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131704
  • 上传时间:2018-01-28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1,011.2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98799.0

    申请日:

    2010.12.21

    公开号:

    CN102080514A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33/128申请日:20101221|||公开

    IPC分类号:

    E21B33/128; G01M13/00

    主分类号:

    E21B33/128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发明人:

    夏元白; 谢斌; 伍开松; 袁新生; 夏文鹤; 李德龙; 李明; 荣明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号北大街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代理人:

    汤建武;周星莹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用井下封隔器的胶筒系统机械参量测定的工具及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包括套管、上封头、下封头、封隔器、径向应力传感器和轴向应力传感器;带有密封件总成的封隔器安装在套管内腔内;套管外部安装有径向应力传感器,封隔器上安装有轴向应力传感器。本发明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使用本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实时测定封隔器工作过程中的各胶筒所受轴向载荷、所受摩擦力、压缩变形量以及对套管内壁的接触压力等多个参量,并能保证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导线不损伤,大大降低了试验测试成本,能够为封隔器的设计改进提供可靠依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 上封头、 下 封头、 封隔器、 径向应力传感器和轴向应力传感器 ; 套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封头, 套管的 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封头, 上封头上有连通套管内腔的上封头孔, 下封头上有连通套管内腔 的下封头孔 ; 带有密封件总成的封隔器安装在套管的内腔内, 封隔器的上部套装在上封头 孔内并能上下移动, 封隔器的下部套装在下封头孔内并能上下移动, 具有弹性的密封件总 成能够因封隔器的下移挤压而高度减小且外径增大并能因封隔器的上移而恢复原状 ; 套管 外部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能够检测套管所受密封件总成径向推力的径向应力传感器, 封隔 器上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能够检测密封件总成所受轴向压力的轴向应力传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封 隔器包括支撑管、 变径接头、 胶筒衬管、 心管连接头、 中心管、 上胶筒支座、 下胶筒支座和衬 套; 支撑管的上部套装在上封头孔内并能上下移动, 支撑管的下端与变径接头的上端固定 连接在一起, 变径接头的下端与胶筒衬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胶筒衬管的下端与心管 连接头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心管连接头的下端与中心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中心 管的下部套装在下封头孔内并能上下移动 ; 胶筒衬管的外部自上而下依次套装有上胶筒支 座、 密封件总成和下胶筒支座, 上胶筒支座的上端顶紧在变径接头的下端上, 密封件总成的 上端顶紧在上胶筒支座的下端上, 下胶筒支座的上端顶紧在密封件总成的下端上并能因密 封件总成轴向压缩或恢复原状而上下移动, 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轴 向应力传感器 ; 下胶筒支座的下端与下封头的上端之间的套管内腔内有衬套, 胶筒衬管的 下部和心管连接头位于衬套的内腔内并能上下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封 隔器上安装有能够检测密封件总成的轴向压缩变形量的位移检测装置, 位移检测装置包括 矩形轴、 传感器上支架、 传感器下支架, 以及不少于一组的位移传感器铁芯与位移传感器线 圈; 胶筒衬管的内腔中心有矩形轴, 变径接头的中心有心轴通孔并安装有心轴套, 心轴套的 中部有轴套矩形孔, 矩形轴的上部通过轴套矩形孔套装在心轴套内并能上下移动, 矩形轴 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心管连接头的上端上 ; 