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侧门的 铰接装置 本发明涉及适于车辆、特别是平头式卡车与单厢车辆的可使侧门保持转动的铰接装置。
以往,人们所知道的作为这种铰接装置如图6所示,侧门3开闭卡车壳体1侧面形成的开口部2,在安装在该开口部2前缘的铰接阴件6上架设有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轴5,铰接阳件7底部安装在侧门3前缘处面对铰接阴件6的位置上,铰接阳件7的前端部插入铰接阴件6内绕轴5可转动地安装。这种铰接装置4中铰接阳件7的底部7a与前端部7b通过在侧门3处于关闭状态时向壳体1内弯曲的臂部7c连接且沿卡车的行驶方向相互并列。铰接阴件6安装在位于开口部2前缘的前支柱9的支柱外板9a上。而且8a为形成壳体1的前端角部外面的角板,该板8a的前端连接图中未示出的前板。而且8b为由与支柱外板9a、支柱加强件9c及支柱内板9b一起形成前支柱9的封闭断面的仪表板。
如此构成的铰接装置4中,由于臂部7c向上述规定的方向弯曲,当侧门3打开时,臂部7c不会接触到开口部2的前缘,而且可使侧门3以比较大的角度打开。这样一来,乘员可以从大开的开口部2顺利地上下车。而且在侧门3处于关闭状态时铰接阳件7的底部7a前缘的构成是从其内端向外端地向后方倾斜,铰接阴件6后缘的构成是从内端向外端地向前方倾斜。在这里为降低重量而将不影响铰接阳件7与铰接阴件6的强度的部分切去。因此,在铰接阴件6的后缘外端与铰接阳件7的底部7a的前缘外端之间形成比较大的间隔T
1。
然而,上述已有的铰接装置中,当在卡车前面施加大的外力时,前板、角板及仪表板依次变形,上述外力传到前支柱上。当前支柱变形时,由于侧门的后端接触于开口部的后缘,所以铰接阴件使铰接阳件的臂部变形的同时仅后退上述间隔T
1的量(图6),使铰接阴件的后缘接触于铰接阳件的底部的前缘上。由于上述间隔T
1比较大,因而铰接阴件后退而造成车室空间狭窄的不良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侧门的铰接装置,即使在车辆前面施加大的外力,它也能将车室空间的减少抑制到最小限度。
如图1及图5所示,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车门铰接装置具有:开闭形成于车辆侧面的开口部12的侧门13、在开口部12的前缘安装的架设着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轴24的铰接阴件16、以及一铰接阳件17,该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面向铰接阴件16安装在侧门13的前缘上,其前端部17b则插入铰接阴件16内可绕轴24转动或者与轴24一起转动地安装: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与前端部17b通过在侧门13处于关闭状态时向车体11内弯曲的臂部17c连接且沿车辆10的行驶方向相互并列。
其中,在侧门13处于关闭状态时使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前缘与铰接阴件16的后缘中任一方或者双方沿互相靠近的方向延伸地设置,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前缘与铰接阴件16的后缘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T
2并相对。
采用这种车辆用侧门的铰接装置,在车辆10前面施加大的外力时,由于铰接装置14能大大地抵抗由上述外力造成的对车体11的变形,因此可以将车室空间地减少抑制到最小限度。
如图2及3所示,第二种结构的本发明除了第一种结构的发明的特征外,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侧门13处于关闭状态下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前缘加宽以面向铰接阴件16的后缘的部分。
在这种车用侧门铰接装置上,由于加宽了铰接阳件17底部17a前缘与铰接阴件16后缘相对的面积,从而增强了铰接装置14抗变形能力。
第三种结构的本发明除了第一种结构所述发明的特征外,还具有铰接阴件的前缘向车辆前方延伸设置这一特征。
这种车辆和侧门的铰接装置由于抵抗车体变形的铰接阴件延伸,因而更能使车室空间的减少抑制到最小限度。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侧门铰接装置的图5的A-A线剖视图。
图2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3是该铰接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对应于图1的侧门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包含有该侧门的卡车驾驶室的透视图。
图6是与图1相对应的、表示已知方案的剖视图。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在平头式卡车10的壳体11的侧面形成用于乘员上下的开口部12,该开口部12由侧门13开闭。上述侧门13通过铰接装置14将其前端安装于开口部12的前缘上。该铰接装置14具有:安装于开口部12的前缘的铰接阴件16、及铰接阳件17,其中铰接阳件17包括对着铰接阴件16安装于侧门13前缘上的底部17a和插入铰接阴件16内的前端部17b。
在上述开口部12的前缘附近,设置有形成壳体11前端角部外面的角板18与在该角板18内侧沿大致垂直方向延伸的前支柱19(图1及图4)。角板18的前端连接有可开闭的前板20、前板20里面配设有仪表板21。前支柱19具有支柱外板19a、支柱内板19b及支柱加强板19c,通过将它们的边缘相互接合并使仪表板21的侧边缘接合于支柱加强板19c及支柱内板19b上,前支柱形成关闭断面。而且侧门13具有周缘互相接合的车门外板13a及车门内板13b。车门内板13b通过曲折其周边缘而面向车门外板13a形成有上升部13c,该上升部13c的前端边缘上形成有接合于车门外板13a上的凸缘部13d。
