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卡顿,从用户角度看就
是点击后终端没有反映,即终端并没有在预设时间内执行完用户的指令。在系统或软件出
现卡顿时,用户的触摸或点击操作就得不到响应,此时用户往往会多次点击,会造成误触
发。
目前,在终端出现卡顿时,终端会继续执行指令,并不会中断执行,会继续接收用
户指令;并且,终端也不对用户在卡顿期间的操作进行区分,不能判断哪些是重复操作,哪
些是用户想要的有用操作,导致出现重复操作。另外,当用户在卡顿期间输入多个指令,之
后又不想等待,不能直接取消已输入指令,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因终端在卡顿期间不能区分
用户操作指令类型造成重复操作和误触发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所述
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
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所述后续触
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判断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之前
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若是,则不响应本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若否,则在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后依次
响应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所述判断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
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包
括:
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若是,则不响应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若否,则在所
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以及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所述后
续触摸操作。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所述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
令类型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
操作时间;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
指令类型相同。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
多次后续触摸操作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若是,则不响应所有所述后续触摸操作,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若否,则在所
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以及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终端的卡顿时间,若所述终端的卡顿时间超出第二预设时间,则所述终
端停止所有指令的执行或所述终端进行重新启动。
另,本发明还构造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包
括:
接收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所述
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指令类型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所述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
作,获取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所述
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第一响应单元,用于若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所述后续触
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则不响应本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第二响应单元,用于若每次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所述后续触
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在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后依次响应
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误操作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卡顿期间,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
型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第三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
型相同,则不响应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第四响应单元,用于若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
型不同,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以及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不同的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误操作的装置,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操作时间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所
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所述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是否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误操作的装置,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第五响应单元,用于若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则不响应所有所述后续触摸操
作,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
第六响应单元,用于若不是仅执行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则在所述终端不卡顿后依
次响应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以及所述后续触摸操作。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防止误操作的装置,还包括:
第七响应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终端的卡顿时间,若所述终端的卡顿时间超出第二
预设时间,则所述终端停止所有指令的执行或所述终端进行重新启动。
实施本发明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方法应用于具有
触摸屏的终端,包括:终端在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
一触摸指令类型;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
的触摸指令类型;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
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若是,则不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作;若否,则在响应第
一触摸操作后依次响应后续触摸操作。通过实施本发明,可通过区分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
来避免重复操作和误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终端包
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
设备等;终端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Androi 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操
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等。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在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
触摸指令类型。
具体的,终端的正常运行状态是指终端接收触摸操作产生操作指令,能运行该操
作指令对应的功能,并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该功能,以便接收下一个指令。终端出现卡顿是指
终端接收触摸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后,没有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该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或