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的内腔内分别通过连接 螺钉固定安装有传感器上支架和传感器下支架, 传感器上支架和传感器下支架的中心分别 有矩形通孔, 矩形轴的中部套装在传感器上支架和传感器下支架的矩形通孔内且能上下移 动; 胶筒衬管的右侧有轴向的衬管长孔并连通胶筒衬管的内腔与外部, 传感器上支架和传 感器下支架的外部右侧分别有固定螺孔, 连接螺钉的外端固定在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 上, 连接螺钉的内端穿过衬管长孔固定在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的固定螺孔上 ; 心管连 接头上有不少于一个的连通胶筒衬管内腔和中心管内腔的接头通孔, 传感器上支架的下端 固定有位移传感器铁芯, 传感器下支架上固定有位移传感器线圈, 位移传感器铁芯的下部 套装在位移传感器线圈内并能上下移动, 位移传感器线圈的信号输出导线通过接头通孔进 入中心管内腔并伸出至中心管的下端外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密 封件总成包括第一胶筒、 第一隔环、 第二胶筒、 第二隔环和第三胶筒 ; 第一隔环和第二隔环 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轴向应力传感器, 上胶筒支座的下部、 下胶筒支座的上部以及第一隔环 和第二隔环的上部与下部分别有锥台凹腔, 第一胶筒、 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的上部分别套 装在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和第二隔环上部的锥台凹腔内, 第一胶筒、 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 2 的下部分别套装在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上部的锥台凹腔内 ; 胶筒衬管的内腔 内对应第一隔环和第二隔环的位置分别有第一隔环支架和第二隔环支架, 第一隔环支架和 第二隔环支架的中心分别有矩形通孔, 矩形轴的中部套装在第一隔环支架和第二隔环支架 的矩形通孔内且能上下移动, 第一隔环支架和第二隔环支架的外部右侧分别有固定螺孔, 第一隔环支架和第二隔环支架分别通过穿过衬管长孔的连接螺钉和固定螺孔固定安装在 第一隔环和第二隔环上 ; 传感器上支架的后部有上座铁芯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下伸出的 位移传感器铁芯, 第一隔环支架的后部对应上座铁芯固定孔的位置有第一线圈固定孔并固 定安装有向上伸出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 第一隔环支架的前部有第一铁芯固定孔并固定安装 有向下伸出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第二隔环支架的前部对应第一铁芯固定孔的位置有第二线 圈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出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 第二隔环支架的后部有第二铁芯固定 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下伸出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传感器下支架的后部对应第二铁芯固定孔的 位置有下座线圈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出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 上述各位移传感器铁芯 的下端套装在下方相邻的位移传感器线圈内并能上下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径向应力传感器包括径向力应变片, 径向力应变片沿直线等距分布固定在套管 的外部右侧。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轴 向应力传感器包括轴向力应变片 ; 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外侧的前 部和后部上分别有底面为平面的传感器凹坑, 轴向力应变片固定在传感器凹坑的底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 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的右侧分别有径向导线孔, 上胶筒支座、 第一 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的外侧分别有连接径向导线孔和传感器凹坑的导线引出槽, 轴向力应变片的信号输出导线依次通过导线引出槽、 径向导线孔、 衬管长孔和接头通孔进 入中心管内腔并伸出至中心管的下端外部。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 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的右侧分别有螺钉安装凹坑, 径向导线孔位于 螺钉安装凹坑的底面下部, 螺钉安装凹坑的底面中部有螺钉安装孔, 连接螺钉的外端固定 安装在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或下胶筒支座的螺钉安装孔内。
