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纽扣供给装置.pdf

  • 上传人:000****221
  • 文档编号:1267042
  • 上传时间:2018-04-11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745.8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27023.8

    申请日:

    2009.03.10

    公开号:

    CN101532213A

    公开日:

    2009.09.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5B 3/22申请日:20090310|||公开

    IPC分类号:

    D05B3/22

    主分类号:

    D05B3/22

    申请人:

    JUKI株式会社

    发明人:

    坂本真一; 新井富夫; 椎名隆行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8.3.10 JP 2008-05951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立波;张天舒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纽扣供给装置,其对背面朝上的纽扣和不良品的纽扣进行识别,抑制缝制效率的降低。在具有供料碗和输送体的纽扣供给装置中,具有:返回引导部;第1盖体;第1驱动单元;第2盖体;第2驱动单元;拍摄单元;存储单元,其预先存储在缝制中使用的纽扣的正面朝上的拍摄图像数据;认定单元,其将拍摄图像和存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对纽扣的正常或者不良、以及纽扣的正反面进行认定;以及控制单元,其在认定纽扣为背面朝上的情况下,使第1驱动单元驱动,将输送体和返回引导部连通,在认定纽扣为不良品的情况下,使第1驱动单元以及第2驱动单元驱动,将输送体和返回引导部连通,同时,将返回引导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纽扣供给装置,其具有:
    供给源,其收容在缝制中使用的纽扣;以及
    输送体,其将从该供给源送出的纽扣,沿一定的输送路径供给至缝纫机,
    其特征在于,具有:
    返回引导部,其将所述供给源和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之间连结,构成纽扣的排出路径;
    第一限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返回引导部和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之间的连结部处,使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相对于所述返回引导部连通或者隔断;
    第二限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返回引导部的排出路径上,使所述返回引导部的排出路径和所述排出路径的外部连通或者隔断;
    判别单元,其判断配置在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纽扣的正常或者不良、以及纽扣的正反面;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由所述判别单元判别纽扣为背面朝上时,使所述第1限制单元成为连通状态,在判别纽扣为不良品时,使所述第1限制单元以及所述第2限制单元成为连通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限制单元由下述部分构成:
    第1开口部,其向输送体的输送路径的下方开口,可以使纽扣通过;
    第1盖体,其可使所述开口部开闭地动作;以及
    第1驱动单元,其使所述第1盖体动作,
    第2限制单元由下述部分构成:
    第2开口部,其设置在所述返回引导部的排出路径上,向下方开口,可以使纽扣通过;
    第2盖体,其可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地动作;以及
    第2驱动单元,其使所述第2盖体动作。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纽扣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别单元由下述部分构成:
    拍摄单元,其对位于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纽扣的上表面进行拍摄;
    存储单元,其预先存储缝制中使用的纽扣的正面朝上的拍摄图像数据;以及
    认定单元,其对由所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认定纽扣的正常或者不良、以及纽扣的正反面。