直观的感受就是用户对终端施加操作后,终端没有反应。
对于终端来说,终端可通过检测一些运行参数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检
测方法包括:终端可通过监测输出图像的相邻帧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
态;或通过监测处理器内的数据处理时间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监测显示
屏上像素点的RGB值的变化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检测帧的FPS值来判断终
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等。本实施例不对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的具体实施方式做限
定,只要能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即可。同理,检测终端是否卡顿结束(正常运行状态)
也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终端卡顿是指终端安装的系统或在系
统中运行的程序出现卡顿。
通过卡顿检测方法检测到终端(系统或程序)处于卡顿状态后,终端依然可以接收
触摸操作,只是在终端卡顿结束之前,这些后续触摸操作不会得到立即响应。当检测到终端
卡顿结束后,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记终端卡顿开始到卡顿结束的这段时间为终端的卡
顿期间。
引起终端卡顿的原因很多:处理器处理任务过多、内存使用率过大、存储单元读写
数据较慢、加载对象(文件、软件)过大、软件出现bug、用户操作过快等,本实施例对引起终
端卡顿的原因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方式,终端在执行第一触摸操作的指令对应的功能时发生卡顿,或可以
理解为终端出现卡顿时是在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此时,终端获取第一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
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第一触摸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单点触摸、滑动、多点触摸等。
指令类型是指触摸操作对应的内容或实现的功能,例如,打开、关闭、返回、快进、
暂停、快退、截屏、缩放等,终端的每个功能都有对应的指令类型,每次触摸操作都会产生对
应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指向的内容和实现的功能确定该指令的指令类型。
当终端处于卡顿状态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记为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将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存储到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步骤102: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
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具体的,在终端出现卡顿后,用户以为自己没有施加触摸操作,往往会继续进行后
续触摸操作,但由于终端的卡顿,这些后续触摸操作并不能立即得到响应。此时,终端按照
时间顺次获取这些后续触摸操作,并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产生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将
后续触摸操作以及对应的指令类型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步骤103: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
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具体的,当终端出现卡顿时,用户见到终端没有反映,以为没有施加触摸操作,会
继续对终端施加后续触摸操作。此时,为避免重复操作,需要判断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
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即终端接收到一个后续触摸操作后,将该后续触摸操
作产生的指令的指令类型与本次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做比对,根据判
断结果对不同的后续触摸操作进行不同方式处理。
步骤104:若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
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则不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比对,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
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是重复操作,则不
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中所说的“响应”是指终
端执行触摸操作产生指令对应的内容,完成特定的功能,也可理解为“执行”,同理理解“不
响应”。在终端卡顿期间,每次后续触摸操作都按照此方法进行比对判断,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5:若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
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在响应第一触摸操作后依次响应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比对,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
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不是重复操作,
将本次触摸操作以及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和指令类型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
元内,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响应后续触摸操作,可以理解,此处所说
的“响应后续触摸操作”是指响应与之前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后续触摸操
作,与之前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后续触摸操作则不响应。在终端卡顿期间,
每次后续触摸操作都按照此方法进行检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比对,确保在终端卡顿期间接收的所有后续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都不
同,从而避免重复操作,也防止了误操作。
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
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止误操作的方
法,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
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包括:
步骤203: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具体的,当终端出现卡顿时,用户见到终端没有反映,以为没有施加触摸操作,会
继续对终端施加后续触摸操作。此时,为避免重复操作,需要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
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即终端接收到一个后续触摸操作后,将该后续触摸操
作产生的指令的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做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不同的后续触摸操
作进行不同方式处理。
步骤204: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则不响应与
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比对,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
触摸指令类型相同,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是重复操作,则不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
作。在终端卡顿期间,每次后续触摸操作都按照此方法进行比对判断,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5: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在终端不
卡顿后依次响应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比对,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
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不是重复操作。将本次触摸操作以及
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和指令类型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在终端不卡顿后
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响应后续触摸操作,可以理解,此处所说的“响应后续触摸操