    9: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的使用方 法, 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 首先, 对支撑管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通过封隔器使套管内 腔阻隔 ; 然后, 实时动态测定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上的轴向应力传感器的应变值, 从而 分别计算出作用在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上的轴向压缩力, 并根据上述二者所受作用力 之差, 求得密封件总成所受到的摩擦力 ; 同时, 实时动态测定移传感器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的 变化, 计算出位移传感器铁芯与位移传感器线圈的相对位移即密封件总成的压缩量 ; 同时, 通过径向应力传感器实时动态测定套管的径向应变值, 得出套管内壁所受的接触压力与套 管外侧的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
    10: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的使用方 法, 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 首先, 对支撑管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使第一胶筒、 第二胶筒 和第三胶筒受力变形而使套管内腔阻隔 ; 然后, 实时动态测定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 3 隔环和下胶筒支座上的各个轴向力应变片的应变值, 从而分别计算出作用在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上的轴向压缩力, 并根据上述相邻二者所受作用力之差, 求得第一胶筒、 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所受到的摩擦力 ; 同时, 实时动态测定各个位移传感器 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计算出各组位移传感器铁芯与位移传感器线圈的相对位移即各 胶筒的压缩量, 将各胶筒的压缩量求和即可得到密封件总成的总压缩量 ; 同时, 实时动态测 定各个径向力应变片的应变值, 得出套管内壁所受的接触压力与套管外侧固定的径向力应 变片的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 ; 最后, 根据上述各胶筒的压缩量确定各个胶筒压缩后在套管 内的准确位置, 以及根据套管在该位置固定的径向力应变片的应变值, 即可计算出此处胶 筒对套管内壁的接触压力。

    说明书


    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用井下封隔器的胶筒系统机械参量测定的工具及方法技术 领域, 是一种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 封隔器是实施分层采油、 分层注水、 分层压裂或酸化、 机械卡堵水 等注采工艺作业的主要井下工具之一, 封隔器胶筒系统是保证封隔器可靠封隔的关键部 件。封隔器位于油管和套管之间, 当封隔器胶筒系统承受轴向载荷时, 胶筒将产生大变形, 与套管内壁接触并产生接触压力, 使套管与油管间的环状空间割断, 形成封隔。 封隔器胶筒 系统由若干个胶筒、 隔环和中心衬管 (油管) 等多个零件组成, 胶筒系统的封隔作用是该系 统中所有零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现行井下压缩式封隔器胶筒系统工作参数的测量与研究中, 主要集中在胶筒与 套管内壁接触压力的测量研究上, 并得出一些胶筒与套管接触压力分布的规律。 但是, 胶筒 与套管内壁接触压力的分布是与轴向载荷、 胶筒系统的结构、 各零件的几何尺寸, 甚至与胶 筒材质的理化、 机械性能等许多因素有关, 所以即使能准确地测定胶筒与套管接触压力的 分布规律, 也很难定量确定胶筒系统中各机械参量对封隔所起的作用。因而, 要对封隔器 胶筒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还必须了解和测定封隔器各个胶筒的轴向载荷和压缩量的变化规 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克 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 能有效的进行井下封隔器的胶筒系统的各胶筒所受轴向载荷、 所受 摩擦力、 压缩变形量以及对套管内壁的接触压力等机械参量的实时测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 一种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 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包括套管、 上封头、 下封头、 封隔器、 径向应力传感器和轴向应力传感器 ; 