    说明书

    纽扣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缝纫机的线迹形成位置供给纽扣的纽扣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已知一种纽扣供给装置,其通过使螺旋状地形成的导轨振动,而使收容在供料碗中的纽扣在导轨上移动,向缝纫机的线迹形成位置供给。并且构成为,在导轨上的任意位置处设置用于分选纽扣的正反面的分选板,如果在导轨上移动的纽扣为背面朝上,则使其从分选板落入供料碗。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仅将正面朝上的纽扣供给至缝纫机,可以将纽扣恰当地缝制在被缝制物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下述的纽扣供给装置,其利用照相机对如上述所示输送来的纽扣进行拍摄,可以基于所拍摄的纽扣的图像,对所供给的纽扣的朝向进行修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已知下述的纽扣供给装置,其将从供料碗输送出的纽扣,经由旋转的输送部件供给至缝纫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944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3—212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08—0008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现有的纽扣供给装置仅判断纽扣的正反面,所以在出现不良品纽扣的情况下,具体地说,纽扣或纽扣孔出现缺损、形状异常等情况下,无法进行判断。因此,如果出现不良品纽扣,则必须去除,但即使如此,因为是向缝纫机的线迹形成位置供给,所以必须由作业人员进行去除作业,从而使作业效率降低,或由于作业人员没注意而进行缝合,从而产生使缝制品的品质降低等问题。另外,存在下述问题,即,在与背面朝上的纽扣相同地返回到供料碗中的情况下,很难排除供料碗内的不良品纽扣,缝制效率降低。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可靠地判断背面朝上的纽扣和不良品纽扣,可以进行分别与其对应的处理,抑制缝制效率的降低。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纽扣供给装置,其具有:供给源,其收容在缝制中使用的纽扣;以及输送体,其将从该供给源送出的纽扣,沿一定的输送路径供给至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返回引导部,其将所述供给源和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之间连结,构成纽扣的排出路径;第一限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返回引导部和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之间的连结部处,使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相对于所述返回引导部连通或者隔断;第二限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返回引导部的排出路径上,使所述返回引导部的排出路径和所述排出路径的外部连通或者隔断;判别单元,其判断配置在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纽扣的正常或者不良、以及纽扣的正反面;以及控制单元,其在由所述判别单元判别纽扣为背面朝上时,使所述第1限制单元成为连通状态,在判别纽扣为不良品时,使所述第1限制单元以及所述第2限制单元成为连通状态。
    另外,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纽扣供给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限制单元由下述部分构成:第1开口部,其向输送体的输送路径的下方开口,可以使纽扣通过;第1盖体,其可使所述开口部开闭地动作;以及第1驱动单元,其使所述第1盖体动作,第2限制单元由下述部分构成:第2开口部,其设置在所述返回引导部的排出路径上,向下方开口,可以使纽扣通过;第2盖体,其可使所述第2开口部开闭地动作;以及第2驱动单元,其使所述第2盖体动作。
