开口208的宽度w′和先前利用已限定的图案欲形成的开
口宽度w相同或相近。所以图5中的开口宽度w′与图3中的开口宽度w相
同或相近。
使用APLIED MATERALS P-5000 MXP反应离子蚀刻装置进行等离子
预处理步骤时,影响等离子预处理各个变化量的范围如下:等离子气体压力
为50至100毫托耳(millitorr),偏压输入电源为150至250瓦特,氧气/氩气
的混合比例为1∶8至1∶5,等离子预处理步骤的时间至少为15秒。在等离
子气体压力为50毫托耳,偏压输入电源为250瓦特,等离子气体中氧气的
气体流量为15sccm(Standard Cubic Centimeter Per Minute),氩气的气体流量
为75sccm,等离子预处理步骤的时间为30秒,可以获得优选的效果。
关于等离子气体压力的影响,压力较低时可以使得光致抗蚀剂层缩减均
匀性较好,但等离子气体压力太低时,会对其下的氮化物层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较理想的等离子气体压力范围是在50至100毫托耳。
在现有方法中,只使用氧气为等离子气体,进行等离子预处理。而在本
发明中,则是使用氧气和氩气为等离子气体。进行等离子预处理时,会使得
低密度图案区与高密度图案区的光致抗蚀剂层缩减量不同。
虽然本发明已结合一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出各种更动与
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后附的权利要求来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