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蓄冷器的且能够在冷藏模式以及冷
冻模式之间切换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冰箱是许多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随着冰箱
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出现了能够在冷藏模式以及冷冻模式之间切换的冰
箱,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现有的能够在冷藏模式以及冷冻模式之间切换的冰箱,在自冷冻模式转换为冷藏
模式后,在制冷系统启动给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过程中,冷风自原用于冷冻模式中的出风
口直接吹到食物上,而此时的冷风一般都在-20℃以下,易冻伤食品。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蓄冷器的且能够在冷藏模式以及冷冻模式之间
切换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给所
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系统、将所述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输送至制冷间室内的风道和
风机以及控制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所
述风机、压缩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冷藏模式以及冷冻模式;所述
冰箱还包括靠近所述蒸发器设置或者位于所述风道内且与所述蒸发器相连的蓄冷器、用以
感测所述蓄冷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用以感测所述制冷间
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
性连接,在所述制冷间室为冷藏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
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启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蓄冷器间隔设置,所述冰
箱还包括连接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蓄冷器的传热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上述冰箱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判定所述制冷间室的设定模式,若所述设定模式为冷冻模式,则所述控制
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风机的启停;
若所述设定模式为冷藏模式,则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反
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启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上述步骤中的所述设定模式为冷藏模式,所
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
交替启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制冷间室的温度;
S2: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判定制冷间室是否到达冷藏开机点,若是,
则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启动;若
否,则返回步骤S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蓄冷器内填充有蓄冷剂,步骤S2中制冷
间室到达冷藏开机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
及风机交替启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蓄冷器的温度;
S22:判定蓄冷器的温度是否低于或等于蓄冷剂的相变温度,若是,则所述风机启动,压
缩机保持停机状态,若否,则所述压缩机启动,风机保持停机状态,直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
器感测到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S22中风机启动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如下步骤:
S23: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判定制冷间室是否到达冷藏关机点,
若是,则所述风机停机,并重新判定制冷间室的设定模式;若否,则风机保持运行状态,并返
回步骤S2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上述步骤中所述设定模式为冷冻模式时所述
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风机的启
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1: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制冷间室的温度;
a2:判断制冷间室的温度是否到达冷冻开机点,若是,则所述压缩机、风机同时启动并
跳转至步骤a3;若否,则返回步骤a1。
a3:判断制冷间室的温度是否到达冷冻关机点,若是,则所述压缩机停机;若否,则
所述压缩机、风机持续运行直至所述制冷间室的温度到达冷冻关机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还具有预先设置的第一预设温度
以及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均低于所述冷冻关机点对应的温度
且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步骤a3中压缩机停机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
括如下步骤:
a4: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蓄冷器的温度,并判断蓄冷器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
若是,则所述风机持续运行直至所述蓄冷器的温度自第一预设温度上升至第二预设温度后
所述风机停机并重新判定制冷间室的设定模式;若否,则所述风机停机,并重新判定制冷间
室的设定模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缩机启动后,所述蓄冷器蓄积冷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介于-8℃~-3℃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冰箱通过设置靠近所述蒸发器或者位于所述风道
内且与所述蒸发器相连的蓄冷器,在所述制冷间室转换为冷藏模式后,控制器根据第一温
度传感器感测的蓄冷器的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的制冷间室的温度控制压缩机以
及风机交替启动,即在压缩机启动时所述蓄冷器蓄积冷量;在所述风机启动时,将所述蓄冷
器蓄积的冷量输送至制冷间室与所述制冷间室换热,即蒸发器产生的冷量不直接输送至制
冷间室内,因而不会冻伤食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
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包括制冷间室、设于所述制冷间室内用以感测所述制冷间
室内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给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的制冷系统、将所述制冷系统产
生的冷量输送至制冷间室的风道和风机、用以蓄积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的蓄冷器、用以感
测所述蓄冷器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
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所述第一温
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风机、压缩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器内填充有蓄冷剂,且所述蓄冷器靠近所述蒸发器设置或者
位于所述风道内且与所述蒸发器相连,以在所述压缩机启动后,蓄积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
量。
当所述蓄冷器与所述蒸发器间隔设置时,所述冰箱还包括连接所述蓄冷器与所述
蒸发器的传热板,以在所述压缩机启动后,便于所述蓄冷器蓄积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量。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间室具有冷藏模式以及冷冻模式;在所述制冷间室为冷冻模
式时,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
风机的启停。
具体地,在所述制冷间室为冷冻模式时,当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
的温度判断出所述制冷间室到达冷冻开机点后,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同时启动以给所
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当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判断出所述制冷间室
到达冷冻关机点后,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
在所述压缩机启动后,所述蓄冷器蓄积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量,故,所述蓄冷器的
温度降低。在所述压缩机停机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判断所
述蓄冷器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若是,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机持续运行,以利
用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给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延缓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到达冷冻
开机点的时间,即降低所述压缩机启动的频率,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
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低于所述冷冻关机点对应的温度,从而通过所述风机的运行能
够给制冷间室提供冷量以延缓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到达冷冻开机点的时间。
在所述制冷间室为冷藏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