    另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纽扣供给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单元由下述部分构成:拍摄单元,其对位于所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上的纽扣的上表面进行拍摄;存储单元,其预先存储缝制中使用的纽扣的正面朝上的拍摄图像数据;以及认定单元,其对由所述拍摄单元拍摄的拍摄图像、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认定纽扣的正常或者不良、以及纽扣的正反面。
    本发明通过上述特征,可以在认定纽扣为背面朝上的情况下,仅驱动第1限制单元而使纽扣返回至供给源,在认定纽扣为不良品的情况下,驱动第1限制单元以及第2限制单元,将纽扣向外部排出。由此,可以使不良的纽扣排出,使可以再使用的纽扣返回至供给源,作业不繁杂,并且不会浪费纽扣。
    另外,各限制单元的结构为开口部、盖体和驱动单元的简单的结构组合,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上述与纽扣状况对应的处理。
    由此,可以准确地掌握输送体上的纽扣的状态,所以可以将无法用于缝制状态的纽扣排除,从而可以抑制缝制效率的降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准确地把握输送体上的纽扣的状态,可以将无法用于缝制状态的纽扣排除,从而可以抑制缝制效率的降低。另外,由于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所以使成本降低,同时配置在缝纫机周边的纽扣供给装置不会大型化,不会妨碍缝制作业,更加提高缝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纽扣供给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说明供料碗及输送体、以及返回引导部的连结状态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纽扣供给装置中的控制装置周边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纽扣图像的图。
    图5是表示通过照相机拍摄的纽扣图像的图。
    图6是表示纽扣的供给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纽扣供给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
    <纽扣供给装置的结构>
    如图1、图2所示,纽扣供给装置1具有:作为供给源的供料碗2,其收容缝制中使用的纽扣Bo;引导部件3,其形成为螺旋状,从该供料碗2输送出纽扣Bo;以及输送体4,其设有具有平坦上表面的平板部件4B、以及旋转板4A,该旋转板在外周形成多个槽状的收容部4a,并且在平板部件4B上与该平板部件4B围绕相同的轴心进行旋转,该输送体4接收在引导部件3上移动的纽扣Bo,并经过一定的输送路径,向缝纫机的缝合部附近供给。
    供料碗2形成为碗状,在内部收容缝制中使用的纽扣Bo。引导部件3以沿供料碗2的内周面上升的方式形成为螺旋状,端部与输送体4的平板部件4B的上表面相连而连结。供料碗2构成为利用未图示的振动发生装置而振动,通过供料碗2的振动,使供料碗2内的纽扣Bo沿引导部件3移动。
    输送体4的旋转板4A与未图示的脉冲电动机等联动,可沿图1中的A方向自由旋转。旋转板4A的槽状收容部4a形成为可以收容纽扣Bo的尺寸。另外,放置在上述平板部件4B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收容部4a内的纽扣Bo,在上述旋转板4A旋转时,被收容部4a的周缘部推动而在平板上移动。
    与从上述引导部件3向输送体4输送纽扣时的送入位置相对地,在上方配置照相机6。
    另外,在与上述送入位置相比,在旋转板4A的旋转方向之前一个间距量的与收容部4a相对的平板部件4B上,形成与纽扣外径相比具有较大直径的开口部4c,其可以使纽扣通过。
    如图2所示,供料碗2和输送体4通过返回引导部5而连结,该返回引导部5为具有可以使纽扣Bo通过的尺寸的管状部件。即,返回引导部5的上端从下方与上述开口部4c连通,下端与供料碗2的碗部内的底部连通,从而将它们连结。返回引导部5成为下述形状:从上端垂下后,在供料碗2的较低部平缓地向水平延伸而弯曲形成。
    在输送体4和上述返回引导部5之间的连通部即该开口部4c上,设置有第1盖体7,其被支撑在平板部件4B上,可以在使该开口部4c开放的开放位置和使其被遮挡的位置之间水平移动。第1盖体7的上表面,与上述平板部件4B的上表面配置在同一平面内。第1盖体7可以在输送体4的直径方向上滑动移动,在滑动至直径方向内侧时,成为上述开放位置,可以使平板部件4B上的纽扣Bo落入返回引导部5中。
    因此,该返回引导部5构成排出路径,其用于将平板部件4B上的背面朝上的纽扣Bo或不良品的纽扣(没有形成纽扣孔等)从输送体4排出,以使其不会被输送至缝纫机。
