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控制器需要根据室内环境温湿度控制空调的运行。
由于空调控制器自身发热问题导致其自身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湿度与实际的
室内环境温湿度存在较大误差;而且,由于室内机安装位置、高度以及机型不同,室内机采
集的温度与实际环境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对空调器的控制产生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提高了获得的室内环境温度的
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空调控制器上电运行,获取控制器温度以及室内机温度;
判断控制器温度与室内机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差值;
若是,则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确定第一补偿温度,计算当前控制器温度与第一补
偿温度之差,作为室内环境温度;
若否,则判断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是否小于设定时间阈值;若是,则获得当前室内机温
度作为室内环境温度;若否,则计算当前控制器温度与第二补偿温度之差,作为室内环境温
度。
进一步的,所述设定差值为4℃。
又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确定第一补偿温度,具体包括:
当t<T1时,第一补偿温度为0;
当T1≤t<T2时,第一补偿温度为1℃;
当T2≤t<T3时,第一补偿温度为2℃;
当T3≤t<T4时,第一补偿温度为3℃;
当T4≤t<T5时,第一补偿温度为4℃;
当T5≤t<T6时,第一补偿温度为4.5℃;
当T6≤t<T7时,第一补偿温度为5℃;
当T7≤t<T8时,第一补偿温度为5.5℃;
当T8≤t<T9时,第一补偿温度为6℃;
当T9≤t<T10时,第一补偿温度为7℃;
当t≥T10时,第一补偿温度为8℃;
其中,t为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T1 、T2、T3、T4、T5、T6、T7、T8、T9、T10分别为第一设定
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第四设定时间、第五设定时间、第六设定时间、第七设
定时间、第八设定时间、第九设定时间、第十设定时间。
更进一步的,T1 =2分钟,T2=3分钟,T3=4分钟,T4=5分钟,T5=6分钟,T6=7分钟,T7=
8分钟,T8=9分钟,T9=18分钟,T10=25分钟。
再进一步的,设定时间阈值为25分钟,第二补偿温度为8℃。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温度通过设置在控制器上的温度传感器获得,所述室内机温
度通过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
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进行湿度补偿:
当t<T11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
当T11≤t<T12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1-b1;
当T12≤t<T13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2-b2;
当t >T13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3-b3;
其中,t为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T11 、T12、 T13分别为第十一设定时间、第十二设定时
间、第十三设定时间,k1、k2、k3、b1、b2、b3均为常数。
优选的, T11=5分钟、T12=10分钟、T13=25分钟。
优选的,k1=1.28,k2=1.52,k3=1.76,b1=b2=b3=8。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湿度通过设置在控制器上的湿度传感器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
偿方法,通过对温度和湿度的补偿,提高了获得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的准确性,
从而实现了对空调器的准确控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提高空调器的市场竞争力。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
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1所示。
步骤S11:空调控制器上电运行。
空调控制器包括遥控器、线控器等,控制器上电运行包括初始上电运行以及断电
重启上电运行。控制器上电时开始计时。
步骤S12:获取控制器温度以及室内机温度。
所述控制器温度,即通过设置在控制器上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所述室内
机温度,即通过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
步骤S13:判断控制器温度与室内机温度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差值为4℃。
若控制器温度与室内机温度的差值小于设定差值,则执行步骤S14;
若控制器温度与室内机温度的差值不小于设定差值,则执行步骤S15。
步骤S14: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确定第一补偿温度,计算当前控制器温度与第
一补偿温度之差,作为室内环境温度。
获取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确定第一补偿温度;获取当前控制器温度,计算当前控
制器温度与第一补偿温度之差,即获得了室内环境温度。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确定第
一补偿温度,提高了获得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准确性。
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确定第一补偿温度具体包括:
当t<T1时,第一补偿温度为0;
当T1≤t<T2时,第一补偿温度为1℃;
当T2≤t<T3时,第一补偿温度为2℃;
当T3≤t<T4时,第一补偿温度为3℃;
当T4≤t<T5时,第一补偿温度为4℃;