作”是指与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后续触摸操作。在终端卡顿期间,每次后续
触摸操作都按照此方法进行检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比对,确保在终端卡顿期间接收的后续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都与第一触
摸指令类型不同,从而避免重复操作,也防止了误操作。
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
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
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中,判断后续触摸操作
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包括:
步骤303: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
操作时间;
具体的,在终端卡顿期间,为更好的区分用户的触摸操作,达到用户的操作目的,
加入时间控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
时间,该触摸操作时间为时间点,将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
内。
步骤304: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
指令类型相同。
具体的,以系统出现卡顿或接收到第一触摸操作为计时起点,设置一个时间段为
第一预设时间,例如3秒、5秒、10秒等,可根据统计规律进行设置。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相同;判断结果的执行参考上述对应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触摸
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判断结果的执行参考上述对应实施例,在
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
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在终端卡
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后,还包括:
步骤401: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
具体的,当系统出现卡顿时,为提醒用户,可设置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
执行第一触摸操作。该提示信息通过弹出提示框的形式提醒,提示框内设置有对应的选项。
可以理解,该提示信息具有执行优先权,即使在终端处于卡顿时也可以执行,且优先执行。
当然,该提示信息也可以在终端卡顿结束后立即弹出,提示用户对下一步操作进行选择,并
根据选择结果执行后续触摸操作。
步骤402:通过选择,若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则不响应所有后续触摸操作,仅执行
第一触摸操作;
步骤403:通过选择,若不是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则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
一触摸操作以及后续触摸操作。
优选地,有时终端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卡顿,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为避免终端
长时间的卡顿,设置第二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以系统出现卡顿作为计时起点,例如30
秒、60秒等,可根据统计规律进行设置。设置第二预设时间后,监测终端的卡顿时间,若终端
的卡顿时间超出第二预设时间,则终端停止所有指令的执行或终端进行重新启动。
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终端包
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
设备等;终端的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Androi 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操
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等。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终端在触摸屏接收第一触摸操作后发生卡顿,获取第一触摸操
作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具体的,终端的正常运行状态是指终端接收触摸操作产生操作指令,能运行该操
作指令对应的功能,并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该功能,以便接收下一个指令。终端出现卡顿是指
终端接收触摸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后,没有在预设时间内完成该操作指令对应的功能,或
直观的感受就是用户对终端施加操作后,终端没有反应。
对于终端来说,终端可通过检测一些运行参数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检
测装置包括:终端可通过监测输出图像的相邻帧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
态;或通过监测处理器内的数据处理时间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监测显示
屏上像素点的RGB值的变化来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或通过检测帧的FPS值来判断终
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等。本实施例不对检测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的具体实施方式做限
定,只要能判断终端是否处于卡顿状态即可。同理,检测终端是否卡顿结束(正常运行状态)
也可以使用上述装置。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终端卡顿是指终端安装的系统或在系
统中运行的程序出现卡顿。
通过卡顿检测装置检测到终端(系统或程序)处于卡顿状态后,终端依然可以接收
触摸操作,只是在终端卡顿结束之前,这些后续触摸操作不会得到立即响应。当检测到终端
卡顿结束后,终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记终端卡顿开始到卡顿结束的这段时间为终端的卡
顿期间。
引起终端卡顿的原因很多:处理器处理任务过多、内存使用率过大、存储单元读写
数据较慢、加载对象(文件、软件)过大、软件出现bug、用户操作过快等,本实施例对引起终
端卡顿的原因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方式,终端在执行第一触摸操作的指令对应的功能时发生卡顿,或可以
理解为终端出现卡顿时是在执行第一触摸操作。此时,终端获取第一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
的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第一触摸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单点触摸、滑动、多点触摸等。
指令类型是指触摸操作对应的内容或实现的功能,例如,打开、关闭、返回、快进、
暂停、快退、截屏、缩放等,终端的每个功能都有对应的指令类型,每次触摸操作都会产生对
应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指向的内容和实现的功能确定该指令的指令类型。
当终端处于卡顿状态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记为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将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存储到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指令类型获取单元502,用于在终端卡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获
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
具体的,在终端出现卡顿后,用户以为自己没有施加触摸操作,往往会继续进行后
续触摸操作,但由于终端的卡顿,这些后续触摸操作并不能立即得到响应。此时,终端按照
时间顺次获取这些后续触摸操作,并获取每次后续触摸操作产生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将
后续触摸操作以及对应的指令类型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
第一判断单元503,用于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
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具体的,当终端出现卡顿时,用户见到终端没有反映,以为没有施加触摸操作,会
继续对终端施加后续触摸操作。此时,为避免重复操作,需要判断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
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即终端接收到一个后续触摸操作后,将该后续触摸操
作产生的指令的指令类型与本次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做比对,根据判
断结果对不同的后续触摸操作进行不同方式处理。
第一响应单元504,用于若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后续触摸操
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则不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比对,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
