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流量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流量控制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及显示模块,电源及显示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跨接有抗干扰电容,抗干扰电容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还连接有EMI滤波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即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设有EMI片状滤波器和瓷片电容。可以有效地增强质量流量控制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
CN200710178171.3
2007.11.27
CN101447730A
2009.06.03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M 1/12公开日:2009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M 1/12申请日:20071127|||公开
H02M1/12; H02M1/14; G05D7/00; H01G4/33
H02M1/12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陈远谋
100016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东路1号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赵镇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及显示模块,电源及显示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跨接有抗干扰电容,抗干扰电容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还连接有EMI滤波器。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即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设有EMI片状滤波器和瓷片电容。可以有效地增强质量流量控制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1、 一种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及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及显示模块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抗干扰电容,所述抗干扰电容跨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干扰电容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交流85-265VAC,所述的抗干扰电容的容量范围为0.0022-4.7μF。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有电磁干扰EMI滤波器。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及显示模块还包括电压/电流转换电路,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设有电磁干扰EMI片状滤波器。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包括+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和—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的EMI片状滤波器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和—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有瓷片电容,所述瓷片电容跨接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电源线与电源地线之间。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包括+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和—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的瓷片电容有两个,分别跨接于所述+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和—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电源线与电源地线之间。
质量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仪器,尤其涉及一种质量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在气体质量流量计量、控制中应用广泛,该装置中的电源及显示模块主要为质量流量控制器(即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操作控制和流量显示等,电源及显示模块主要包括电源板、电压/电流转换板等。 现有技术中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对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很高。其中电源及显示模块的抗干扰设计主要靠解决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来实现,即防止外部交流电源突变、冲击以及附近射频源带来的干扰。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抗干扰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及显示模块,所述的电源及显示模块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抗干扰电容,所述抗干扰电容跨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由于电源电路包括抗干扰电容,抗干扰电容跨接于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可以有效地增强质量流量控制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电源电路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中EMI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源及显示模块与配套使用的控制模块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电源及显示模块,电源及显示模块包括电源电路。 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包括抗干扰电容C12,抗干扰电容C12跨接于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与零线N之间。 抗干扰电容C12为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金属化电容器是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电容器上淀积一层极薄的金属膜做成。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自愈作用。当电容器因电介质短路而发生击穿时,击穿处会立即产生一种电弧电流,而且这个电流密度集中在击穿点中心。该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足以使击穿点附近的金属镀层挥发,在击穿区周围形成无金属区,从而将短路的地方隔离开来,使电容器恢复正常工作。聚丙烯的分子是无极性分子,在交变的电场作用下其分子运动也是无规律的,它的性能也非常稳定,所以聚丙烯薄膜电容比较适用于交流场合。所以,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具有绝缘电阻高,自愈性好,寿命长,高频损耗小,能承载较大电流,具有明显的抗电磁干扰(EMC)的特点,可以直接跨接在火地线中。 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可以为~(85-265)VAC,把外部的~(85-265)VAC交流电源转为±15VDC和+5VDC的直流电源。此外还有基准源电路,产生一个+5.00VDC的基准电压。 抗干扰电容C12的容量范围可以为0.0022-4.7μF。可以选用型号为PCX2335M,规格为0.33μ/275V的电容,优选的技术参数为: 气候类别:40/100/21 额定电压:275VAC 容量范围:0.0022-4.7μF 容量偏差:±5%(J),±10%(K),±20%(M) 耐电压:4.3URDC(5S) 损耗角正切:≤0.15%(CR≤1.0μF)20℃,10KHZ ≤0.3%(CR>1.0μF) 绝缘电阻:≥15000MΩCR≤0.33μF ≥5000S CR>0.33μF20℃,1min 根据需要,抗干扰电容C12也可以选用其它型号和规格。 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还连接有EMI(电磁干扰)滤波器U2。 如图2所示,EMI滤波器U2是由电感、电容等构成的无源双向多端口网络。实际上它起两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一个衰减共模干扰,另一个衰减差模干扰。它能在阻带(通常大于10KHz)范围内衰减电磁能量而让工频无衰减或很少衰减地通过。EMI电源滤波器可以有效抑制传导电磁干扰和辐射电磁干扰。 可以选用型号为A1BP-1A的EMI滤波器,其优选的技术参数为: 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250VAC 工作频率(Line Frequency):50/60Hz 漏电流(Leakage Current):<0.5mA@250V/50Hz 测试电压(Test Voltage):线—线(Line-Line):1500VDC/1min 线—地(Line-Ground):1500VDC/1min 温升(Temperature Rise):<30℃ 温度范围(Temperature Range):-25℃~85℃ 根据需要,EMI滤波器也可以选用其它的型号和规格。 电源及显示模块还包括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如图3所示,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分为电压转电流和电流转电压两部分电路。电压转电流电路可以把电源及显示模块内部的0~+5V电压信号转换为4~20mA(或0~10mA)电流信号并输出;电流转电压电路则可以把外部的4~20mA(或0~10mA)电流信号转换为0~+5V电压信号供控制模块使用。 如图4所示,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设有直流电源输出端(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为控制模块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再参见图3,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设有EMI(电磁干扰)片状滤波器U3、U4,能有效滤除干扰,EMI片状滤波器将EMI吸收磁珠和滤波电容有效结合,提供更宽范围的衰减。 直流电源输出端可以包括+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和—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EMI片状滤波器U3、U4可以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和-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 EMI片状滤波器U3、U4可以选用型号为TL-271M,规格为100V的滤波器,是三端滤波器。该滤波器把小磁珠与三引线端子式的电容器封装在一起,构成了T型电路,高频滤波性能好,用在电源及显示模块的直流电源输出端,即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可以有效地抑制电路板上的传导干扰和高频电磁辐射。其优选的技术参数为: 规格型号 TL-271M 接地电容值(PF) 270 额定电流(A) 6 额定电压(VDC)100 插入损耗号码 7 根据需要,EMI片状滤波器U3、U4也可以选用其它的型号、规格。 直流电源输出端还可以连接有瓷片电容C6、C7,瓷片电容C6、C7跨接于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电源线与电源地线之间,瓷片电容C6、C7可以有两个,分别跨接于+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和—15VDC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电源线与电源地线之间,用于滤波。 本发明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分别在电源电路和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中增加滤波电容和EMI滤波器,可以有效地增强质量流量控制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可用于气体质量流量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