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中处理服务连接的方法 随着互联网服务和其他特殊服务的急剧增长直接导致了在由诸如互联网之类的其他网络提供服务接入方面产生通讯量的急剧增长。因此,为适应这样的使用需要产生的接入次数大大提高了对交换局容量的要求。
为了以对互联网服务器的拨号节点机(Einwahl-knoten)的互联网通信而出现的纯通话时间和通话时间分配,当前大部分交换局的规模是不够的,这也使上述形势变得更为严峻。由此,甚至对于仅仅是很小的互联网通信量增长,为了交换局的容量必须附加互联网接入网络操作器的费用,以便能够维持原来的具有所需质量特性的语言通信。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使得所述的网络操作器能够适应为特殊服务,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对拨号节点机增长的接入通信,而无需昂贵的交换局改建。
上述任务是通过权利要求1或5的主题完成地。
到目前为止,一次建立起来的选接在连接的整个持续期间是以这样的方式方法维持的,即在通信阶段即使没有数据传输也要占用一条有效信道。由此,对于交换局的操作器来说就会出现上述的缺点。通过本发明方法限制由于特殊服务的接入通信所引起的交换局的负荷。因此,交换局的规模问题不会尖锐化和/或不必通过各自的操作器而改建。
本发明另一个优点是用户有可能目标明确地控制在网络接入中产生的费用。
本发明又一个优点是,有可能通过交换局提供特制件(Feature)在数据传输间歇期间经由那时无占用的有效信道和/或在信号序列型数据传输后,在直至已付费的时间段届满都可使用的时间里经由还占有的有效信道。
下文根据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展示了一个拨号节点机,也就是将接入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接的交换局。交换局设有一个例如,西门子公司的交换系统,即交换系统EWSD。所述的交换系统扩展有一个互联网连接组LTG-I,其象所述的那样还可含有POP功能(POP服务器=存在点服务器(point-of-presence-server),但是其在每一种情况下设有连向POP服务器(例如,SUN公司的工作站计算机)的接口,其中POP服务器在他的一侧设有连向互联网的PDH/SDH接口。依照图1所示例子可见连向交换局的终端设备CPE(用户处设备)已连接到交换局,该交换局描述为连向互联网的拨号节点机。
通过采用一个专门的服务设备LTG-I(互联网-LTG),该设备象每个普通连接组LTG一样连接到交换系统的耦合网络SN,还具有对于互联网通信的特殊功能,使得互联网通信从常规的通信中分离出来,并且为此用单独的软件加以控制。由此,用存在的交换局的特制件避免不希望的交互作用。
此外,由此避免交换局软件的过渡杂复化。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原理。
互联网服务的用户通过其终端借助于D信道确立连向互联网服务的POP的连接,在这时,不使用ISDN-B信道。
在连接建立和证实后,用户根据规定的内容或服务向服务器更换要求。可支配的D信道的带宽对于这任务来说是足够的。
服务器的POP识别要求并且准备数据以便传输。于是由POP控制建立连向用户的B信道连接,并且传输所要求的数据,例如文件或主页。
在所进行的传输后,B信道连接会在已付费用期间的剩余有效时间里保持,并且在下一个费用脉冲前还会保持撤销或交替一段预先确定的时间段。
在用户处理了所需的数据,例如已阅读了所需的主页后,可更换一个新的要求,接着能进行B信道的建立和撤销。
为了撤销连向互连网服务器的连接,通过D信道向POP发送一个相应的信号通知,并且接着解除了D信道连接。
图3示出了对于图1所述情况的互联网通话呼叫过程的原理描述,即在用户连接交换局中的POP服务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服务器)的连接情况(在所描述的呼叫连接中,为提供诸如费用信息之类的信息在数据传输的发送间隙不使用无占用的B信道,否则在图3中插入相应的信号通知)。
下面根据图3的呼叫流程较详细地阐述互联网在线通话过程。