    在输送体4的下方,配置作为第1驱动单元的致动器8,其成为第1盖体7的驱动源,其杆部8a经由中间部可旋转地支撑在输送体4上的连杆71,与第1盖体7连结。致动器8例如由气缸构成。
    在致动器8不动作时,致动器8的杆部8a收缩,连杆71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第1盖体7向输送体A的直径方向外侧(图2的右方)移动,通过关闭上述开口部而隔断上述排出路径。相反地,通过伸出致动器8的杆部8a,连杆71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第1盖体7向输送体4的直径方向内侧移动,打开上述开口部,使上述排出路径连通。
    在向水平方向弯曲的返回引导部5的中间部的较低处,形成开口部5a,其开口为可以使纽扣Bo向外部通过。作为第2驱动单元的致动器10固定在供料碗2上,在其杆部10a的前端,固定可以覆盖或者开放开口部5a的第2盖体9。致动器10例如由气缸构成。第2盖体9形成为嵌入返回引导部5的开口部5a中。
    因此,通过收缩致动器10的杆部10a,第2盖体9移动而从返回引导部5离开,从而开口部58处于开口状态,成为纽扣Bo的排出口。相反地,通过伸出致动器10的杆部10a,第2盖体9嵌入开口部5a中,通过覆盖排出口而防止纽扣的排出。此外,在开口部5a的下方,配置用于存放所排出的纽扣Bo的容器。
    如图1所示,在引导部件3和输送体4之间的连结部位处设置止动器11,其用于调节引导部件3上的纽扣Bo进入输送体4的定时。
    止动器11例如由气缸构成,气缸的杆部11a被设置为,可以在向引导部件3上进入的位置和退避的位置之间移动。
    止动器11由控制装置20(后述)控制驱动。具体地说,到达输送体4的入口的纽扣Bo由止动器11暂时停止其移动。然后,止动器11进行驱动而仅使一个纽扣Bo移动至输送体4,然后再次使止动器11驱动,阻止下一个纽扣Bo的移动。
    如图2所示,在隔着平板部件4B的旋转轴的照相机6的相反侧设置送入装置12,其用于将平板部件4B上的纽扣Bo嵌入缝纫机的纽扣保持部件(省略图示)中。作为送入装置12,在电动机的输出轴12a上安装嵌入体12b,使该嵌入体12b与纽扣Bo的上表面抵接,同时,通过电动机使嵌入体12b旋转。其结果,通过在纽扣保持部件的销中嵌入纽扣孔而保持纽扣Bo,从而向缝纫机的纽扣保持部件(缝合部)送出并嵌入。
    如图3所示,致动器8、10、止动器11以及照相机6与控制装置20连接,由控制装置20对其驱动进行控制。
    控制装置20具有:CPU21,其进行各动作处理;以及存储器22,其用于存储缝制程序及缝制数据。
    在存储器22中预先存储缝制中使用的纽扣Bo的正面朝上的拍摄图像数据。即,存储器22作为存储单元起作用。
    在存储器22中存储认定程序,其对由照相机6拍摄的拍摄图像和该存储器22中存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对纽扣Bo的正常或者不良、以及纽扣Bo的正反面进行认定。即,CPU21通过执行认定程序,使控制装置20作为认定单元起作用。
    在存储器22中存储控制程序,其在通过认定程序的执行而认定纽扣Bo为背面朝上的情况下,使致动器8驱动而移动第1盖体7,从而使输送体4和返回引导部5连通,在认定为不良纽扣的情况下,使致动器8以及致动器10驱动而移动第1盖体7以及第2盖体9,从而使输送体4和返回引导部5连通,同时使返回引导部5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即,CPU 21通过执行控制程序,使控制装置20作为控制单元起作用。
    <纽扣的图像识别处理>
    使用图4、图5,说明纽扣的正反面的识别处理以及不良纽扣的识别处理。
    如图4所示,在存储器22中存储正面朝上的纽扣的图像数据100。已知在正面朝上的情况下,纽扣孔101的像素由于阴影而变深,纽扣孔周围的台阶部102也形成较浅的阴影。测量上述各像素的亮度,将其亮度分布作为图像数据而存储。另外,在该图像数据100中存储纽扣直径、从纽扣孔中心至纽扣中心的距离等。
    对由照相机6拍摄的拍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亮度差较大的位置的像素数检测纽扣直径。根据检测出的纽扣直径计算中心坐标,然后分别计算从纽扣孔101的中心至纽扣的中心103的距离,从而判断纽扣孔101的位置是否与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图像数据100一致。在存在较大的偏差的情况下,认为纽扣的大小不同、没有形成纽扣孔,从而可以识别不良纽扣。
    对于纽扣的正反面,可以通过根据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亮度分布,判断是否存在台阶部102的亮度成分而进行识别。即,在纽扣为背面朝上的情况下,得到如图5所示的图像数据200,由于没有拍摄到如图4所示的台阶部102,所以无法检测到台阶部102的阴影的亮度成分。
    <纽扣的供给处理>