套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封头, 套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封头, 上封头上有连通套管内腔 的上封头孔, 下封头上有连通套管内腔的下封头孔 ; 带有密封件总成的封隔器安装在套管 的内腔内, 封隔器的上部套装在上封头孔内并能上下移动, 封隔器的下部套装在下封头孔 内并能上下移动, 具有弹性的密封件总成能够因封隔器的下移挤压而高度减小且外径增大 并能因封隔器的上移而恢复原状 ; 套管外部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能够检测套管所受密封件 总成径向推力的径向应力传感器, 封隔器上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能够检测密封件总成所受 轴向压力的轴向应力传感器。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 / 和改进 : 上述封隔器可包括支撑管、 变径接头、 胶筒衬管、 心管连接头、 中心管、 上胶筒支座、 下 胶筒支座和衬套 ; 支撑管的上部套装在上封头孔内并能上下移动, 支撑管的下端与变径接 头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变径接头的下端与胶筒衬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胶筒衬管的下端与心管连接头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心管连接头的下端与中心管的上端固定连接 在一起, 中心管的下部套装在下封头孔内并能上下移动 ; 胶筒衬管的外部自上而下依次套 装有上胶筒支座、 密封件总成和下胶筒支座, 上胶筒支座的上端顶紧在变径接头的下端上, 密封件总成的上端顶紧在上胶筒支座的下端上, 下胶筒支座的上端顶紧在密封件总成的下 端上并能因密封件总成轴向压缩或恢复原状而上下移动, 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的外侧 分别固定有轴向应力传感器 ; 下胶筒支座的下端与下封头的上端之间的套管内腔内有衬 套, 胶筒衬管的下部和心管连接头位于衬套的内腔内并能上下移动。
         上述封隔器上可安装有能够检测密封件总成的轴向压缩变形量的位移检测装置, 位移检测装置可包括矩形轴、 传感器上支架、 传感器下支架, 以及不少于一组的位移传感器 铁芯与位移传感器线圈 ; 胶筒衬管的内腔中心有矩形轴, 变径接头的中心有心轴通孔并安 装有心轴套, 心轴套的中部有轴套矩形孔, 矩形轴的上部通过轴套矩形孔套装在心轴套内 并能上下移动, 矩形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心管连接头的上端上 ; 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 的内腔内分别通过连接螺钉固定安装有传感器上支架和传感器下支架, 传感器上支架和传 感器下支架的中心分别有矩形通孔, 矩形轴的中部套装在传感器上支架和传感器下支架的 矩形通孔内且能上下移动 ; 胶筒衬管的右侧有轴向的衬管长孔并连通胶筒衬管的内腔与外 部, 传感器上支架和传感器下支架的外部右侧分别有固定螺孔, 连接螺钉的外端固定在上 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上, 连接螺钉的内端穿过衬管长孔固定在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 的固定螺孔上 ; 心管连接头上有不少于一个的连通胶筒衬管内腔和中心管内腔的接头通 孔, 传感器上支架的下端固定有位移传感器铁芯, 传感器下支架上固定有位移传感器线圈, 位移传感器铁芯的下部套装在位移传感器线圈内并能上下移动, 位移传感器线圈的信号输 出导线通过接头通孔进入中心管内腔并伸出至中心管的下端外部。 上述密封件总成可包括第一胶筒、 第一隔环、 第二胶筒、 第二隔环和第三胶筒 ; 第 一隔环和第二隔环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轴向应力传感器, 上胶筒支座的下部、 下胶筒支座的 上部以及第一隔环和第二隔环的上部与下部分别有锥台凹腔, 第一胶筒、 第二胶筒和第三 胶筒的上部分别套装在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和第二隔环上部的锥台凹腔内, 第一胶筒、 第 二胶筒和第三胶筒的下部分别套装在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上部的锥台凹腔 内; 胶筒衬管的内腔内对应第一隔环和第二隔环的位置分别有第一隔环支架和第二隔环支 架, 第一隔环支架和第二隔环支架的中心分别有矩形通孔, 矩形轴的中部套装在第一隔环 支架和第二隔环支架的矩形通孔内且能上下移动, 第一隔环支架和第二隔环支架的外部右 侧分别有固定螺孔, 第一隔环支架和第二隔环支架分别通过穿过衬管长孔的连接螺钉和固 定螺孔固定安装在第一隔环和第二隔环上 ; 传感器上支架的后部有上座铁芯固定孔并固定 安装有向下伸出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第一隔环支架的后部对应上座铁芯固定孔的位置有第 一线圈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出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 