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AG/SNOSUB2/SUB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1281892
  • 上传时间:2018-04-1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44.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2294.9

    申请日:

    2008.12.15

    公开号:

    CN101964260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1/0237申请日:20081215|||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0237; B22F1/00; B22F9/16

    主分类号:

    H01H1/0237

    申请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发明人:

    张雪凤; 常鹏北; 彭晖

    地址: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代理人:

    王自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Ag/SnO2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组成金属为Sn∶(In、Sb、Bi两种或以上)=80%~99.8%∶0.2%~20%,微量Sb2O3、Bi2O3或In2O3组合添加的复合纳米SnO2粉末和Ag粉制备,SnO2粉末粒径20~100nm、重量为8-12%,余量为Ag;将Ag粉与SnO2粉末进行混合处理,烧结后,加工成为电触头材料。本发明的电触头材料SnO2粉末颗粒小于100纳米,可均匀分布于Ag基体中,电触头材料电寿命及抗拉强度都有明显提高;选择的微量Sb2O3、Bi2O3或In2O3均匀分布于材料中,改善了Ag与SnO2间的润湿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 Ag/SnO2 电触头材料, 其特征是 : Ag/SnO2 电触头材料采用复合纳米 SnO2 粉末材 料和 Ag 粉制备, 复合纳米 SnO2 粉末材料组成金属元素质量百分为 Sn ∶ (In、 Sb、 Bi 金属中 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总量 ) = 80%~ 99.8%∶ 0.2%~ 20%, 微量 Sb2O3、 Bi2O3 或 In2O3 组合 添加后均匀分布于材料中, 粉末材料的颗粒的平均粒径在 20 ~ 100nm ; 复合纳米 SnO2 粉末 与纯 Ag 粉按重量比 8-12 比 92-88 的比例在高效混料器内混合 3 ~ 5 小时, 并按 3 ~ 8 比 1 的球料比进行球磨处理 2 ~ 5 小时, 得到 SnO2 重量百分比为 8-12%的 Ag/SnO2 粉末 ; 混合 后粉末按常规工艺加工成为电触头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Ag/SnO2 电触头材料,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常规工艺是将 Ag/SnO2 混合粉在 80 ~ 120MPa 的压力等静压成型, 并在 750 ~ 850℃的温度下烧结 4 小时 ; 烧结锭 于 900℃温度下挤压成线材, 线材经多次热拉、 退火, 最后用铆钉机加工成铆钉型电触头。
    3: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 Ag/SnO2 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 : (1) 复合纳米 SnO2 粉末材料的制备 : 按照金属 Sn ∶ (In、 Sb、 Bi 金属中的两种或两种 以上总量 ) = 80%~ 99.8%∶ 0.2%~ 20%比例进行合金化, 实现 Sn 晶格中 In、 Sb、 Bi 等 元素的扩散固熔, 可形成金属液直接使用或冷却后形成合金锭 ; 金属液或合金锭熔化后的 金属液在受压状态下形成金属液射流, 在电磁气化法生产线上制备纳米粉末。 (2) 复合纳米 SnO2 粉末与纯 Ag 粉按重量比 8-12 比 92-88 的比例在高效混料器内混合 3 ~ 5 小时, 并按 3 ~ 8 比 1 的球料比进行球磨处理 2 ~ 5 小时, 得到 SnO2 重量百分比为 8-12%的 Ag/SnO2 粉末 ; 混合后粉末按常规工艺加工成为电触头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材料的制备具 体过程为 : ——金属 Sn 与添加的金属元素先按既定比例熔制成合金锭, 其中添加的元素可以是 In、 Sb、 Bi 金属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各组分质量百分比, Sn ∶ (In、 Sb、 Bi 金属中的两种或 两种以上总量 ) = 80%~ 99.8%∶ 0.2%~ 20%, 在坩锅中先将主要元素金属 Sn 熔化, 再 将较高熔点金属投入 Sn 液中保温扩散, 并不断搅拌, 直到完全熔入, 最后投入较低熔点金 属, 经搅拌、 熔化后, 形成合金液直接使用, 或形成合金锭备用 ; ——电磁气化法制备纳米粉末, 电磁气化法中反应室为全氧化气氛, 在氩气压力作用 下合金液 ( 或合金锭重新熔化 ) 形成金属射流, 金属射流在高温磁电作用下发生气化, 随即 与经过滤处理的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的瞬间同时发生了骤冷, 得到具有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均 一相复合氧化物粉末 ; ——将得到的粉末经后续热处理, 热处理的温度为 350℃~ 850℃, 处理时间为 1 ~ 6h, 使纳米粉末的平均粒径为 30 ~ 100nm , 具体处理方法包括 : 将原始粉末装在匣钵中, 置于热 处理炉中, 自然升温至 400±50℃, 保温 2h, 炉冷, 制得平均粒径为 30 ~ 50nm 的纳米粉末 ; 或者自然升温至 600±50℃, 保温 2h, 炉冷, 制得平均粒径为 50 ~ 70nm 的纳米粉末 ; 或者自 然升温至 800±50℃, 保温 2h, 炉冷, 制得平均粒径为 70 ~ 100nm 的纳米粉末。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常规工艺为将 Ag/SnO2 混合粉在 80 ~ 120MPa 的压力等静压成型, 并在 750 ~ 850℃的温度下烧结 4 小时 ; 烧结锭于 900℃ 温度下挤压成线材, 线材经多次热拉、 退火, 最后用铆钉机加工成铆钉型电触头。

