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1313532
  • 上传时间:2018-04-15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1.0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22906.0

    申请日:

    2013.07.29

    公开号:

    CN103343954A

    公开日:

    2013.10.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2B 31/08申请日:20130729授权公告日:20150415终止日期:201507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2B 31/08申请日:20130729|||公开

    IPC分类号:

    F22B31/08; F26B23/10; F23L15/00; F23K1/00

    主分类号:

    F22B31/08

    申请人:

    华北电力大学

    发明人:

    庞力平; 曹勇; 张琪琛; 张文妍; 吕玉贤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朱辛庄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张文宝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大型电站锅炉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该系统将电站锅炉省煤器的出水口通过分水阀与滚筒干燥机的入水口连接,滚筒干燥机的蒸气出口与分离器连接,水出口与循环泵、混合器串联后与省煤器的入水口连接;滚筒干燥机的褐煤出口与电站锅炉的给煤机入口连接,分水阀的一条支路与炉膛的水冷壁联箱连接。根据掺烧比例确定褐煤干燥量,再根据褐煤干燥要求确定干燥剂量。该系统一方面可以干燥褐煤,最大限度减小褐煤掺烧且对锅炉的影响;另一方面褐煤干燥后可以回收大量水分,作为电站工业用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站锅炉的尾部出口端设置有低温再热器(10)、低温过热器(11)和省煤器(12);省煤器(12)的出水口通过分水阀(16)与滚筒干燥机(17)的入水口连接,滚筒干燥机(17)的蒸气出口与分离器(18)连接,水出口与循环泵(19)、混合器(20)串联后与管式空气预热器(12)的入水口连接;滚筒干燥机(17)的褐煤出口与电站锅炉的给煤机入口连接,分水阀(16)的一条支路与炉膛的水冷壁联箱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干燥机(17)采用间接换热方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20)的一条支路与高压加热器的出水口连接,高压加热器的出水与滚筒干燥机(17)的出水混合后送往省煤器(12)参与循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18)分离的蒸发水送入冷凝器凝结收集作为电站工业用水,分离出的煤粉送往磨煤机。