第一隔环支架的前部有第一铁芯 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下伸出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第二隔环支架的前部对应第一铁芯固定 孔的位置有第二线圈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出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 第二隔环支架的后 部有第二铁芯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下伸出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传感器下支架的后部对应 第二铁芯固定孔的位置有下座线圈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出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 上述 各位移传感器铁芯的下端套装在下方相邻的位移传感器线圈内并能上下移动。
         上述径向应力传感器可包括径向力应变片, 径向力应变片沿直线等距分布固定在
         套管的外部右侧。
         上述轴向应力传感器可包括轴向力应变片 ; 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 胶筒支座外侧的前部和后部上分别有底面为平面的传感器凹坑, 轴向力应变片固定在传感 器凹坑的底面上。
         上述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的右侧分别可有径向导线孔, 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的外侧分别可有连接径向导线孔和传感器 凹坑的导线引出槽, 轴向力应变片的信号输出导线依次通过导线引出槽、 径向导线孔、 衬管 长孔和接头通孔进入中心管内腔并伸出至中心管的下端外部。
         上述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的右侧分别可有螺钉安装凹 坑, 径向导线孔位于螺钉安装凹坑的底面下部, 螺钉安装凹坑的底面中部有螺钉安装孔, 连 接螺钉的外端固定安装在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或下胶筒支座的螺钉安装孔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 一种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 机械参量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 : 首先, 对支撑管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通过封隔器使套管内腔 阻隔 ; 然后, 实时动态测定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上的轴向应力传感器的应变值, 从而分 别计算出作用在上胶筒支座和下胶筒支座上的轴向压缩力, 并根据上述二者所受作用力之 差, 求得密封件总成所受到的摩擦力 ; 同时, 实时动态测定移传感器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的变 化, 计算出位移传感器铁芯与位移传感器线圈的相对位移即密封件总成的压缩量 ; 同时, 通 过径向应力传感器实时动态测定套管的径向应变值, 得出套管内壁所受的接触压力与套管 外侧的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 一种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 机械参量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 : 首先, 对支撑管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使第一胶筒、 第二胶筒 和第三胶筒受力变形而使套管内腔阻隔 ; 然后, 实时动态测定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 隔环和下胶筒支座上的各个轴向力应变片的应变值, 从而分别计算出作用在上胶筒支座、 第一隔环、 第二隔环和下胶筒支座上的轴向压缩力, 并根据上述相邻二者所受作用力之差, 求得第一胶筒、 第二胶筒和第三胶筒所受到的摩擦力 ; 同时, 实时动态测定各个位移传感器 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计算出各组位移传感器铁芯与位移传感器线圈的相对位移即各 胶筒的压缩量, 将各胶筒的压缩量求和即可得到密封件总成的总压缩量 ; 同时, 实时动态测 定各个径向力应变片的应变值, 得出套管内壁所受的接触压力与套管外侧固定的径向力应 变片的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 ; 最后, 根据上述各胶筒的压缩量确定各个胶筒压缩后在套管 内的准确位置, 以及根据套管在该位置固定的径向力应变片的应变值, 即可计算出此处胶 筒对套管内壁的接触压力。