    说明书


    一种 Ag/SnO2 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为一种 Ag/SnO2 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触头材料是开关电器的核心部件, 承担着接通、 承载和分断正常电流和故障电 流的任务。Ag/SnO2 系合金材料具备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其抗熔焊性抗电磨损性优良, 电 寿命高, 无毒, 可使元件小型化, 成为最有希望代替传统 Ag/CdO 系合金材料的一种新型的 电触头材料。多年的研究表明, 复合 SnO2 粉末比单纯 SnO2 粉制备的电触头材料的抗熔焊性 和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 而复合 SnO2 掺杂的微量元素可以是 Sc、 Y、 Ce 等稀土元素以及 In、 Sb、 Bi、 Wu、 Zn 等金属元素, 其中有些配方业已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Ag/SnO2 系电触头材料的制造工艺主要分合金内氧化和粉末冶金两大类型, 随着 近几年的发展和相互融合, 又相继开发出合金粉末预氧化、 高压内氧化、 化学包覆、 反应合 成、 反应喷射等多种工艺。从目前市场上实际使用的 Ag/SnO2 系电触头材料情况看, 上述工 艺制造的 Ag/SnO2 系电触头材料中的 SnO2 颗粒均处于微米尺度, 颗粒平均直径一般在 0.5-5 微米之间。
         纳米技术是当前材料科学的前沿技术, 也是近十多年来的研究热点。纳米材料存 在小尺寸效应、 表面界面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及量子隧道效应等基本特性, 这些特性使得纳 米材料有着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独特性能和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纳米技术已应用到生物、 化学、 医疗、 食品、 美容等多种领域, 但在低压电触头材料方面的应 用近乎空白。许多研究表明, 在 SnO2 重量百分含量相同的条件下, SnO2 颗粒的细化, 不仅 有利于提高 Ag/SnO2 系材料的耐机械磨损性, 还可提高 Ag/SnO2 系材料的抗熔焊性和耐电 弧侵蚀能力, 因而使 Ag/SnO2 系电触头材料具有更长的电寿命。由于 Ag/SnO2 系电触头材 料中的 SnO2 颗粒直径达到纳米级, 具有强烈的弥散强化效果, 可大大地增强基体材料的强 度, 同时由于纳米颗粒独具的小尺寸效应, 会使电触头材料的加工性、 导电性、 耐电弧侵蚀 能力、 抗熔焊性等与常规 Ag- 微米 SnO2 材料相比产生质的变化。当 SnO2 颗粒的尺寸达到 纳米级时, 会使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黄锡文等人的专利 CN101071687( 公开号 )“银 - 纳米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了一种 Ag/SnO2 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采用化学包覆制备银 - 纳米氧化锡电触头材料, 其中 SnO2 的重量 百分比为 8 ~ 12%, 平均粒径小于 100 纳米, 还可有 0.1 ~ 1% CuO, 余量为 Ag。所得电触 头材料电寿命及抗拉强度、 硬度有明显提高, 且稳定性和加工性较好。 因此, 复合型、 纳米化 SnO2 已成为提高 Ag/SnO2 系电触头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 迫切需要一种性能优异的 Ag/SnO2 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以及该材料 的改进的制备工艺, 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 Ag/SnO2 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 Ag/SnO2 电触头材料, 其使用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 其组成金属元素质 量百分为 Sn ∶ (In、 Sb、 Bi 金属中的二种或二种以上总量 ) = 80%~ 99.8%∶ 0.2%~ 20%, 微量 Sb2O3、 Bi2O3 或 In2O3 组合添加后均匀分布于材料中。