铰接阴件16具有形成为沟槽状的阴件本体16a与同该阴件本体16a一体地形成的一对凸缘部16b、16b(图1~图4)。而且在面临开口部12的支柱外板19a上形成有凹部19d(图1及图4)。铰接阴件16配置在角板18与支柱外板19a之间、它跨过上述凹部19d且在一对凸缘部16b、16b对接于支柱外板19a上的状态下,通过将螺栓22拧合于螺母23上而使铰接阴件16安装于支柱外板19a上。在阴件本体16a的一对侧壁16c、16c上架设有沿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轴24(图1~图4)。铰接阳件17的底面17a通过螺栓26及螺母27而安装在侧门13前缘位置的车门内板13b的上升部13c上,铰接阳件17的前端部17b嵌入上述轴24上使其可转动地安装在该轴上。此外在轴24上嵌入轴环28。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与前端部17b通过臂部17c连接,该壁部在侧门13处于关闭状态时向壳体11内弯曲、且在卡车10的行驶方向并列地构成。
构成本实施例的特征是,在侧门13处于关闭状态下,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前缘及铰接阴件16的后缘双方以规定间隔T
2对置地在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地设置而构成。(图1~图3)。而且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前缘在侧门13处于关闭状态下面向铰接阴件16的后缘加宽(图2及图3)。再者,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前缘形成有以轴24为中心且具有规定半径的弯曲凹面17d(图1、图3及图4)。这是在打开侧门13时为了防止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接触到开口部12前缘。而且由此在铰接阴件16的后缘上、与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前缘的弯曲凹面17d相对应地、形成有具有与弯曲凹面17d大致同一半径的弯曲凸面16d。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使铰接阳件的前端部绕轴可转动地安装,但也可使铰接阳件的前端部以同该轴一起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该轴上。
而且,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在侧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使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及铰接阴件的后缘双方设计成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但也可以是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与铰接阴件后缘中任一个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使铰接阴件的前缘向卡车前方延伸。这样在卡车前面作用有大的力时,可使车室空间的减少量抑制为最小。
再者,上述实施例虽然是以平头式卡车例举的,但也可以用于单厢车及其它车辆上。
采用如此结构的铰接装置14,当在卡车10的壳体11前面施加图1实线箭头所示的外力P时,前板20、角板18及仪表板21依次变形,上述外力P传递到前支柱19上。如果前支柱19发生变形,由于侧门13的后端接触到开口部12的后缘上,所以铰接阴件16一边使铰接阳件17的臂部17C变形一边后退间隔T
2(图1),从而铰接阴件16的后缘接触到铰接阳件17的底部17a前缘上。铰接阴件16及铰接阳件17是由厚度较大的钢材等坚固地形成,且铰接阴件16的后缘与铰接阳件17底部17a的前缘相对的端面相互间具有较大的面积,因此可抵抗因上述外力P而产生的大的变形。而且将安装铰接阳件17的侧门13制造成对于上述外力P方向的力难以变形的结构。这样,可以使车室空间的减少抑制为最小,即最大限度地抑制车室空间的减少。
而且,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使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对着铰接阴件的后缘扩宽,从而在外力作用时铰接阴件的后缘与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相对的端面相互间构成比较大的接触面积,但只要能抵抗同上述同样的变形,即使铰接阴件的后缘与铰接阳件的底前缘间以比较窄的面积接触,不扩宽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也是可以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由于是通过在侧门处于关闭状态下使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及铰接阴件的后缘中任一方或双方在互相接近方向延伸地设置,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与铰接阴件的后缘间以规定的间隔相对地构成,因此即使在车辆前面施加大的外力,开口部前缘、即铰接装置也能大大地抵抗由上述外力而使车辆产生的变形。这样,可使车室空间的减少抑制到最小限度。
此外,在侧门处于关闭状态下如果将对着铰接阴件的后缘的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扩宽,由于铰接阳件的底部前缘与铰接阴件的后缘间相对的面积增大,可增大铰接装置的抗变形能力。
再者,如果将铰接阴件的前缘向车辆前方延伸地设置,由于铰接阴件以能抵抗对车体压坏的方式更加延伸,因此能进一步抑制车室空间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