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 使用方便, 通过使用本方法能够有效、 准确地实时测定封 隔器工作过程中的各胶筒所受轴向载荷、 所受摩擦力、 压缩变形量以及对套管内壁的接触 压力等多个参量, 并能保证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导线不损伤, 大大降低了试验测试成本, 能 够为封隔器的设计改进提供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附图 1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 2 为附图 1 中的位移检测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为 : 1 为套管, 2 为上封头, 3 为下封头, 4 为上封头孔, 5 为下封头孔, 6 为支撑管, 7 为变径接头, 8 为胶筒衬管, 9 为心管连接头, 10 为中心管, 11 为上胶筒支座, 12 为下胶筒支座, 13 为衬套, 14 为矩形轴, 15 为传感器上支架, 16 为传感器下支架, 17 为位 移传感器铁芯, 18 为位移传感器线圈, 19 为心轴通孔, 20 为心轴套, 21 为轴套矩形孔, 22 为 衬管长孔, 23 为固定螺孔, 24 为连接螺钉, 25 为第一胶筒, 26 为第一隔环, 27 为第二胶筒, 28 为第二隔环, 29 为第三胶筒, 30 为第一隔环支架, 31 为第二隔环支架, 32 为上座铁芯固定 孔, 33 为第一线圈固定孔, 34 为第一铁芯固定孔, 35 为第二线圈固定孔, 36 为第二铁芯固定 孔, 37 为下座线圈固定孔, 38 为径向力应变片, 39 为轴向力应变片, 40 为传感器凹坑, 41 为 径向导线孔, 42 为导线引出槽, 43 为接头通孔, 44 为螺钉安装凹坑, 45 为螺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 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 如附图 1 所示, 该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包括套管 1、 上封头 2、 下 封头 3、 封隔器、 径向应力传感器和轴向应力传感器 ; 套管 1 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封头 2, 套 管 1 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封头 3, 上封头 2 上有连通套管 1 内腔的上封头孔 4, 下封头 3 上 有连通套管 1 内腔的下封头孔 5 ; 带有密封件总成的封隔器安装在套管 1 的内腔内, 封隔器 的上部套装在上封头孔 4 内并能上下移动, 封隔器的下部套装在下封头孔 5 内并能上下移 动, 具有弹性的密封件总成能够因封隔器的下移挤压而高度减小且外径增大并能因封隔器 的上移而恢复原状 ; 套管 1 外部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能够检测套管 1 所受密封件总成径向 推力的径向应力传感器, 封隔器上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能够检测密封件总成所受轴向压力 的轴向应力传感器。 由于密封件总成具有弹性, 当封隔器下移时, 密封件总成因挤压变形而 高度减小、 外径增大, 从而使套管 1 的内腔阻隔 ; 当封隔器上移时, 密封件总成恢复原状, 从 而使套管 1 的内腔连通。通过径向应力传感器和轴向应力传感器不仅能够测量出胶筒与套 管接触压力分布规律, 而且能够动态地测量出密封件总成在封隔过程中所受的轴向载荷。
         可根据实际需要, 对上述实施例作进一步优化或 / 和改进 : 如附图 1 所示, 封隔器包括支撑管 6、 变径接头 7、 胶筒衬管 8、 心管连接头 9、 中心管 10、 上胶筒支座 11、 下胶筒支座 12 和衬套 13 ; 支撑管 6 的上部套装在上封头孔 4 内并能上下移 动, 支撑管 6 的下端与变径接头 7 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变径接头 7 的下端与胶筒衬管 8 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胶筒衬管 8 的下端与心管连接头 9 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心管连 接头 9 的下端与中心管 10 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中心管 10 的下部套装在下封头孔 5 内 并能上下移动 ; 胶筒衬管 8 的外部自上而下依次套装有上胶筒支座 11、 密封件总成和下胶 筒支座 12, 上胶筒支座 11 的上端顶紧在变径接头 7 的下端上, 密封件总成的上端顶紧在上 胶筒支座 11 的下端上, 下胶筒支座 12 的上端顶紧在密封件总成的下端上并能因密封件总 成轴向压缩或恢复原状而上下移动, 上胶筒支座 11 和下胶筒支座 12 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轴 向应力传感器 ; 下胶筒支座 12 的下端与下封头 3 的上端之间的套管 1 内腔内有衬套 13, 胶 筒衬管 8 的下部和心管连接头 9 位于衬套 13 的内腔内并能上下移动。通过封隔器能够实 现对封隔器的密封件总成的固定, 并能够动态地测量出密封件总成在封隔过程中所受的轴向载荷以及其对套管 1 的作用力。