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启动,即压缩机启动给蓄冷器提供冷量与
蓄冷器给制冷间室提供冷量交替进行。
在所述制冷间室为冷藏模式时,当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
度判断出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到达冷藏开机点后,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
的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压缩机给所述蓄冷器提供冷量。
具体地,当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判断出所述蓄冷器的
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时,则所述压缩机保持停机状态,同时启动所述风
机,以将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输送至制冷间室内给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在将所述蓄
冷器蓄积的冷量传输给制冷间室时,传输至制冷间室内的冷风的温度相较于直接启动压缩
机传输至制冷间室内的温度较高,故将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传输给制冷间室时既能够与
制冷间室内的食品进行热交换达到保鲜的效果,又不易冻伤食品。
当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判断出所述蓄冷器的温度高
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时,则启动所述压缩机以给所述蓄冷器提供冷量,同时所述风机
保持停机状态,直至所述蓄冷器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时,所述压缩机
停机,风机启动以将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输送至制冷间室内给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
以达到保鲜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介于-8℃~-3℃之间,从而在将所述蓄冷器蓄积
的冷量传输给制冷间室时,传输至制冷间室内的冷风的温度相较于直接启动压缩机传输至
制冷间室内的温度较高,故将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传输给制冷间室时既能够与制冷间室
内的食品进行热交换达到保鲜的效果又不易冻伤食品。
请参图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冰箱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判定所述制冷间室的设定模式,若所述设定模式为冷冻模式,则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
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风机的启停;若所述设定模
式为冷藏模式,则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
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启动。
上述步骤中的所述设定模式为冷藏模式,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启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制冷间室的温度;
S2: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判定制冷间室是否到达冷藏开机点,若是,
则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启动;若
否,则返回步骤S1。
步骤S2中制冷间室到达冷藏开机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的
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启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蓄冷器的温度;
S22:判定蓄冷器的温度是否低于或等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若是,则所述风机启
动,压缩机保持停机状态,若否,则所述压缩机启动,风机保持停机状态,直至所述第一温度
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
即当所述蓄冷器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时,不需要启动压缩机
给所述蓄冷器提供冷量,直接启动风机,将蓄冷器蓄积的冷量输送至制冷间室内与制冷间
室内的食品进行热交换,以达到保鲜的效果,同时能够防止冻坏食品。
当所述蓄冷器的温度高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时,说明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
不足以给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故先启动所述压缩机以给所述蓄冷器提供冷量,同时,所
述风机保持停机状态,一方面,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均提供给蓄冷器,使蓄冷器能够尽快蓄积
较多的冷量,另一方面,防止将蒸发器产生的冷量直接输送至制冷间室,导致冻伤食品。
在风机停机,压缩机启动给所述蓄冷器提供冷量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
实时感测所述蓄冷器的温度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温度传
感器感测到的温度低于或等于所述蓄冷剂的相变温度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同时所述
风机启动以将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提供给所述制冷间室,能够达到保鲜以及防止冻伤食
品的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S22中风机启动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23: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判定制冷间室是否到达冷藏关机点,
若是,则所述风机停机,并重新判定制冷间室的设定模式;若否,则风机保持运行状态,并返
回步骤S21。
即,在所述风机运行将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输送给所述制冷间室的过程中,所
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感测所述蓄冷器的温度,以在所述蓄冷器的温度高于所述蓄冷剂的
相变温度时,控制所述风机停机,所述压缩机启动给所述蓄冷器提供冷量,从而保证在所述
风机运行的过程中,所述蓄冷器的温度不高于所述相变温度,以加强制冷效果。
上述步骤中所述设定模式为冷冻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
第一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风机的启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1: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制冷间室的温度;
a2:判断制冷间室的温度是否到达冷冻开机点,若是,则所述压缩机、风机同时启动并
跳转至步骤a3;若否,则返回步骤a1。
步骤a2中的压缩机、风机同时启动以给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
a3:判断制冷间室的温度是否到达冷冻关机点,若是,则所述压缩机停机;若否,则
所述压缩机、风机持续运行直至所述制冷间室的温度到达冷冻关机点。
所述控制器还具有预先设置的第一预设温度以及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温
度、第二预设温度均低于所述冷冻关机点对应的温度且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
设温度,步骤a3中压缩机停机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a4: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蓄冷器的温度,并判断蓄冷器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
若是,则所述风机持续运行直至所述蓄冷器的温度自第一预设温度上升至第二预设温度后
所述风机停机并重新判定制冷间室的设定模式;若否,则所述风机停机,并重新判定制冷间
室的设定模式。
即,当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到达冷冻关机点后,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机,同时若所
述蓄冷器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所述风机持续运行以利用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量给
所述制冷间室提供冷量,延缓所述制冷间室内的温度到达冷冻开机点的时间,即降低所述
压缩机启动的频率,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
在所述压缩机停机,而风机持续运行以将蓄冷器蓄积的冷量输送至制冷间室的过
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感测所述蓄冷器的温度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当所述控制
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到达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风机停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比所述冷冻关机点低5℃,而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比所述冷冻关机点低3℃。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冰箱通过设置靠近所述蒸发器或者位于所述风道内且与所述
蒸发器相连的蓄冷器,在所述制冷间室转换为冷藏模式后,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感
测的蓄冷器的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的制冷间室的温度控制压缩机以及风机交替
启动,即在压缩机启动时所述蓄冷器蓄积冷量;在所述风机启动时,将所述蓄冷器蓄积的冷
量输送至制冷间室与所述制冷间室换热,即蒸发器产生的冷量不直接输送至制冷间室内,
因而不会冻伤食品。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
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
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
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
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