首先识别在连接组件LTG中由相应终端提出的互联网服务需求,并且通过信令信道建立起不依赖于在后建立的有效连接的连接(集合信道(bearer)独立)。在这里,D信道作为所述的从用户到交换局信令用的上行链路使用。
因此,没有占用有效信道就建立了连接。这样,具有如下优点,
-限制了交换局的负荷;
-无需固定的信令指令,即不规定信号过程和/或信号次序;
-功能信号(也许是一个专用功能协议的)可以无固定顺序通过D信道发送;
-针对诸如为选择或确认过程的连接状态时间不同于真正的数据传输的时间支付费用(例如,免费),因为有可能通过单独的用于互联网通信软件控制处理该通信。另外,数据传输时间的记费也不同于标准ISDN连接。
在所述的连接建立后,对于连接而言,有效信道仅仅在数据出现时才建立,而且在相反方向(下行链路),即用户方向。有效信道的反向建立是由POP服务器引起的,如果POP服务器没有成为接入网络的交换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另一种情况下,即POP服务器已成为交换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那末所述的连接建立是由交换局引起的。
在维持交换局用户终端与POP之间不依赖于集合信道的信令往来情况下,在有效信道建立后,依据数据出现和信号序列型数据传输产生有效信道连接撤销。
这样,仅仅在数据出现时,即仅仅临时占用有效信道,就具有如下优点:
-在出现信号序列型数据通信(例如,互联网通信、声音通信、数据通信、Fax通信、电子数据交换)时,有效信道仅仅被短时间占用;
-有可能在数据传输间隙利用空余有效信道实施交换局的专项工作,也许用于传输由VST提供的信息,例如,费用信息。
-为数据传输接入网络占用时间有针对性的记费,因为有效连接记费取决于为此所需有效网络处于正在使用的时间段。
所述的有针对性的交付费用记费对于操作器来讲,在随着争取用户按收费表收费价格战逐渐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竞争优点。
在通常情况下记费是由呼叫控制引起和控制的。在B信道释放返还时这样的控制可停止或中断记费,以及在再度占用或现使用有效信道时可再开始或继续进行。
对于终端用户或对话者来说,理想的节约是,如果在记费时间段内进行信号序列型数据传输,即例如,最迟在付费时间段届满前1秒钟结束,那么下一个记费时间段就不开始,因此就不再发生记费单位。例如,在POP已集成在交换局中的场合,可用软件有针对性地控制它。这样的方法对所有按收费表收费的都是节省费用的,该收费表不是精确按秒结帐的。现在,这是世界范围大多数使用的收费方法。
上述所描述的方法另一优点是清楚地按交换技术分别不同的时间,选择程序和确认程序的时间,在使用连接中不需占用B信道而占用D信道的时间,以及占用有效信道的时间。特别是选择程序和确认程序如前所述从用户到大部分是没有影响的,因此,应该在按规定使用时该时间对用户不记费。
通过专门连接组LTG-I实现的互联网通信用独立的软件包进行互联网处理。这样,一方面,用存在的交换局的特制件避免不希望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避免了交换局软件的过渡复杂化。
下面清楚明白地描述功能性的D信道协议,用于理解协议可能性,尤其是用于实施本发明。
功能协议包括一系列功能的信息单元(FAC-IE),功能的信息单元在下文中也称为功能(Facility)信息单元,要求终端(用户处设备)和交换局的智能过程的确切度,通过它能实现连接,而且不尽在产生这样的信息单元方面,同时还在分析这样的信息单元方面。一系列这样的信息单元用于建立通信连接,也就是,在这里描述的单纯的信令往来和也许是有效信息连接的方法。
对于所述的附加服务(补充服务)的功能的信令定义为两种种类的过程。
第一种种类,所述的“单独信息”种类,利用单独信息类型,以便通知所希望的功能,把信息的“保持”和“检索”族列入这种种类。
第二种种类,所述的“共同的信息单元”种类,为附加服务信令利用所述的功能信息单元FAC-IE,然而仅仅是为了这样的附加服务信令,其不需要用户和网络之间资源同步。
为了说明远程操作的控制过程,使用下列概念,他们在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推荐的X.219中定义:
-远程操作
-操作类别
-定向连接传输机制
-无固定方向连接传输机制
-依赖于有效连接的附加服务过程(与集合信道相关的补充服务过程)