         如附图 1、 2 所示, 封隔器上安装有能够检测密封件总成的轴向压缩变形量的位移 检测装置, 位移检测装置包括矩形轴 14、 传感器上支架 15、 传感器下支架 16, 以及不少于一 组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17 与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 胶筒衬管 8 的内腔中心有矩形轴 14, 变径接 头 7 的中心有心轴通孔 19 并安装有心轴套 20, 心轴套 20 的中部有轴套矩形孔 21, 矩形轴 14 的上部通过轴套矩形孔 21 套装在心轴套 20 内并能上下移动, 矩形轴 14 的下端固定连接 在心管连接头 9 的上端上 ; 上胶筒支座 11 和下胶筒支座 12 的内腔内分别通过连接螺钉 24 固定安装有传感器上支架 15 和传感器下支架 16, 传感器上支架 15 和传感器下支架 16 的中 心分别有矩形通孔, 矩形轴 14 的中部套装在传感器上支架 15 和传感器下支架 16 的矩形通 孔内且能上下移动 ; 胶筒衬管 8 的右侧有轴向的衬管长孔 22 并连通胶筒衬管 8 的内腔与外 部, 传感器上支架 15 和传感器下支架 16 的外部右侧分别有固定螺孔 23, 连接螺钉 24 的外 端固定在上胶筒支座 11 和下胶筒支座 12 上, 连接螺钉 24 的内端穿过衬管长孔 22 固定在 上胶筒支座 11 和下胶筒支座 12 的固定螺孔 23 上 ; 心管连接头 9 上有不少于一个的连通胶 筒衬管 8 内腔和中心管 10 内腔的接头通孔 43, 传感器上支架 15 的下端固定有位移传感器 铁芯 17, 传感器下支架 16 上固定有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位移传感器铁芯 17 的下部套装在 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内并能上下移动, 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的信号输出导线通过接头通孔 43 进入中心管 10 内腔并伸出至中心管 10 的下端外部。通过位移检测装置能够动态地测量出 密封件总成在封隔过程中的压缩变形量。接头通孔 43 能够保证各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 导线不损伤, 信号输出导线输出的测试数据可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 处理和输出。
         如附图 1 所示, 密封件总成包括第一胶筒 25、 第一隔环 26、 第二胶筒 27、 第二隔环 28 和第三胶筒 29 ; 第一隔环 26 和第二隔环 28 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轴向应力传感器, 上胶筒 支座 11 的下部、 下胶筒支座 12 的上部以及第一隔环 26 和第二隔环 28 的上部与下部分别 有锥台凹腔, 第一胶筒 25、 第二胶筒 27 和第三胶筒 29 的上部分别套装在上胶筒支座 11、 第 一隔环 26 和第二隔环 28 上部的锥台凹腔内, 第一胶筒 25、 第二胶筒 27 和第三胶筒 29 的下 部分别套装在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和下胶筒支座 12 上部的锥台凹腔内 ; 胶筒衬管 8 的 内腔内对应第一隔环 26 和第二隔环 28 的位置分别有第一隔环支架 30 和第二隔环支架 31, 第一隔环支架 30 和第二隔环支架 31 的中心分别有矩形通孔, 矩形轴 14 的中部套装在第一 隔环支架 30 和第二隔环支架 31 的矩形通孔内且能上下移动, 第一隔环支架 30 和第二隔环 支架 31 的外部右侧分别有固定螺孔 23, 第一隔环支架 30 和第二隔环支架 31 分别通过穿过 衬管长孔 22 的连接螺钉 24 和固定螺孔 23 固定安装在第一隔环 26 和第二隔环 28 上 ; 传感 器上支架 15 的后部有上座铁芯固定孔 32 并固定安装有向下伸出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17, 第 一隔环支架 30 的后部对应上座铁芯固定孔 32 的位置有第一线圈固定孔 33 并固定安装有 向上伸出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 第一隔环支架 30 的前部有第一铁芯固定孔 34 并固定安装 有向下伸出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17, 第二隔环支架 31 的前部对应第一铁芯固定孔 34 的位置 有第二线圈固定孔 35 并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出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 第二隔环支架 31 的后 部有第二铁芯固定孔 36 并固定安装有向下伸出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17, 传感器下支架 16 的 后部对应第二铁芯固定孔 36 的位置有下座线圈固定孔 37 并固定安装有向上伸出的位移传 感器线圈 18 ; 上述各位移传感器铁芯 17 的下端套装在下方相邻的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内并 能上下移动。 通过使用多组的位移传感器铁芯 17 与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能够更加准确地实时测量出密封件总成的各个胶筒在封隔过程中各自的压缩变形量。
