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1286281
  • 上传时间:2018-04-12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1.0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49972.4

    申请日:

    2016.10.26

    公开号:

    CN106506825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M 1/725申请日:20161026|||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725; G06F3/0488(2013.01)I

    主分类号:

    H04M1/725

    申请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车树宏

    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孟金喆;胡彬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将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触摸屏是否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来识别通话过程中的触摸操作是否由用户头部误触而产生,使防误触识别更具针对性,提升移动终端的防误触识别的准确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
    将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所述触
    摸屏是否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匹配结果控制所述触摸屏是否对所述
    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包括:
    当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相匹配时,禁止所述触摸屏对所述触摸
    操作进行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
    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包括:
    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获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
    在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包括:
    根据与当前用户的通话习惯相对应的用户头部与触摸屏接触时的触摸屏触控参数数
    据所预先建立的数据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获取接近传感
    器的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
    在检测到触摸屏被触摸时,采集触摸数据;
    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并根据所采集的触摸数据对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
    进行更新。
    6.一种触摸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
    时,获取触摸数据;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
    触摸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控制所述触摸屏是否对所述触摸
    操作进行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相匹配时,禁止所述触摸屏对所述触摸
    操作进行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检测结果获取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获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触摸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对触摸屏
    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
    触摸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包括:
    根据与当前用户的通话习惯相对应的用户头部与触摸屏接触时的触摸屏触控参数数
    据所预先建立的数据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状态检测单元,还用于:
    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获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后,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
    制触摸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触摸数据获取模块还包括:
    触摸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触摸屏被触摸时,采集触摸数据;
    所述模型获取模块,还用于:
    在检测到触摸屏被触摸时,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并根据所采集的触摸数据对
    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更新。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集成了如权利要求6-10任意一项所述的
    触摸屏的控制装置。

    说明书

    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
    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屏已成为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标准配置,移动终端用户利用手指在
    触摸屏上进行点击、长按以及滑动等触摸操作可轻松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各种控制。

    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时,脸部、耳朵或者头部的其他部位经常会接触到
    触摸屏,从而引起误操作,甚至导致通话终止。为了避免通话过程中发生误触,现有的移动
    终端通常配置有接近传感器,当接近传感器在通话过程中检测到有物体靠近移动终端屏幕
    时,熄灭屏幕,并屏蔽物体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述误操作发生的概
    率。

    然而,现有的通话防误触方案中,受限于接近传感器的侦测角度以及受环境光等
    因素的影响,接近传感器会发生误判,此时屏幕会亮起,若头部的某个部位接触到屏幕时,
    也不会屏蔽触摸操作,使防误触的功能失效。因此,现有的通话防误触方案容易发生误判,
    防误触的准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优化现
    有移动终端的通话防误触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

    将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所
    述触摸屏是否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控制装置,包括:

    触摸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
    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

    触摸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控制所述触摸屏是否对所述
    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集成了本发明实施
    例所述的触摸屏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方案,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
    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将获取到的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并根据
    匹配结果控制触摸屏是否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预设头部触
    控参数模型来识别通话过程中的触摸操作是否由用户头部误触而产生,使防误触识别更具
    针对性,提升移动终端的防误触识别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
    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
    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
    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
    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
    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
    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
    触摸屏的控制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移动终端中。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
    数据。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智能手表等终
    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具体可指移动终端未处于耳机通话模式,
    也未处于免提通话模式,而处于普通的通话模式,需要将移动终端放到耳边进行通话。此
    时,触摸屏一般为显示状态,且触摸屏的触摸感应功能处于开启状态,能够检测到触摸屏是
    否被触摸。

    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其
    中,所述触摸数据可因触摸屏的类型不同而包含不同的数据。以电容式触摸屏为例,触摸数
    据可包括触摸屏在屏幕的各个位置检测到的电容值(或者经触摸屏转换后的与电容值相对
    应的参数值),还可包括具体的触摸位置数据、统计后生成的触摸点分布规律数据以及触摸
    面积数据等等。具体的,触摸数据可通过触控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进行采集。

    步骤102、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

    示例性的,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中可包括人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时,头部
    中包含的脸、耳朵及其他部位接触到触摸屏时,触摸屏能够测量到的触控参数数据,具体可
    包括触摸屏在屏幕的各个位置检测到的电容值(或者经触摸屏转换后的与电容值相对应的
    参数值),还可包括具体的触摸位置数据、统计后生成的触摸点分布规律数据以及触摸面积
    数据等等。