-不依赖于有效连接的附加服务过程(与集合信道无关的补充服务过程)
远程操作
过程和成分:
用于处理FAC-IE的远程操作协议包括以下程序(用于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方法):
-调用过程
-返回结果过程
-返回差错过程
-拒绝过程
将用于特制件处理的所有必需的FAC-IE在适合的D信道信息中发送。为了利用功能协议建立和撤销连接,上面所述的过程是最少的先决条件。
为了启动操作,使用调用过程,其应该由另一侧执行。在操作时涉及到附加服务的部件,例如特制件。
为了传输有成效的执行操作结果(基于调用过程),使用返回结果过程。
为了传输不成功的执行操作的差错信息,使用返回差错过程。
为了拒绝由调用过程要求的操作或者为了应答,使用拒绝过程。
每个所述的过程使用专门的(信息)成分。把调用、返回结果、返回差错和拒绝成分在功能信息单元中传输,为了建立或撤销信令往来和也许是有效信道连接,在他们侧将其在终端设备和交换局之间的所述的基本呼叫控制信号或在独立的功能信号中发送。
调用过程也使用调用成分,返回结果过程使用返回结果成分,返回差错过程使用返回差错成分,并且拒绝过程使用拒绝成分。
定向连接传输机制要求数据链路设备和服务需求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传输连接。该机制允许启动第二种类的过程,其中需要成功信号和/或不成功信号。该机制包括在传输连接中呼叫引用指针,其表达用于传输通信信息确凿连接的方法。
在无固定方向连接传输机制中,不存在传输连接,而总是仅仅只传输单个的传输信息,其中用虚拟值代表呼叫引用指针。该机制允许这样操作要求的传送,通过其,结果得不到应答信号(报告)。
附加服务过程,其依赖于有效连接。
这类型的过程必须系于作为基本呼叫控制的过程和已存在的有效连接,并且其处于建立或撤销。由基本呼叫控制过程使用的呼叫引用指针由依赖于有效连接的调用过程采用,以便与基本呼叫控制合适的事务呼应。由此实现终端设备的各自要求和相应通信技术程序或程序状态之间相配合。
成分的传输(依赖于有效连接)定义为两种:
1.点到点传输机制
2.广播传输机制
为FAC-IE的交换,使用合适的D信道。该传输过程系于有效连接(建立连接、连接现用阶段、撤销连接),其通过呼叫引用指针识别。
例如:将FAC-IE以功能信息传输,用于有效连接的建立和撤销,以便数据信号序列的传输。
附加服务过程,其不依赖于有效连接。
这类型的过程不依赖于作为基本呼叫控制的过程,并且不与有效连接相关,即不与B信道相关。因此,为了建立不依赖于有效信道的信令往来和可能发生的不占用附加信道条件下实施选择和确认过程,以便直接在即将来临数据传输时才切换到依赖于有效信道过程类型,占用1至2道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有效信道,这种连接类型是非常有用的。
成分的传输(不依赖于有效连接)定义为4种种类:
1.点到点,无固定方向连接
2.广播,无固定方向连接
3.点到点通信,定向连接
4.广播,定向连接
无固定方向连接网络协议使用“虚拟”呼叫引用指针。FAC-IE以功能信息传输。
从现在起,举一个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说明不依赖于有效连接的服务过程与依赖于有效连接过程的交互工作。
a)借助于不依赖于有效连接的服务过程,即不占用B信道开始互联网连接,该连接要求通过D信道进行确认操作。这服务过程可以是无固定方向的连接(无规定的信令过程)或定向连接。
b)当在功能信号中要求呼叫引用指针/有效信道引用指针时,为了信号序列型数据通信阶段或为了请求/交付跟B信道相联系的服务,必须将所述的服务过程转换到依赖于有效连接的服务过程,以便占用B信道。
图4展示通过交换局软件处理互联网请求的原理。信号流程按图3所述原则进行。
终端设备产生/分析功能协议的信号通知,以便要求D信道连接或通过B信道建立连接。
作为上行链路的功能
分析功能信号(解开信号)后,借助于交换局LTG的功能分析软件,“互联网软件”承担信息分析利用和处理(以及其他也作为同交换局专门特制件的交互工作)。
作为下行链路的功能
在B信道连接建立时“互联网软件”承担连接控制。功能协议译码器承担信号通知的信令技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