         如附图 1 所示, 径向应力传感器包括径向力应变片 38, 径向力应变片 38 沿直线等 距分布固定在套管 1 的外部右侧。径向力应变片 38 能够测量出套管 1 外壁自上而下的变 形, 从而检测出第一胶筒 25、 第二胶筒 27 和第三胶筒 29 对套管 1 内壁的压力, 即第一胶筒 25、 第二胶筒 27 和第三胶筒 29 所受的载荷。径向应力传感器也可为现有公知的其它力传 感器。径向力应变片 38 的信号输出导线输出的测试数据可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 处理和输 出。
         如附图 2 所示, 轴向应力传感器包括轴向力应变片 39 ; 上胶筒支座 11、 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和下胶筒支座 12 外侧的前部和后部上分别有底面为平面的传感器凹坑 40, 轴向力应变片 39 固定在传感器凹坑 40 的底面上。轴向力应变片 39 能够检测出上胶筒支 座 11、 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和下胶筒支座 12 所受到的轴向载荷, 以及与套管 1 和胶筒 衬管 8 的摩擦力等机械参量。轴向应力传感器也可为现有公知的其它力传感器。
         如附图 2 所示, 上胶筒支座 11、 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和下胶筒支座 12 的右侧 分别有径向导线孔 41, 上胶筒支座 11、 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和下胶筒支座 12 的外侧分 别有连接径向导线孔 41 和传感器凹坑 40 的导线引出槽 42, 轴向力应变片 39 的信号输出导 线依次通过导线引出槽 42、 径向导线孔 41、 衬管长孔 22 和接头通孔 43 进入中心管 10 内腔 并伸出至中心管 10 的下端外部。通过径向导线孔 41 和导线引出槽 42, 使封隔器在坐封过 程中, 避免了轴向应力传感器的导线和位移检测装置的导线损伤。接头通孔 43 能够保证各 轴向力应变片 39 的信号输出导线不损伤, 信号输出导线输出的测试数据可由数据采集系 统采集、 处理和输出。 如附图 2 所示, 上胶筒支座 11、 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和下胶筒支座 12 的右侧 分别有螺钉安装凹坑 44, 径向导线孔 41 位于螺钉安装凹坑 44 的底面下部, 螺钉安装凹坑 44 的底面中部有螺钉安装孔 45, 连接螺钉 24 的外端固定安装在上胶筒支座 11、 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或下胶筒支座 12 的螺钉安装孔 45 内。通过螺钉安装凹坑 44 能够保护连 接螺钉 24 的外端受损, 还能够进一步保护轴向应力传感器的导线和位移检测装置的导线。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 可 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以下是上述最佳实施例的使用方法 : 首先, 对支撑管 6 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使第一 胶筒 25、 第二胶筒 27 和第三胶筒 29 受力变形而使套管 1 内腔阻隔 ; 然后, 实时动态测定上 胶筒支座 11、 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和下胶筒支座 12 上的各个轴向力应变片 39 的应变 值, 从而分别计算出作用在上胶筒支座 11、 第一隔环 26、 第二隔环 28 和下胶筒支座 12 上的 轴向压缩力, 并根据上述相邻二者所受作用力之差, 求得第一胶筒 25、 第二胶筒 27 和第三 胶筒 29 所受到的摩擦力 ; 同时, 实时动态测定各个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的感应电动势的变 化, 计算出各组位移传感器铁芯 17 与位移传感器线圈 18 的相对位移即各胶筒的压缩量, 将 各胶筒的压缩量求和即可得到密封件总成的总压缩量 ; 同时, 实时动态测定各个径向力应 变片 38 的应变值, 得出套管 1 内壁所受的接触压力与套管 1 外侧固定的径向力应变片 38 的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 ; 最后, 根据上述各胶筒的压缩量确定各个胶筒压缩后在套管 1 内 的准确位置, 以及根据套管 1 在该位置固定的径向力应变片 38 的应变值, 即可计算出此处 胶筒对套管 1 内壁的接触压力。
        

    关 键  词:
    封隔器 井下 压缩 式封隔器 机械 参量 测试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封隔器井下压缩式封隔器机械参量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317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