         所述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 颗粒的平均粒径在 20 ~ 100nm, 用于粉末冶金法制备 Ag/SnO2 系电触头材料, 其中复合纳米 SnO2 粉末的重量百分比为 8-12%, 余量为 Ag。将 Ag 粉与复合纳米 SnO2 粉末进行混合处理, 经过烧结后, 按常规工艺加工成为电触头材料, 并进 行电性能检测。
         本发明使用的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的制备以及应用工艺主要包括 : (1) 金 属 Sn 与 In、 Sb 或 Bi 按比例进行合金化, 实现 Sn 晶格中 In、 Sb、 Bi 等元素的扩散固熔, 可形成金 属液直接使用或冷却后形成合金锭 ; (2) 金属液或合金锭熔化后的金属液在受压状态下形 成金属液射流, 在电磁气化法生产线上制备纳米粉末。Ag 粉可以与复合纳米 SnO2 粉末混合 处理, 按常规工艺加工成为电触头材料。
         本发明使用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的制备更具体工艺过程是 :
         ( 一 ) 金属 Sn 与 In、 Sb 或 Bi 按比例进行合金化
         金属 Sn 与添加的金属元素先按既定比例熔制成合金锭。其中添加的元素可以是 In、 Sb、 Bi 金属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及含量为 Sn ∶ (In、 Sb、 Bi 金属 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总量 ) = 80%~ 99.8%∶ 0.2%~ 20%, 但所添加的各复合组分之总 和均需满足 100%。
         在石墨坩锅中先将主要元素金属 Sn 熔化 ( 炉温在 500℃左右, 保温 ), 再将较高熔 点金属例如 Sb 投入 Sn 液中保温扩散, 并不断搅拌, 直到 Sb 完全熔入, 同时金属液面覆盖高 纯木炭进行防氧化保护 ; 最后投入较低熔点金属例如 In/Bi, 经搅拌、 熔化后, 形成合金液 直接使用, 或形成合金锭备用。
         ( 二 ) 电磁气化法制备纳米粉末
         电磁气化法中反应室为全氧化气氛, 反应原理是磁、 电作用使液态金属气化。制 备过程 : 在氩气压力作用下合金液 ( 或合金锭重新熔化 ) 形成金属射流, 氩气压力一般为 0.5 ~ 1Mpa ; 金属射流在高温磁电作用下发生气化, 随即在经过滤处理的空气为氧化气氛 下, 在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的瞬间同时发生了骤冷, 这是由于过滤处理的空气温度为 20 ~ 30℃左右, 而磁电作用产生的电弧温度为 3000 ~ 6000℃左右, 存在极大的过冷度, 气化的 金属微粒在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的瞬间同时发生了骤冷, 从而有效的约束氧化物颗粒的长 大, 导致直接气化氧化生成的纳米粉末平均粒径为 20 ~ 30nm。 可以经后续热处理实现颗粒 的长大和微量元素的进一步扩散, 从而实现纳米粉末的粒径可控化生产使粉末的平均 粒 径可为 30 ~ 100nm, 热处理的温度为 350℃~ 850℃, 处理时间为 1 ~ 6h ; 也可以不经过热 处理直接使用。
         采用的典型热处理工艺为 :
         1、 将原始粉末装在匣钵中, 置于热处理炉中, 自然升温至 400±50℃, 保温 2h, 炉 冷。制得平均粒径为 30 ~ 50nm 的纳米粉末。
         2、 将原始粉末装在匣钵中, 置于热处理炉中, 自然升温至 600±50℃, 保温 2h, 炉
         冷。制得平均粒径为 50 ~ 70nm 的纳米粉末。
         3、 将原始粉末装在匣钵中, 置于热处理炉中, 自然升温至 800±50℃, 保温 2h, 炉 冷。制得平均粒径为 70 ~ 100nm 的纳米粉末。
         但是本发明的热处理包括但是不限于以上这些温度, 热处理温度越高, 则生成的 纳米粉末越大 ; 热处理温度越低, 则生成的纳米粉末越小。