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是重复操作,则不
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后续实施例中所说的“响应”是指终
端执行触摸操作产生指令对应的内容,完成特定的功能,也可理解为“执行”,同理理解“不
响应”。在终端卡顿期间,每次后续触摸操作都按照此装置进行比对判断,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响应单元505,用于若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后续触摸操
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在响应第一触摸操作后依次响应后续触摸
操作。
具体的,通过比对,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
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不是重复操作,
将本次触摸操作以及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和指令类型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
元内,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响应后续触摸操作,可以理解,此处所说
的“响应后续触摸操作”是指响应与之前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后续触摸操
作,与之前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后续触摸操作则不响应。在终端卡顿期间,
每次后续触摸操作都按照此装置进行检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比对,确保在终端卡顿期间接收的所有后续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都不
同,从而避免重复操作,也防止了误操作。
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
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防止误操作的装
置,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触摸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
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603,用于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
类型相同。
具体的,当终端出现卡顿时,用户见到终端没有反映,以为没有施加触摸操作,会
继续对终端施加后续触摸操作。此时,为避免重复操作,需要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
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即终端接收到一个后续触摸操作后,将该后续触摸操
作产生的指令的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做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不同的后续触摸操
作进行不同方式处理。
第三响应单元604,用于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
同,则不响应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的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比对,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
触摸指令类型相同,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是重复操作,则不响应本次后续触摸操
作。在终端卡顿期间,每次后续触摸操作都按照此装置进行比对判断,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响应单元605,用于若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
同,则在终端不卡顿后依次响应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后续触摸操作。
具体的,通过比对,若本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与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
触摸指令类型不同,则说明用户施加的本次触摸操作不是重复操作。将本次触摸操作以及
触摸操作产生的指令和指令类型按照时间顺序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内,在终端不卡顿后
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响应后续触摸操作,可以理解,此处所说的“响应后续触摸操
作”是指与第一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不同的后续触摸操作。在终端卡顿期间,每次后续
触摸操作都按照此装置进行检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比对,确保在终端卡顿期间接收的后续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都与第一触
摸指令类型不同,从而避免重复操作,也防止了误操作。
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
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
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防止误操作的装置中,判断后续触摸操作
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包括:
操作时间获取单元703,用于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
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
具体的,在终端卡顿期间,为更好的区分用户的触摸操作,达到用户的操作目的,
加入时间控制。获取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触摸操作时间以及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
时间,该触摸操作时间为时间点,将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操作时间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单元
内。
第三判断单元704,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
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相同。
具体的,以系统出现卡顿或接收到第一触摸操作为计时起点,设置一个时间段为
第一预设时间,例如3秒、5秒、10秒等,可根据统计规律进行设置。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第一触摸指令类型
相同;判断结果的执行参考上述对应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或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每次后续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是否与本次后续触摸
操作之前的所有触摸操作的触摸指令类型相同。判断结果的执行参考上述对应实施例,在
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因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
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防止误操作的装置,在终端卡
顿期间,触摸屏接收多次后续触摸操作后,还包括:
提示单元801,用于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
具体的,当系统出现卡顿时,为提醒用户,可设置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仅
执行第一触摸操作。该提示信息通过弹出提示框的形式提醒,提示框内设置有对应的选项。
可以理解,该提示信息具有执行优先权,即使在终端处于卡顿时也可以执行,且优先执行。
当然,该提示信息也可以在终端卡顿结束后立即弹出,提示用户对下一步操作进行选择,并
根据选择结果执行后续触摸操作。
第五响应单元802,用于通过选择,若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则不响应所有后续触
摸操作,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
第六响应单元803,用于通过选择,若不是仅执行第一触摸操作,则在终端不卡顿
后依次响应第一触摸操作以及后续触摸操作。
第七响应单元,用于监测终端的卡顿时间,若终端的卡顿时间超出第二预设时间,
则终端停止所有指令的执行或终端进行重新启动。
具体的,有时终端会出现较长时间的卡顿,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为避免终端
长时间的卡顿,设置第二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以系统出现卡顿作为计时起点,例如30
秒、60秒等,可根据统计规律进行设置。设置第二预设时间后,监测终端的卡顿时间,若终端
的卡顿时间超出第二预设时间,则终端停止所有指令的执行或终端进行重新启动。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通过区分触摸操作的指令类型来避免重复操作和误操作,提
高用户体验。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
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