当T5≤t<T6时,第一补偿温度为4.5℃;
当T6≤t<T7时,第一补偿温度为5℃;
当T7≤t<T8时,第一补偿温度为5.5℃;
当T8≤t<T9时,第一补偿温度为6℃;
当T9≤t<T10时,第一补偿温度为7℃;
当t≥T10时,补偿温度为8℃。
其中,t为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T1 、T2、T3、T4、T5、T6、T7、T8、T9、T10分别为第一
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第三设定时间、第四设定时间、第五设定时间、第六设定时间、第
七设定时间、第八设定时间、第九设定时间、第十设定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T1 =2分钟,T2=3分钟,T3=4分钟,T4=5分钟,T5=6分钟,T6=7分钟,
T7=8分钟,T8=9分钟,T9=18分钟,T10=25分钟。
在控制器刚上电运行时,由于控制器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因此在T1时
间内,第一补偿温度为0;随着控制器的运行,第一补偿温度逐渐变大,在运行到T10时间后,
控制器温度不再继续升高,第一补偿温度不再增大,从而准确地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补偿,
提高获得的室内环境温度的准确性,实现对空调器的准确控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后,执行步骤S18。
步骤S15:判断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是否小于设定时间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时间阈值为25分钟。
若是,执行步骤S16。
若否,执行步骤S17。
步骤S16:获取当前室内机温度,作为室内环境温度。
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后,执行步骤S18。
步骤S17:计算当前控制器温度与第二补偿温度之差,作为室内环境温度。
获取当前控制器温度,并计算与第二补偿温度的差值,作为室内环境温度,然后执
行步骤S18。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补偿温度为8℃。
步骤S18: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根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器。
本实施例的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判断控制器温度与室内机温度的差值是否
小于设定差值;若是,则将控制器温度与第一补偿温度之差作为室内环境温度;若否,则在
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小于设定时间阈值时将当前室内机温度作为室内环境温度,在控制器
上电运行时间大于等于设定时间阈值时,将当前控制器温度与第二补偿温度之差作为室内
环境温度,从而提高了室内环境温度的准确性,实现对空调器的准确控制,提高用户使用体
验,提高空调器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湿度的补偿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2所示。
步骤S21:获取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
步骤S22: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进行湿度补偿。
具体来说:
当t<T11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
当T11≤t<T12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1-b1;
当T12≤t<T13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2-b2;
当t >T13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k3-b3。
其中,t为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T11 、T12、 T13分别为第十一设定时间、第十二设
定时间、第十三设定时间,k1、k2、k3、b1、b2、b3均为常数,湿度的单位为%。
控制器湿度通过设置在控制器上的湿度传感器获得。
步骤S23:根据室内环境湿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获得室内环境湿度后,控制器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以实现精确控制,提高用户使用
体验。
根据控制器上电运行时间对湿度进行补偿,提高了获得室内环境湿度的准确性,
进而实现对空调器的准确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T11=5分钟、T12=10分钟、T13=25分钟。k1=1.28,k2=1.52,k3=1.76,
b1=b2=b3=8。
也就是说,当t<5分钟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
当5分钟≤t<10分钟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1.28-8;
当10分钟≤t<25分钟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1.52-8;
当t >25分钟时,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1.76-8。
在控制器刚上电运行时,由于控制器湿度与室内环境湿度相差不大,因此在T11时
间内,室内环境湿度为当前控制器湿度;随着控制器的运行,对湿度的补偿增大;在运行到
T13时间后,对湿度的补偿不再增大,维持在一个稳定值;实现对湿度的精确补偿,提高了获
得的室内环境湿度的准确性,实现对空调器的准确控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的室内环境温湿度补偿方法,通过对温度和湿度的补偿,提高了获得的
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湿度的准确性,从而实现了对空调器的准确控制,提高用户使用
体验,提高空调器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
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