    示例性的,对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的设置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通过调
    研或仿真模拟等方式获取多数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时,头部与移动终端接触的情
    况下的触摸数据,进而设置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又如,也可针对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进行
    触摸数据采集,获取该使用者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时,头部与移动终端接触的情况下
    的触摸数据,进而设置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优选的,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包括:根据
    与当前用户的通话习惯相对应的用户头部与触摸屏接触时的触摸屏触控参数数据所预先
    建立的数据模型。

    步骤103、将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触
    摸屏是否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示例性的,在将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之后,若匹配(即
    当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相匹配时),可说明用户头部接触了触摸屏,产生了误
    触,此时可禁止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若不匹配,可说明当前的触摸操作是用户正常
    的触摸操作,则可控制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进一步的,当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控
    参数模型相匹配时,还可对用户进行误触提示,如控制移动终端发出提示音或者控制移动
    终端产生振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
    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将获取到的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并根据匹
    配结果控制触摸屏是否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预设头部触控
    参数模型来识别通话过程中的触摸操作是否由用户头部误触而产生,使防误触识别更具针
    对性,提升移动终端的防误触识别的准确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的同时还可包括:获取预
    设手指触控参数模型。将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并根据匹
    配结果控制所述触摸屏是否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具体可包括:将所述触摸数据与所
    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和预设手指触控参数模型分别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所
    述触摸屏是否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具体的,可比较触摸数据与两个预设模型的匹配
    程度,当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的匹配程度高于与预设手指触控参数模型的匹配程度
    时,可说明用户头部接触了触摸屏,产生了误触,此时可禁止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当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的匹配程度低于或等于与预设手指触控参数模型的匹配程度
    时,可说明当前的触摸操作是用户正常的触摸操作,则可控制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预设手指触控参数模型的具体设置方式及原理可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相似,可参照上
    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
    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步骤“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
    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优化为: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获取接近传感
    器的检测结果;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
    测;在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获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示例性的,现有移动终端中通常配置有将接近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封装在一起
    的光线传感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接近传感器也可理解为光线传感器。移动终端中配置的
    最常见的接近传感器包括红外接近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向外发射红外线,然后通过测
    量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强度来判断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度越
    强,则表示其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红外接近传感器会将测量到的红外线强度转化为与
    其呈正比例关系的测量值,测量值越大,表示其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越小。为了让红外接近传
    感器检测物体的接近或远离,一般会预先设置接近门限值和远离门限值。当测量值大于接
    近门限值时,可判定为接近状态;当测量值小于远离门限值时,可判定为远离状态。

    在进入通话功能后,可自动触发光线传感器的近距离通话防误触功能,若光线传
    感器中的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为接近状态,可说明移动终端可能在用户头部附近,此时
    可熄灭屏幕,并屏蔽触摸屏的触摸感应功能;若检测结果为远离状态,可说明移动终端可能
    并未在用户头部附近,用户很可能会在屏幕上进行结束通话、拨分机号或者查看信息等操
    作,此时可点亮屏幕。

    步骤202、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
    检测。

    示例性的,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时,说明移动终端可能并未
    在用户头部附近,但是,由于不同用户通话时握持移动终端的姿势不同,接近传感器的侦测
    角度可能发生问题,还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强光干扰,所以,接近传感器很可能会发生误
    判,这样,在用户用耳朵接听电话时,屏幕就会亮起,容易造成误触。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
    防止误触情况的发生,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时,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
    进行检测。

    步骤203、在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步骤204、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

    步骤205、将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

    步骤206、判断匹配结果是否为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207;否则,执行步骤208。

    步骤207、禁止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优选的,在执行本步骤的同时,还可熄灭屏幕,以节省电量。

    步骤208、控制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将接近传感器判断方式以及预设头部触
    控参数模型判断方式相结合,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出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时的具
    体使用状态,在头部附近进行通话时,禁止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在远离头部进行通
    话时,允许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弥补了现有方案中仅采用接近传感器进行判断时
    容易发生误判的不足,更加合理的控制触摸屏的运行,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节省了移
    动终端的系统功耗。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
    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包括根据与当前用户
    的通话习惯相对应的用户头部与触摸屏接触时的触摸屏触控参数数据所预先建立的数据
    模型,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获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在根据检测结
    果控制触摸屏处于熄屏状态时,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在检测到触摸屏被触摸时,
    采集触摸数据;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并根据所采集的触摸数据对所述预设头部触
    控参数模型进行更新。

    相应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获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示例性的,可在移动终端启动或者解锁时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以在后续获取预
    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时,获取与当前用户对应的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具体的,可通过指
    纹识别等方式来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