    说明书

    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型电站锅炉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主要用于燃烧和掺烧高水分褐煤的大容量控制循环锅炉和超(超)临界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火力发电仍然是最主要的发电形式。火力发电用煤根据煤化程度分为三大类:褐煤、烟煤、无烟煤。烟煤因为其良好的性质广泛用于发电,近来随着烟煤供应日益紧张其价格不断上涨,许多电厂都采用燃烧或掺烧褐煤的方式解决烟煤供应紧张及发电成本高的问题。褐煤作为劣质煤的主要特点是:挥发分含量高、水分含量高、低位发热量小、灰熔点比较低。
    由于褐煤以上特点,褐煤掺烧易出现以下问题:
    因为褐煤水分高,烟煤掺烧褐煤时,会出现干燥出力急剧下降,造成制粉系统磨煤机出口温度过低情况,影响锅炉完全燃烧和低负荷燃烧稳定;褐煤挥发分含量高,干燥出力过高会造成制粉系统着火或爆炸的危险工况;褐煤的发热量低,与燃烧烟煤相同负荷下相比,总燃料消耗量增大,烟气量会增大,送风机、引风机可能出力不够需改造;另外烟气量增大也会使对流换热增强,引起过热蒸汽、再热蒸汽超温,甚至使受热面壁温过高导致爆管事故;褐煤灰熔点低,易引起炉膛、燃烧器区域结焦,过热器、再热器挂焦问题。
    现有的褐煤燃烧和掺烧方案对于以上问题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抽取炉烟干燥,将烟气送入磨煤机内,高温或中温烟气送入磨煤机降低了制粉系统含氧量,减小了制粉系统爆炸危险,同时提高磨煤机干燥出力;对抽取炉 烟干燥的新系统进行锅炉热力计算、制粉系统校核计算、烟风等性能计算;更换适合褐煤的燃烧器,进行燃烧调整优化。
    从汽轮机抽汽干燥,干燥后褐煤的质量提高,水分含量减少,低位发热量增大。相对干燥前对制粉系统干燥出力影响减小;燃料消耗量减小,烟气量变化小,对送风机、引风机、各级受热面对流吸热量、各级受热面管壁温度影响减小。从汽轮机抽汽干燥褐煤需引入褐煤干燥机及消耗一定量的汽轮机抽汽,对汽轮机有一定的影响,需提高锅炉蒸发量。
    采用抽炉烟和抽汽干燥褐煤的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抽炉烟提高干燥介质温度可能超过磨煤机的限度,抽炉烟导致抽取点后烟气量减少,使得抽取点后受热面吸热量减少,尤其是空气预热器吸热量减少导致一、二次风温降低;抽汽干燥褐煤使汽轮机做功蒸汽量减少,提高蒸发量对锅炉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本专利针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褐煤干燥提质掺烧系统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提出了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最大程度的减少褐煤掺烧过程中水分含量高对锅炉系统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在电站锅炉的尾部出口端设置有低温再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省煤器的出水口通过分水阀与滚筒干燥机的入水口连接,滚筒干燥机的蒸气出口与分离器连接,水出口与循环泵、混合器串联后与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入水口连接;滚筒干燥机的褐煤出口与电站锅炉的给煤机入口连接,分水阀的一条支路与炉膛的水冷壁联箱连接。
    所述滚筒干燥机采用间接换热方式。
    所述混合器的一条支路与高压加热器的出水口连接,高压加热器的出水与滚筒干燥机的出水混合后送往省煤器参与循环。
    所述分离器分离的蒸发水送入冷凝器凝结收集作为电站工业用水,分离出的煤粉送往磨煤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系统一方面可以干燥褐煤,最大限度减小褐煤掺烧且对锅炉的影响;另一方面褐煤干燥后可以回收大量水分,作为电站工业用水。例如,对于1000MW机组掺烧褐煤比例为70%,将褐煤全水分从30-50%根据煤质情况干燥到15%-20%左右,需要干燥提质后的煤约300t/h,对应需要干燥的褐煤约380t/h。干燥褐煤需要省煤器水量约250t/h,回收褐煤干燥蒸发水分约70t/h。
    附图说明
    图1为褐煤提质掺烧锅炉系统;
    图2为褐煤用量、干燥水用量的计算流程图。
    图中标号:
    1-给煤机;2-磨煤机;3-分离器;4-煤粉分配器;5-燃烧器;6-炉膛;7-屏式过热器;8-高温过热器;9-高温再热器;10-低温再热器;11-低温过热器;12-省煤器;13-回转式空气预热器;14-二次风机;15-一次风机;16-分水阀;17-滚筒干燥机;18-分离器;19-循环泵;20-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系统相对于原来的锅炉系统的改动在于增加了褐煤干燥提质部分,如图1所示。给煤机1与磨煤机2连接,磨煤机2通过分离器3及煤粉分配器4与炉膛 6上的燃烧器5连接,炉膛6的顶部沿烟道依次设置屏式过热器7、高温过热器8及高温再热器9,炉膛6的烟道尾端设置低温再热器10、低温过热器11和省煤器12;炉膛6的烟道末端连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13;二次风机14的出风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13换热后连接到燃烧器5,一次风机15的出风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13换热后连接到磨煤机2或直接连接到磨煤机2。
    省煤器12的出水口通过分水阀16与滚筒干燥机17的入水口连接,滚筒干燥机17的蒸气出口与分离器18连接,水出口与循环泵19、混合器20串联后与管式空气预热器12的入水口连接;滚筒干燥机17的褐煤出口与电站锅炉的给煤机入口连接,分水阀16的一条支路与炉膛的水冷壁联箱连接。
    使用时,根据褐煤干燥要求,进行滚筒干燥机的热平衡计算确定干燥每千克褐煤需要的热量及蒸发的水分。根据褐煤掺烧比计算需要干燥的褐煤量,确定干燥需要消耗的总热量。根据每千克省煤器出口水在干燥机中的放热量确定干燥用水量。在保证锅炉蒸发量的条件下,会使得进入省煤器的流量及省煤器进出口温度会发生变化,需迭代计算以确定。计算流程如图2所示。
    从以上的干燥系统改造计算流程可以看出该系统的特点。一定量的水进入原省煤器吸热后,在其送往炉膛水冷壁联箱的管路上增加一个分水阀16,分水阀16的作用是根据褐煤掺烧干燥要求及干燥量确定干燥剂量。分水阀16后是滚筒式干燥机17,滚筒式干燥机17采用间接换热方式,干燥后的水经循环泵19加压后与高加水在混合器20混合后进入省煤器中循环使用。滚筒式干燥机17干燥提质后的煤直接送入磨煤机2,干燥蒸发的水经冷凝收集。

    关 键  词:
    一种 褐煤 提质后 燃烧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褐煤提质后燃烧或掺烧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3135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