         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 可以和 Ag 粉混合处理, 加工成为电触头材料。 所得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与纯 Ag 粉按重量比 8-12 比 92-88 的比例在高效混料器内混合 3 ~ 5 小时, 并按 3 ~ 8 比 1 的球料比进行球磨处理 2 ~ 5 小时, 得到 SnO2 重量百分比为 8-12%的 Ag/SnO2 粉末。 混合后粉末按常规工艺加工成为电触头材料。 用扫描电镜在 20000 至 60000 倍下检测, 本工艺所得电触头材料中复合纳米 SnO2 平均直径在 100 纳米以下, 均 匀分布在银基体中。
         本发明的 Ag/ 复合 SnO2 电触头材料的主要优点在于 :
         1、 复合纳米 SnO2 颗粒的平均直径小于 100 纳米, 达到纳米级, 可以均匀弥散分布 于 Ag 基体中, 电触头材料电寿命及抗拉强度都有明显提高 ;
         2、 选择的微量 Sb2O3、 Bi2O3 或 In2O3 组合添加后均匀分布于材料中, 改善了 Ag 与 SnO2 间的润湿性, 可提高材料的电寿命。
         本发明复合纳米 SnO2 制备工艺的主要优点在于 :
         1、 制得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分散性良好, 与银粉较好实现均匀混合 ;
         2、 纳米颗粒尺寸在 20 ~ 100nm 范围内可控, 可根据电触头材料具体应用 的需要 调整粉末粒径 ;
         3、 复合粉末的成分调整过程简单易控, 工艺改变费用成本低,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 进行不同组分金属的制备, 易于实施, 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其组成金属各组分及含量为 : Sn ∶ In ∶ Sb = 94 %∶ 3 %∶ 3 %。先将 940g 的 Sn 置于石墨坩锅中, 加热到 500±10℃, Sn 熔化, 然后往 Sn 液中添加 30g 的 Sb, 并用木炭将 Sb 覆盖保护, 待 Sb 熔化后, 不断搅拌, 等 Sn-Sb 合金液冷却至 250℃左右时将 30gIn 放入熔 液中、 搅拌, 随后浇铸成三元合金锭。将合金锭放入高温电炉中熔化, 氩气气压为 0.8MPa, 形成合金液射流, 流向生产设备的反应器中, 反应条件为 : 60VAC, 100A, 系统内过滤空气的 流速为 500 ~ 800m/s。经分级收粉系统, 获得平均粒径为 20 ~ 30nm 左右的均一相三元复 合型纳米 SnO2 粉末, XRD 分析结果表明该三元复合粉末为四方金红石结构。称取上述步骤 所得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 1kg 与 Ag 粉 9kg 在高效混料器内混合 3 小时, 并按 2 ∶ 1 的球 料比球磨处理 5 小时, 得到 SnO2 重量百分比 10%的 Ag/SnO2 混合粉。将 Ag/SnO2 混合粉在 80 ~ 120MPa 的压力等静压成型, 并在 750 ~ 850℃的温度下烧结 4 小时 ; 烧结锭于 900℃ 温度下挤压成直径 Φ5mm 的线材, 线材经多次热拉、 退火, 直至直径为 1.9mm, 线材电阻率为 2.08μΩ· cm 最后用铆钉机加工成铆钉型电触头。电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所加工的铆钉电寿 命> 10000 次, 电寿命试验条件为 : 250VAC, 20A, 功率因素 0.7, 瞬间浪涌电流大于 80A。