    步骤302、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控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若是,则执行步
    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9。

    步骤303、控制触摸屏处于亮屏状态,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

    步骤304、在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步骤305、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将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
    匹配。

    步骤306、判断匹配结果是否为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307;否则,执行步骤308。

    步骤307、禁止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返回执行步骤301。

    步骤308、控制触摸屏对触摸操作进行响应,返回执行步骤301。

    步骤309、控制触摸屏处于熄屏状态,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

    步骤310、在检测到触摸屏被触摸时,采集触摸数据。

    步骤311、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并根据所采集的触摸数据对预设头部触控
    参数模型进行更新,返回执行步骤30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方法,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包括根据与当前
    用户的通话习惯相对应的用户头部与触摸屏接触时的触摸屏触控参数数据所预先建立的
    数据模型,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根据当前用户的通话习惯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用户头
    部附近,更好的防止误触情况的发生。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具有自我
    学习功能,即在用户每次的通话过程中,不断的获取整个触摸屏范围内不同区域的电容参
    数值,来丰富自己的数据库,增加识别的正确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进入通话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通话功能为非耳机及非免提模式。

    步骤402、触发光线传感器的近距离通话防误触功能。

    步骤403、侦测通话过程中是否亮屏,若是,则执行步骤404;否则,重复执行步骤
    403。

    步骤404、侦测是否产生触摸操作,若是,则执行步骤405;否则,重复执行步骤404。

    步骤405、将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数据与人脸模型数据库对比,判断是否符合人脸
    模型,若是,则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7。

    其中,人脸模型数据库中包含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若触摸数据与预设头部触
    控参数模型相匹配,则符合人脸模型。

    步骤406、移动终端不产生触控操作响应。

    步骤407、移动终端产生相应的触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建立
    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与光线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弥补仅依靠光线传感器近距离感应
    的通话过程防误触功能的不足,更加合理的控制触摸屏的运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由软件
    和/或硬件实现,一般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可通过执行触摸屏的控制方法来对通话过程中的
    触摸屏进行控制。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触摸数据获取模块501、模型获取模块502、匹配模
    块503和触摸屏控制模块504。

    其中,触摸数据获取模块501,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
    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模型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匹配模
    块503,用于将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触摸屏控制模块504,
    用于根据所述匹配模块的匹配结果控制所述触摸屏是否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装置,利用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来识别通话
    过程中的触摸操作是否由用户头部误触而产生,使防误触识别更具针对性,提升移动终端
    的防误触识别的准确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触摸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
    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相匹配时,禁止所述触摸屏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触摸数据获取模块包括检测结果获取单元、触摸状
    态检测单元和触摸数据获取单元。其中,检测结果获取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下获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触摸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
    处于亮屏状态时,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触摸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针对触
    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包括:根据与当前用户的通
    话习惯相对应的用户头部与触摸屏接触时的触摸屏触控参数数据所预先建立的数据模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触摸状态检测单元,还用于: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
    态下获取接近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之后,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触摸屏处于熄屏状态时,
    对触摸屏的触摸状态进行检测;所述触摸数据获取模块还包括:触摸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在
    检测到触摸屏被触摸时,采集触摸数据;所述模型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触摸屏被触
    摸时,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并根据所采集的触摸数据对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
    型进行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
    的触摸屏的控制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存储器6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602、外设
    接口6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605、音频电路606、扬声器611、电源管理芯片
    6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609、触摸屏6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以及外部端口604,这
    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6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移动终端600仅仅是移动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600
    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
    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
    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触摸屏控制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移动终端
    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601,所述存储器601可以被CPU602、外设接口6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601可
    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
    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603,所述外设接口6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602和存
    储器601。

    I/O子系统609,所述I/O子系统6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612
    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连接到外设接口603。I/O子系统6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6091和
    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6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
    制器6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发送电信号,
    其他输入/控制设备6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
    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6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
    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612,所述触摸屏6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
    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609中的显示控制器6091从触摸屏6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612发
    送电信号。触摸屏6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6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
    在触摸屏6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612上的用户界面
    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
    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6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
    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605接收并发送RF信
    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6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
    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6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
    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
    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
    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6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6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
    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611。

    扬声器6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6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
    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608,用于为CPU6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
    及电源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PU602可执行如下操作:

    在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下检测到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时,获取触摸数据;

    获取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

    将所述触摸数据与所述预设头部触控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所
    述触摸屏是否对所述触摸操作进行响应。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装置及移动终端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
    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
    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的控制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
    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
    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关 键  词:
    一种 触摸屏 控制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2862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