    使用图6,说明向缝纫机供给纽扣的处理。
    如图6所示,在利用纽扣供给装置1进行向缝纫机供给纽扣的作业前,拍摄缝制中使用的纽扣的正面朝上的图像,将该拍摄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器22中(步骤S1)。
    然后,使引导部件3驱动而开始供给纽扣。供料碗2内的纽扣,通过供料碗2的振动而在引导部件3上移动。并且,控制装置20使止动器11驱动,使引导部件3上的纽扣中的一个处于可以向输送体4的收容部4a移动的状态(步骤S2)。如果纽扣移动到平板部件4B上,则控制装置20再次使止动器11驱动,隔断下一个纽扣向输送体4的进入(步骤S3)。
    如果纽扣Bo从引导部件3移动至收容部4a,则这时控制装置20向照相机6发送拍摄指示,照相机6拍摄位于该收容部4a处的纽扣Bo的上表面的图像(步骤S4)。将所拍摄的图像数据从照相机6发送至控制装置20,控制装置20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步骤S5)。
    然后,控制装置20判断由照相机6拍摄的纽扣是否为不良品(步骤S6)。此外,判断方法如上述的所示。在这里,在控制装置20判断纽扣为不良品的情况下(步骤S6:是),控制装置20使旋转板4A(输送体4)旋转(步骤S31)。
    然后,控制装置20使致动器8以及致动器10驱动,使第1盖体7以及第2盖体9移动至开放位置(步骤S32)。由此,开口部4c以及开口部5a成为开口状态,使上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和上述返回引导部、以及上述返回引导部的送出路径和上述送出路径的外部连通,纽扣Bo从开口部4c向返回引导部5落下,同时,从返回引导部5的开口部5a向外部排出(步骤S33)。在纽扣排出后,控制装置20回到步骤S2的处理。
    在步骤S6中,在控制装置20判断纽扣不是不良品的情况下(步骤S6:否),控制装置20判断纽扣是否正面朝上(步骤S7)。在这里,在控制装置20判断纽扣不是正面朝上的情况下(步骤S7:否),控制装置20使旋转板4A(输送体4)旋转(步骤S21)。
    然后,控制装置20仅使致动器8驱动,使第1盖体7移动至开口位置(步骤S22)。由此,开口部4c开口,使上述输送体的输送路径和上述返回引导部连通,纽扣向返回引导部5落下,直至回到供料碗2的底部(步骤S23)。
    另一方面,在控制装置20判断纽扣是正面朝上的情况下(步骤S7:是),控制装置20使旋转板4A(输送体4)旋转(步骤S11)。
    然后,控制装置20使送入装置12驱动,将纽扣嵌入纽扣保持部件中(步骤S12)。
    然后,控制装置20使纽扣保持部件移动,在布料上进行纽扣缝制(步骤S13)。
    <作用效果>
    根据如上述所示的纽扣供给装置1,控制装置20在认定纽扣为背面朝上的情况下,使致动器8驱动,在认定纽扣为不良品的情况下,使致动器8以及致动器10驱动。
    由此,在认定纽扣为背面朝上的情况下,通过致动器8的驱动,使第1盖体7动作,从而使输送体4和返回引导部5连通,使背面朝上的纽扣从输送体4通过返回引导部5返回到供料碗2中。
    另一方面,在认定纽扣为不良品的情况下,通过致动器8的驱动,第1盖体7动作,从而将输送体4和返回引导部5连通,通过致动器10的驱动,第2盖体9动作,从而使返回引导部5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然后,不良品的纽扣从输送体4通过返回引导部5,在其中途从返回引导部5的内部向外部排出。
    由此,可以准确地把握平板部件4B上的纽扣的状态,所以可以将无法在缝制中使用的状态的纽扣排除,从而可以抑制缝制效率的降低。
    另外,由于可以判断无法在缝制中使用的纽扣是不良品还是仅背面朝上,所以可以不通过人工筛选而排除供料碗2内的不良品的纽扣。
    <其他>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背面朝上的纽扣返回至供料碗2的路径上,对不良品纽扣进行排除,但也可以单独设置用于排除不良品纽扣的路径、和将背面朝上的纽扣返回至供料碗2的路径。另外,作为致动器8、10,也可以取代气缸而使用电磁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供料碗2运送出的纽扣,经由引导部件3而被引导至输送体4,但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引导部件3,而在供料碗2的纽扣出口处设置输送体4的机构。

    关 键  词:
    纽扣 供给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纽扣供给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2670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