         实施例 2本例同实施例 1, 但是组成金属各组分及含量为 Sn ∶ In ∶ Sb = 96 ∶ 1 ∶ 4, 经 分级收粉系统, 获得比表面积为 20 ~ 30nm 左右的均一相三元复合型纳米 SnO2 粉末, XRD 分 析结果表明该三元复合粉末为四方金红石结构。称取上述步骤所 得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 1kg 与 Ag 粉 9kg 在高效混料器内混合 3 小时, 并按 2 ∶ 1 的球料比球磨处理 5 小时, 得到 SnO2 重量百分比 10%的 Ag/SnO2 混合粉。将 Ag/SnO2 混合粉在 80 ~ 120MPa 的压力等静压 成型, 并在 750 ~ 850℃的温度下烧结 4 小时 ; 烧结锭于 900℃温度下挤压成直径 Φ5mm 的 线材, 线材经多次热拉、 退火, 直至直径为 1.9mm, 线材电阻率为 2.15μΩ· cm 最后用铆钉机 加工成铆钉型电触头。电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所加工的铆钉电寿命> 10000 次。电寿命试验 条件为 : 250V AC, 20A, 功率因素 0.7, 瞬间浪涌电流大于 80A。相对于实施例 2, 随着 In 含 量的降低, 银丝材的电阻率略有提高。
         实施例 3
         其各组分及含量为 : Sn ∶ Sb ∶ Bi = 94%∶ 2%∶ 4%。先将 940gSn 置于石墨坩 锅中, 加热到 500±10℃, Sn 熔化, 然后往 Sn 液中添加 20gSb, 并用木炭将 Sb 覆盖保护, 待 Sb 熔化后, 不断搅拌, 等 Sn-Sb 合金液冷却至 300℃左右时将 40gBi 放入熔液中、 搅拌, 随后浇 铸成三元合金锭。将合金锭放入高温电炉中熔化, 氩气气压为 0.8MPa, 形成合金液射流, 流 向生产设备的反应器中, 反应条件为 : 60VAC, 100A, 系统内过滤空气的流速为 500 ~ 800m/ s。获得平均粒径为 20 ~ 30nm 左右的均一相二元复合型纳米 SnO2 粉末, XRD 分析结果表 明该三元复合粉末为四方金红石结构。称取上述步骤所得的复合纳米 SnO2 粉末 1kg 与 Ag 粉 9kg 在高效混料器内混合 3 小时, 并按 2 ∶ 1 的球料比球磨处理 5 小时, 得到 SnO2 重量百 分比 10%的 Ag/SnO2 混合粉。将 Ag/SnO2 混合粉在 80 ~ 120MPa 的压力等静压成型, 并在 750 ~ 850℃的温度下烧结 4 小时 ; 烧结锭于 900℃温度下挤压成直径 Φ5mm 的线材, 线材经 多次热拉、 退火, 直至直径为 1.9mm, 线材电阻率为 2.18μΩ·cm 最后用铆钉机加工成铆钉型 电触头。电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所加工的铆钉电寿命> 10000 次, 电寿命试验条件为 : 250VAC, 20A, 功率因素 0.7, 瞬间浪涌电流大于 80A。所得铆钉型电触头产品的技术指标见表 1。
         实施例 4
         同实施例 3, 将得到的纳米粉末再进行后续热处理。自然升温至 600±50℃, 保温 2h, 炉冷。制得平均粒径为 50 ~ 70nm 的纳米粉末。称取上述步骤所得的复合纳米 SnO2 粉 末 1.2kg 与 Ag 粉 8.8kg 在高效混料器内混合 3 小时, 并按 2 ∶ 1 的球料比球磨处理 3 小 时, 得到 SnO2 重量百分比 12%的 Ag/SnO2 混合粉。将 Ag/SnO2 混合粉在 80 ~ 120MPa 的压 力下静压成型, 并在 800 ~ 850℃的温度下烧结 4 小时 ; 烧结锭于 900℃温度下挤压成直径 Φ5mm 的线材, 线材经多次热拉、 退火, 直至直径 Φ1.9mm, 线材电阻率为 2.21μΩ· cm, 最后 用铆钉机加工成铆钉型电触头。电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所加工的铆钉电寿命> 10000 次。试 验条件为 : 250VAC, 20A, 功率因素 0.7, 瞬间浪涌电流大于 80A。相对于实施例 3, 随着纳米 颗粒的长大, 银丝材的电阻率略有提高。
         对比例 5
         按照实施例 3 制造 Ag/SnO2 混合粉的方法制备 Ag- 微米 SnO2, 所用的粉末为微米 SnO2, 微米 SnO2 在 Ag- 微米 SnO2 含量为 10%。并按照与实施例 3 相同的条件制备铆钉型电 触头, 所得铆钉型电触头的性能见表 1。
         表 1 不同的 SnO2 粉末制得的铆钉型电触头性能表7

    关 键  词:
    一种 AG SNOSUB2 SUB 电触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AG/SNOSUB2/SUB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2818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